基本信息
书名:汉书 后汉书(精选)
定价:32.80元
作者: 班固,孔庆东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8114854
字数: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班固著,孔庆东主编的《汉书后汉书(精选)/品读经典》为两部记述汉朝史书的精选合集,其中,《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00多年的史实,《后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0多年的史实。本书精选重要篇幅,基本囊括汉朝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具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内容提要
班固著孔庆东主编的《汉书后汉书(精选)/品读经典》为两部记述汉朝史书的精选合集,《汉书》是我国传统史学的范本,部纪传体断代史,晋初文学家傅玄称誉:“观盂坚《汉书》,实命世之奇作。
”它记载了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的史事,史料翔实丰富,描述于平实中见生动,在我国古代史学中享有崇高地位,对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汉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观点鲜明,史料充足。
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充分肯定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史学家班彪之子,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汉书》,撰有《白虎通德论》,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文摘
武帝纪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扮、胜皆为列侯。孝武皇帝,在汉景帝诸子中排行居中,其母是王美人。武帝四岁时被立为胶东王。七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其母王美人被立为皇后。
十六岁时,即景帝后三年正月,汉景帝驾崩。这年正月二十七日,太子即位为皇帝,尊封皇太后窦氏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三月,皇太后的同母弟弟田蚧、田胜都被册封为列侯。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建元元年冬十月,武帝下诏书命令丞相、御史大夫、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国之相推举贤良方正、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丞相卫绾上奏说:“所推荐上来的贤良之士,如果主张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的学说,扰乱国政,就请免去这些人的职务。”这个建议被皇帝批准。
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行三铢钱。春二月,武帝下令大赦天下的犯罪主人,赏赐给百姓爵位一级。对于年满八十岁的老人免除其家两口人的算赋(人头税),对于年满九十岁的老人免除其一家的军赋。开始发行三铢钱。
夏四月己巳,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则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夏四月己巳日(初九),武帝下诏说:“自古时候就立下了准则,在乡里要以年龄作为基准,在朝廷要以爵位作为基;隹,治理国家引导百姓,好的办法就是把德行置于重要地位。然而在乡里尊重长者,侍奉老人,是古代的道德标准。如今天下的孝子贤孙都愿意竭尽全力赡养老人,但是他们在外被公事所迫,在内又缺乏资财,因此难以尽到孝心。朕对此深为同情。对于年龄在九十岁以上的百姓,国家已经施行了授以米粟做粥的制度。现在还要增加免除其儿子或孙子的徭役的制度,让他们能够亲自带领妻子儿女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
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罢苑马,以赐贫民。”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五月,武帝下诏说:“河海润泽了千里的土地,应该让祭祠官为山川修建祠庙并每年举行祭祀,祭祀之礼也要有所增加。”
……
序言
无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的刻画。历史往往被宏大的叙事所掩盖,但《汉书》和《后汉书》的传记部分,恰恰展现了那个时代名士的真实面貌——他们的清高、他们的妥协、他们的挣扎。我读到一些名士为了维护气节,宁愿辞官归隐,甚至遭受迫害的段落,那种风骨令人动容。他们不像后世某些文人那样圆滑世故,而是有着一种近乎天真的执着。精选本的编者显然深谙此道,把这些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内核的片段挑选了出来。这种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使得冰冷的史书瞬间有了温度。它让人思考,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环境下,个人意志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套书,读下来,不仅是增长了知识,更像是一次与古代贤者灵魂的对话。
评分我最近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士族阶层的兴衰特别感兴趣,所以特地找了这本精选集来看。班氏父子对颍川荀氏、陈郡谢氏这类望族的描述,简直入木三分。读《汉书》时,那种对豪强势力扩张的警惕感扑面而来;而到了《后汉书》,则清晰地看到了地方豪强如何一步步侵蚀中央权力,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必然性。孔庆东先生的选编视角,似乎更偏向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那些人物传记和事件记录,很精准地把握了“史鉴”的价值。比如关于察举制的演变,书中对不同时期举荐标准的变化分析得十分透彻,让人不禁反思,制度的初衷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巨大鸿沟是如何产生的。我甚至会对照着看,思考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如何通过有限的材料构建出如此宏大而精密的历史图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史学功底和洞察力。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后汉书》的印象是晦涩难懂,阅读门槛很高。但这一本精选本,体验感完全不一样。它像是为现代读者量身打造的导览图。比如,它把一些分散在不同篇章里的关于孝道、贞节的记载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关于东汉社会价值观的专题,这种组织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主题的集中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谶纬之学的选段,那些光怪陆离的预言和迷信,恰恰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读史不能只看帝王的功过,更要看普通士人乃至社会思潮的脉络。这套书在选取这些“非主流”的历史侧面时,做得非常出色,让我对那个动荡年代的社会心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套《汉书 后汉书(精选)》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和典雅。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阅读体验极佳。尤其是字体排版,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行距和字号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对于我这种喜欢沉浸式阅读历史著作的人来说,这简直是福音。精选本的好处就是剔除了很多繁琐的枝蔓,直击核心史料,让初涉史学的读者也能快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欣赏编者在注释方面的用心,那些古奥的词汇和典故都有清晰的解释,这对于理解东汉的社会风貌和政治运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辅助,光靠原文硬啃,效率实在太低了。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空间的历史厚度都提升了一个层次。每次翻开,都能从这些泛黄的纸张中,似乎嗅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尘土和风骨。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发现这套书在细节考证上做得很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名、官职名称的解释,非常严谨。我记得有一处讲到光武中兴时期的屯田制度,原文可能只有寥寥数语,但精选本的注释部分详细介绍了屯田的起源、初期成效以及后来被地方豪强侵占的全过程,这对于理解光武帝“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在矛盾太重要了。这不单单是历史的记录,简直就是一份活生生的古代社会经济学的案例分析。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历史,而是在“参与”那个时代的经济博弈。而且,由于是精选,结构紧凑,我在通勤路上也能高效地吸收信息,而不是被冗长的祭文或不相干的诏令占据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