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十三經讀本
定價:1800.00元
作者:唐文治纂
齣版社:上海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2081307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約有以下幾個突齣特點:
首先,《十三經注疏》基本上反映的是漢唐經學的研究成果,對於此後韆年對於經學的研究基本沒有吸收。而《十三經讀本》則於每經各選數種古今人注疏,去其繁冗,擇其簡當,兼采漢宋,既有漢唐注疏之學的經典,如《周禮》《儀禮》《禮記》之鄭玄注,何休《公羊傳解詁》,範寜《榖梁傳集解》;也有經宋學的義理闡發,如硃熹的《周易本義》《四書章句集注》;還有唐文治本人及其師黃以周、王祖畬之解經成果,如黃以周《周易故訓訂》、王祖畬《讀孟隨筆》、唐文治《四書大義》《孝經大義》等。可以說,所選各經解說均具有非常高的學術水平,既能夠體現中國傳統經學研究的水平,同時也能夠反映唐文治獨到的學術眼光。
第二,對於所收各書,不但精選善本,唐文治先生還組織學生對所收著作進行精心校勘,更正訛誤,是一個比較完備的十三經文本,同時也體現瞭近代學者的校勘學水平。參與校勘的許多人,後來成為名揚海內的文史大傢,如唐蘭、王遽常、吳其昌、蔣天樞等等。
第三,書首冠以唐文治先生所撰《十三經提綱》,對十三經進行簡要解說,提要鈎玄,抉微闡幽,讀之可以對於十三經得到宏觀而正確的瞭解。
第四,本書*後附有唐文治先生等人所輯錄的宋以來文學大傢蘇洵、方苞、姚鼐、曾國藩等二十餘位名傢的評點,一方麵可以看到宋以後的文學風氣,另一方麵這些內容世所罕見,非常珍貴。內容提要
經學為我國傳統學術的核心,是專傢學者探求的高深學術,也是普通讀者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經學的基本文本,範圍代有變化,自五經、七經、九經、十二經,至南宋為十三經,經典範圍由此確定。對十三經的解說,以阮元刻《十三經注疏》為,匯集瞭唐宋官方認可的解經版本,是傳統讀書人研治學問的基本的讀本。但《十三經注疏》以宋及以前之注疏為主,無法反映後世對經學的研究成果,有些注疏也未必適閤初學者研讀,因此,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在掌教無锡國專之時,慨於世風澆薄,經學淪替,於是重新編纂瞭一套提供給初學者的十三經入門讀本,即是這套《十三經讀本》。本書由陳寶琛、印光法師分彆作序,齣版後即得到廣泛稱譽,有論者認為足以與阮刻《十三經注疏》相錶裏。是一套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的十三經入門讀本,對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重新認識經學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錄
冊 十三經提綱(唐文治)
周易讀本(硃熹本義)
周易故訓訂(黃以周)
乾坤屯卦注疏(黃以周)
尚書讀本(馬融、鄭玄注)
尚書約注(任啓運)
洪範大義(唐文治)
尚書大義(唐文治)
詩經讀本(毛傳鄭箋)
讀詩日錄(陳澧)
詩經大義(唐文治)
第二冊 周禮讀本(鄭玄注)
儀禮讀本(鄭玄注,張爾岐句讀)
第三冊 禮記讀本(鄭玄注)
禮記經校注(王祖畬)
大學章句(硃熹)
中庸章句(硃熹)
大學大義(唐文治)
中庸大義(唐文治)
第四冊 春鞦左氏傳讀本(乾隆欽定)
春鞦公羊傳讀本(何休解詁)
春鞦穀梁傳讀本(範寜集解)
第五冊 論語讀本(硃熹集注)
論語大義(唐文治)
孝經讀本(黃道周集傳)
孝經大義(唐文治)
爾雅讀本(郭璞注邢昺疏)
第六冊 孟子讀本(硃熹集注)
讀孟隨筆(王祖畬)
孟子大義(唐文治)
十三經讀本評點劄記(唐文治等輯)
作者介紹
本書編纂者唐文治(1865—1954),字穎侯,號蔚芝,晚號茹經,江蘇太倉人。教育傢、工學先驅、國學大師。早年入仕,就職於商部,曾齣洋考察英法等國。後曾任上海交通大學第十一任校長,緻力於教育事業。晚年主講無锡國學專修館,培養大批學生。曾入南菁書院,授業於晚清經學大師黃以周、王先謙,著有《茹經堂文集》《十三經提綱》《論語大義》《孟子大義》《孝經大義》等。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十三經”這個概念是敬而遠之的,總覺得那是一座巍峨到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識高山。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編排邏輯極其巧妙,不像某些版本那樣隻是簡單地將文本堆砌在一起,而是加入瞭很多現代解讀的注釋和串講。這些注釋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們更像是鄰傢學識淵博的長者在耳邊輕輕提點,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者在進行學術批判。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那些關鍵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將抽象的哲學思辨,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理解的場景和道理。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更像是一場有趣的智力探險。每一次閱讀的停頓,都因為有瞭這些輔助性的解讀而變得富有成效。讀完一個章節後,我甚至會閤上手冊,迴味一下那些被重點標注齣來的句子,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直接啃原典很難體會到的。它極大地降低瞭我們親近和理解古代智慧的門檻,非常適閤作為入門或輔助教材使用,功德無量。
評分這部古典文學的選本,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渴望領略國學精髓卻又常被原著的浩瀚和艱深所勸退的現代讀者量身定做的救星!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紮實的裝幀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上海人民齣版社的齣品,一嚮是質量的保證,這次也不例外。拿到書後,我立刻翻閱瞭其中的導讀部分,那文字寫得深入淺齣,絕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式的說教。作者(或者說編者)顯然對經典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知道我們初學者在哪個地方容易卡殼,在哪處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識點撥。比如,對某些特定曆史事件的引用,或是對古代官製、禮儀的解釋,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至於過度闡發而衝淡瞭原文的韻味,又能精準地為我們架起一座通往古人思想世界的橋梁。選文的眼光也十分獨到,沒有一股腦堆砌那些佶屈聱牙的片段,而是精選瞭那些最能體現儒傢思想核心精神,同時又最具文學感染力的篇章。每次讀完一段,總感覺心胸豁然開朗,仿佛與韆年前的聖賢進行瞭一場真誠的對話。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全部”,而在於它提供瞭“最好”的入口。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簡直是神來之筆,它成功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我發現它在每一個核心篇目之前,都會有一個“時代背景速覽”和“核心思想概括”的闆塊。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我們不需要先花大量時間去查閱曆史年錶和人物關係,編者已經幫我們做好瞭預備工作,讓我們能迅速進入到文本所處的語境之中。這種“先搭框架,再填內容”的編排方式,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而且,不同篇目之間的銜接處理得也非常自然,它不像是一些選集那樣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通過主題的串聯,讓我們看到瞭“十三經”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如何共同構建起中國古代主流價值觀的。這種宏觀視野的建立,遠比孤立地學習某一部經書要來得深刻和持久,它讓你能感受到那股一脈相承的文化流動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簡直是讓人愛不釋手。在這個電子閱讀大行其道的時代,我依然偏愛實體書帶來的踏實感,而《十三經讀本》完美地滿足瞭這種情結。翻開書頁,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質感,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翻閱的速度。字體選擇上,也看得齣編者的用心,字號適中,行距疏朗有度,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排版上似乎特意保留瞭一種古籍的“呼吸感”,沒有將頁麵塞得滿滿當當,留白得當,使得閱讀的節奏感非常舒適。這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體現瞭上海人民齣版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讀者的體貼。對於我們這些追求閱讀美學的人來說,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讓閱讀經典這件事,從一種任務變成瞭一種享受,一種儀式感的迴歸。
評分我將這本書推薦給瞭好幾位對曆史感興趣的朋友,大傢反饋都非常好,特彆是那些抱怨原著太難懂的人。這本書的成功之處,我認為在於它“去魅”的藝術。它沒有將這些經典神化,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態度,將它們還原為古代知識分子思考世界、處理社會問題的工具。在注釋中,編者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這些經典在後世曆史中引發的爭議和流變,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思辨的樂趣,讓人明白,經典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經過瞭韆百年反復的解讀和闡釋纔流傳至今的。這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動態性被巧妙地融閤在瞭簡潔的文字中。讀完後,你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去瞭解更多關於這些篇目背後的學派爭論和思想交鋒。它不僅僅是一本“讀本”,更像是一張通往更廣闊的學術世界的藏寶圖,引導著讀者不斷探索更深層次的學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