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孫詒讓全集:籀廎遺文(繁體竪排版)(套裝上下冊)
定價:68.00元
作者: 孫詒讓,許嘉璐,徐和雍,周立人 校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101095838
字數:
頁碼:64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孫詒讓全集:籀廎遺文(繁體竪排版)(套裝上下冊)》難讀者莫如經、經說四篇。餘前以未見皋文先生經說解為憾,一日得如皋冒鶴亭孝廉廣生書,雲武進金淮生運判武祥臧有先生手稿本,急屬鶴亭馳書求睱錄。金君得書,則自校寫一本寄贈,得之驚喜奈日。餘前補定經下篇句讀,頗自矜為協獲,不意張先生已先我得之矣。其解善談名理,雖校讎未桌,不無望文生義之失,然固有精論,足補正餘書之闕誤者。金、冒雨君惠我不淺矣。既又從姻戚張文伯孝廉之綱許,睱得陽湖楊君保彝經說校注,亦閑有可取,因與張解並刪簡補錄入冊。凡餘舊說與兩傢聞閤者,皆改從之。蓋深喜一得之愚與前賢冥符迢契,固不敢攘善也。其求書若渴,謙遜揚善,信古道也。
目錄
輯校說明
同治三年 甲子(一八六四年)
掃葉山房刻本契丹國誌跋
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帙存疑
書戴侗六書故後
同治四年 乙醜(一八六五年)
白虎通校補跋
同治五年 丙寅(一八六六年)
明肉府本玉篇跋
同治六年 丁卯(一八六七年)
方成珪雪齋傳略
羅以智校本集韻跋
題日本刊本孝經鄭注
題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題盧本白虎通
又題白虎通
同治七年 戊辰(一八六八年)
題明內府本廣韻
題明本永嘉方氏古今韻會
舉要小補
寫本劉忠肅公遺稿校記
景寫宋本劉攽漢官儀跋
九峰山誌跋
題揚州汪氏摹刻宋本公羊何注
藝苑捃華敘
同治八年 己巳(一八年)
上田戴氏族譜敘
周懋寵慎江文徵手稿本題記
校集宋鄭緝之永嘉郡記書後
溫州建置沿革錶引
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誌後記
同治九年 庚午(一八七O年)
復書愛日精廬藏書誌後
趟氏胃綮錄題識
鈔本四靈詩後記
同治十年 辛未(一八七一年)
書永嘉張氏存愚錄
金鶚求古錄禮記補遺題識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箋迻
同治十一年 壬申(一八七二年
題元本廣韻
景寫宋本孔氏傢語校記
題傳鈔江永律呂新義
題傳鈔宋翔鳳校本陸子新語
題傳鈔盧校越絕書
與陳蘭洲書六通
同治十二年 癸酉(一八七三年)
宋保諧聲補逸書後
題易山齋周禮總義
召伯虎敦拓本跋
題蘇時學墨子刊誤
二劉文集跋
書景宋本集韻校勘記
校讀漢魏六朝隋唐碑碣文字
同治十三年 甲戌(一八七四年)
會稽章氏隋書經籍誌考證
史部鈔本校記
鈔本周官說跋
不係舟漁集鈔本跋
齊天保造像拓本碑文跋
書平津館本華氏中藏經後
書景寫宋本鄧析子後
光緒元年 乙亥(一八七五年)
濛川遺稿跋
戴校墨子錄本書後
書舊著廣韻姓氏刊誤稿本後
光緒二年 丙子(一八七六年)
寫本曹鬆隱集題識
竹軒雜著跋
橫塘集跋
汲古閣本孔氏傢語題識
馬氏集韻校勘記題記
津逮秘書本宋洪遵泉誌題識
光緒三年 丁醜(一八七七年)
檢校鈔宋校本陸子新語題識
校讀漢郭泰碑拓本題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輯校說明
同治三年 甲子(一八六四年)
掃葉山房刻本契丹國誌跋
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帙存疑
書戴侗六書故後
同治四年 乙醜(一八六五年)
白虎通校補跋
同治五年 丙寅(一八六六年)
明肉府本玉篇跋
同治六年 丁卯(一八六七年)
方成珪雪齋傳略
羅以智校本集韻跋
題日本刊本孝經鄭注
題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題盧本白虎通
又題白虎通
同治七年 戊辰(一八六八年)
題明內府本廣韻
題明本永嘉方氏古今韻會
舉要小補
寫本劉忠肅公遺稿校記
景寫宋本劉攽漢官儀跋
九峰山誌跋
題揚州汪氏摹刻宋本公羊何注
藝苑捃華敘
同治八年 己巳(一八年)
上田戴氏族譜敘
周懋寵慎江文徵手稿本題記
校集宋鄭緝之永嘉郡記書後
溫州建置沿革錶引
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誌後記
同治九年 庚午(一八七O年)
復書愛日精廬藏書誌後
趟氏胃綮錄題識
鈔本四靈詩後記
同治十年 辛未(一八七一年)
書永嘉張氏存愚錄
金鶚求古錄禮記補遺題識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箋迻
同治十一年 壬申(一八七二年
題元本廣韻
景寫宋本孔氏傢語校記
題傳鈔江永律呂新義
題傳鈔宋翔鳳校本陸子新語
題傳鈔盧校越絕書
與陳蘭洲書六通
同治十二年 癸酉(一八七三年)
宋保諧聲補逸書後
題易山齋周禮總義
召伯虎敦拓本跋
題蘇時學墨子刊誤
二劉文集跋
書景宋本集韻校勘記
校讀漢魏六朝隋唐碑碣文字
同治十三年 甲戌(一八七四年)
會稽章氏隋書經籍誌考證
史部鈔本校記
鈔本周官說跋
不係舟漁集鈔本跋
齊天保造像拓本碑文跋
書平津館本華氏中藏經後
書景寫宋本鄧析子後
光緒元年 乙亥(一八七五年)
濛川遺稿跋
戴校墨子錄本書後
書舊著廣韻姓氏刊誤稿本後
光緒二年 丙子(一八七六年)
寫本曹鬆隱集題識
竹軒雜著跋
橫塘集跋
汲古閣本孔氏傢語題識
馬氏集韻校勘記題記
津逮秘書本宋洪遵泉誌題識
光緒三年 丁醜(一八七七年)
檢校鈔宋校本陸子新語題識
校讀漢郭泰碑拓本題識
拿到這套書,最讓人驚喜的就是它內容的豐富度和考據的嚴謹性。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學者,但能感覺到編纂者在整理這些遺文時付齣瞭巨大的心血。內容涉及的領域非常廣闊,從經學義理到詩詞歌賦,再到一些生活中的劄記,勾勒齣一個鮮活、多麵的知識分子形象。我尤其關注其中一些關於地方文獻整理的部分,那份對細節的執著和對史實的尊重,真的讓人肅然起敬。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深度的田野考察,不斷有新的發現和理解被點亮。它不僅僅是文獻的匯編,更是一部生動的學術史,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士人的學問風骨和思想脈絡。這種深度和廣度,不是隨便什麼通俗讀物能比擬的,它需要讀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消化,但迴報絕對是豐厚的。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套書的“時間感”。當你閱讀其中一些篇章時,仿佛能聽到百年前那位學者在案前沉思的聲音,感受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氛圍。它不像現代快餐式的閱讀材料,讀完即忘,這套書的內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會隨著你人生的閱曆增長而呈現齣新的意義。或許少年時讀到的是字麵意思,中年時讀到的是處世哲學,老年時讀到的則是生命智慧。這種跨越時間的對話,是任何電子媒介都難以給予的深度體驗。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汲取到不同的營養,它像一位沉默而睿智的長者,靜靜地陪伴著你成長和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說,中華書局的齣品一嚮讓人放心,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舒服,那種泛著微微黃的色澤,一看就是適閤長期閱讀和珍藏的。我尤其喜歡它竪排版的字體選擇,古樸典雅,讀起來有一種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的感覺。這種精心的排版,不光是為瞭復古,更是為瞭更好地呈現原汁原味的經典韻味。每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慢下來,去細細品味文字間的深意。對於研究傳統文化的愛好者來說,這樣的實體書簡直是精神食糧,比電子版多瞭太多儀式感和厚重感。光是擺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彰顯著主人對傳統文獻的敬重。希望這樣的用心能夠一直延續下去,讓更多人願意拿起紙質書,沉浸在文字的海洋裏。
評分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快速迭代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套權威、完整的古代文獻匯編,無疑是對個人知識體係的一種重要鞏固。它代錶著一種對“經典”的堅守。我將它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時不時就會翻看其中的某一頁,不是為瞭讀完,而是為瞭重溫那種學術的嚴謹感。而且,中華書局的版本,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準確性和更可靠的權威性,這對於未來做任何相關研究或寫作時,都能提供一個堅實可靠的底本支撐。可以說,它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長期的知識投資,其精神價值遠超物質成本。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以往我讀過的任何文集都有所不同,它自帶一種沉靜的學術氣息,讓你在閱讀時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專注度。初讀可能有些吃力,畢竟是精研的古文,但正是這種“挑戰”,激發瞭我的學習熱情。我常常需要對照著工具書,一點點地揣摩字詞的準確含義,這種主動探索的過程,反而讓知識點記得更牢固。更棒的是,一些地方的注釋和校勘做得非常到位,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讓普通讀者也能跟著學者的思路走進去。這套書並非高高在上拒人韆裏之外,而是搭建瞭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著現代讀者與古代的智慧。它鼓勵你動腦,鼓勵你求證,這纔是真正的學術啓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