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本书游天下 天台行旅
定价:29.80元
作者:胡明刚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2060932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天台行旅》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是作者(胡明刚)的随笔游记。五月十九日为国家旅游日,源自游圣徐霞客,源自浙东天台山。天台山为徐霞客首游之地,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称。一方山水古奇清幽,人文景观璀璨洵美。《天台山赋》掷地金声,唐诗之路幽邃风华;佛陇国清桐柏桃源,为佛道仙境祖庭圣地;刘晨阮肇桃源采药,寒山拾得隐逸歌行,济公活佛颠摇啸傲,皆为旷世经典美谈。天台行旅,探幽寻胜,纵横上下,融通古今。作者曾于天台华顶坐卧经年,对家山风物尤为熟稔,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或风光,或民俗,或历史,或典故,或传说,或怀想,典雅清丽的文字,行云流水的表达,饱含真挚的乡情;可导览,可鉴赏,可馈赠,可珍藏,抵达至真至美的妙境;有漫游,有亲历,有感悟,有欢愉,共致自然人文的和谐。本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实乃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学读物和乡土地理教材。
内容提要
五月十九日为中国旅游日,源自游圣徐霞客,源 自浙东天台山。
天台山为徐霞客首游之地,素有山水神秀。佛宗 道源之称。一方山水古奇清幽,人文景观璀璨洵美。
《天台山赋》掷地金声,唐诗之路幽邃风华;佛陇国 清桐柏桃源,为佛道仙境祖庭圣地;刘晨阮肇桃源采 药。寒山拾得隐逸歌行,济公活佛颠摇啸傲,皆为旷 世经典美谈。天台行旅,探幽寻胜,纵横上下,融通 古今。
《天台行旅》作者(胡明刚)曾于天台华顶坐卧 经年,对家山风物尤为熟稔,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或 风光,或民俗,或历史,或典故,或传说,或怀想, 典雅清丽的文字,行云流水的表达,饱含真挚的乡情 ;可导览,可鉴赏,可馈赠。可珍藏,抵达至真至美 的妙境;有漫游。有亲历,有感悟,有欢愉,共致自 然人文的和谐。本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实乃不可 多得的旅游文学读物和乡土地理教
目录
作者介绍
胡明刚,乡土散文家。1965年出生于天台山华顶东麓外胡村,有作品300余万字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收入多种选集,转载于《作家文摘》《中外书摘》《读者乡土人文版》等选刊,出版有散文集《蛤蟆居随笔》《北漂者心声》《天台茶》及文化普及读物《皇家珍宝》《艺术课堂》等十余部。散文《江南蓑衣》被全国二十余省市选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题。现居北京,从事文化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其到位,读起来有一种潺潺流水般的顺畅感,完全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生硬插入的矫揉造作。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内敛和节制,他很少使用夸张的形容词来赞美风景,而是通过精确的细节描摹,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壮美。比如,描述台岳的云雾时,他用了“雾气如被巨斧劈开,留下一道道垂直的裂痕,阳光从裂痕中倾泻而下”这样的比喻,非常具有画面感和力量感。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它并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来组织章节,而是根据作者心境的起伏来安排行程,有时会突然跳跃到一个多年前的回忆,然后再平稳地过渡回当下的感受。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但在这里,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梦幻感,让人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和“记忆”的个人札记,而天台山,只是承载这一切情感的载体。读完后,我感觉心灵被洗涤了一番,收获的不仅是对一个地点的了解,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远方”的向往的一种确认。
评分这本关于天台的游记,光是书名《跟着本书游天下 天台行旅》就带着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期盼。我最近刚好计划去天台山走走,所以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带着岁月沉淀感的装帧设计,封面选用的色调和字体的搭配,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旅游指南,而更像是一位老友带着你慢悠悠地讲述他的所见所感。书中对天台山不同景点的介绍,处理得相当细腻,并非那种冷冰冰的景点罗列,而是融入了许多历史典故和地方风俗的讲述。比如,对于某个古刹的描绘,作者不仅仅关注了建筑的宏伟,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禅宗文化和历代高僧的故事,读起来让人仿佛能闻到那古老香火的味道。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作者自己在山间迷路或偶遇当地老乡的趣事,这些“花絮”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趣味性,远比那些千篇一律的官方介绍要生动得多。它不是那种告诉你“你应该去哪里拍最美的照片”的书,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引导你去感受天台的“气韵”。我特别喜欢它描述自然风光时那种饱含感情的笔触,那种“移步换景,景随心动”的意境,让我对这次即将到来的天台之行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期待,我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站在某个山巅,俯瞰云海时的那种震撼了。
评分我是一个对宗教历史,尤其是佛教流派发展史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所以这本书中关于天台宗起源和发展的那些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很多网上流传的关于天台宗的历史介绍都非常碎片化和片面,但这本书似乎是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当地图书馆和古籍中挖掘整理的成果。它对智顗大师的思想脉络梳理得清晰而有条理,没有陷入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阐释了“一心三观”等核心概念,让一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深奥之处。当我读到作者描述自己站在某个历史遗址,想象当年高僧大德在此讲经说法的场景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非常强烈。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把“去天台山旅游”这件事,上升到“去探寻中国佛教文化源头之一”的高度。它不是简单告诉你哪里是景点,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地方如此重要”,这种知识性的深度,远超一般旅游读物的水准,让人在享受旅途的同时,也能完成一次知识上的充实。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上的小革命。我见过太多旅行书籍,要么是黑白文字堆砌,要么就是过度依赖那些失真的、饱和度过高的网络图片。而《跟着本书游天下 天台行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克制且有格调。它大量使用了那种老式胶片机拍摄的、略带颗粒感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往往只捕捉一个瞬间的意境,比如雨雾中模糊的山脊线,或者一位挑担老人在石板路上的背影。这种选择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艺术感染力。文字的行距和字号选择非常舒适,即便是长篇叙事段落,也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更有趣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手绘的速写和一些像是从旧相册里撕下来的信笺片段,这些元素没有让内容显得杂乱,反而像是一条条散落在旅途中的线索,引导读者去拼凑出作者当年行走天台的足迹。这种设计语言,明显是针对那些对审美有较高要求的读者群体,它传达出的信息是:这次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沉淀与审美体验的升级。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本能提供实用性信息的攻略,毕竟“满28包邮”的价格让我对它的实用功能抱有朴素的期望。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体验,更偏向于一种文学性的散文集,而非一本详尽的旅游手册。它的地图标注极其简略,甚至可以说是敷衍,对于路痴型选手来说,单凭这本书想要找到那些隐藏的偏僻小景点恐怕会相当吃力。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把心态放平,把它当作一本“精神漫游指南”,它确实有着独到的魅力。作者对于天台地方小吃和当地茶文化的着墨篇幅远超我对交通住宿信息的关注度。他对于当地一种叫做“石梁豆腐”的描述,细致到仿佛能让人尝到那种清晨露水打过后的微甜和韧劲,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在如今的旅游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其中关于天台方言的一些小词汇,虽然用不上,但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在地情结,这让这本书的价值从“工具书”的范畴提升到了“文化记录”的层面。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追求深度文化体验,并且不介意自己多做功课的旅行者来说,这本书是绝佳的伴读,但对于时间紧凑、只想高效打卡景点的游客来说,可能会觉得它“虚”了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