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鄉村旅遊該升級瞭 | 作者 | 李霞,硃丹丹 |
| 定價 | 38.00元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2253613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我國鄉村旅遊在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雨之後已經迎來瞭一個大轉摺時期,一方麵基於不同的地域特色呈現齣瞭日益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麵,基於不同的發展環境也形成瞭各自難以突破的瓶頸。特彆是2015 年一號文件發布之後,釋放齣瞭很多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梳理鄉村旅遊發展的模式,重新思考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的路徑。本書從當下齣發,對鄉村旅遊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瞭深入剖析,並提齣瞭極具實踐價值的轉型升級模式及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本書適閤各地的鄉村旅遊從業者及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人員閱讀參考。 |
| 作者簡介 | |
| 李霞,北京大地風景旅遊景觀規劃院,副院長、事業二部總經理,在大地風景國際旅遊谘詢集團擁有超過10年供職經驗的旅遊規劃專傢。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數十個旅遊城市、旅遊區以及旅遊綜閤體的發展或開發規劃設計工作,持續跟蹤服務於各級地方、大型旅遊區運營商、旅遊地産商和旅遊相關産業主體。主持完成的《拉薩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競標在國際招標競賽中獲得金奬,《閤肥市環巢湖地區旅遊戰略策劃》方案榮獲科技進步奬。 |
| 目錄 | |
| 001 01中國鄉村旅遊升級綜述 Overview of the Rural Tourism Upgrade in China 011 02鄉村旅遊升級模式 The Modes of Rural Tourism Upgrade 013 鄉村旅遊升級模式一 ―規範化的鄉村酒店模式 023 鄉村旅遊升級模式二 ―個性化的文化民宿模式 043 鄉村旅遊升級模式三 ―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 059 鄉村旅遊升級模式四 ―創意化的休閑聚落模式 069 鄉村旅遊升級模式五 ―産業化的主題莊園模式 079 03鄉村旅遊升級方法 The Methods of Rural Tourism Upgrade 081 鄉村旅遊設施升級 ―這樣做,遊客纔會來 095 鄉村旅遊景觀升級 ―鄉村夠美,纔記得住鄉愁 113 鄉村産品創意升級 ―原來農産品可以更有趣 125 鄉村旅遊運營主體升級 ―這樣纔算是鄉村的主人 137 鄉村旅遊營銷升級 ―營銷助力,鄉村更美 |
| 編輯推薦 | |
| 國傢知名旅遊設計團隊著作 實例豐富,結閤豐富實戰經驗,針對關鍵問題提齣解決方案 給齣鄉村旅遊升級模式 操作性強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從一個旅遊從業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非常接地氣的視角,完全避開瞭那些陳詞濫調的營銷口號。我過去讀過不少關於旅遊升級的著作,大多聚焦於如何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或者國際化的設計理念,但這本書的落腳點,始終是在“人”和“地”上。它深入探討瞭鄉村內生動力不足的根源,以及如何通過真正的社區參與來激活沉睡的資源,而不是簡單地引進外部資本進行“空降式”開發。書中對一些失敗案例的剖析也十分犀利,沒有迴避那些因為文化隔閡或利益分配不均而導緻的項目夭摺。這種坦誠,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在實踐中摸索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反麵教材”。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做廣告,而是如何與一個古老的聚落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的閤作關係。這種從底層邏輯齣發的思考,讓這本書的重量感遠超普通商業指導書。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相當大膽,甚至可以說有些“反主流”的味道。它沒有像很多行業報告那樣,用大量圖錶和數據來支撐論點,而是采取瞭一種近乎散文詩的敘事方式來探討一個宏大的命題——如何讓鄉村旅遊真正地、可持續地發展起來。這種敘事上的鬆弛感,反而讓那些深層的矛盾和睏境得以更清晰地浮現。比如,作者反復強調的“去標簽化”需求,我認為是點睛之筆。很多人在談論鄉村時,習慣性地將它簡化為“田園牧歌”或者“落後貧瘠”的二元對立,這本書則試圖撕開這些預設的濾鏡,展示一個充滿活力、也同樣充滿挑戰的復雜生態係統。我感覺作者像是一個旁觀者,又像是一個參與者,他耐心地鋪陳著故事的肌理,讓讀者自己去發現其中的邏輯綫索。這種“留白”的處理,使得每個讀者都能根據自己的閱曆,在書中找到不同的共鳴點。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冊,更像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文獻,值得反復閱讀,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領悟。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作者的文字富有節奏感,有時是急促而充滿力量的,仿佛在呼籲變革的緊迫性;有時又是緩慢而悠長的,帶著對逝去時光的緬懷。我注意到書中對“時間感”的強調非常到位。現代旅遊往往追求效率和即時滿足,而鄉村的魅力恰恰在於它的慢和積纍。這本書似乎在提醒我們,鄉村旅遊的“升級”,絕不能以犧牲這種時間感為代價。那些世代相傳的技藝、那些經過歲月打磨的建築肌理,纔是最稀缺的旅遊資源。如果隻是用現代化的速成手段去復製和包裝,那最終得到的隻會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充滿瞭一種質樸的詩意,讓人在跟隨作者的思緒流淌時,不禁對腳下的土地産生更深切的敬畏之心。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布局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總分總”結構,而是像一張錯綜復雜的網,將曆史的維度、社會學的觀察、經濟學的分析以及個人的情感體驗編織在一起。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會暫時放下書本,抬頭看看窗外,試圖將書中的場景與現實中的某些景象進行對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身份認同”問題的探討。在鄉村旅遊熱潮中,許多原住民的身份正在被“遊客”這個角色所模糊和定義。作者沒有給齣簡單的解決方案,而是提齣瞭一個深刻的追問:在旅遊經濟的驅動下,我們如何確保鄉村的文化主體性不被稀釋?這種對文化倫理的關懷,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行業指導,具有瞭更深遠的社會意義。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賣風景”,而是在教你如何“守護”風景背後的文化根基。
評分這本關於鄉村旅遊的書,讀起來感覺非常貼近生活,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鄉在聊天,聊著他們那片土地上的變化與期盼。作者似乎對鄉村的脈搏有著深刻的理解,文字裏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煙火氣和真誠。我尤其欣賞它對那些微小細節的捕捉,比如某傢民宿門口那幾株老槐樹的影子,清晨薄霧中傳來的雞鳴聲,甚至是村民們聊天時那些帶著濃重鄉音的俚語。這些零散的片段,恰恰勾勒齣瞭一個立體、鮮活的鄉村形象,讓人一下就沉浸其中,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它沒有急於給齣“怎麼做”的標準化答案,而是先引導讀者去“感受”鄉村的本質。對於我這種常年生活在城市裏,對鄉村隻有模糊印象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現代鄉村在發展與傳統之間尋找平衡時的那種掙紮與美麗。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追求的“升級”,究竟是硬件的堆砌,還是內在精神和生活方式的迴歸與提升。這種思考的過程,遠比直接給齣結論更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