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浪跡越南,穿行迷離時光
定價:39.80元
作者:魔方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32067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浪跡越南,穿行迷離時光。生命不息,遊走世界不止的魔方,帶你穿行於越南的迷離時光,品啜―― ◎沙巴雲霧,*朦朧的早晨,迷離的夜晚 ◎古城會安,鳳凰花下,咖啡靜淌 ◎美味法棍,外酥裏嫩,麥芽飄香 ◎鬍誌明市,燈火璀璨,東方巴黎 ◎越南美女,潮服惹火,奧黛溫柔 ◎純美峴港,水清沙幼,“小鮮城” ◎旖旎美奈,慵懶的晌午繾綣的黃昏……
內容提要
《浪跡越南,時光迷離的溫柔鄉》是一本旅行者親身講述自己自北嚮南旅行越南的經曆和體驗,傳達越南曆史文化、風土人情的散文書籍。按照綫路,全書分為十章,講述瞭作者自北部的中越邊境一路南下遊玩越南的經曆。
全書以作者的行程為主綫,以精華景點為框架,重點介紹瑰麗美景、風土人情,穿插文化、美食、奇遇等各種可寫、有趣事物,從越北的苗族風情小鎮、首都河內,再到峴港、會安、芽莊、大叻、美奈,一直到有著濃濃法式風情的小城鬍誌明市,配之以精美的圖片,帶著讀者進行瞭一次賞心悅目的越南全境的清新旅行。
目錄
目錄
自序:說好的流浪
序幕:去看米軌的另一端
14 / 滇越鐵路
16 / 去越南坐米軌小火車
17 / 流浪偶遇1:大智若愚的東洋“騷年”
19 / 一河相隔一橋相通
21 / 土豪誕生記
混血小鎮沙巴,守著法蘭西遺風的原住民
25 / 邊城老街
26 / 舌尖越南1:吃不完的粉和春捲
28 / 初遇語言障礙
29 / 深山迷霧中的異域小鎮
32 / 深藏的盛景
34 / 土風與洋味
36 / 舌尖越南2:滴漏咖啡的點滴慢滋味
38 / 買來的教訓
40 / 流浪偶遇2:有緣修得同包廂
溫潤首都河內,生活的氣息
46 / 並無王者之氣的都城
47 / 河與湖的潤澤
50 / 河內攬勝
53 / 街景速描
56 / 打望越南“妹紙”
57 / 舌尖越南3:清蒸原味雞與各式美味
59 / 誤入山寨“新咖啡”
62 / 路漫漫,車慢慢
貌似新人的峴港,好一個良港雄關
67 / 摩登的海陸重鎮
69 / 車行海雲嶺
72 / 一鱗半爪
74 / 忘憂海灘
77 / 流浪偶遇3:開心公交與“”售票員
燃燈古鎮會安,河邊古埠的故事
81 / “大海口”的興衰
82 / 繁華轉身後的古埠
85 / 歲月靜好的小鎮
87 / 舊商港的今世氣息
90 / 夜夜點燈
92 / 沿著詩畫田園去海邊
98 / 迷人的奧黛風情
101 / 邊吃邊看
103 / 舌尖越南4:停不下的法棍和米果
105 / 夜臥大巴又一程
無憂芽莊,與海玩耍的快樂
108 / 物超所值的度假勝地
111 / 平民海灘樂融融
112 / 諸神共領一片天
117 / 快樂的泥猴
119 / 遊島玩海
122 / Happy遊船
124 / 南海的奇幻際遇
126 / 流浪偶遇4:越南“老鄉”
127 / 旱鴨子的“逆襲”
130 / 舌尖越南5:吃到扶牆的海鮮燒烤
花香酒醇的大叻,歐陸風、越南味
135 / 棉服與夾腳拖齊飛
139 / 魅力山城
143 / 午睡春香湖
146 / 保大行宮
148 / Crazy House
151 / 老車站
154 / 舌尖越南6:吃貨的樂土
157 / 流浪偶遇5:求拼飯的豪爽重慶“妹紙”
落日裏的美奈,大海的賜予
161 / 勤勞的小漁村
163 / 不靠譜的攻略
166 / 邂逅日落
169 / 大海裏討生活的漁民
171 / 原鄉漁村
173 / 沒有門票的暢遊
178 / 早起的鳥兒有驚喜
182 / 舌尖越南7:海的滋味
183 / 閑娛散樂
鬍誌明市,“越南巴黎”的前世今生
188 / 流浪偶遇6:撞上熱心的明星臉
189 / 越南的“十裏洋場”
192 / 走馬觀花
195 / 時光迷城的寶藏
198 / 不夜範五老街
199 / 街頭找樂
203 / 問題酒店
拾一程碎片拼圖越南
208 / 遇見色彩
210 / 意料之外
212 / 人的平和來自信仰
214 / 化著洋妝的漢傳之國
216 / 體驗迴收
217 / 經驗分享
結束語:發展還是保持,這是一個問題
作者介紹
魔方,本名方軍,女性男名。私營業主,年愈不惑,曾於某知名文化企業任高管。對陌生事物及環境極具好奇心,一有閑暇便四處遊走。迄今為止,已因公因私探訪過十餘個國傢及數十個城市,文字及圖片被雜誌及本地刊物采用過數次,分享於旅遊網站的遊記也常作為“寶藏”或“優質遊記”被推薦。
文摘
序言
我對敘事結構非常挑剔。一本優秀的遊記,應該像一部結構精巧的電影,有清晰的起承轉閤,有張有弛的節奏感。我非常希望看到作者是否采用瞭非綫性的敘事方式,或許是以某個特定的物品或一個不變的場景作為引子,然後不斷地閃迴或跳躍到不同的時間點和地點,來編織齣這張名為“越南”的巨大掛毯。如果能巧妙地設置一些懸念或者未解之謎,在後續的章節中逐步揭開,那就更妙瞭。這種敘事上的設計感,能讓讀者從被動的接受信息,轉變為主動的探索和推測,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參與感。文字的韻律和句式的變化,也應與所描繪的場景情緒相匹配:描述市井的喧囂時,句子應是急促而密集的;描繪寜靜的自然風光時,則應是舒緩而悠長的。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藝術化的錶達,而非平鋪直敘。
評分從一個長期關注旅行文學的讀者的角度來看,我更欣賞那些敢於展現旅行中不那麼光鮮亮麗的一麵的作品。旅行從來都不是濾鏡下的完美假期。我期待作者能坦誠地記錄下那些迷失方嚮的窘迫、因語言不通帶來的挫敗感,甚至是對某些過度商業化景點的失望。正是這些“不完美”,構成瞭真實旅程的骨架。如果作者能夠將這些挑戰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比如通過一次意外的幫助,發現當地人最淳樸的熱情,那樣的故事會更有力量。我希望看到那種深入到基層生活,與普通民眾建立起短暫而真誠連接的瞬間,而不是總在高端酒店或旅遊團的巴士裏穿梭。隻有敢於觸碰那些粗礪的現實,這本關於異域的記錄纔能真正擁有靈魂和重量。
評分這本封麵設計充滿瞭異域風情,那抹斑駁的黃昏色調,配閤著一些似乎是手繪的古老建築輪廓,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拉到瞭那個遙遠而又充滿神秘感的國度。我一直對東南亞的曆史和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殖民與現代交織中形成的獨特景觀。拿到書後,我首先關注的是作者的敘事視角。我期待的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嚴肅梳理,而是那種浸潤在日常煙火氣中的觀察,是清晨街邊小攤上騰起的熱氣,是摩托車流中穿梭而過的匆忙身影,以及那些隱藏在老城區深巷裏的傢族故事。如果作者能將宏大的時代變遷,巧妙地融入到某個具體的器物、某段失傳的樂麯或某道地方特色菜肴的製作工藝中,那無疑會大大增加閱讀的層次感。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在路上”的真實感,那種皮膚上感受到的濕熱、耳朵裏充斥著的陌生語言的韻律,以及與形形色色當地人交流時産生的那些微妙的誤解與會心一笑。好的遊記,不應隻是景點的打卡記錄,而應是一場與時間和地域的深度對話,讓讀者仿佛真的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過那些布滿塵土卻又閃耀著生命力的街道。
評分翻開內頁,那種排版和字體選擇給我帶來瞭一種懷舊的觸感,仿佛在閱讀一本被時間磨礪過的老相冊。我特彆看重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故事,往往藏在那些微小卻又極具代錶性的瞬間裏。比如,描述一位年邁的僧侶在寺廟裏誦經時的那種專注和寜靜,他的袈裟顔色如何被陽光曬得幾近透明;再比如,在湄公河邊,漁民們如何用祖輩傳下來的方式修補漁網,那雙粗糙有力的手上布滿瞭歲月的痕跡。我希望作者能用近乎詩意的筆觸,去描繪這些場景,不加矯飾,卻又飽含深情。如果能穿插一些作者的個人反思,比如在麵對韆年古跡的宏偉時,如何審視自身存在的渺小與短暫,那種哲學層麵的觸動,會比單純的地理介紹深刻得多。我期待的是那種讀完後,能讓人靜坐半晌,迴味無窮的文字力量,而不是讀完即忘的流水賬。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似乎暗示著某種對“時間”的探索,對我來說,這意味著不應隻停留在錶層的觀光體驗。我更感興趣的是,當現代化的浪潮席捲而至時,傳統文化是如何抵抗、適應或悄然消逝的。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那些快速更迭的都市景觀中,努力去尋找那些“迷離時光”的錨點。是那些依然堅持使用傳統手藝的匠人?還是那些在老屋的飛簷鬥拱間,依然迴響著的民間傳說?我希望作者能像一個考古學傢一樣,小心翼翼地挖掘齣被現代喧囂所掩蓋的曆史切片,並用一種既尊重又批判的眼光去審視它們。這種“穿行”不應隻是地理上的移動,更應該是一種時空隧道般的體驗,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過去與現在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存、摩擦和融閤的張力。這種復雜性,纔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