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旅行(贈送精美明信片一張) 9787550213876

分開旅行(贈送精美明信片一張) 978755021387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陶立夏 著
圖書標籤:
  • 旅行文學
  • 散文集
  • 個人成長
  • 情感
  • 生活
  • 遊記
  • 治愈
  • 贈品
  • 明信片
  • 豆瓣高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末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13876
商品編碼:3007920086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分開旅行(贈送精美明信片一張)

定價:39.80元

售價:23.9元,便宜15.9元,摺扣60

作者:陶立夏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50213876

字數: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首本旅行治愈係文學。
  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些風景念念不忘,
  而有些人卻再不能迴到相識的初,
  但是,我們會記得。
  在路上,重新恢復對情感的敏銳與感受。
  在路上,告彆痛過即放的那場廢墟。
  在路上,與曾經充盈愉悅的我相逢。
  於是,在路上的那個人,更像真實的我們自己。
  旅途中的她走走停停,在陸地上完成一場長達十三個月的間歇跨國旅行,在心裏履行瞭一次關於自我與情感的確認與找尋。
  ★內附百餘幅作者親曆亞、非、歐愛情聖地親手拍攝照片。
  羅馬、倫敦、勃拉姆斯、烏蘭巴托、拉穆、阿格拉、赫爾辛基、墨爾本、新加坡、得剋薩斯、奈良、耶路撒冷、米蘭,在愛情聖地,有深刻的感觸,有纏綿的風景。
  ★暢銷20萬本紀念裝,裝幀精美,16開全彩設計,隨書附贈精美明信片。
  

內容提要


一個女子要有多深的傷,多大的勇氣,纔敢放下所有糾葛,獨自遠行。
  羅馬、倫敦、勃拉姆斯、烏蘭巴托
  拉穆、阿格拉、赫爾辛基、墨爾本、新加坡
  得剋薩斯、奈良、耶路撒冷、米蘭
  我在每座城池刻下思念,反復思量。
  古都奈良的一杯茶,吉野山上的一段經。的心漸漸靜瞭。
  我用十三場旅行離開你,我用十三場旅行抵達你。





目錄


意大利——瞬間即永恒
我們在愛情裏期待永恒,但這世間真的存在永恒不變的東西嗎?

倫敦——馬球季後的一場比賽
從荒蕪到繁華,學生時代的記憶再次迴來。溫言暖語,終成冰炭。

北德——你喜歡勃拉姆斯嗎?
再往北,就是鞦天瞭。我去北德拜訪勃拉姆斯,還有他對剋拉拉無望的愛情。

烏蘭巴托——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你
每次飛機遭遇顛簸,就知道已經到達烏拉爾山脈。快到傢瞭。我想去看一看,這片荒蕪裏有什麼。

肯尼亞——美麗心世界
非洲的韆萬種麵目中,我看見新生。乞力馬紮羅山上的雪,馬塞馬拉的牧群,我好像開始懷念你瞭,像懷念一個故人。這片古老的大陸是人類的起點,或許也是我生命的新起點。

印度——印度洋的季候風-
我經過印度洋,隨當年的香料航道,在南印上岸,一路北上去看望世界上寂寞的陽颱。從那裏眺望白色的泰姬陵。
原來有些人,確實深深愛過

赫爾辛基——告彆的展颱
芬蘭。韆湖之國。赫爾辛基的火車站,由你喜歡的建築師設計。走瞭這麼多路,卻沒有與你重逢。

墨爾本——南十字星空下的想念
季節倒錯。這裏是薔薇和長羽鳥的天堂。世界的另一端。也許遠離,纔能靠近。

新加坡——一點新,一點舊
此刻,我如同小王子一樣住在一顆星星上,它是禦夫座閃亮的星。在輪船轟鳴中等待日齣。我寫瞭滿滿的三頁信給你,後寄齣的卻是空白。

德剋薩斯——天邊的一顆孤星
頹廢的美國南方,劈柴喂馬的生活,午後騎馬漫遊在山林間。聖安東尼奧狂歡的人群,像烈日一般將我吞噬。
我們有自由的靈魂,也有永恒的孤寂。

名古屋——等待的意義-
德川傢康在等待中得到天下,我卻不知道在等待什麼。又能在等待中得到什麼。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就像櫻花。所以我總是遇見的你,你總是遇見的我。
古都奈良的一杯茶,吉野山上的一段經。的心漸漸靜瞭。

以色列——死亡之海
見過死海,就當是死過一迴,一切重新開始。
耶路撒冷,馬薩達,死海。猶太人的流亡與重生。我在哭牆前對世界上所有的神明說,讓我們自由。

米蘭——後的晚餐
我迴到瞭這段旅行的終點意大利,去看《後的晚餐》。
這是後告彆的時候瞭。我終於讓你,自由。
而我也可以重新去愛瞭。

作者介紹


陶立夏,現棲身於魔都的格子間做白領,卻愛自由,一度以旅行和寫字維持生計。喜歡空曠的中轉機場和小巷內的深夜食堂,也喜歡牛仔褲與夾趾拖鞋。

文摘


意大利,瞬間即永恒
  我次去羅馬時纔23歲,天真得可怕。酷熱的八月,陽光像熱油一樣倒下來。這座永恒的城市好像沒有樹蔭,卻到處都是古跡,隨便找一幢齣來都比我老幾韆歲。走在它們麵前,覺得自己像隻朝生夕死的螻蟻。
  按地圖的指引穿過威尼斯廣場,維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依舊像個“結婚蛋糕”,那白色的奶油像是快要被曬到融化,看著有種甜膩的感覺。
  羅馬鬥獸場就在路的盡頭。寬闊的大道,是為瞭方便當年羅馬士兵凱鏇時八匹馬車齊頭並進,這座城市的主題就是徵服與朝代更替。我覺得頭很暈,在路邊販售地圖和明信片的小攤上買瞭一本小冊子,每頁都附一層透明塑料膜,將膜拿開是古跡現在殘舊的樣子,覆上就還原成當年的富麗堂皇。好像韆年的時光,一開一閤,就過去瞭。
  因為迷戀《羅馬假日》,一點都不怕俗氣,興衝衝去西班牙廣場朝聖。結果西班牙廣場正在進行維修,塔樓被廣告簾幕遮得難覓真容,颱階然坐著滿滿的遊客。即便如此也沒覺得有多少失望,又興緻勃勃去看羅馬許願池。聽說要扔三枚硬幣進去,不厭其煩去便利店換硬幣。
  店主是個年輕人,看著我熱切的樣子,告訴我說,後一個願望要是重迴羅馬,這樣就代錶你的願望都能實現,你會迴來還願。
  我對著噴泉說:“讓他愛上我吧,讓他愛上我吧,我們一起重迴羅馬。”
  現在我迴來瞭,依舊是一個人。M,我想,我們不應該在自己的願望裏牽涉進彆人的意願,否則神明都不知如何決斷。
  米蘭到羅馬的航班,旅行的旺季已經過去,頭等廂裏空空蕩蕩。我把機艙行李放置妥當,遠遠就看見機艙內除我之外的另一位乘客。他的臉藏在暗影中,深藍雙排扣西裝,袖扣在陽光下閃著光。
  他轉頭看嚮窗外。我拿齣寶麗來相機,透過取景框看他。俊朗的輪廓在鞦天的蜜色陽光中忽隱忽現,眼角眉梢都已經積下歲月的痕跡。快門響的時候,他迴過頭來,並沒有什麼言語,隻是禮貌地朝我頷首示意。那是一雙藍色的眼睛。
  我迴以微笑。他的樣子在相紙上緩緩顯現,我把相片遞給他。“剛纔我在想,如果這張照片拍得不好,就不給你瞭。這機器有三十多年歲,常常不穩定。”
  他接過相片,仔細看過後道謝,然後將照片收進旅行包內。
  飛機到達羅馬時,我知道他齣生在佛羅倫薩,做葡萄酒生意,為料理生意長居羅馬。他堅持讓自己的司機送我到酒店。說完再見,他突然問:“明天早上你有時間嗎?我們去看海好不好?”
  這次預訂的Hotel de Russie在人民廣場旁邊,離西班牙廣場隻有一條街的距離。這間肉桂紅色的酒店曾是俄國沙皇的行宮,後來又有無數意大利豪門在此觀賞城內的盛大活動。我的房間有一個小小的陽颱,可以俯瞰教堂與方尖碑。
  方尖碑來自埃及,而教堂的聖壇前供奉的《聖母像》齣自米開朗基羅之手。開一瓶氣泡酒 ,看著古老教堂的尖頂消失在金色的煙霞中。羅馬,就是這樣,地將所有傳奇當作平成生活的一部分,讓世界上所有彆的城市黯然失色。
  天剛亮,他的車就已經到瞭,私人遊艇就寄放在碼頭邊的船塢內。
  清晨時分,我們齣海。天空是粉紅色的。風吹過我的頭發,唇齒間都是地中海的鹽香。M,你在哪裏,做些什麼呢?在你麵前的是成堆的文件,或者乏味工作的午餐?此刻我想起你來,因為身處這片古老的海洋,所以我對你的想念也仿佛有韆萬年那麼久長。
  意大利人給地中海起瞭這麼多美麗的名字,Ligurian, Tyrrhenian, Adriatic, Ionian。靠近羅馬的海是Tyrrhenian,第勒尼安海,而第勒尼安是一個王子的名字。
  他說起自己的故事,少年時代遵從父命讀瞭商科,放棄自己的藝術理想。成年後,很早為瞭傢族産業與另一傢族的長女結婚,又在父親因病去世後離異。如今,産業規模已經是當初接手時的數十倍,他比父親還要投入,五年前開始投資酒店産業,大部分時間都與顧問與律師一起度過……
  “好像這大半輩子,從沒有過真正的生活。”他說。我沒有想到,外錶這樣風光的人,說起自己時會如此悲涼。
  或許都是這樣,沒有人會喜歡自己的命運。
  比如說,公元前44年,“神聖的尤利烏斯”愷撒在元老院遇刺,當他看見馬可斯布魯圖斯的臉齣現在圍攻自己的議員中間時,有沒有恨過自己的命運?
  比如說,1870年,教皇失去教皇國,正式結束世俗權後退居梵蒂岡城時,有沒有感慨過自己的命運?
  迴到碼頭時已近正午,船塢前停著兩輛車,一輛載他去機場,他要飛南美。另一輛送我迴酒店。
  “謝謝你的照片,還有這些美好的迴憶。”道彆的時候他說,“下一站你去哪裏?”
  “或許往南吧。”我說。
  “大海與陽光是人生中重要的存在,代我好好享受南意大利的海與陽光。”
  我說好,然後道彆。
  離開羅馬的前一天晚上,我獨自去電影院看瞭硃塞佩·多納托雷執導的新片Baaria,講的是發生在西西裏島Barberini地區的人世浮沉。
  迴去的途中我讓司機繞道梵蒂岡。遊人散去後的羅馬城又迴復時空未辨的恒久模樣,沒有人能猜中她重重疊疊的心事。獨自站在空闊的廣場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燈光遙遠而悲憫。 我閉上眼睛,想起第勒尼安海的波濤。
  人生浮浮沉沉,也是這樣。
  再見羅馬,快樂太難,那就讓我祝你平安。
  從羅馬到阿馬爾菲海岸的路漫長而麯摺,仿佛是蓄謀已久的醞釀。從重重疊疊的帝國舊事走嚮忘年的地中海,當藍灰色海洋終於齣現在車窗外時,有一種貫穿肺腑的開闊。倨傲的“北方貴族”們常常偷偷跑到南方的這片海域,享受美食、美景、日光浴,然後迴到北方,戴上“荊棘的皇冠”繼續生活。
  而海邊的那不勒斯城,像是天堂裏一個陰暗的角落,而但丁老早就在《神麯》中暗示,的入口在那不勒斯郊外。
  這個城市的曆史全寫在建築上瞭。即便破舊但依然氣勢恢宏的西班牙建築中間,是墨索裏尼執政期間留下的德式混凝土高樓,戰後齣現的各式民居又將所有的縫隙填滿,接著手法嫻熟的塗鴉齣現瞭,它們無孔不入,連教堂的牆壁都不能幸免。但那不勒斯人深信,這是座誕生在美人魚背脊上的城市。
  名為Spaccanapoli的老城區如同迷宮,Gesù Nuovo廣場上的La Chiesa del Gesù教堂內,那不勒斯人斜靠在商店開放櫃颱一般的告解廳旁懺悔,就像是和朋友閑聊般隨意。將上帝當作鄰居,這大概是虔誠的宗教信仰瞭。每年,市長都要搭消防梯登上廣場高塔的,為聖母瑪利亞雕像敬獻花束。想擔任那不勒斯市長,首要條件大概是不能恐高。
  La Chiesa del Gesù對麵是Chiostro delle Clarisse修女院,經曆過二戰的炮火之後,這座以美麗瓷磚畫聞名的哥特式修女院逐漸修復,從不與世俗接觸的修女依舊生活在高窗後麵,卻把美麗的花園留給遊客,那些瓷磚畫閃耀著明亮的黃色,仿佛凡高的《嚮日葵》,或許正是顔料銻黃又叫Naples yellow(那不勒斯黃)的原因。
  那不勒斯這處入口應該離天堂很遠,但多的是教堂,且風格迥異。收藏大量大理石雕塑的Museo Cappella Sansevero是我見過特彆的教堂,也是異教傳說多的一個。這都因為它有個性格怪異的主人Raimondo Di Sangro王子,這位戰士、作傢、科學傢、煉金術師對生命與藝術有著所處時代的理解力,就如同一位18世紀的達·芬奇。他讓雕塑師Sanmartino創作瞭《覆紗的耶穌》,如今這件構思獨特、技藝神乎其技的作品放在教堂大廳正中,流血的耶穌被覆在輕紗之下,荊棘的頭冠放在腳邊。沒有人願意相信這是一件大理石作品,因為紗幔的輕盈與肉身的沉重看來如此真實,甚至連耶穌手掌的傷口也仿佛還在流血。另一件Queirolo創作的《幻滅咒》則錶現瞭薄紗下的少女被魔法變成瞭塑像。人們傳言這個王子使用魔法,讓真人變成石像。助長這種傳言的是教堂側廳內的人體模型,王子用植物縴維演示瞭男女的身體結構以及血液循環係統。
  我努力想要在那脈絡間尋找男女的不同,但是沒有。是我們的靈魂有差異,所以纔有誤解。
  那不勒斯的午餐當然是比薩。坐在路邊的小店裏吃比薩,要在50多種比薩中做決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窗外是破舊的長巷,掛滿各色晾曬衣物,遠遠能看見一綫海。突然有些明白為什麼普契尼能在《圖蘭朵》中把中國江南小調《茉莉花》演繹得如此血腥悲壯、蕩氣迴腸。因為他是意大利人。海這麼藍,花這麼紅,生活這樣多彩,所以意大利人的愛與恨也都濃墨重彩,沒有溫和的中間路綫。
  然後我繼續往南,仿佛海妖的歌聲混在海風裏飄進瞭我的耳朵,讓我神魂顛倒、不顧一切。
  海岸邊的Positano是座隻有5000人的小城,建在麵海的山坡上,被蜜一樣的艷陽染成檸檬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景色都比明信片還要漂亮。我不能想象住在這裏的人該如何評價外麵的世界,“被睏在天堂裏”大概就是當地人的生活寫照吧。
  車駛上依山而建的狹窄小路,右手邊突然齣現一座深紅色的小旅館,招牌上寫著Le Sirenuse Hotel,既可以理解為海妖塞壬,也可以是美人魚。當我拖著行李走進大堂,纔發現這是一間俯瞰阿馬爾菲海岸綫的精品酒店,由私人宅第改建。
  運氣不錯,有房間。鑰匙扣是一個黃銅鑄成的美人魚雕像。
  藍灰色的床幔、手工繪製的馬賽剋地闆,從爬滿青藤的浴室窗戶看齣去,可以看見不遠處的海島。書桌對著陽颱,我坐下來,想要把這一切都寫成文字,寄給你。後,隻有三張空白。
  傍晚,在露颱的酒吧遇見酒店主人Sersale先生,他看瞭看粉紅的晚霞,讓侍應生為我斟一杯桃味香檳,粉紅的泡沫,好像神奇的侍應生剛纔沒有去吧颱,而是去天邊采瞭朵雲彩。喝一口,腳步都變得輕飄飄。
  老先生剛過完70歲生日,為瞭慶祝獨自駕車前往土耳其。他謙虛地將自己年輕時的攝影作品掛在地下健身房的牆上,照片中呈現瞭一個平和寂靜的中東。他說那個時候,阿富汗還是個安全宜人的天堂 。
  “你看,什麼都會改變。”我說。
  他點頭錶示同意:“唉,那個年代啊!”我們趕緊又喝一大口冰鎮的檸檬酒以示懷念。
  俯瞰大海的半開放式餐廳擁有兩顆米其林星星,穹頂結構的天花闆上麵爬滿瞭葡萄藤蔓。圍欄外,教堂的尖頂仿佛觸手可及。市長先生結束瞭公務匆匆趕來,他說這座教堂每年都會舉辦150場婚禮,另外150場婚禮則在市政廳舉行。近有人發現教堂下麵是古羅馬的遺跡,市正準備動手修復重建。
  “韆萬彆被我們這幾個老氣沉沉的傢夥和漫山遍野的古跡給瞭,Positano也有年輕人的娛樂。”他補充道。城內熱門的酒吧也可能是的酒吧叫做Music othe Rock,這名字聽起來好像他們請瞭美人魚來做錶演嘉賓,事實上酒吧真的就開在海邊的岩洞裏。
  主菜是新鮮的西西裏紅蝦以及全世界新鮮的水牛奶酪(Buffalo Mozzarella)。還有無數甜點、佐餐酒。
  然後月亮升起,月光灑在海麵上,照亮瞭不遠處零星的小島。1953年,美國作傢約翰·斯坦貝剋曾帶著仰慕的語氣描寫過同一片景色。生命的轉瞬即逝,仿佛是為瞭襯托阿馬爾菲的永恒美麗。
  我把陽颱的門開著,樓下隱約有音樂傳來,有人在用曼陀鈴演奏《重歸蘇蓮托》。再晚一點,或許還會有更響亮的海妖歌聲,而我將依舊不顧一切,跟隨而去,俄爾甫斯的金竪琴也會對此無能為力。
  當晨光將我喚醒,真有點不敢相信,原來在天堂裏時間也會過去。海妖的歌聲是穿過瞭我的夢境,用早餐的時候,我看著懸崖下的浪花,決定搭乘渡輪前往海洋深處的卡布裏島。
  聽說我還沒有預定酒店,Sersale先生嚮我推薦Capri Palace。和我告彆的時候,他說:“有些風景,一個人看纔更漂亮。”我想這是經驗之談。
  Capri Palace建在安娜卡布裏(Anacapri),它是卡布裏高處的意思,主人Tornio特意派瞭司機到碼頭接我。
  走進他用無數藝術品裝點起來的將堂皇的建築,纔發現酒店名字中這個Palace真是名副其實。但比起那些赫赫有名的現代大師,我更喜歡酒店隨處可見的“海綿女生”雕塑係列,雕塑傢、畫傢Paolo Sandulli給胖胖的女孩戴上誇張的海綿頭飾,可愛得讓我想把每一尊雕塑都放進旅行箱據為己有。
  瞭解到我的狂熱仰慕,Tornio邀請Paolo Sandulli和他的妻子來Capri Palace和我共進晚餐。Paolo解釋說,海綿是來自海洋的皇冠,他相信唯有用廉價樸素的材料,纔能還原本真的內心。而時常齣現的浴缸則象徵生命源泉。躲在浴缸裏,男孩們幻想自己成為將軍迎擊海盜,女孩們幻想自己成為美人魚等待王子的船經過。後,Paolo攤著手說: “啊,其實,我所有的創作不過是要為大傢提供一個逃離世間恐懼之物的契機。”
  Paolo的妻子在旁邊會心地點頭微笑。她是他的靈感源泉,穿一襲綠色的長裙,豐滿圓潤的身材,尖下巴,墨綠色的大眼睛裏閃現著天真的快樂。不知道美麗的她,又想逃避什麼。
  姍姍來遲的還有酒店的設計師Fabrizia Frezza,她風塵僕僕從羅馬趕來,要在卡布裏度周末。Fabrizia曾與Tornio一起度過五年形影不離的浪漫時光,也是Fabrizia說服Tornio對父親留下的酒店進行改建。在酒店即將為改建而關閉的後一個禮拜,Fabrizia纔尋覓到靈感,並在酒店關閉前兩天完成瞭所有設計圖。盡管祖父輩就開始瞭酒店生意,但Fabrizia的理想和Tornio一樣,是成為藝術傢,並參與瞭多部電影的場景設計,翻新古老彆墅的工作卻讓她轉型成一位室內設計師,終,Capri Palace的翻修工作又讓她成為一名成功的酒店設計師。當感情走嚮盡頭,Fabrizia離開卡布裏迴到羅馬。在經曆相繼失去雙親的悲痛以及病痛的摺磨之後,她和妹妹在那不勒斯經營起自己的酒店,同時也在羅馬成立瞭設計工作室。
  “你瞧,我還是迴到瞭酒店業。戀愛、分手。結婚、離婚。”她說,“大概人都是在嚮著自己的命運亦步亦趨,因為它存在於你的血液之中。”
  Capri Palace的每間套房都有名字,我住的那一間叫瑪麗蓮·夢露。想不到,居然能與夢露同床。Fabrizia喜歡的那間叫瑪麗亞·卡拉斯。她愛上船王,但是他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娶瞭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遺孀。然後她再也無法唱齣高音。什麼都沒有瞭。
  夢露,傑奎琳,卡拉斯。男人將她們串在一起。這三個贏瞭全世界仰慕的女人,沒能完整地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愛人。
  我在露颱聽卡拉斯唱《為藝術,為愛情》,像是承擔瞭Fabrizia的所有心事。她為愛而生的愁緒。他們的愛情從萌芽到盛放,然後凋零,但卻因為她的努力,結齣瞭的果實。所以後來到達這裏的人,隻能聽著Tornio講她的故事,他們的故事。
  陽颱旁邊是直達山頂的觀光索道,第二天上午,我搭纜車登上山頂高處,中途在半空中俯瞰卡布裏人的生活,他們的院子裏種滿瞭栗子、無花果、獼猴桃、石榴與葡萄,全都已經熟透,沉甸甸掛在枝頭。
  如此豐盛,又如此簡單。
  山頂可以遙看煙波浩渺的那不勒斯灣,還有卡布裏島邊緣那道的石拱門。這裏的人相信,如果你在駕船經過的那刻許願,願望就會實現。
  “在天堂裏,人們隻談論海洋。”在美景中傷懷,多麼徒勞。
  中午我乘快艇齣海,在海上度過瞭大半天的時光,什麼都不做,隻是坐在遊艇上曬太陽喝香檳,中途到臨海的Il Riccio餐廳吃頓海鮮大餐,順便見識瞭下讓廚師長甚為激動的巨型龍蝦,那是漁夫剛送來的寶貝。卡布裏的海是一種戴灰色的深藍,摺射著太陽的光綫,讓人時刻都想縱身躍入。
  不,我還不能這樣做。我還有很多的景色,沒有看,這是我對我們的承諾。
  餐廳下麵是聞名遐邇的藍洞,需要換乘小船纔能從狹小的入口進入,洞穴內一片黑暗,海水卻因為水底的光綫而呈獻明亮的藍色,照亮瞭礁石上的粉色珊瑚。船夫們突然唱起歌來,溫柔的詠嘆調在洞穴裏迴蕩。那場麵比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會還要感人。
  “傍晚時候,帶你愛的姑娘來,你們魚一樣在藍洞裏悠遊。遊人都散瞭,夕陽美。”漁夫建議,“對瞭,你有沒有去那個巨石邊許願?到卡布裏,可不能錯過那個,非常靈驗。”
  “怎麼靈驗?”
  “上次有個美國來的女士,要求我駕船繞著它走瞭三圈,因為她有三個願望。後來,她給我寫信,說全實現瞭!”
  “她的願望是什麼?”
  “戀愛,結婚,有個孩子。”
  我笑瞭,不知道那塊巨石或者巨石中寄居的神明,會不會被這樣的祈禱煩到耳朵長繭。
  “沒關係,我已經把我的願望丟在羅馬的噴水池裏瞭。”我說。
  傍晚換上新買的鞋散步去Capri Palace旁的Villa SaMichele。這座海拔372米的中世紀修道院在懸崖上臨風而建,彆墅中四散的古老擺設可以追溯至古羅馬時代,來自瑞典的醫生Axel Munthe曾居住在這裏,這個為瑞典女王服務的醫生懸壺濟世,常常為窮人免費治病,也為無傢可歸的動物提供庇護。他曾說:“我的傢必須嚮太陽、風與大海的聲音敞開,就像是希臘廟宇。還要光綫、光綫,到處都要有光!”
  Villa SaMichele正是這樣符閤他要求的理想住所,Axel Munthe在這裏度過瞭14年全是陽光和海洋的時光,直到眼疾讓他再也不能承受明亮的陽光。
  穿過地中海風格的花園,站在司芬剋斯像邊遠眺那不勒斯海灣。我想象著如此熱愛地中海艷陽的Axel Munthe被眼疾推入黑暗時是怎樣的心情。如同墜落的伊卡洛斯,他不得不離開意大利迴到瑞典。但他也曾說過:“靈魂比身體需要更多的空間。”依舊留在卡布裏的靈魂帶領他在黑暗中寫下瞭傳奇的著作《The Story of SaMichele》。
  當我們失去,我們還可以靠迴憶來擁有。我們也隻能如此。但誰又知道,這不是更好的擁有方式?那些失去瞭的,永不會再失去。
  離開卡布裏前,我看著意大利地圖發呆。酒店前颱的禮賓已經三次幫我打電話到意大利航空改簽機票。
  意大利的版圖像一隻擱在地中海的高跟長靴,等我迴過神來,我已在這隻長靴的“腳後跟”部位,沿著海邊的公路嚮南一路飛奔,一片片橄欖林不是掠過車窗。旅遊手冊上介紹說,這片土地曾經曆過古希臘人和西班牙人的統治,而主要城市Bari曾經是十字軍東徵時的重要港口。
  但突然齣現在路邊的景象卻頗具墨西哥風情:比人還高的仙人掌中間立著塊招牌,上麵掛著由熟鐵製成的名字:Masseria SaDomenico。小路兩邊是茂密的橄欖林,一直蔓延到遠處的山腳。那些粗壯扭麯的枝乾順著風勢朝陸地方嚮傾斜著,讓人想起那些氣候惡劣的嚴鼕,呼嘯的海風從亞得裏亞海上吹來,使海邊的土地成為不毛之地。但這裏的居民不願屈服,他們在海邊築起堤壩,讓雨水從山上流淌而下帶來泥土與養分,日積月纍,海邊形成瞭肥沃的堆積平原,而羅馬士兵從以色列帶來的橄欖樹以頑強的生命力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瞭下來,養育瞭同樣頑強的Bari人。如果你運氣好,可以在橄欖林中遇見2000多歲的橄欖樹,在幼年時期,它曾見證瞭羅馬帝國的繁盛。
  Masseria SaDomenico的主人Melpignano先生說一口標準的英語,隻有他輪廓分明的臉和熱情坦率的言談證明他的Bari人身份。我們在圓形穹頂的餐廳裏吃著當地的熏肉,他說起這座莊園的曆史。莊園背山麵海,所有房屋都以淺黃色石塊建成,因為地勢重要,這裏曾是15世紀馬耳他騎兵的瞭望颱,站在塔颱高處的士兵親眼目睹瞭西班牙艦隊的入侵。後來,這裏成為他們傢族的度假莊園,他的傢族來自鄰近城市Fasano的富裕傢庭,世代以傢族産業為生。但當産業傳到他曾祖父手裏時,這位嗜賭的浪蕩子在賭桌上輸光瞭傢産,包括這座莊園,所以 Melpignano先生到現在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父親騎自行車去上班的情景。好在通過祖父和父親兩輩人的努力,終於重新買瞭自己的房産。而他和姐姐則緻力於將這些傢族傳統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
  他的夢想是將這個傢族莊園打造成連鎖精品酒店品牌,就在他完成倫敦的金融課程後,Masseria SaDomenico酒店在倫敦的分號也正式誕生。倫敦給他的另一件禮物是一段愛情,而她給他的禮物則是兩個孩子。因為還沒有結婚,他稱她為:“我孩子的母親。”
  在這座18世紀建造的餐廳裏,大廚嚴格遵照Melpignano先生母親的私傢食譜烹飪每道菜,土豆青蛤、西紅柿肉丸寬麵、兔肉燉土豆都有濃鬱的傢庭味道。而屋內的擺設,依舊是當初招待傢人和客人時的樣子,與他們自己住傢風格保持一緻:無論到哪裏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蝸牛到哪裏都背著它的殼,高貴的樹總要帶上泥土一同遷徙。
  晚餐前在露颱喝雞尾酒,不遠處是藍光閃爍的泳池,還有幾個興緻不減的客人在裏麵暢遊。露颱邊的橄欖樹長得盤根錯節,侍應生告訴我,它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
  “哇,它誕生在耶穌的時代!”這個認知讓我驚訝不已。
  他笑:“是的,確實。”
  然後它漂洋過海來到意大利,並在2000年後為我手中的雞尾酒提供一顆漂亮的青橄欖。從未覺得杯中物會如此五味雜陳,好像這杯中裝的並不是酒,而是連綿歲月。
  清早被穿過橄欖林的風聲和鳥鳴叫醒,我穿過小花園,在牆角成排的自行車中選瞭一輛。晨風中,騎著自行車穿越橄欖林前往海邊。四周寂靜一片,空氣清新得讓我好像次意識到空氣的存在。灰色的晨曦中,細雨落在亞得裏亞海上。世界上所有的景象中,感傷的莫過於看雨落在海上,甚至連非洲大草原的日落都無法與之抗衡。
  柏拉圖是看著同一片海纔寫下瞭這樣的期望吧:願海水洗去所有的痛苦和悲傷。
  天光大亮時雨也停瞭,我要去附近叫做Alberobello的村落拜訪。嚮導葛洛利婭是本地人,她告訴我每年10月,橄欖由青轉黑,采摘的季節到來,全傢老小都會到自傢橄欖林勞動,摘下的橄欖必須在24小時內加工壓榨。種植橄欖在過去曾是養傢糊口的産業,如今卻是親人歡聚的傢族傳統。
  繞過一座山,遠遠就看見特彆的白色尖頂石頭小屋,像雨後的蘑菇似地一叢叢長在山腳。那是Alberobello人的傢,屋頂各種形狀的標誌就是他們的門牌號。同一傢族的兄弟姐妹都會建起與父母傢相連的新房子,這樣不斷拓展,就形成瞭村落。走在同樣以白色石頭鋪設的小路上,感覺像走近瞭幻想世界。很多當地人將自己的傢改建成小旅館,歡迎遊客入內參觀。要走進這些石屋內部,你纔會理解它的科學依據:空心的尖頂以及厚厚的白色石塊是抵擋酷夏炎熱的佳方案。葛洛利婭還告訴我一個Alberobello的特有習俗,在這裏蜘蛛是代錶財富的吉兆,他們會輕觸蜘蛛網沾“喜氣”。
  但是我知道,在這個鼕天冷風呼嘯、夏天酷熱難當的地方,Alberobello人建造起美麗的村莊、開墾齣茂盛的橄欖林,憑藉的可不單單是蜘蛛帶來的好運氣。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當地人臉上那樂天的神情裏總透著堅毅的底色。旅遊為這裏帶來新的收入,但每傢每戶的後院裏依舊保留著榨橄欖油的工具,因為橄欖永遠是他們生活的根本。
  我們在Melpignano傢族位於橄欖園的農莊午餐,再次領略傢族秘密食譜的美妙魅力,在這座被仙人掌和橄欖樹包圍的白色房子裏,我還見到瞭Melpignano的姐姐Viola,她低聲吩咐穿棗紅色製服的女傭將客廳內的蠟燭點亮。農莊不遠處,可以看見即將竣工的另一傢豪華度假村,同樣屬於Melpignano傢族産業。
  “竣工那天,我要嚮孩子的母親求婚。我還沒有告訴她,但這是我的求婚禮物,我這些年的心血。你覺得,她會答應嗎?”
  我端起酒杯,道:“祝你好運!”
  阿瑪爾菲海岸已讓我對海洋有瞭特殊情感,所以在酒足飯飽之後央求葛洛利婭帶我去看看附近美麗的海,葛洛利婭在幾處不可錯過的當地美景之間猶豫良久,後決定帶我去Polignano。宣傳畫中,巨浪正從懸崖下翻捲而上,直拍峭壁。
  “真是驚心動魄啊,”我感慨。
  “那裏的人們還喜歡寫詩,浪漫吧。” 葛洛利婭微笑著說。
  我們抵達的時候,雨雲正在散去,淺黃色的嶙峋峭壁下,海水是宜人的薄荷綠。因為鼕天還很遠,人們要做的就是享受這片海洋。
  海風的侵蝕是細微但無堅不摧的力量,全世界的建築都無可幸免。但在峭壁上迎風而立的Polignano城卻似乎掌握瞭戰勝其威力的魔法,所有房屋皆以白色石塊建成,頗有聖城耶路撒冷的感覺。城內的街道則盡量建得狹窄崎嶇,叫海風無從下手。所以蕨類植物和玫瑰在陽颱上生長得失去瞭控製,它們得益於空氣中的水汽,卻不受狂風的摧殘。
  漆成白色的颱階上寫滿瞭詩句,其中有一首竟然是德裔猶太哲學傢本雅明的作品,哲學傢的名字旁甚至還注明瞭他生卒年份:1892-1940。
  而我想到的,是露颱邊那棵兩韆年樹齡的橄欖樹,還有房龍在《人類的故事》中提到的那塊巨石:在北方,有一個名叫史維茲喬德的高地,有一座岩石。高100裏,寬100裏,有一隻小鳥每隔1000年飛來磨一次它的嘴。待到這座岩石被磨平瞭,永恒的歲月便過瞭一天。
  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裏,我們稍縱即逝的存在是為瞭什麼?我們隨肉身消散的情感又有什麼意義?
  是該迴頭瞭。
  從巴裏機場到米蘭,不過一個多小時的航程。而從馬爾奔薩機場到科莫湖的那一段距離,幾乎可以用“艱難”來形容,度假的米蘭人把公路堵得水泄不通。昏昏欲睡,接著有人打開瞭車門,我看見堂皇漫長的走廊,層層疊疊的水晶吊燈,藍灰色的絲絨簾幕描著金色花紋望不到盡頭,耳邊還有若有若無的鋼琴聲。這是我所有夢境中,富於貴族氣質的一個。
  1568年,建築師Pellegrino Pellegrini為紅衣主教Tolomeo Gallio建造這座堪稱建築與園林典範的彆墅,摩洛哥的蘇丹曾不遠韆裏而來,隻為親見一下她傳說中的美麗。
  晚餐是在花園內的餐廳裏享用,頭盤是手擀的意大利麵,加瞭辣番茄醬和鮮羅勒,有農傢菜的淳樸熱誠。我問領班,廚師有幾顆米其林的星星,他說:“不,沒有。”廚師Luciano Parolari和他的團隊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長得頗像阿蘭·德龍的大師謙遜而熱情,他已經為酒店服務瞭30多年,酒店的花園深處甚至有專門開闢的菜園,供他栽種香料時蔬。這為Villa d'Este的貴族氣質增加瞭不為世俗所動的超脫氣度。
  後來朝代更迭,無數達官顯貴成為這裏的座上賓,其中頗為特彆的一位是來自不倫瑞剋(Brunswick)的英國皇後凱洛琳,她乾脆掏錢買下Villa d'Este作為自己在歐洲的寓所,用以安慰被不幸婚姻傷透瞭的心。當初瘋王喬治的兒子威爾士親王接受瞭凱洛琳的豐厚嫁妝以解燃眉之急,卻始終沒能接受她。
  1814年,受盡委屈的凱洛琳以年俸3.5萬英鎊為條件離開英國遊曆歐洲。湖邊的暗紅色英式建築以及文藝復興氣息濃鬱的花園中隨處可見的英國風情就是她逗留期間留下的痕跡。盡管威爾士親王想盡辦法要剝奪凱洛琳的頭銜,卻因為父親瘋王喬治的突然去世,自己從攝政王成為大英帝國皇帝,凱洛琳也順理成章成為大英帝國皇後。意外獲得皇後冠冕一年後凱洛琳因病去世。
  歸葬不倫瑞剋時凱洛琳的頭銜是:大英及愛爾蘭聯閤帝國皇後、不倫瑞剋與呂內堡女公爵凱洛琳殿下。但她為自己挑選的墓誌銘則隻有短短一行:“這裏長眠著受傷的英國皇後。”
  清晨的陽光正越過湖對麵的山頭一點一點照亮山坡盡頭的雕像,在湖邊月桂樹下吃過早餐,我到科莫鎮上散瞭會步。幾百年來,時髦的米蘭人與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客人就這樣度過他們的周末與夏天,可惜如此美景卻沒能解開凱洛琳的愁腸,她帶著一腔憂傷韆裏歸葬。
  下午搭乘酒店的遊艇到湖上兜風。湖邊的每一幢彆墅幾乎都有個聲名顯赫的主人,而駕駛遊艇的船長則是通曉所有“湖邊快訊”的八卦高手。離Villa d'Este不遠的古老彆墅曾屬於時裝設計師Gianni Versace,他在洛杉磯遇刺身亡之後,彆墅作為遺産的一部分,連同整個時裝産業給瞭妹妹。因為時下的經濟危機,彆墅剛被齣售,將改建為酒店。再過去一點就是好萊塢明星喬治·剋魯尼的彆墅,他在拍攝《十一羅漢》時買下瞭這幢古老彆墅,所以電影中後的場景其實是在他傢後院裏拍攝的。現在剋魯尼計劃買下鄰近的另一處彆墅,正在與屋主進行熱切接洽中。喬治·剋魯尼很喜歡遊艇,因為他的彆墅有一個很大的船塢。
  晚上9點在巨型水母般輝煌的枝型水晶吊燈下享用香檳與雞尾酒,9點半開始晚餐,開胃菜、頭盤、主菜、甜點,當然還有好的意大利葡萄酒,來自意大利境內的各個古老酒莊。11點的時候,穿著白色製服的侍者好似穿越夢境優雅地走來,他俯身問:“女士,要一杯濃縮意式咖啡嗎?”
  噢,為什麼不呢?還有湖邊的月光舞會在等著我,美酒讓餐桌前的陌生人迅速成為朋友,大傢已經決定瞭,隻要一聽到耳熟的樂麯,就全體起舞。
  歌劇裏的意大利,和穿在身上的那個意大利不盡相同。嘗在唇間的這個意大利與縈繞鼻尖的那個意大利之間,同樣存在微妙差彆。而重新齣現在我麵前的這個意大利,嚮我敞開她熱情的懷抱。一個個傳說與傳奇,拉開瞭我與現實世界的距離。看著落地玻璃窗上的倒影,我好像次能夠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觀自己。
  我看見瞭迷惘,也看見瞭,挽留的徒勞無益。
  下榻
  Villa d'Este
  位於科莫湖邊的古老彆墅,貴族氣息濃鬱,酒店的餐廳尤其值得推薦。單人間 95/ 晚起
  Via Regina, 40 22012 Cernobbio;
  39-031/3481; href='#'>.villadeste.it
  Le Sirenuse Hotel
  各大旅行雜誌推薦榜的常客,自然景色是她得天獨厚的資源。豪華酒店的配置,傢庭旅館的氣氛,有古典的阿馬爾菲氣息。單人間10/ 晚起
  84017 Positano; 39-89/875066;
   href='#'>.sirenuse.it
  Capri Palace
  卡布裏島上的超五星級酒店,擁有風格迥異的客房、米其林星級餐廳與高級spa。主人對藝術的熱愛使這傢酒店品位齣眾。單人間60/ 晚起
  Via Capodimonte, 2b 80071 Anacapri; 39-081/9780111;
   href='#'>.capripalace.
  Hotel de Russie
  位於西班牙廣場與人民廣場之間,古羅馬帝國與沙皇俄國的混血氣質。單人間 00/ 人起
  Via del Babuino, 9 00187 Roma; 39-06/32888884
   href='#'>.hotelderussie.it
  MasseriaSanDomenico,Spa-Thalasso&Golf;
  藏在橄欖林中的高級度假村,靠近亞得裏亞海。淡季客房255/間
  StradaLitoranea379-72015SavelletridiFasano;39-080/4827769
   href='#'>.masseriasandomenico.
  美食
  Il Riccio
  建在懸崖上的餐廳,同時也是海灘俱樂部,以海鮮與美景著稱,遊覽藍洞後可在此午餐
  Gradola, 4/11 Loc. Grotta Azzurra
  80071 Anacapri; 39-081/8371380;
   href='#'>.ilmondodimariantonia.
  Di Matteo Pizza
  那不勒斯是比薩發源地,這傢位於老城區的比薩店時常賓客如雲,附近的街坊鄰居隻好叫外賣
  94 Via Tribunali Naples;
  39-081/455262
  駐足
  Gesù Nuovo廣場
  位於那不勒斯Spaccanapoli 老城區,廣場邊是La Chiesa del Gesù教堂以及Chiostro delle Clarisse修女院。修女院的壁畫已經修復,手繪瓷磚裝飾的花園曆史久遠。
  開放時間:9:30-13:00,14:00-17:30( 周一至周五);9:30-13:00(周六)。門票 .5
  Museo Cappella Sansevero
  《覆紗的耶穌》是不容錯過的雕塑,Raimondo di Sangro 時代的探索精神也值得瞻仰。門票
  Via Francesco de Sanctis 19/21, 0134 Napoli;
   href='#'>.museosansevero.it
  Villa SaMichele
  地中海花園與彆墅保留著Axel Munthe 居住時的風格,花園盡頭的斯芬剋斯像遺失瞭左腿,但人們依舊相信嚮她許願可以夢想成真。全年全天開放,門票
  V.le Axel Munthe 34, 800 71
  Anacapri; 39-081/8371401;
  . villasanmichele.eu
  Alberobello
  屬於世界文化遺産的小村落,距離MasseriaSanDomenico約一小時車程,導遊服務可在MasseriaSanDomenico,Spa-Thalasso&Golf;預訂
  倫敦——馬球季後的一場比賽
  迴憶之城
  舷窗外,夜色如潮水褪去,天際綫漸漸明晰。液晶屏幕上,看見飛機從北京上空轉一個彎,開始朝南飛行。
  我起身洗漱,換下睡衣,再嚮空乘要一杯水。
  淩晨,飛機降落浦東國際機場。不知道什麼時候又睡著瞭,降落的時候被空姐大力搖醒,她拿走瞭被子,又把床變迴座椅。我隻是呆呆坐著,覺得有點冷,不大記得自己是誰,也想不起要降落哪裏。這真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仿佛離開瞭自己。
  齣閘後埋頭疾走,卻聽見有人喊我的名字,迴頭,是裴明,我的老闆。
  老好人裴明,滿眼紅血絲,想必又為新一季的設計比稿熬瞭一個通宵,而我作為他的左膀右臂,卻被地中海的陽光曬黑瞭皮膚。有些愧疚地低頭朝停車場走,卻聽見他說:“都知道意大利麵美味,你卻瘦瞭。”
  路過自動販售機,

《分開旅行(贈送精美明信片一張)》:一段關於成長的獨立旅程 引言: 《分開旅行》是一部以青少年成長為主題的小說,它通過一個略顯不尋常的傢庭決策——讓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各自踏上獨自的旅程——展開瞭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故事的核心並非關於物質的匱乏或傢庭的破裂,而是關於獨立、責任、勇氣以及親子關係在特殊環境下的微妙演變。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次物理上的分離,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探索,它深入挖掘瞭孩子們在父母的“放手”之下,如何學會在陌生的環境中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如何重新認識和理解彼此。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姐弟,姐姐艾莉,一個心思細膩、略帶敏感的十四歲女孩,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小心翼翼地生活;弟弟裏奧,一個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十二歲男孩,對世界充滿無限的探索欲,但也常常因為衝動而惹齣些小麻煩。他們的父母,一對睿智而又充滿實驗精神的教育傢,齣於對孩子未來成長的考量,決定給他們一次不同尋常的“成人禮”——在暑假期間,讓他們分彆獨自前往兩個不同的城市,體驗完全獨立的生活。 艾莉的目的地是那個充滿曆史韻味和藝術氣息的古老城市。她需要獨自乘坐火車,抵達陌生的火車站,找到預訂好的青年旅社,並在這個全新的環境中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如何在遇到睏難時尋求幫助,而不是一味地依賴。起初,艾莉充滿瞭不安與焦慮,她會因為錯過一班公交車而恐慌,會因為陌生人的一個眼神而感到局促。然而,隨著旅程的深入,她被迫走齣自己的舒適區。她開始主動與旅捨的管理員攀談,嚮熱心的當地居民詢問路綫,甚至在一次突發狀況中,展現齣瞭她隱藏已久的堅韌和機智。她開始觀察城市的建築,品味當地的美食,記錄下觸動她心靈的每一個瞬間,用畫筆和文字描繪齣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也描繪齣自己內心世界的悄然變化。 而裏奧則踏上瞭一段更為“野性”的旅程,目的地是那個充滿自然風光和戶外挑戰的沿海小鎮。他需要自己規劃每天的活動,學習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如何與當地人交流,甚至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生存技能。裏奧的旅程充滿瞭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挑戰。他可能會在海邊迷路,需要在陌生人幫助下找到迴傢的路;他可能會因為貪玩而錯過瞭重要的集閤時間,需要獨自麵對後果;他也會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人,聽他們講述各自的故事。他用他的熱情和衝勁,去擁抱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從海風的吹拂到山林的低語,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命的力量。 在各自獨立的旅程中,姐弟倆也通過書信和偶爾的電話保持著聯係。這些溝通,從最初的報平安,漸漸變成瞭分享彼此的見聞、睏惑和成長。他們看到瞭對方在獨立生活中的不易,也為對方的勇敢和進步而感到驕傲。那些散落在信紙上的文字,成瞭他們情感交流的橋梁,也成瞭他們迴顧和反思自己旅程的重要載體。 主題探討: 《分開旅行》的核心主題在於“成長的獨立性”。小說深刻地描繪瞭青少年在脫離父母的直接庇護後,如何一步步地建立起自我認知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獨立性並非冷漠無情的分離,而是在充滿安全感的“放手”下,給予孩子嘗試和犯錯的空間。 自我發現與認知: 旅程給瞭艾莉和裏奧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在熟悉的環境中,他們習慣瞭父母的定位,而當置身於全然陌生的環境,他們被迫去探索自己隱藏的潛力。艾莉發現自己並非一無是處,在關鍵時刻能夠冷靜應對;裏奧也意識到自己的衝動需要被約束,學會瞭對他人負責。 責任感與擔當: 獨自麵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責任的意義。從規劃每日的行程,到管理金錢,再到處理突發事件,每一個環節都要求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勇氣與韌性: 麵對未知的恐懼和挫摺,孩子們需要鼓起勇氣去麵對,並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培養韌性。每一次的成功都會增強他們的自信,而每一次的失敗也會成為他們寶貴的學習經驗。 親子關係的重塑: 父母的“分開旅行”決策,錶麵上看是“分離”,實則是一種深刻的“引導”。他們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孩子獨立,同時也通過書信和電話,與孩子保持著情感的連接,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給予恰到好處的支持和引導。這種關係不是控製,而是信任和放任,是一種更加成熟的親子互動模式。 溝通與理解: 姐弟倆通過書信分享彼此的經曆,這種溝通方式不僅加深瞭他們之間的瞭解,也讓他們看到瞭彼此身上的閃光點。在獨立的過程中,他們學會瞭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傾聽對方的訴說,從而建立起更深層次的理解。 敘事風格與情感基調: 《分開旅行》采用瞭細膩寫實的敘事風格,用平實而又充滿情感的筆觸,描繪齣孩子們內心的波瀾和成長軌跡。作者善於捕捉青少年微妙的情感變化,將他們的迷茫、恐懼、興奮、喜悅以及在睏境中的掙紮,都刻畫得淋灕盡緻。故事的整體情感基調是溫暖而充滿希望的,即使在描繪睏難和挑戰時,也始終貫穿著一種積極嚮上的力量。 細節描寫: 小說在細節描寫上尤為齣色。例如,艾莉在初到古城時,對斑駁的牆壁、悠長的巷道、古老的鍾聲的細緻描繪,展現瞭她敏感的觀察力。而裏奧在海邊奔跑,感受海浪拍打腳踝的衝動,或是與當地漁民交流時,對他們粗糙雙手和淳樸笑容的捕捉,都充滿瞭生活氣息。這些生動的細節,不僅讓故事場景更加立體,也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 贈品《精美明信片》的意義: 書中附贈的精美明信片,並非簡單的附屬品,而是與故事主題緊密相連的象徵。這些明信片,可能承載著艾莉旅途中的風景速寫,或是裏奧捕捉到的自然瞬間,抑或是他們寫給彼此、寫給父母的內心獨白。它們是旅程的見證,是情感的載體,是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生活、錶達心聲的藝術化體現,也暗示著這段旅程將會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記。 總結: 《分開旅行》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青少年成長小說。它沒有誇張的戲劇衝突,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它以其真摯的情感、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主題,觸動瞭無數讀者內心深處關於成長、關於親情、關於獨立的共鳴。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往往來自於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而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有時恰恰是那份適度的放手,讓他們有機會去獨自飛翔,去觸摸屬於自己的天空。它是一次關於自我探索的旅程,一次關於獨立精神的洗禮,也是一次關於親情理解的升華。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比較追求效率的讀者,閱讀時習慣於快速捕捉核心信息,但這本《分開旅行》卻讓我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反復咀嚼某些段落。這感覺很奇特,就像你原本想聽一首快節奏的流行歌麯,結果播放器自動切換成瞭一首需要用心聆聽的古典樂。它最吸引我的一點是,它徹底打破瞭“旅行”必須是“逃離”的刻闆印象。很多人把旅行當作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逃避,逃離工作、逃離壓力、逃離熟悉的社交圈。但這本書裏描繪的分開旅行,更像是一種“重塑”或者“校準”。作者似乎在暗示,隻有當你把日常的支撐物(熟悉的語言環境、既定的社交角色)暫時抽離後,你纔能真正看清自己此刻“站立”的位置,以及你與那些支撐物之間的關係。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完美”的接納。它沒有美化旅途中的所有意外,比如錯過航班、迷路、食物不閤胃口,但它把這些挫摺描繪成瞭一種成長的契機,而不是災難。這種坦誠,讓閱讀體驗變得無比踏實,它沒有給你一個虛幻的“完美假期”藍圖,而是提供瞭一套應對“真實旅程”的心理工具箱。

評分

說實話,我入手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對那個“精美明信片”的好奇心,你知道,現在很多附贈品都是那種質量堪憂的廉價紙片。但這本書的這小小的贈禮,卻讓我對作者的審美有瞭全新的認識。它帶來的觸動,遠超瞭我對一本旅行主題書籍的預期。我常常覺得,很多關於旅行的書籍,總是把重點放在瞭“去哪裏”和“做瞭什麼”上,仿佛旅行的價值就體現在那些被拍下來、發到社交媒體上的光鮮亮麗的瞬間。這本書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把鏡頭對準瞭旅行中的那些“空隙”:在等待火車時的漫長五分鍾,在異國語言不通時産生的尷尬對視,甚至是夜晚獨自一人在民宿裏聽著窗外雨聲的失眠時刻。這些細微的情緒波動,纔是構成一次真正“旅行記憶”的基石。作者的文字有一種令人安心的韌性,不是那種矯揉造作的文藝腔,而是如同經曆過風霜後沉澱下來的,帶著泥土氣息的真實。我尤其喜歡其中一段描寫,關於在一傢隻有當地人纔知道的小餐館裏,如何通過肢體語言點餐,那種超越語言障礙的默契和人類共通的善意,被描繪得生動而溫暖。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旅行,可能就是去那些“沒有明信片”的地方,去感受那些無法被標準化的瞬間。

評分

拿到這本《分開旅行》的時候,說實話,我的期待值是比較矛盾的。封麵設計那種略帶疏離感的色調和字體排版,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很像那種獨立電影的海報,帶著一種都市的疏離感和對遠方的憧憬。我本身是一個極度依賴計劃的人,每次齣門都恨不得把行程細化到分鍾,所以“分開旅行”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對我既有生活模式的一種溫柔挑釁。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教你如何獨自上路、如何在陌生的城市裏解決突發狀況的實用指南,畢竟副標題裏那個“贈送精美明信片一張”的小小暗示,似乎在說著“看,旅行的紀念品我已經幫你準備好瞭”。然而,當我翻開內頁,發現它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鋪陳,一種對“在路上”狀態的哲學探討。它沒有冗長地描述某個景點的曆史背景,反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深夜裏,呷著一杯微涼的茶,慢悠悠地跟你分享他/她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心獨白。那些關於“獨處”的描繪,不是孤單,而是一種深度的自我對話,那種在人群中反而更清晰地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在陌生的街角突然意識到自己與整個世界之間微妙的連接與斷裂。這本書成功地把我從一個“景點打卡者”的身份,拉迴到一個“體驗者”的維度,讓我開始反思,我旅行的意義究竟是為瞭證明我來過,還是為瞭在離開後,能更完整地迴到我原本的生活。它不是攻略,它是邀請函,邀請你去體驗那種“不確定性”帶來的自由感。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真的體現瞭一種極高的匠人精神,這與內文內容的調性完美契閤。不同於市麵上常見的那種大開本、高飽和度照片堆砌的旅遊手冊,它采用瞭偏窄的開本,紙張選擇上偏嚮啞光質感,拿在手裏有分量感,但又不會過於沉重,非常適閤攜帶在背包裏。更絕妙的是,章節之間的過渡和留白處理得非常剋製和講究,那種大麵積的留白,本身就構成瞭一種視覺上的“呼吸空間”,呼應瞭“分開”和“獨處”的主題。我常常在想,這種設計哲學,是不是也暗示瞭作者對旅行的理解:重要的不是信息量的大小,而是信息之間的間隙,是那些未被填滿的空間裏,我們能容納多少自己的想法。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對日常細節的捕捉能力所摺服。比如,他對某一國傢特有的光影變化,對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們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疲憊或期待的錶情的細膩捕捉,都顯示齣一種近乎人類學傢的觀察力。這不是一個匆忙的過客,這是一個願意蹲下來,認真觀察一片葉子如何落地的旅人。

評分

我讀完《分開旅行》後,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感受:它讓我對“陪伴”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這與“分開”本身是相互關聯的。我們常常認為,隻有在一起旅行,纔是真正的陪伴。但這本書巧妙地提齣瞭一個反思:當我們“分開旅行”時,我們是否反而通過各自獨立的體驗,豐富瞭未來重聚時的談資,或者說,用我們各自成長的部分,來完整對方的經曆?書中的某些章節,雖然是關於個人的體驗,但那種對“連接”的渴望和探討,卻彌漫在字裏行間。它不是教你如何“切斷”關係,而是教你如何在一個人的旅程中,保持與世界和重要的人的“遙遠鏈接”。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中展現齣的那種淡淡的幽默感,那種自嘲式的敘事,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體會到麵對未知時的那份脆弱和勇氣。總而言之,這本書不是一本讓你看完後立刻想訂機票齣發的衝動讀物,而是一本更像是精神上的“行前準備”——它準備的不是你的行李箱,而是你的心。它讓你準備好去擁抱那種,雖然身體在彆處,但靈魂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狀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