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浪迹越南,穿行迷离时光
定价:39.80元
作者:魔方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32067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浪迹越南,穿行迷离时光。生命不息,游走世界不止的魔方,带你穿行于越南的迷离时光,品啜―― ◎沙巴云雾,*朦胧的早晨,迷离的夜晚 ◎古城会安,凤凰花下,咖啡静淌 ◎美味法棍,外酥里嫩,麦芽飘香 ◎胡志明市,灯火璀璨,东方巴黎 ◎越南美女,潮服惹火,奥黛温柔 ◎纯美岘港,水清沙幼,“小鲜城” ◎旖旎美奈,慵懒的晌午缱绻的黄昏……
内容提要
《浪迹越南,时光迷离的温柔乡》是一本旅行者亲身讲述自己自北向南旅行越南的经历和体验,传达越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散文书籍。按照线路,全书分为十章,讲述了作者自北部的中越边境一路南下游玩越南的经历。
全书以作者的行程为主线,以精华景点为框架,重点介绍瑰丽美景、风土人情,穿插文化、美食、奇遇等各种可写、有趣事物,从越北的苗族风情小镇、首都河内,再到岘港、会安、芽庄、大叻、美奈,一直到有着浓浓法式风情的小城胡志明市,配之以精美的图片,带着读者进行了一次赏心悦目的越南全境的清新旅行。
目录
目录
自序:说好的流浪
序幕:去看米轨的另一端
14 / 滇越铁路
16 / 去越南坐米轨小火车
17 / 流浪偶遇1:大智若愚的东洋“骚年”
19 / 一河相隔一桥相通
21 / 土豪诞生记
混血小镇沙巴,守着法兰西遗风的原住民
25 / 边城老街
26 / 舌尖越南1:吃不完的粉和春卷
28 / 初遇语言障碍
29 / 深山迷雾中的异域小镇
32 / 深藏的盛景
34 / 土风与洋味
36 / 舌尖越南2:滴漏咖啡的点滴慢滋味
38 / 买来的教训
40 / 流浪偶遇2:有缘修得同包厢
温润首都河内,生活的气息
46 / 并无王者之气的都城
47 / 河与湖的润泽
50 / 河内揽胜
53 / 街景速描
56 / 打望越南“妹纸”
57 / 舌尖越南3:清蒸原味鸡与各式美味
59 / 误入山寨“新咖啡”
62 / 路漫漫,车慢慢
貌似新人的岘港,好一个良港雄关
67 / 摩登的海陆重镇
69 / 车行海云岭
72 / 一鳞半爪
74 / 忘忧海滩
77 / 流浪偶遇3:开心公交与“”售票员
燃灯古镇会安,河边古埠的故事
81 / “大海口”的兴衰
82 / 繁华转身后的古埠
85 / 岁月静好的小镇
87 / 旧商港的今世气息
90 / 夜夜点灯
92 / 沿着诗画田园去海边
98 / 迷人的奥黛风情
101 / 边吃边看
103 / 舌尖越南4:停不下的法棍和米果
105 / 夜卧大巴又一程
无忧芽庄,与海玩耍的快乐
108 / 物超所值的度假胜地
111 / 平民海滩乐融融
112 / 诸神共领一片天
117 / 快乐的泥猴
119 / 游岛玩海
122 / Happy游船
124 / 南海的奇幻际遇
126 / 流浪偶遇4:越南“老乡”
127 / 旱鸭子的“逆袭”
130 / 舌尖越南5:吃到扶墙的海鲜烧烤
花香酒醇的大叻,欧陆风、越南味
135 / 棉服与夹脚拖齐飞
139 / 魅力山城
143 / 午睡春香湖
146 / 保大行宫
148 / Crazy House
151 / 老车站
154 / 舌尖越南6:吃货的乐土
157 / 流浪偶遇5:求拼饭的豪爽重庆“妹纸”
落日里的美奈,大海的赐予
161 / 勤劳的小渔村
163 / 不靠谱的攻略
166 / 邂逅日落
169 / 大海里讨生活的渔民
171 / 原乡渔村
173 / 没有门票的畅游
178 / 早起的鸟儿有惊喜
182 / 舌尖越南7:海的滋味
183 / 闲娱散乐
胡志明市,“越南巴黎”的前世今生
188 / 流浪偶遇6:撞上热心的明星脸
189 / 越南的“十里洋场”
192 / 走马观花
195 / 时光迷城的宝藏
198 / 不夜范五老街
199 / 街头找乐
203 / 问题酒店
拾一程碎片拼图越南
208 / 遇见色彩
210 / 意料之外
212 / 人的平和来自信仰
214 / 化着洋妆的汉传之国
216 / 体验回收
217 / 经验分享
结束语:发展还是保持,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介绍
魔方,本名方军,女性男名。私营业主,年愈不惑,曾于某知名文化企业任高管。对陌生事物及环境极具好奇心,一有闲暇便四处游走。迄今为止,已因公因私探访过十余个国家及数十个城市,文字及图片被杂志及本地刊物采用过数次,分享于旅游网站的游记也常作为“宝藏”或“优质游记”被推荐。
文摘
序言
这本封面设计充满了异域风情,那抹斑驳的黄昏色调,配合着一些似乎是手绘的古老建筑轮廓,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个遥远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国度。我一直对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在殖民与现代交织中形成的独特景观。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作者的叙事视角。我期待的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严肃梳理,而是那种浸润在日常烟火气中的观察,是清晨街边小摊上腾起的热气,是摩托车流中穿梭而过的匆忙身影,以及那些隐藏在老城区深巷里的家族故事。如果作者能将宏大的时代变迁,巧妙地融入到某个具体的器物、某段失传的乐曲或某道地方特色菜肴的制作工艺中,那无疑会大大增加阅读的层次感。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在路上”的真实感,那种皮肤上感受到的湿热、耳朵里充斥着的陌生语言的韵律,以及与形形色色当地人交流时产生的那些微妙的误解与会心一笑。好的游记,不应只是景点的打卡记录,而应是一场与时间和地域的深度对话,让读者仿佛真的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过那些布满尘土却又闪耀着生命力的街道。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似乎暗示着某种对“时间”的探索,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不应只停留在表层的观光体验。我更感兴趣的是,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至时,传统文化是如何抵抗、适应或悄然消逝的。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那些快速更迭的都市景观中,努力去寻找那些“迷离时光”的锚点。是那些依然坚持使用传统手艺的匠人?还是那些在老屋的飞檐斗拱间,依然回响着的民间传说?我希望作者能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挖掘出被现代喧嚣所掩盖的历史切片,并用一种既尊重又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们。这种“穿行”不应只是地理上的移动,更应该是一种时空隧道般的体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过去与现在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存、摩擦和融合的张力。这种复杂性,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评分翻开内页,那种排版和字体选择给我带来了一种怀旧的触感,仿佛在阅读一本被时间磨砺过的老相册。我特别看重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故事,往往藏在那些微小却又极具代表性的瞬间里。比如,描述一位年迈的僧侣在寺庙里诵经时的那种专注和宁静,他的袈裟颜色如何被阳光晒得几近透明;再比如,在湄公河边,渔民们如何用祖辈传下来的方式修补渔网,那双粗糙有力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我希望作者能用近乎诗意的笔触,去描绘这些场景,不加矫饰,却又饱含深情。如果能穿插一些作者的个人反思,比如在面对千年古迹的宏伟时,如何审视自身存在的渺小与短暂,那种哲学层面的触动,会比单纯的地理介绍深刻得多。我期待的是那种读完后,能让人静坐半晌,回味无穷的文字力量,而不是读完即忘的流水账。
评分我对叙事结构非常挑剔。一本优秀的游记,应该像一部结构精巧的电影,有清晰的起承转合,有张有弛的节奏感。我非常希望看到作者是否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或许是以某个特定的物品或一个不变的场景作为引子,然后不断地闪回或跳跃到不同的时间点和地点,来编织出这张名为“越南”的巨大挂毯。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或者未解之谜,在后续的章节中逐步揭开,那就更妙了。这种叙事上的设计感,能让读者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和推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文字的韵律和句式的变化,也应与所描绘的场景情绪相匹配:描述市井的喧嚣时,句子应是急促而密集的;描绘宁静的自然风光时,则应是舒缓而悠长的。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而非平铺直叙。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旅行文学的读者的角度来看,我更欣赏那些敢于展现旅行中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的作品。旅行从来都不是滤镜下的完美假期。我期待作者能坦诚地记录下那些迷失方向的窘迫、因语言不通带来的挫败感,甚至是对某些过度商业化景点的失望。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真实旅程的骨架。如果作者能够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比如通过一次意外的帮助,发现当地人最淳朴的热情,那样的故事会更有力量。我希望看到那种深入到基层生活,与普通民众建立起短暂而真诚连接的瞬间,而不是总在高端酒店或旅游团的巴士里穿梭。只有敢于触碰那些粗砺的现实,这本关于异域的记录才能真正拥有灵魂和重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