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 其他参考信息 | |
| 作者: | 方舟 | 开本: | 16开 |
| 定价: | 29.8元/册 | 页数: | 242页/本 |
|
| |||
| ISBN号: | 978-7-5054-2160-8 | 印刷时间: | 2012-4 |
| 出版社: | 朝华出版社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3 |
章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曾有很多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这样向我抱怨:“我家的孩子就不是上学的料,都上二年级了,整天就知道玩,他根本还没有进入小学状态!”
的确,即使到了二年级,还没有进入小学状态的孩子大有人在。他们还在怀念在幼儿园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们仍然在讨厌小学的一切,讨厌老师的“不近人情”、讨厌小学的学习方式、讨厌要面对那么多的家庭作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每当家长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时,我都会耐心地这样解释:孩子之所以会迟迟进入不了小学状态,是因为他们没有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家长们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也许家长们又会产生疑问了:“孩子上学就上学吧,他们还需要什么引导吗?”
的确,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很多重大的变化。
首先,进入小学后,他就不再是一个“小小孩”了,而是一个“大孩子”、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这一身份的改变,或者说,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意识到自己这种身份的改变,这将决定着他们能否正确地面对小学生活。
其次,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很多习惯也需要转变。例如,他们应该准时起床,不能迟到,并且应该有时间观念了;他们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自由玩耍了,而应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些转变,将决定着他能否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还有,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将要面对的很多情况也会完全不同。在幼儿园时,也许他们做错了事,老师会安慰他们不要害怕,但在学校中,老师很有可能就会批评他们……孩子是否能够快速地适应这些不同情况,将决定着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决定着他们在心理上能否快速地进入小学状态。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也许会非常后悔:“在孩子入学之前,我并没有对孩子作出正确的引导,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家长。”
每当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错误时,很多家长的反应就是自责。其实,我觉得,在这些情况下,家长重要的任务并不是自责,而是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既然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已经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那就千万不要错过1-2年级这一重要时期了。
对于孩子来说,1-2年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一时期,孩子将经历他们人生中的多个重大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开始萌芽,他们的心理在快速成长……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对学习产生特定并稳固的印象。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对待学习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孩子一听到“学习”两字就皱眉头,而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之路却充满了期望;
有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催促下才肯去学习,而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有些孩子在学习时不知道如何去开动脑筋,而有些孩子总会用那些巧妙的方法去学习;
……
也许家长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孩子是厌恶学习,还是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在这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这主要取决于孩子处于“幼小衔接期”时,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如果在“幼小衔接期”,家长能够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喜欢上学习,孩子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升;但如果在“幼小衔接期”,家长总是催促或逼迫孩子去学习,孩子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很强烈的反感,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只会用仇视的目光看待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1-2年级,是孩子对学习形成印象的关键期;是孩子学习能力形成及提升的关键期;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期。因此,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1-2年级,是孩子进入学习生涯的关键期。
我们都知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也许有时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但孩子的学习能力代表着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将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推动力。正因如此,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2年级,是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一 1年级,家长要帮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很多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这样抱怨:“我家孩子都上一年级了,整天就知道玩,一点学习的意识都没有!”
作为从教多年的小学老师,我知道,伴随着孩子进入一年级,家长们的抱怨并不于“孩子不懂得学习”,他们还会抱怨,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没有时间观念……伴随着这些抱怨,家长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孩子担心。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就做出了这样一个总结:孩子越大,家长就越累心。
其实,这些家长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事实上,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那些缺点,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幼小衔接期”。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处在“幼小衔接期”的孩子,必然会出现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缺点。
所谓“幼小衔接期”,是指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统称,时间跨度大致为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段时期。因为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当孩子进入小学后,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状态。例如,就像上述家长们所抱怨的那样,很多孩子不适应小学那种天天学习的模式,仍然把“玩”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一年级孩子们的这种不适应,称作“幼小衔接期现象”。
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对一年级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幼小衔接期现象”也进行过一定的研究。我发现,在“幼小衔接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爱玩。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在一年级的孩子中,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他们偶尔都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我经常会关切地询问这些孩子:“你心中有害怕的事情吗?”因为我觉得恐惧心理很容易使孩子小便失禁。或者这样问他们:“你是不是不知道厕所在哪里?”
但在我的询问下,这些尿裤子的孩子几乎给了我一个相同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几乎令我跌破眼镜。这些孩子不好意思地这样对我说:“老师,我太忙了,有好多有意思的游戏等着我去玩,所以,我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了,实在憋不住就尿裤子了。”
听到这样的理由,大多数的家长一定会以为孩子在跟我开玩笑,但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这些孩子说的都是实话,而且是心里话。
一年级的孩子的确爱玩,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幼儿园心态,所以他们仍然把“玩”当作他们的主要任务。
另外,这些一年级的孩子之所以这样爱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也有很大的关系。一年级的孩子几乎都处在六七岁这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感觉到了他们的周围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大环境。所以,在这一阶段,孩子会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而这种探索欲望的主要表现就是——时刻都想着去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以及做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游戏。
所以,就像上述事例中那些孩子们所说的,他们真的很忙,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和游戏,使他们几乎都没有了上厕所的时间。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不乏一些做出一定成绩的者。我曾有意识地请他们回忆在一年级时发生的一些事情。但他们所回忆出的内容几乎都大同小异:“我好像不记得自己在一年级学习和听课的一些细节了,但我对那时候所玩的游戏却记忆犹新。”
是的,这所有的一切都已证明这样一个事实,“爱玩”是一年级孩子主要的特点。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一特点是由他们正处在“幼小衔接期”这一特殊阶段所决定的。所以,这时家长们就应该明白,为什么自己的那些抱怨对一年级的孩子根本不起作用了。
2.在情感上排斥老师或学校。
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倡导“保教并重”的观念,也就是说,幼儿园老师有两种身份,她们既是老师,又是保姆。所以,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总能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即使老师所教的知识孩子不能完全掌握,老师也不会怪孩子,更不会责备他们。因为在幼儿园老师的观念中,孩子的安全和快乐是首要的,学习是次要的。所以,大多数孩子都会把幼儿园老师当作是自己的“第二位妈妈”。
《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我迷茫的育儿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一直纠结于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总是忍不住动怒,事后又深感内疚。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找到了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的出口。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不打不骂”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细节”的强调,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而是渗透在日常点滴中的润物细无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恰到好处的引导,都在默默地塑造着孩子的一生。100招的精髓,让我明白,教育的本质是爱与理解,是用智慧去化解冲突,是用榜样去影响孩子。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更多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法宝”,内心也更加宁静和自信。
评分在我眼中,《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是一本颠覆了我过往育儿观念的著作。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管教孩子必须严厉,甚至需要“杀一儆百”,但这本书用翔实的论据和充满人情味的叙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不打不骂”的教育并非软弱,而是智慧的体现。它强调的是通过理解、尊重和耐心,去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书中的“细节”二字,恰恰是我过去忽略的,也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互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品格和未来。作者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细腻洞察,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会有某些行为,以及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惩罚。这100招,与其说是招数,不如说是爱的艺术,是用心去浇灌孩子心灵的种子,让他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评分这本《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温柔而坚定的朋友,在育儿的征途中,给予我最及时的支持和最深刻的启发。过去,我常常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而感到束手无策,也曾尝试过各种“严厉”的管教方式,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甚至适得其反。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惩罚的严厉程度,而在于教育的“细节”和“温度”。书中提出的100个方法,都充满了对孩子心灵的尊重和对人格塑造的深刻理解。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用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沟通,如何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招数”,更在于它传递的一种教育理念——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成长,塑造他们一生的人格魅力。
评分这本《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育儿宝典。我一直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感到困惑,市面上各种育儿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讲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庭教育的精髓。作者没有空洞地喊口号,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展现了“细节决定孩子一生”的深刻道理。书中的“100招”更是亮点,每一招都充满了智慧和爱意,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技巧,更是一种与孩子建立深厚情感连接的指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沟通方式出了偏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孩子的需求,并用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去回应。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与自己内心育儿观的对话和升华。
评分我将《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视为一本珍贵的育儿指南,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在此之前,我曾为孩子的叛逆和不听话而烦恼,也曾陷入“打骂”与“后悔”的循环。这本书以其独特的“不打不骂”理念,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番景象。它深入地探讨了“细节决定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让我开始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日常互动,意识到正是这些微小的瞬间,构成了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书中的100个方法,并非僵化的指令,而是充满智慧和弹性的引导,教会我如何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如何用耐心去化解冲突,如何用鼓励去激发孩子的潜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方法,更重塑了我的育儿观,让我从一个“管理者”转变为一个“引路人”,用更科学、更充满爱的方式,陪伴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