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不道

道与不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云川 编
图书标签:
  • 哲学
  • 道家
  • 老子
  • 思想
  • 玄学
  • 中国哲学
  • 智慧
  • 人生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云南人民
ISBN:9787222150539
商品编码:3024273926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道与不道
  • 作者:董云川
  • 定价:42
  • 出版社:云南人民
  • ISBN号:978722215053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8-01
  • 印刷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95
  • 字数:180千字

内容提要

教育何为?当下的大学是否还有意义?所谓高等 教育是否具有生命的迹象?……董云川著的《道与不 道》记录了云南大学董云川教授与其研究生弟子们在 每年新年之际通过网络遥相呼应的文字,在相互勉励 中以一种对话的形式探讨关于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
    

作者简介

董云川,云南大学教授。从事高等教育三十余年,依旧痴心不改:专心教育研究二十余年。仍然幼稚如初。

目录

上篇:一目了然
可怜的人文学术
教育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画外之音
“教”“育”与德行养成
片段中永生
“有而不在”的大学精神
寂寞者谈
相同的概念与不同的语义
学刊、学者、学品
生命力·色彩感·对活体
教育评估的边界理性
什么是“对”的教育
如果大学还有梦
中篇:师徒相遇
2012:末世新年之寄语
2013:不得不说的啰唆话
2014:现象与真相
2015:千万别“失眠”
2016:做个有格调的人
下篇:当精神化入墨迹
群贤墨印——释心源、劳伟、欧阳万里、陈洪捷、钟波等
硬笔留痕——笪远祥


《道与不道》 作者: [作者姓名] 出版社: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 装帧: [装帧形式,如精装/平装] 页数: [页数] ISBN: [ISBN号] 定价: [价格] --- 内容简介 《道与不道》是一部深刻探讨人生哲学、社会现象与个体命运的著作。作者以其洞察世事的敏锐,和文字的独特韵味,引领读者穿越凡俗的迷雾,探寻那贯穿古今、隐藏于万物之中的“道”的脉络。本书并非高谈阔论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当下社会种种现象的细腻描摹,将抽象的哲学思辨融入具体的生命体验之中。 书名“道与不道”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解读空间。这里的“道”,并非仅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它更是一种广义上的规律、法则、趋势,是事物运行的内在逻辑,是宇宙人生的根本准则。而“不道”,则可以理解为对这种规律的违背、偏离,是人世间的种种错乱、迷失,是那些悖逆天理、违背常识的现象。作者并非要简单地划定“道”与“不道”的界限,而是试图呈现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中所激起的波澜。 在书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审视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迭。从王朝的建立与覆灭,到文明的兴盛与衰落,作者并非简单罗列史实,而是从中提炼出那些反复出现的“道”的印记。他会分析为何某些决策最终走向毁灭,为何某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基石最终化为尘土,这些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规律。例如,在探讨古代帝王的统治艺术时,作者可能会剖析那些成就伟大功业的帝王,其治国理政之道往往遵循着一种顺应民心、因势利导的原则,而那些走向暴政、好大喜功的君主,则往往是“不道”的集大成者,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种对历史的深度解读,使得读者在回溯过往的同时,也能获得对当下现实的深刻启示。 除了宏大的历史叙事,本书更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作者深谙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他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选择与命运。有怀揣理想却屡屡碰壁的青年,有在名利场中步步为营的中年人,也有在晚年回首往事,感叹人生无常的老者。这些人物并非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的故事映射出“道”与“不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或许,一个家庭的兴旺,是源于成员之间彼此的关爱与扶持,遵循着“道”的温馨;而另一个家庭的破裂,则可能是因为无休止的争吵与猜忌,一步步滑向“不道”的深渊。这些细节之处,无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极致把握。 《道与不道》也对当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与反思。作者会审视那些在信息爆炸时代充斥着虚假与浮躁的内容,探讨其对社会价值观的侵蚀;他会剖析在追求效率与利益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警示;他也会反思在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人们精神世界的贫瘠与迷失。这些批判并非出于恶意,而是源于作者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深切关怀。他希望通过揭示“不道”的阴影,唤醒读者对“道”的追求,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内心的原则与良知。 本书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作者善于运用诗意的笔触,将深奥的哲理融入优美的文字之中,使得阅读过程充满美感。他不会回避那些沉重的话题,但总能以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去思考,去领悟。句子之间并非直白的陈述,而是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深度,去填补其中的空白,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他引用古今中外的典故、名言,但并非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叙述之中,如同点睛之笔,使得论述更加掷地有声。 《道与不道》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世界的新视角,更在于它激发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它鼓励我们去审视自己的言行,去反思我们所处的环境,去探寻生命的真正意义。在读完本书后,读者可能会发现,曾经困扰自己的许多问题,似乎有了新的答案;曾经模糊不清的界限,变得更加清晰。这本书或许不会直接给你指出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但它会为你提供一盏指路明灯,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更加从容、更加坚定地前行。 对于那些渴望超越平凡,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读者,《道与不道》将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洗礼。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道”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蕴藏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中,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上。而“不道”也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我们选择的结果,是我们警醒的契机。 本书适合所有对人生、社会、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无论你是学生,还是社会精英,无论你是初入社会,还是历经沧桑,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它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艘承载思考的舟船,将带领你驶向更广阔的精神海洋。 《道与不道》,它不是一份枯燥的哲学论著,也不是一本简单的故事集,它是一场关于生命、关于世界、关于我们自身的深度对话。它邀您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智慧与洞察的世界,去感受“道”的脉动,去辨析“不道”的迷雾,最终,在理解与领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方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山谷中行走,起初步履蹒跚,周围的景物模糊不清,只能凭借直觉和零星的线索前进。我曾经以为,“道”会是一种明确的指引,一种清晰可见的路径,而“不道”则是一种背离。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微妙。书中的叙述方式,并非那种循序渐进、条理分明的逻辑推进,而是更像是在点燃一串串火花,将零散的思考碎片拼凑起来。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反刍,去回味,去捕捉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有时候,一个词,一个句子,就能让我停顿许久,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我感到自己的思维被不断地拉扯,既有恍然大悟的喜悦,也有豁然开朗的惊喜。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套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及看待这些问题的不同角度。它像是一位智者,站在我面前,没有直接告诉我方向,而是教会我如何去辨别方向,如何去感受风的方向。这种体验,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也让我对“道”与“不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们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更动态、更包容的相互关系。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起初吸引我的是那份似有若无的神秘感。“道”与“不道”,这两个词语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哲学思辨,仿佛是古老智慧的低语,又像是现代人在迷茫中探寻的出路。我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些许忐忑的心情翻开了它,期待着一场思维的盛宴。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勾勒出的是一本严肃深刻的学术著作,或是字斟句酌的散文集。我设想着作者会如何用文字编织出“道”的宏大叙事,又如何去阐释“不道”的可能存在。或许,会引用大量的古籍典故,解读先哲的语录,再结合当代的社会现象,进行一番深刻的剖析。我甚至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道”的普适性,它是否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文化?而“不道”又该如何理解,它仅仅是“道”的对立面,还是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这些疑问在我心中盘旋,让我在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便已沉浸在一种期待已久的智识探险之中。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张力,那一抹暗色调似乎预示着探索的深度,也激发了我对内容的好奇,想要一窥书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它打破了我以往对“道”的固化印象。我原本以为,“道”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哲学概念,是少数人才能触及的智慧。然而,《道与不道》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道”拉近了我们生活的距离。它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刻意营造高深莫测的氛围,而是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展现了“道”无处不在的形态。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的呼吸、每一次的选择,都与“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道”的概念,更是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它并非是失败的代名词,也可能是另一种形态的“道”,只是我们尚未理解。这种对“道”的重新解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定义,而是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我感觉到,这本书正在悄悄地重塑我的人生观,让我对未来的探索充满期待。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情有独钟,而《道与不道》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类作品的期待。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某个具体的论点或故事,而是它所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一种对存在本质的沉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仿佛能够洞悉读者内心深处的困惑,并用一种极为克制却又极具力量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自己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他所描述的,正是自己长久以来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捷径”或“秘诀”,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一个让我的灵魂得以栖息和休憩的场所。我从中学习到的,是如何去拥抱不确定性,如何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以及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让我对未来的探索充满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评分

我经常在深夜阅读,当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思绪在跳跃时,我翻开了《道与不道》。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点燃了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一些朦胧的角落。我曾以为,“道”是一种需要苦苦追寻的目标,而“不道”则是一种无法企及的遥远。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而是让我沉浸在探索的旅程本身。我发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让我得以在其中自由驰骋。我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辨析,去构建自己的理解。我甚至会停下来,对着书页,和作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智慧和善意,他并没有试图说服我,而是鼓励我去发现,去领悟。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拥有多少答案,而在于懂得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感受。它让我对“道”与“不道”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渗透在生活点滴中的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