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俄羅斯古代英雄史詩 成書於1185~1187年,著者不詳。全詩由序詩、中心部分和結尾組成,以12世紀羅斯王公伊戈爾一次失敗的遠徵為史實依據。《伊戈爾齣徵記》是俄羅斯古代文學史上一部宏偉著作—— 一部為我們闡明古代俄羅斯文化和在古代羅斯發生的事件的作品,被譽為英雄主義史詩。
史詩成書的時代,正是俄羅斯大地上公國林立,相互攻擊、殘殺的時代。主人公伊戈爾為消除公國的外患——盤據在黑海沿岸的波洛夫人,率遠徵軍進行徵伐。在伊戈爾身上,兼有著為自己民族抗禦外敵的英雄氣概和追求個人榮譽、輕率行動的性格特徵。伊戈爾的遠徵失敗瞭,他先是成瞭敵人的階下囚,後來終於逃迴瞭祖國。史詩最後藉基輔大公之口道齣瞭這部作品的要旨:團結起來,為祖國和民族,為伊戈爾的失敗復仇。作品在敘述英雄業績時充溢著愛國主義精神和濃鬱的抒情氣氛。在作者筆下,俄羅斯大地上的山川風物都具有靈性。作品大量使用瞭象徵、比喻等修辭手法,顯示齣對於民歌的繼承關係,對後代詩人産生瞭巨大影響。
##837年前的今天,伊戈爾齣徵。
評分##原來史詩也可以講述敗仗,哭訴國傢內亂,痛斥兄弟不和
評分##鷹、河;遠徵其實不遠;伊戈爾擅自齣兵,結果弟弟和自己被波洛夫軍俘,後來齣逃迴到羅斯。
評分##很短的一篇英雄史詩,注釋也簡短而到位。古俄羅斯人民隨處稱頌上帝,對命運的安排迎難而上,這種原始的勇猛加上宗教感情顯得很悲壯。基輔大公嚮四周的大公責備和求援的段落則很哀婉,彼人同室操戈,斯人勇武莽撞,緻使伊戈爾兄弟落難,雄鷹飛去太遠。“啊,羅斯大地!你落在瞭岡巒後邊。”
評分##考研時瞭解的四大史詩《羅蘭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龍根之歌》《伊戈爾遠徵記》,離校前一天把這本看完瞭,譯文及注釋蠻到位,觀感不錯。看史詩的感覺就是激昂澎湃又帶著些悲壯的傷感。然後印象比較深的是有很多藉實物來宣泄愛國情的語句,譬如“頓河在呼喚”“......為羅斯大地......報仇!”。想來這就是“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下摘一些句子: “對這樣的壯士,你不能沉默無聲。” “與其束手就擒,不如殺身成仁!” “弟兄們,說什麼:人老瞭,不能再年輕。換毛三次的壯鷹,能從高空俯擊凡鳥,決不坐視自己的老窩受欺淩。”
評分同樣作為歐洲四大英雄史詩之一,戰鬥民族的這本比法國人那本的眼界高多瞭。同樣寫英雄吃癟,《羅蘭之歌》一味粉飾英雄勇猛、正派的形象,對其無謀隻字不提。這本《伊戈爾齣徵記》則不僅是歌頌民族英雄,更多是對國傢內憂外患局麵的擔憂;外族入侵,內部卻仍在同室操戈的控訴;對主角伊戈爾兄弟有勇無謀、妄然齣徵的批評。這是真正站在曆史的角度尋求救國之道,而非單純的為王侯將相作贊歌。由此觀之,高下立判。
評分##俄羅斯史詩 魏荒弩之外又一譯本
評分##翻譯得挺好,十分鍾速覽。
評分##意外的發現寫的還不錯,簡短有力,就像俄羅斯人一樣,人狠話不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