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書為我們提供瞭英國內閣辦公廳從一戰期間創設至今的詳盡曆史,同時囊括瞭其11位內閣秘書長的多彩經曆,他們是變幻莫測的英國政治圖景中長久存在且隱藏於幕後的一派政治力量,深刻影響著英國乃至世界政治發展的走嚮。
該書圍繞著內閣秘書長的角色及其與首相、文官群體和各大臣間的關係重點展開論述,深度分析瞭內閣辦公廳如何承擔眾多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如支持首相並為其宣傳造勢、達成必要的交易、危機管理等,從而凸顯其在塑造可問責、有擔當的政府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如果好奇地想想,在莫瑞斯·漢基於1963年1月去世時,第11任內閣秘書長海伍德已經一歲瞭。這就意味著,在整個1962年,全部11位內閣秘書長在曆史上的同一時刻都活在世間。 本書開始於對白廳宮的討論,以及在漢諾威王朝(Hanoerians)治理下,政府權力的增長。這個王朝結束於1866年,在附近看得見白廳宮的柯剋皮特劇場(Cockpit Theatre)裏,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曾經在那裏上演,還有其中“人生的七個階段”的演講。我們可以想象11位內閣秘書長的集體肖像,從嬰兒到老年。他們在過去的100年中,為引導英國的曆史完成瞭如此輝煌的業績。” 摘錄來自 內閣辦公廳:現代政府的誕生(英國文官製度的百年演變史) 安東尼·塞爾登 此材料可能受版權保護。
評分##翻譯粗糙的流水賬,真的流水賬()
評分##算是對yesminister以及yespm相關背景的補完瞭
評分##此書僅僅是數百頁的流水賬,雖涉及一些曆史性製度章程,但也僅僅而已,有很多細節問題僅僅是一筆帶過,沒有講細講透。還有一些內容割裂,前言不搭後語,前章敘述前任秘書長隻字不提離任後和繼任的權力鬥爭,僅僅說彼此關係和睦,後章卻以大篇幅敘述鬥爭,而且隻是敘述,並沒有闡明原因和定性,令人大感詫異。這本書本意是為瞭漢弗萊、阿諾德們講好話的,對內閣秘書廳發揮的作用不吝贊美,對其弊端和對決策機關龐大的影響力都寥寥幾筆帶過,絕不算客觀中立。
評分##標準的中信讀物,水準較差。
評分##大型流水賬 是大臣的一個注腳 流水的民選官員 鐵打的秘書長 本書對於保守黨比對工黨友善多瞭
評分##但從文字的角度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但如果耐心讀下來,結閤yes PM的drama,再結閤對UK曆史的而一點點瞭解,這本書就是用一種流水賬的形式呈現瞭英國精英精神的衰落,文官係統成為穩定官僚機構之後逐漸固化保守喪失活力,文官係統與民選首相的權力爭奪等等。然而,太陽底下無新事,放到我們的語境裏,無非是士大夫們,掌印太監,或者軍機處在曆史演變過程中的輪番上演,權力的此消彼長,當然,我們的變革動力更多的來自改朝換代,殺掉天選的皇帝,那現代民主社會呢,讓首相下崗是一種可以依靠的不必流血的動力嘛。
評分##要是翻譯和編輯能仔細一點...
評分##翻譯粗糙的流水賬,真的流水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