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柏拉图哲学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者吕克·布里松的代表作之一,1982年首次问世,一经出版便获得广泛好评,时至今日仍然是柏拉图神话研究领域的最佳著作之一。
神话,这一话语,柏拉图首次以“muthos”之名称呼它,它是佚名者们对过去的讲述,这些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 传颂,成为一种实践,一种知识,一种传统。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树立了柏拉图著作中所有提到“神话”的地方,系统地分析了柏拉图对待神话这一主题所持的态度,并全面解读了其对于神话的运用。
我们知道,柏拉图善于创作神话,而且很多对话的首位都有神话,究竟这些神话与其对话中的主要论证是什么关系,历来困扰着解释者。就此而言,布里松教授给出的解析为我们拨开了层层迷雾,也让我们对此有了更为清晰且深入的理解。
##对神话的机制研究十分有帮助。
评分##1.muthos和logos并非完全对立,存在一种连续性。2.对“神话创制者”poietes的词源考察。诗人与预言家相似,牢记过去且作为过去的见证人,诉诸模仿来“制作”神话。 3.床喻;话语和绘画的相似之处;话语的两个层面:内容(logos)与方式(lexis);借此界定阐述与模仿。 4.神话作为不可证伪的话语,既无真实也无虚假,真实唯独隐藏在哲学之下。
评分##dierkhomai,一直读到结局。
评分##空调加持下一晚上读完了
评分##没有哪个哲学家的立场如柏拉图一样激进,他直言不讳地批判传统神话,并且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寓意解读。自相矛盾的事情是,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却是扎根于神话之中的(虽然未必是传统神话)。(第200页,“跋”)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功能学研究。好像Brisson的书都是这样,薄薄一本..论述和内容上来说也不算是我喜欢的风格
评分##muthos与logos构成两种对立:可证伪之话语与不可证伪之话语/故事与论述性话语。它们所包含的真理价值之间又非截然两分,而是有一种连续性,古代学者的倾向也如钟摆在神启与理性之间摇荡。神话指涉的对象处于永恒的理念世界与变动的可感世界之间,对理性和感官而言都无法捉摸,因此神话的真假无法断定。柏拉图对神话的态度也体现出矛盾性:他一方面斥神话为虚妄的话语,要将讲述神话的诗人逐出城邦,但另一方面,他的哲学论述却没有抛弃神话——或依附于口头传统中被集体广泛接受的说法,或由主要对话人创制其视为真实美好的故事。对柏拉图而言,神话的真实在于它要与另一种被提升为规范的话语(哲学话语)相一致,这里,认识论上的真实与否让位于社会的审查制度。神话的功用不在于真实,而在于伦理(个人)与政治(集体)层面的提振。
评分##1.muthos和logos并非完全对立,存在一种连续性。2.对“神话创制者”poietes的词源考察。诗人与预言家相似,牢记过去且作为过去的见证人,诉诸模仿来“制作”神话。 3.床喻;话语和绘画的相似之处;话语的两个层面:内容(logos)与方式(lexis);借此界定阐述与模仿。 4.神话作为不可证伪的话语,既无真实也无虚假,真实唯独隐藏在哲学之下。
评分##有意思啊,看到了传播学哲学互动的可能。毕业论文可能会用到
评分##神话是佚名者们对过去的讲述,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颂,成为一种实践,一种知识,一种传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