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含着两个无法彼此兼容的部分,一是力求廓清科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断裂论”,二是旨在说明意识形态之功能的“永恒论”。“永恒”与“断裂”之间的张力,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带去了化解不开的结构两难,并由此撼动了阿尔都塞主义本身的根基。本书重构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层次,交代了其结构难题的来龙去脉。同时,通过概述和回应它所受到的主流批评,本书也试图表明,在当下的理论语境中,重塑意识形态概念是一项虽则艰难、但极为必要的工作,而为了实质性地推进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既重视阿尔都塞理论的积极遗产,又正视由其结构难题所彰显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固有困境。
##扎实清晰,还体感到做研究很多谋篇布局的技术。如果国内年轻学者都能有如此水准就太好了
评分##主要着重于60年代文本,将阿的理论根基直接抽离了
评分##握着读觉得表述很清晰,结构布局开阔,可惜我还是没读懂。不妨碍打五星。
评分##写得比较工整,前面梳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挺清晰,后面对巴特勒齐泽克之类的批评的辩护和反批评就显得比较弱了,基本上是立个靶子自己打。还有就是论述阿尔都塞的自我批评时没有联系晚期文本(比如马基雅维利对空无的思考,对唯物主义潜流的挖掘),以至于在对意识形态“永恒”和“断裂”的两难困境的呈现上有欠深度。虽然总体上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地方,不过最后对阿尔都塞遗产的挖掘给出了几条可以继续深化的思路,除此之外还爬到了一些感觉不错的文献。
评分##明早起来再写短评,三次读书会结束后针对意识形态问题写些东西
评分在某种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实在)分别位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层面上:一方面,与意识形态的断裂总是有可能发生的(它可以在思想中被构想);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的维度上,我们目击到的只有意识形态本身的永恒(“社会存在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意识形态”)。只要可能性还只是一种对现实漠不关心的可能性,阿尔都塞无法这个两个层面之间进行连接,思想只能是无力的。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清楚这点,关键的问题总是“如何”(“断裂如何发生”,“思想如何在实在中发挥效力”甚至是“真正的思想(思想着真的思想)本身如何发生”)——而阿尔都塞无法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他无法刻画出实在现实地发生改变的方式。不过 ,阿尔都塞自我批评则展示出了他回答这些问题的尝试:引入阶级斗争,将断裂带回实在之中。
评分##扎实清晰,还体感到做研究很多谋篇布局的技术。如果国内年轻学者都能有如此水准就太好了
评分##明早起来再写短评,三次读书会结束后针对意识形态问题写些东西
评分##梳理了一遍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两大矛盾:科学主义vs行为主义。最后给出三个可发展的方向,但还是感觉阿尔都塞的理论有点力不从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