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及其不满

现代性及其不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史蒂文·史密斯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 录
前 言 / i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 1 章 现代性问题
作为永久革命的现代性
启蒙辩证法
资产阶级问题
现代性及其二重身
第二部分 现代性
第 2 章 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与易变的自我
历史学家、喜剧作家以及悲剧作家
卢克莱提娅和卢克莱齐娅
阴谋
马基雅维利,女权主义者?
结论
第 3 章 勒内•笛卡尔的典范人生
为何写作《谈谈方法》?
哲学家的教育
对认识的变革
临时的道德准则
“真正的人”
“主宰和拥有者”
笛卡尔式的宽宏
结论
第 4 章 霍布斯是基督徒吗?
宗教的自然种子
自然法
先知宗教
黑暗王国
一位身不由己的基督徒
第 5 章 斯宾诺莎是什么类型的犹太人?
宗教信仰的心理学来源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斯宾诺莎的双重标准
希伯来神权政治
新耶路撒冷
斯宾诺莎的交易
第 6 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国启蒙
教育与启蒙
宗教改革
道德改革
改革的局限
政治改革
我们的“快乐平庸”
第 7 章 康德的自由国际主义
人权革命
康德的共和国
理性的观念
理性与历史
康德计划的局限
第 8 章 黑格尔和“资产阶级— 基督教世界”
从政治社会到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意义上的市民”
“资产阶级— 基督教世界”
劳动、道德的自我发展、教育
市民社会的未来
结论
第三部分 我们的不满
第 9 章 卢梭的反启蒙:《致达朗贝尔的信》
文人共和国
意见帝国
道德和艺术
作为立法者的卢梭
古或今?
第 10 章 托克维尔的美国
托克维尔的母题
多数人的暴政
集权化的危险
民主专制主义
个人主义和温和专制主义
托克维尔的子嗣
结论
第 11 章 福楼拜和反资产阶级美学
浪漫主义的幻觉
启蒙的幻觉
通奸
超越善恶
结论
第 12 章 末世的想象:尼采、索雷尔、施米特
尼采的挑战
革命的虚无主义
悲观主义的哲学
神话与暴力
新道德
索雷尔的遗产
第 13 章 以赛亚•伯林:悲剧性的自由主义
自由
一元论与多元论
反启蒙及其问题
伯林的自由主义遗产
第 14 章 列奥•施特劳斯: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原初意义上的怀疑”
作为探求的哲学
古典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
洞穴以及洞穴之下的洞穴
哲人与城邦
神学— 政治困境
结论
第 15 章 兰佩杜萨所著《豹》的政治教诲
“我的主角究其根本,就是我”
“内在的生命之形状”
“他迎合潮流,仅此而已”
“新人”
“我们认为我们是神”
“木乃伊般的记忆”
第 16 章 赛姆勒先生的救赎
“窝囊废”
“时代”
“分辨,分辨又分辨”
四季之人
第四部分 结 论
第 17 章 现代性及其二重身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公开课姊妹篇,施特劳斯派经典之作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名著

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

从小说与人生故事中,获取政治智慧,体验哲思愉悦。

现代人有什么特殊?古代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现代人真的比古代人更幸福吗?

——理解现代心灵,应对孤独虚无,走出现代性困境

编辑推荐

◎作者史密斯为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名家,极受国内外读者欢迎;

◎社科畅销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姊妹篇;施特劳斯派政治哲学经典之作;

荣获包括爱默生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项,2009年荣获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讨论备受关注的古今之争和现代性危 机,思想文化领域的热门话题;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何为现代性”和“我们的不满”两个主题展开论述。

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追溯了“现代性”概念在哲学中的历史,从“第一个现代政治科学家”马基雅维利,到将人类认知的核心定位到自己主观意识的笛卡尔,再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颂扬者黑格尔;

而在后一部分中,作者则梳理了从卢梭到施特劳斯,再到索尔•贝娄等一系列“反启蒙”思想家或曰现代性批判者的理路。

在全书的最后,他把选择建立或赞同何种意义上的现代性这个问题留给“现代人”自己去回答——我们无法避免成为现代人,但并不需要全盘接受现代性所包含的一切,也并不需要全盘否定之。

媒体推荐

★这本书是思想史的典范之作——丰富、有穿透力、富有意义。史蒂文•史密斯完全把握住了关于现代性的智识传统,另外他还有一种行文清晰却不因此牺牲论题复杂性的天分。他让我们以新鲜的目光去看待许多有价值的事物。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快乐。

——莱昂•威瑟迪尔,《新共和》知名编辑

★无论你是拥护现代性,还是从前现代或后现代角度对现代性提出批判,这都是一本会让你着迷、启迪你、激发你思考的书。其中的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论述文章成篇,而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论证。与此同时,阅读它们还能带来最高级别的智性愉悦。

——迈克尔•沃尔泽,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士

★史蒂文•史密斯有力而简明清晰的思想史论著为我们关于“古今之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群貌似各不相关的现代思想家和作家是如何通过探讨永恒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观念的。作为一部关于“我们西方人如何来到今天”的著作,《现代性及其不满》会对我们关于自身未来的讨论大有裨益。

——迈克尔•罗斯,卫斯理安大学校长

★史蒂文•史密斯及时而有见解的新著,提出了许多深具洞见且范围广阔的对现代性及其内在冲突的讨论。未来的许多年里一直会有人阅读它。

——查尔斯•格里斯沃德,波士顿大学布恩哲学讲席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及其不满很流行啊

评分

##精彩! 现代性(启蒙/进步叙事)&对其不满 实为一体二重身(doppelgänger) 现代人区别于农民/贵族皆"资产阶级" 礼貌/文明/优雅 同时又懦弱/虚伪/不真诚 认同社会进步叙事 而人们对现代性感受之疑虑--即"反启蒙" 并非完全反现代--或承认启蒙叙事中平等/理性/进步 而斥市场&"资本主义"制度未予实现; 或主张"后人"/"超人"以期超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传统 此类"后现代主义"似仍未跨越现代性--作者称之为服用了兴奋剂之启蒙运动. 译笔用功颇深 是真带了思考在译介 后有时间再详读

评分

##后半部的“不满”比前半部的启蒙更有意思。启蒙教导我们的是关于自由市场、道德自主、科学理性、普世和平的伟光正,而“不满”则是吐槽和拆台:尼采的“末人”、卢卡奇的“物化”、海德格尔的“无根”“非本真”、托克维尔的“多数人暴政”和“监护型国家”,以及福楼拜所恶心的资产阶级庸俗品味。开出的药方也是五花八门:索雷尔的暴力和神话,施密特的“决断主义”和“最终价值”,伯林对两个自由的区分,施特劳斯向古典人文教育乞灵,等等。两个教训:一是反启蒙是启蒙的另一面而不是对立面,它力图发掘西方传统内部更深刻的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启蒙的成果并克服局限。另一启示可能更重要,所有的“主义”无分启蒙反启蒙,一旦追求纯粹都孕育极权的种子,要么是托克维尔笔下的温和专制,要么是暴烈的法西斯和某主义。说到底政治是艺术而非技术。

评分

##康德:理性的人物是提供道德目标,这种道德目标不可能仅仅依赖经验提供,因为就自然而言,经验为我们提供规则,是真理的源泉;但就道德法则而言,经验乃是幻象之母,从已做之事引申出关于我应做之事的法则或者想用后者限制前者,是极应予以摒弃的。

评分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

评分

##“现代性是个难题。”史蒂文·史密斯在本书开篇处这样说道。“现代”既意味着一个历史分期,又意味着一整套迥异于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形态,更包含着一系列心态、思维方式、伦理要求和审美取向。无论在哪个意义上,它都标志着与一种“传统”或“过去”的断裂,以及对自己在线性时间中所处位置的强烈自我意识。位于现代性之核心的是一种独特类型的人,本书作者从马基雅维利到笛卡尔,从霍布尔到斯宾诺莎,再到康德、黑格尔、卢梭、富兰克林、托克维尔、福楼拜、尼采、以赛亚伯林、列奥斯特劳斯,覆盖启蒙运动以来的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严肃文学作品,从最平实处见最现代,二重身份验明正身。

评分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

评分

##给人惊喜的一本书:黑格尔市民社会、自由主义的区分、民族国家的源头、尼采末人海德格尔常人概念都有清晰的区分。

评分

##康德:理性的人物是提供道德目标,这种道德目标不可能仅仅依赖经验提供,因为就自然而言,经验为我们提供规则,是真理的源泉;但就道德法则而言,经验乃是幻象之母,从已做之事引申出关于我应做之事的法则或者想用后者限制前者,是极应予以摒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