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在西方的傳播有一兩百年的曆史。本書講述瞭九位中國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寒山、蘇軾、李清照、陶潛、謝靈運被譯介到西方的旅程,他們被誤讀、誤解、正名,繼而受人追捧,最終在國外讀者麵前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形象。
這也將是一趟探究詩歌翻譯的旅行。把詩歌譯成詩歌, 是種遙遠的神交,一個人以自己的心靈來體認另一個人,以自己的言說來傳遞對方的聲音——從而創造一種奇異的“語言的迴聲”。“偉大的詩歌正是在不斷的變形、不斷的翻譯之境中活著:詩作死於窮途末路。”
##灰色封麵的氣質比預期的要好,直到封麵樣張在手裏纔感受到設計者的巧思——封麵的左上角本來應有的書名不在,在找一下纔從右下角看到;HUV印白的遮蔽度非常有限,絲印白多次又很悶且與燙印不和,會同時熱熔兩種顔色,最終有點冒險的選瞭絲印一遍+燙印,盡管印廠擔心還是做不好,希望絲印黑(這樣的問題是黑字變粗),但大貨控製的很好,實名錶揚深圳雅昌!
評分##偉大的詩歌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事實證明,詩歌並不一定是在翻譯中失去的東西,詩歌也可以在翻譯中重新發明、創造,偉大的詩歌經得起這樣的摺騰和考驗。
評分##摒棄學術論文佶屈聱牙式的注釋法與學術腔寫作模式,用一種通俗易懂的寫作方式,引用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來展示唐詩與宋詞的海外傳播史。從譯者的翻譯策略與實踐,到西方垮掉的一代與女性主義風潮的興起,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寒山、蘇軾、李清照、陶淵明、謝靈運這幾位詩人/詞人在西方語境下呈現不同的接受麵嚮。從作品技巧的探討,到思想情感的錶徵,到性別角色的扮演,再到時代理想的錶達,這些中國文人在西方後人看來,成為瞭他們創作模仿的榜樣、精神療愈的寄託、人生境遇的模仿與事業理想的效仿。謝@讀庫 #讀而善#069
評分##過去的一兩百年,是西風東漸的過程,也是作為詩的國度,東風西漸的過程,閃耀在文學長河裏的9位詩人,先後被東西兩個世界所知曉,而古典的韻律,在西方的轉譯過程中,都變成瞭現代詩的語境,這固然會喪失原有的餘韻悠長,卻也能幫我們換個視角,從另一種角度,去發現理解我們文化裏的詩。
評分##挺有趣的,也想看看古詩詞在外國人眼裏的樣子,雖然翻譯對比原詩不管是意境還是氣韻都差很多,但想想我們把古詩詞解析成現代漢語都那麼難都不可避免地破壞原詩,何況是在異域文化差異和語言隔膜的情形下呢
評分##可以是4分以上佳作 雖然有一些閱讀難度 但是介紹的內容更有趣味 遺憾是如果把中文詩歌 英文翻譯和英文迴譯放在一起就好瞭 迴譯 大概就是湖南米粉用江西調料又熬瞭螺螄湯的味道[尷尬][尷尬]
評分##書名比內容有趣。
評分##灰色封麵的氣質比預期的要好,直到封麵樣張在手裏纔感受到設計者的巧思——封麵的左上角本來應有的書名不在,在找一下纔從右下角看到;HUV印白的遮蔽度非常有限,絲印白多次又很悶且與燙印不和,會同時熱熔兩種顔色,最終有點冒險的選瞭絲印一遍+燙印,盡管印廠擔心還是做不好,希望絲印黑(這樣的問題是黑字變粗),但大貨控製的很好,實名錶揚深圳雅昌!
評分##一部以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淵明等中國古代代錶性詩人的作品為例,介紹中國古典詩詞在西方世界的翻譯、再造與傳播史的學術隨筆式佳作。作者對於西方世界裏中國古詩詞的代錶性譯者與深受中國古詩詞影響的詩人及其相關作品熟稔於心,一方麵清晰梳理瞭中國古詩詞在西方世界裏的翻譯與傳播的完整曆史脈絡,另一方麵也通過西文原文、迴譯漢語版本跟古詩詞原文版本之間的對比與比較分析,將翻譯與跨文化交流帶來的詩歌意蘊的衍生、再造與創造性發展,呈現得生動有趣而淋灕盡緻。在這樣的美妙文字記述下,不同語種之間轉譯帶來的文化與詩意再造之神奇與氣象萬韆,實在讓讀者們深有共鳴。值得細讀和仔細品味的好書,大力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