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封筆之作,晚年心境披露,揭示中國士人人格與仕途圓融之兩難。
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據功底和敏銳的詩人感受,曆數李白與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習性、政治活動、宗教傾嚮和文學創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遊,生動還原瞭李白、杜甫生活狀況及社會背景。
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重點不在評述李杜的詩歌藝術,而是力圖透過他們失敗的仕途生涯,揭示士人人格與仕途圓融之兩難。
作者分析鞭闢入裏,道前賢所未能道。旁徵博引,縱橫自如,語言極富詩意,觀點極富創見,妙趣橫生,是獨具典範價值的漢語學術文本。自問世以來,雖然爭議不斷,但至今研究李白與杜甫仍不能繞過此書。
著名散文傢、學者周國平說:“不管人 們對這部書 的揚李抑杜立場有何不同意見,重讀這部書,我仍由衷地欽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齡,在連遭喪子慘禍之後,還能夠把一部曆史著作寫得這樣文情並茂,充滿活力。”
書中諸多問題的論述極富創見,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裏人?
為什麼說李白不是鬍人?
為什麼李白能一生遊山玩水卻不為生計愁?
為什麼說李白既庸俗又灑脫?
為什麼說杜甫嗜酒實不亞於李白?
為什麼說杜甫信的是禪宗?
##大概是讀郭沫若的第一本吧。
評分##史料較豐富,觀點不認同
評分##以偏見反對偏見,一言難盡,令人不禁懷疑杜甫在唐朝的時候是不是不小心挖瞭他郭公沫若的祖墳瞭,以至於如此譏誚
評分##重讀“經典”,細讀郭老如何“顛覆韆年偏見”。新版書噱頭不小,然而平心而論,正如郭沫若自己在《光明日報》1962年6月9日的評論中說:“這種時代殘疾,我們不必深責,也不必為他隱諱,更不必為他藻飾。”以前我覺得他是挖空心思去揚李抑杜,現在倒也覺得這本論著算是那個二元對立論時代敢於打破因襲、獨樹一幟的瞭。mark2011最後一本書籍。
評分##時代氣息比較濃厚 但學術還是有見解的 李白的部分寫得較好
評分##炫技之作,非常無趣,整本書都是郭高高在上指手畫腳。
評分##以偏見反對偏見,一言難盡,令人不禁懷疑杜甫在唐朝的時候是不是不小心挖瞭他郭公沫若的祖墳瞭,以至於如此譏誚
評分##如果隻看觀點,確實太揚李抑杜。但代入郭老自己,也許隻是在說:做杜甫很難,難在辛苦。做李白也難,難在酸楚。孩子氣地一條道走到黑固然可貴,但成年人的低頭哈腰阿諛奉承,又談何容易呢。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