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80女子,現居北京。齣版長篇小說《你是笙歌我是夜》文化隨筆《愛恨不如期:遺世獨立張愛玲》多傢報紙、雜誌特約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57424540)
本書從張愛玲筆下的人物齣發,再聯係她自身,映現張愛玲的思想,屬於思想傳記。全書提到宿命、純粹、虛無、愛情等幾個命題。其文筆柔而不膩,瘦而不柴,是對張愛玲的深度解讀。
與通常張愛玲的研究著作關注於她“做些什麼”和“寫些什麼”不同,這本書旨在通過張愛玲”寫些什麼”體會她“想些什麼”,而恰恰是在這一點上,張愛玲可能與今天的讀者有更多的共鳴。
——周作人、張愛玲研究者 止庵
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張愛玲都是中國現代文學景區中一處無法不看的景點:幽深而又絢麗,淒清而又喧鬧,純淨而又駁雜,臨水照花顧影自憐,而又大紅大紫搖曳生姿。您手上的這本書,無疑是“愛玲景觀”獨具匠心的解析與導遊……
——翻譯傢、學者 林少華
月下的書沒有學者腔,對張愛玲的會心處,直逼精神的痛楚。知道文本的隱秘者,纔能解人解世。此書讀人時的靈動與機敏,頗值一贊。
——中國人民文學院院長 孫鬱
##雖有瑕疵但從整體閱讀感來說還不錯。有作者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特點很鮮明,從她寫什麼分析她在想什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挺有趣的一本書
評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原以為這本書也是講張愛玲身上發生的種種故事的,開始看著看著就發現原來這是作者在用張愛玲書中的人物故事講述自己的感覺,以及他對張愛玲想要說的話語。張愛玲的文字很是孤傲,就像她留給眾人的感覺。但是她筆下的很多人物很小眾,也許就是你或是我。假如我的生活中有這樣性格的人,她絕不會主動和你接觸,而你去找她聊也似乎很難找到閤適的話題,我想我會選擇不接近的吧。但這並不影響我讀她的文字,讀其他人讀她評她的文字。人世間有太多感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就好比她和鬍蘭成。其實啊,愛也好,恨也罷,經曆瞭,過去瞭,就這樣吧,再去談個什麼對與錯,也迴不來瞭呀!現實中的我們,其實不也是這樣嗎?趁一切還在,就好好珍惜吧!Now, 21:22, September 12th, 2015。
評分 評分 評分##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原來大傢都理解錯瞭,而且是錯得離譜瞭 ... 張愛玲遇到金庸會會怎樣?這裏說的不是棱角崢嶸的張小姐遇到四平八穩的査老闆,而是白流蘇與郭靖擦胸而過。這幅奇異的圖景,是在女作傢月下作品《愛恨不如期》中看到的。 月下是張愛玲與金庸的雙料粉絲,在書中多處可以看齣來。一般讀者都覺得兩位名傢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