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沃壽 ( Arthur Frederick Wright,美國,1913—1976 ),1947年獲哈佛大學博士,美國著名曆史學傢、佛教研究學者、耶魯大學查爾斯‧西摩講座曆史教授。芮沃壽是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權威專傢,他終生緻力於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並在二戰後將研究轉往 中國 儒傢思想和隋唐史這兩個新的領域,取得瞭豐碩的學術成果。他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和費正清一道創立並發展瞭二戰後美國中國學研究。
這本書是美國漢學傢芮沃壽(Arthur F. Wright)關於中國佛教史研究的一部通論性著作。作者以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演講稿為基礎寫成此書,一經齣版後,即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贊譽,著名學者紛紛發錶書評,甚至在此書齣版近半個世紀之後依然有新的書評齣現。時至今日,這本書仍是美國大學生瞭解中國佛教的必讀之書。本書收錄瞭芮沃壽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芝加哥大學的六篇講演稿。作者試圖展示從佛教進入中國至6世紀,佛教如何適應中國文化,減少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摩擦與碰撞,為儒釋道三教閤和打下統一的思想基礎,作者還將研究視野進一步延伸至近代中國社會,檢討佛教如何在近代社會繼續發揮其影響和作用,兼顧佛教在中國文化中的思想、語言和文化等方麵的影響。
##前段時間去雍和宮轉瞭一趟,激起瞭我對於佛教的求知欲。這本書從製度、文化、階級等角度介紹瞭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而不僅僅局限於佛教本身。梳理下來,可以發現:1、佛教的興衰離不開曆史背景的變化,社會的穩定程度、教化的有限程度、利益集團的意誌、政治體製的變革都對佛教有...
評分##作者似乎對中國佛教的東漢影響力估計過高。
評分##(本文首發微信公號“釣書”,ID:hookbooks。 ←獨傢書摘和良心薦書請關注) 在如今這個時代,互聯網和交通工具的發達使得各個國傢、民族之間的交流往來非常輕易和頻繁。作為一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子嗣,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各種外來文明元素填充:現代足球文化來自歐洲,宅、萌、...
評分##美國漢學傢芮沃壽的一部名著,根據作者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的六篇演講稿整理而成。作者在如此有限的篇幅之內,就將中國曆史進程當中,佛教與政治之間的復雜糾葛,佛教與道教和儒傢學說之間的競爭與融閤,以及佛教對於中國文化與思想的巨大影響等問題,梳理得清清楚楚,堪稱微言大義,非常值得稱道。即便已經成書半個多世紀,今天再讀本書,仍然大有裨益。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1958年的六堂在芝加哥大學的講座今天讀來依然字字珠璣。他是隋唐史專傢而不是佛學傢,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演變的曆史並不關涉很多佛教概念,因此毫不艱澀難懂。他從漢代佛教初入國門講到當代,言約旨遠嘆為觀止。來自印度的佛教如何在中國生根壯大再漸變流轉,中印完全異質的文化基因如何碰撞融閤互動,都有精闢凝練犀利的論述;中國文化是動態的,在分裂時會吸納和迴應外來文化,佛教的彼岸觀念注重精神性和無差彆性,與儒學的現世性禮教性很不同,而道傢的崇尚自然觀最初被用來解譯佛典,當佛教翻譯成熟後又轉嚮到中國化的禪宗;唐朝是佛教在中國的黃金發展期,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衰,外族入侵頻仍,外來宗教的輸入綫被切斷,佛教之後漸漸式微再也無法到達曾經的巔峰瞭。佛教的理念和詞語已然熔鑄在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裏。譯筆上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