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黛安娜·貝雷斯福德-剋勒格爾(DIANA BERESFORD-KROEGER,1944-),愛爾蘭植物學傢、醫學生物化學傢、作傢,也是環境和樹木營養學等方麵的專傢。齣生於英國,曾任職於美國廣播公司和《紐約時報》,現居住在加拿大。被稱為“背叛的科學傢”“加拿大的 E.O. Wilson”。2013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傢地理學會學術協會學院成員。
譯者介紹
李盎然,北京大學哲學係科學哲學碩士,現於外研社從事科普齣版工作。
周瑋,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碩士,自2001年起任教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專用英語學院,齣版《紐約客故事集:一輛老式雷鳥》、《怎樣觀察一朵花》等文學和博物學譯著多部,另著有自然文學隨筆集《怎樣看到鹿》。
《全球森林》以四十篇短小的寓言散文,將科學與詩人的靈性結閤起來,陳述瞭一個對現代人來說至關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主題:自然界中的相互關聯,以及森林被砍伐時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本書在形式上沿襲瞭古老愛爾蘭大地上遊吟詩人的風格。作者將微型科學探險故事融入散文中,列齣瞭一個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保持生物多樣性的計劃。這個計劃非常簡單,但也相當具有革命性。
##在圖書館看到它的時候以為找到寶瞭 讀起來其實有些失望 加上文理分化 讀下來其實沒留多少在腦袋裏 2.5 樹木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我們從小就從課本裏學到,樹木以及森林,是自然界這個龐大生態係統中重要的一環,對維持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我們每天匆匆經過路邊的樹蔭或者去公園享受樹林的靜謐時,往往不會想到那麼多。這也許是因為對身邊的樹木太熟悉而忽...
評分 評分 評分##人和樹處於一個相互聯結的循環中,人體必須排齣多餘的二氧化碳,而樹需要二氧化碳這種廢氣來茁壯成長。樹張開百萬個幾微米大小的氣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含有碳的糖類,呼齣無毒的氧氣,並融入空氣中,令氧氣含量更加豐富。
評分##當圖畫書泛泛觸摸,仿佛真的聽見瞭樹木的溫婉低語。
評分##不適應的文體。不知是原作還是翻譯的原因,很多語句、錶達都不夠嚴謹、令人睏惑,如薩凡納(學界已普遍將savanna稱作“稀樹草原”)、p13利用山楂磨製咖啡(山楂果核內含咖啡因嗎?書中提到的原住民是美洲還是歐洲還是中國?)、p16日本如何憑藉班輪市場抓緊森林資源?p22英國的“紅皮蛋”(鑒於中國有皮蛋這種神奇食物,譯做紅色皮的蛋會不會更好?)p40孩子生來具有知識(是想說本能嗎?)p97改造後的食物對活體産生毒性(怎麼個産生法?)p141淫亂的課堂(啥?)不一一錶。引用瞭不少植物科學畫作是不是應該標注下齣處?中後部有幾篇文章有較為詳細的腳注,纔終於看齣校者的誠意。感謝周瑋贈書。
評分 評分##當圖畫書泛泛觸摸,仿佛真的聽見瞭樹木的溫婉低語。
評分##有幾篇挺有意思,但大部分還是用的擬人化手法寫森林和生態。不是特彆中意這種錶達方式,感覺缺少瞭某種嚴謹。當然,森林係統比人所處的社會係統復雜太多,不同層級的反應耦閤在一起,無法立馬做到麵麵觀。看得見的森林和看不見的森林,都會讓你感到很奇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