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原名張廼瑩
1911年6月1日齣生於哈爾濱市呼蘭河區
1942年蕭紅病逝於香港淺水灣,年僅31歲
中國近現代女作傢、民國四大纔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文學洛神
蕭紅23歲踏進文壇,憑藉《生死場》一舉成名
魯迅稱贊她是“中國當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傢”
茅盾、夏誌清等都對蕭紅大加贊賞
蕭紅一生情路坎坷,但從未放棄對自由和愛的渴望與追求。
蕭紅研究會特彆推薦閱讀版本
采用1941年上海雜誌公司(桂林)初版文字
原汁原味保留文中東北方言、與現代漢語不盡一緻的個彆字詞習慣用法,可讀到更為純正的蕭紅文字
收錄茅盾論《呼蘭河傳》及駱賓基《呼蘭河傳》後記
原創木刻版畫,還原精彩故事情節,插圖珍藏版
《呼蘭河傳》是蕭紅代錶名作,1941年由桂林上海雜誌公司初版。備受魯迅、茅盾、夏誌清推崇,茅盾評價其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
蕭紅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綫索,全文以“我”的視角,描寫瞭20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小城的風土人情,通過追憶傢鄉各色人物和生活畫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瞭當地百姓平凡、愚昧的生活日常。蕭紅筆下與祖父的情感,“後花園”裏的有趣迴憶都讓讀者為之動容。
##“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錶示。生瞭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瞭。”
評分##BBC的記錄片說美國藍調音樂是“Poetic tales of lives untouched by either lipstick, or collars"。天然去雕飾,是屬於藍調音樂的詩意。蕭紅的《呼蘭河傳》也應歸於此列。 蕭紅文字的美如入化境。體現瞭中文字獨特的美,節奏明快,錶現力十足,又不失細膩靈巧,正如史湘雲的身...
評分##很早就聽過作者,很早就聽過這本書,但最近纔突然想要讀一讀。作者用輕描淡寫的筆觸,不經意的訴說著生命的故事,真的是命如草芥,卻又生生不息。活著太苦太難瞭,即因為物質的匱乏,也因著認識的匱乏。但其實也是豐富的,他們有他們一整套對生老病死,世間萬物,世態人情的解釋,神神鬼鬼,仙妖道僧,好不熱鬧,好不摺騰。我完全無法想象在那樣的世界裏,我將如何生存,但是我的祖輩們就是從那樣的世界裏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兩個世界的對比是如此鮮明,而這不過是短短100年裏發生的事。那過去1000年,2000年,3000年又有多少生命故事無聲無息的來瞭又去呢。 沒有人參與的後花園是自然美好的,春華鞦實,草長燕飛,陽光雨露,生機盎然。沒有意識的自然界可以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有靈的活人卻要自相傷害,誰能說得清呢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