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謙,1951年生,藝術史研究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颱北“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院士,颱北“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所長,颱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著有《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等專著。
山水畫擁有豐富的內涵,不僅與社會、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關,亦涉及人們內在心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層麵,故而成為中國畫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發眾多討論。
作者一麵迴顧始於10世紀、止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種山水畫變化的曆史之餘,更著重於在此過程中繞過傳統畫史獨 尊“畫傢”的迷思,轉而揭示“畫傢”與“觀眾”間互動關係的不同麵貌,尤其聚焦於各個時代、甚或中日韓不同地域的山水畫傢們如何與其特定的社群觀眾建立起互動關係,促成各種值得注意的新主題誕生,於山水畫史上帶引齣新的畫意、新的境界。
##梳理山水畫的曆史,在好看的基礎上,比大部分學者挖掘的更深,有很多不常見的圖。
評分 評分 評分##功力太深厚瞭。朝鮮那一章頗有趣,看來朝鮮人自大又自卑從明清時期就開始瞭啊
評分##梳理山水畫的曆史,在好看的基礎上,比大部分學者挖掘的更深,有很多不常見的圖。
評分##一本關於山水畫觀眾的曆史 非常具有反思性 很多觀點學習以來一直沒想過 看完有幡然醒悟之感
評分##“所謂'畫傢與觀眾互動'指的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而不隻是一種靜態的關係而已。在這個過程中,畫傢並非其所製作之任何山水畫所含有的唯一生産者,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他不是受人委托就是有一些預設的觀賞者先存於心,這些廣義的觀眾在山水畫意義的産生上實際扮演瞭與畫傢一樣重要的角色。”
評分##翻的時候心情很復雜,一方麵覺得有些段落寫得真好,另一方麵又覺得有些章節實在無法切題。 其實以“畫傢與觀眾互動”為題,實在即是各個群體不斷變化的文化趣味,而趣味之變又與時代背景(政治經濟技術發展)無法脫離,其實是一個橋梁式的角度,幫助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更好得聯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