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1
钦定、协定与民定 : 清季制宪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彭剑,1975年生,湖南宁乡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以辛亥前后史事为学术专攻,尤致力于清朝季年的宪政,已出版《清季宪政大辩论》、《清季宪政编查馆研究》等专著。
本书通过对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对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化成一场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弃钦定,并很快连协定也放弃,宣布帝国宪法全由民定。只是此时已经民心尽失,清廷非但未能巩固君权,且未能保住君位。
##以制宪权为理路展开,大量使用《汪荣宝日记》还原这一过程,基本上还原了这一过程。清廷采用钦定的方式制定宪法来巩固皇权,目标是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实际上是违背了立宪限制君权的原则,因而最后失败,从钦定走向民定。可能是史料运用的原因,大部分是从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当时的思想环境涉及不多,大量的归国日本留学生作为智囊对清廷的影响,日俄战争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以及对地方督抚、皇亲贵胄、知识分子、地方显贵、外国势力乃至因清末新政而利益受损的阶层(如旧式知识分子)的论述并不多,他们的立场、行动,乃至引发的舆论环境,还有待深入讨论吧。
评分 评分 评分##对于1908年《宪法大纲》至1911年《十九信条》间制宪史的细致研析,行文诚恳(自陈前作之误 & 韩策文之启发),扎实可读。其中根据《汪荣宝日记》还原宪法起草经过三章最为有趣,昌平沟崖玉虚观,作为“中国宪法起草第一庙”,未来可列入京城法律史打卡地。遗憾的是,受著者专业背景所限,此书未能在制宪权(constituent power)问题上做进一步探讨。钦定、协定与民定背后,实代表着对于“国体”(state body)的不同想象,并非权力政治所能全然涵盖。而政治宪法学在此路径上的探索,可参加Lucas Brang的书评Conceptual Realism and Imperial Nostalgia in Chinese Legal Historiography (2021)。
评分 评分钦定、协定与民定 : 清季制宪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