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1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茅海建,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两次鸦片战争史和戊戌变法史,著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及戊戌变法研究的多部著作。
在现代政治中,理论决定政策,其关系可谓紧密。戊戌变法堪称近代史的转折事件之一,它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有没有核心思想和成体系的理论?他们的思想资源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二十余年来,茅海建教授沉浸于戊戌变法,从点滴的档案释证做起,依次完成了厘清重要史事、鉴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z大的改革派——张之洞陈宝箴集团的多项工作,进入到戊戌变法的“深水区”——康梁的思想研究,通过文本与史事互证、“由梁渡康”等方式,确认了在变法前形成的“大同三世说”的内涵及持该学说的康有为在政治上的权变、康有为派上层路线与下层路线并举的基本策略、康梁变法思想形似西学而主体仍为中学的本色,为戊戌变法史再添稳固的基石。
##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非常详细的考证和研究。康有为的思想经历了从“新学伪经说”、“孔子改制说”到“大同三世说”的政治理论建设路径,其思想中的西学基本都来自中学对西学概念的解释。而在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选择了从西学传统来研究的新路。
评分##对戊戌时期康梁思想进行的“兜底翻”式的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这场改革的性质。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康梁一派在各个时期的论著,并对不同版本加以辨析。针对康有为早年述而不作的问题,采取了“由梁渡康”的方法。此期康梁思想的核心在于“大同三世说”(兼有革命性和保守性),这一思想在戊戌时期已经形成,康梁此期的“民主”、“进化”、地运说等思想以及“自上自下”并行改革策略均与这一思想相关联,康梁看似前后矛盾的行动放在这一思想下亦可得以解释。因此期的西学知识主要依赖译介,其思想资源仍以中学为主,对于西学采取的更多是一种拿来主义的实用态度。茅老师这一研究最大的启示在于,在对历史文本“坦克履地”式解读、对照基础上回到历史情景,重视过渡时期人物思想的内在延续性及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解读时人的行为。
评分##原以为康有为的思想是“新瓶装旧酒”,读完之后才发现是“旧瓶装旧酒”,只不过用来自西方时髦的油把瓶子擦了一下而已。 这本书的到来,完全是出自“计划”之外。 先是在2013年,我大体完成对“张之洞档案”的研究,准备回到宏观叙事的阳光大道上来,即对戊戌变法进行总体叙述。然尚有一项前期工作未进行,即对戊戌时期康有为以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作一番清理。我准备为此花费一年或稍多一...
评分##此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戊戌变法”从习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及将康、梁从伟大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叙述模式中拯救了出来。戊戌变法实际是以西方制度为表皮,其内核恰恰来自中国传统的思想,尤其是经史中。而康有为大部分西学思想实来自传教士、同文馆翻译的书籍中。作为所谓的“西学大师”康、梁并不熟知西式民主、制度。而变法的主持者又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在此他们的本色就是书生,从这个角度看来,即便“戊戌变法”没有后来慈禧发动的政变,也很难走的太远。而对于戊戌变法在地方的反应也是远远大于形式,除了像湖南如果不是有这种热衷于新法的地方官,也很难得到在地方的实践。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在反思光绪年间的新思想时,便认为不中不西之新政,难以得到响应,此后梁启超走上了以西学言西学之路,而少有比附。
评分 评分 评分##只读了上篇,是慢慢啃的。从上篇可见茅老的思力深邃,也澄清了先前关于戊戌变法的种种刻板印象。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