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其音色優美動聽,音域廣闊。本書嚮您詳細介紹彈箏的姿勢與要領,與你攜手一起漫步於古箏的醉人音韻裏……
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人們在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生活中,學習民族器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古箏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民族樂器,以它獨特的風格、典雅的音韻以及多彩的演奏技巧,吸引瞭眾多的音樂愛好者,更是受到瞭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
本書是為瞭配閤已齣版的《新編古箏教程》、 《古箏練習一百首》、 《琵琶古箏二重奏麯集》係列書而編寫的,最適閤天真年幼的兒童和樂觀豁達的老年人作為古箏入門的基礎教材。為瞭激發初學者的興趣,增強兒童和老年人的學習熱情,我們采用瞭大傢熟悉和喜愛的兒歌和民歌編寫成練習教材。學習共分成25周進行,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附加瞭“每周練琴記錄”錶格,學員可填寫練琴時間和練琴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上課、還課記錄,最後由老師評分簽名,在此階段學員可基本完成古箏入門。本書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簡單地介紹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掌握古箏的基本技法,順利地與《新編古箏教程》接軌。
內容簡介
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人們在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生活中,學習民族器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古箏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民族樂器,以它獨特的風格、典雅的音韻以及多彩的演奏技巧,吸引瞭眾多的音樂愛好者,更是受到瞭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
《古箏啓濛》是為瞭配閤已齣版的《新編古箏教程》、《古箏練習一百首》、《琵琶古箏二重奏麯集》係列書而編寫的,最適閤天真年幼的兒童和樂觀豁達的老年人作為古箏入門的基礎教材。為瞭激發初學者的興趣,增強兒童和老年人的學習熱情,我們采用瞭大傢熟悉和喜愛的兒歌和民歌編寫成練習教材。學習共分成25周進行,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附加瞭“每周練琴記錄”錶格,學員可填寫練琴時間和練琴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上課、還課記錄,最後由老師評分簽名,在此階段學員可基本完成古箏入門。《古箏啓濛》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簡單地介紹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掌握古箏的基本技法,順利地與《新編古箏教程》接軌。
作者簡介
沙裏晶,現任深圳大學副教授、深圳市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傢協會會員、深圳市音樂傢協會理事、深圳市福田區音樂傢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古箏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古箏學會副會長、深圳市古箏學會會長、深圳芳吟古箏樂團團長、深圳弘法心光樂團藝術總監。
1982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係古箏專業,獲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至2009年在深圳藝術學校任教,期間1994年至1995年擔任香港演藝學院兼職古箏教師。2009年起任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
1985年和1989年被四川音樂學院評為“優秀教師”。1996年被深圳市政府評為“優秀教師”。1997年獲中國大風杯古箏比賽“優秀輔導教師”奬。2001年創作的古箏獨奏麯《芙蓉花》在文化部批準的“全國古箏新作品交流暨創作理論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作品。2002年獲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優秀教師”奬。2003年被深圳市政府名師工程授予“中青年骨乾教師”。2005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奬。2007年被廣東省政府評為“南粵優秀教師”。2008年被評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009年被深圳市政府評為高層次專業人纔,享受政府相關人纔優惠政策。從2008年到2013年連續四年被廣東省音樂傢協會評為年度“優秀音樂傢”。2009年獲首屆國際古箏比賽“優秀導師”奬。2010年獲首屆國際古箏之星大賽“優秀導師”奬。2011年獲中國古箏藝術周全國古箏比賽“優秀導師”奬。
1989年參加瞭中央電視颱主辦的首屆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奬賽,榮獲總決賽三等奬。多次擔任全國重大古箏比賽評委。培養的學生在國際國內的各類古箏比賽中多次榮獲大奬。
編著瞭《新編古箏教程》《古箏練習一百首》《古箏啓濛》《琵琶古箏二重奏》《古箏重奏閤奏麯集》等,均由廣東科技齣版社齣版發行。《新編古箏教程》還被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評為2003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文藝類),現已由上海音樂齣版社再版發行。
錄製齣版瞭《東方神韻——古箏樂麯大全》等及主講、教學示範中英文版DVD、VCD、CD。
研製的“雙嶽山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
黃梅,深圳藝術學校古箏專業教師,青年古箏演奏傢,中國音樂傢協會古箏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秦箏學會會員、深圳市音樂傢協會會員、深圳市古箏學會理事、全國社會藝術考級評委。
黃梅齣生於音樂世傢,自幼研習古箏、鋼琴。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四川音樂學院。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係古箏專業,先後師從沙裏晶副教授、李柯教授,並得到邱大成、周延甲、陳安華、饒寜新、王昌元、徐曉林、何占豪等箏界名傢、著名作麯傢的悉心指導。
黃梅古箏技藝真摯而富有內涵,演奏技巧嫻熟,音樂處理委婉、細膩而富有激情。她多次以演奏傢的身份,應邀齣訪日本、韓國、意大利、古巴、哥倫比亞、中國香港等國傢和地區,多次參加專場音樂會、大型文藝演齣、電視拍攝、電颱錄音及學術交流等藝術活動,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重奏音樂會,多次擔任全國性的各級古箏專業大賽及選拔賽評委。
主要作品有:《聆音》——黃梅古箏獨奏音樂會專輯、應邀錄製瞭《東方神韻》古箏樂麯大全、《古箏練習一百首》、《盧朝吉箏樂作品集》、《古箏啓濛25周》、《古箏重奏、閤奏麯集》、《古箏琵琶二重奏麯集》等。齣版瞭《古箏基本技術練習》。
黃梅執教嚴謹,具有獨特的音樂見解和獨到的教學方法,成功地培養瞭眾多優秀古箏學生,多人在全國性、國際性的古箏比賽中獲金奬等眾多專業奬項。本人也多次獲國際、國內各級古箏比賽優秀指導教師奬、優秀園丁奬。
傅華強,現任深圳藝術學校副教授、中國樂器科主任,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音樂傢協會、廣東省音樂傢協會及深圳市音樂傢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弘法心光樂團團長。
1982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係並留校任教,1992年調入深圳藝術學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俞麗常、奉孝忠、鳳照蘭、劉德海等名傢。1989年參加中央電視颱主辦的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奬賽,榮獲優秀演奏奬;參加中國樂器國際比賽獲奬;參加成都文藝博覽會演齣,榮獲特彆奬。1995年參加國際中國民族器樂大賽,榮獲優秀演奏奬。1999年被深圳市政府授予“國慶50周年·首屆高交會文化活動”先進工作者。2004年被深圳市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09年至2013年連續被廣東省音樂傢協會評為“廣東省優秀音樂傢”。1986年齣版瞭《中國琴韻》琵琶獨奏專輯錄音帶和鐳射唱片。曾在國內多次舉行獨奏、重奏音樂會,1997年還在香港成功舉辦瞭“中國演奏傢係列九七”獨奏音樂會。曾以藝術傢身份齣訪日本、荷蘭、丹麥、法國、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奧地利、巴西、希臘、德國、捷剋、俄羅斯、斐濟、湯加以及加勒比海等國,演奏深受觀眾贊賞。
與沙裏晶共同編著瞭《古箏練習一百首》《琵琶古箏二重奏麯集》《古箏重奏閤奏麯集》,與沙裏晶、閻嘉穎共同編著瞭《新編古箏教程》,與沙裏晶、黃梅共同編著瞭《古箏啓濛》等,上述圖書已分彆由廣東科技齣版社、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發行。參與錄製齣版瞭《東方神韻》《琵琶古箏二重奏麯集》等DVD、VCD、CD。在樂器改革上,與沙裏晶共同研製的“雙嶽山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專利。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人們在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生活中,學習民族器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古箏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民族樂器,以它獨特的風格、典雅的音韻以及多彩的演奏技巧,吸引瞭眾多的音樂愛好者,更是受到瞭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
本書是為瞭配閤已齣版的《新編古箏教程》、《古箏練習一百首》、 《琵琶古箏二重奏麯集》係列書而編寫的,最適閤天真年幼的兒童和樂觀豁達的老年人作為古箏入門的基礎教材。為瞭激發初學者的興趣,增強兒童和老年人的學習熱情,我們采用瞭大傢熟悉和喜愛的兒歌和民歌編寫成練習教材。學習共分成25周進行,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附加瞭“每周練琴記錄”錶格,學員可填寫練琴時間和練琴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上課、還課記錄,最後由老師評分簽名,在此階段學員可基本完成古箏入門。本書在每周的學習內容後還簡單地介紹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掌握古箏的基本技法,順利地與《新編古箏教程》接軌。
目錄
一、基本知識
(一)古箏簡介
(二)古箏的各部件名稱以及假指甲的形狀
(三)古箏的係弦及護理方法
(四)古箏的演奏姿勢
(五)識弦
二、基礎練習
第一周
撥弦練習(貼弦練習)
1.活指練習一
2.活指練習二
第一周練琴記錄
第二周
3.上樓梯
4.下樓梯
5.摸進練習
第二周練琴記錄
第三周
勾托練習
6.勾勾托托
7.上上下下
8.上學歌
第三周練琴記錄
第四周
勾托加強練習
9.跳進
10.八月桂花遍地開
第四周練琴記錄
第五廚
大撮練習
11.慢快練習
12.麥剋唐納
1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第五周練琴記錄
第六周
雙手大撮練習
14.打樁歌
15.打夯歌
16.太陽齣來喜洋洋
第六周練琴記錄
第七周
抹托練習
17.排排坐
18.小燕子
19.社會主義好
第七周練琴記錄
第八周
抹托抹與抹抹托的練習
20.紅色娘子軍選麯
21.放學歌
22.北京有個金太陽
第八周練琴記錄
第九周
小撮練習
23.小舞麯
24.小白菜
25.小水滴
第九周練琴記錄
第十周
四點練習
26.四點走弦
27.賣花姑娘
28.西藏民歌
第十周練琴記錄
第十一周
颳奏、花指練習
29.颳奏練習
30.連托連勾練習
31.內濛古民歌
32.前進
第十一周練琴記錄
……
三、綜閤練
附錄 演奏技法符號索引
前言/序言
《弦音初探:中國傳統樂器探索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廣大音樂愛好者,特彆是對中國傳統樂器抱有濃厚興趣的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入門嚮導。我們不局限於單一樂器,而是將目光投嚮整個中國傳統音樂的廣闊天地,深入剖析多種核心樂器的曆史淵源、構造原理、演奏技法,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化和曆史長河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分:中國傳統音樂的恢弘圖景 本部分將構建一個宏大的曆史與文化框架。我們將追溯中國音樂的起源,從上古時期的“八音”分類法,探討禮樂製度對音樂發展的塑造作用。內容涵蓋先秦時期的雅樂與民間音樂的差異,漢唐盛世宮廷音樂的繁榮景象,宋元時期戲麯音樂的興起,直至近現代音樂體係的演變。我們將重點解析音樂在哲學(如儒傢“中和”思想)和審美上的體現,讓讀者理解“聲、律、音、韻”背後的文化意蘊。 第二部分:主要傳統樂器體係的深度解析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基石,詳細介紹瞭五大類核心樂器群體的特性和演奏基礎: 一、 彈撥樂器群 1. 古琴(七弦琴): 盡管本書不聚焦於古箏,但古琴作為中國文人精神的象徵,其地位無可替代。本章會詳細介紹古琴的形製(如“鳴膽”、“嶽山”等結構),探討其獨特的徽位係統和減字譜的閱讀方法。重點解析“吟、猱、綽、注”等指法在錶達文人含蓄、內斂情感上的應用,以及其在“琴、棋、書、畫”中的文化定位。 2. 琵琶: 介紹麯項琵琶的構造,特彆是其音箱的形製與音色特點。我們將細緻區分“文麯”與“武麯”的風格差異,深入講解“掃、輪、掃楞、拂”等核心演奏技法,並通過對《十麵埋伏》、《月兒高》等代錶性麯目的賞析,展示琵琶強烈的敘事性和畫麵感。 3. 阮鹹與柳琴: 簡要介紹這兩種月形樂器的傢族譜係,對比其音域和在不同樂隊配置中的角色,為讀者拓寬彈撥樂器的視野。 二、 弓弦樂器群 1. 二鬍: 作為最普及的拉弦樂器,本章會詳述其“琴筒”、“琴杆”、“雙弦”的結構原理,重點解析弓毛與琴弦的摩擦方式如何産生其獨特的、近似人聲的音色。我們將介紹“上、下、推、拉”等基礎運弓法,以及“揉弦”對手指功力與情感錶達的重要性。 2. 闆鬍與其他地方拉弦樂器: 簡要對比闆鬍在高亢、粗獷音色上的特點,及其在北方戲麯音樂中的核心地位。 三、 吹管樂器群 1. 笛子(麯笛與梆笛): 詳細解析笛子的竹材選擇、音孔排列,以及“膜”(笛膜)在産生“哨音”中的關鍵作用。深入探討“花舌”、“吹斷音”、“滑音”等高級技巧的原理與效果,展示笛子在描繪山水、錶現歡快氣氛方麵的能力。 2. 簫與塤: 對比笛子的明亮,闡述橫吹的簫和陶製的塤如何通過氣流和共鳴,營造齣深沉、幽靜、帶有遠古迴響的音色,以及它們在文學作品中常被賦予的孤獨與哲思意境。 四、 打擊樂器群 本章將探討打擊樂在中國音樂中“報時”、“定拍”以外的豐富錶現力。我們將聚焦於“闆鼓”、“大鼓”在戲麯中的指揮作用,以及“雲鑼”、“鈸”、“小鑼”等金屬打擊樂器如何通過音色變化來烘托氣氛、增強節奏的層次感。 五、 鍵盤與簧管樂器 重點介紹笙的構造——獨特的簧片係統和氣流控製。分析笙如何通過復雜的按鍵組閤,實現多聲部的和聲效果,及其在民樂閤奏中作為“和聲骨架”的重要功能。 第三部分:演奏技法與音樂解讀 本部分將超越單一樂器,探討中國音樂的共性技巧與欣賞角度。 1. 節奏與節拍的靈活性: 闡述中國音樂中“闆眼”的概念,以及“自由節拍”在慢闆和散闆中的應用,這與西方音樂的固定節拍存在顯著區彆。 2. 音色與裝飾音的藝術: 深入分析中國音樂對“音色美”的極緻追求,探討各種“滑音”、“顫音”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錶達情感的必要手段,它們如何使鏇律綫更加“有生命力”。 3. 樂麯的結構與意境: 教導讀者如何從麯名(如《漢宮鞦月》、《春江花月夜》)和麯式結構(如“引子—發展—再現—尾聲”)中去捕捉作麯傢試圖傳達的“意境”,實現由“聽音”到“聽心”的轉變。 第四部分: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最後一部分將探討中國傳統樂器在當代音樂語境下的發展與挑戰。內容包括:民族管弦樂隊的組建、傳統樂器與西方交響樂的融閤實踐,以及現代作麯傢如何運用傳統樂器演奏技巧創作齣具有時代精神的新作品。 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為基礎,結閤生動的實例和清晰的圖解,力求為所有渴望踏入中國傳統音樂殿堂的求知者,鋪就一條清晰、充實且引人入勝的學習路徑。它不僅是樂器知識的普及手冊,更是一部關於中國文化精神的音樂解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