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入門:古典作麯傢排行榜 [Classical Music]

古典音樂入門:古典作麯傢排行榜 [Classical Music]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菲爾·G·古爾丁 著,雯邊 等 譯
圖書標籤:
  • 古典音樂
  • 入門
  • 音樂史
  • 作麯傢
  • 排行榜
  • 西方古典音樂
  • 音樂欣賞
  • 音樂普及
  • 古典音樂鑒賞
  • 音樂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56637
版次:1
商品編碼:11039508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lassical Music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7
字數:42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搜羅廣泛詳盡、輕鬆易讀、妙趣橫生是《古典音樂入門:古典作麯傢排行榜》的特色。在本書裏,作者列齣瞭一個50位作麯傢的排行榜,從巴赫、莫紮特、貝多芬,到亞納切剋、庫普蘭、鮑羅丁,他們是半人半神的作麯傢,是不朽的天纔作麯傢。在這本書裏,作者對這50位超凡人聖的作麯傢的生平和音樂特點作瞭簡要精闢的介紹,為讀者挑選齣每位作麯傢的5首著名、具有有代錶性的“入門必備”麯目,同時又列齣每位作麯傢約20首“經典收藏”作品,供愛樂者欣賞。50位作麯傢,超過1000部經典的音樂作品,容納在這樣一本書中,不論你是剛剛開始建立一個音樂作品庫,還是想擴大已有的收藏,甚至進一步延伸到未曾接觸過的新作品和作麯傢,你都會發現,本書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音樂指南。

作者簡介

菲爾·G·古爾丁,1921年生於舊金山,在紐約州北部的漢敦學院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海軍服役。1950年後,定居華盛頓,擔任過報社記者、助理國防部長和石油工業的業務主管,曾寫作關於五角大樓、報界和公眾的書《肯定或否定》(Confirm or Deny)。晚年時,他憑著對古典音樂的濃厚興趣,結閤自己長期研究心得,花瞭7年時間寫成《古典作麯傢排行姆》一書,遂成為西方古典音樂入門的經典之作。

內頁插圖

目錄

鳴謝
導言
上篇 古典音樂入門
50位作麯傢和落選者
聲音的組閤
確定時期
管弦樂團

下篇 作麯傢排行榜
No.1 巴赫
No.2 莫紮特
No.3 貝多芬
No.4 瓦格納
No.5 海頓
No.6 勃拉姆斯
No.7 舒伯特
No.8 舒曼
No.9 亨德爾
No.10 柴可夫斯基
No.11 門德爾鬆
No.12 德沃夏剋
No.13 李斯特
No.14 肖邦
No.15 斯特拉文斯基
No.16 威爾第
No.17 馬勒
No.18 普羅科菲耶夫
No.19 肖斯塔科維奇
No.20 理查·施特勞斯
No.21 柏遼茲
No.22 德彪西
No.23 普契尼
No.24 帕萊斯特裏納
No.25 布魯剋納
No.26 泰勒曼
No.27 聖-桑
No.28 西貝柳斯
No.29 拉威爾
No.30 羅西尼
No.31 格裏格
No.32 格魯剋
No.33 亨德米特
No.34 濛特威爾第
No.35 巴托剋
No.36 弗朗剋
No.37 維瓦爾第
No.38 比纔
No.39 穆索爾斯基
No.40 拉摩
No.41 福萊
No.42 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No.43 唐尼采第
No.44 沃恩·威廉斯
No.45 斯美塔納
No.46 約翰·施特勞斯
No.47 韋伯
No.48 亞那切剋
No.49 庫普蘭
No.50 鮑羅丁

精彩書摘

在20世紀20年代及以後,作為晚一代人的3位美國人以他們的試驗性作品而廣為人知。他們是:裏格(Wallingford Riegger,1885-1961),他對序列音樂(一種不考慮傳統調性,而基於一係列自行選定但有固定模式的樂音的音樂)的技巧進行瞭試驗;考威爾(Henry Cowell,1897-1965),作傢、齣版傢、鋼琴演奏傢和16首交響麯的作者,他采用瞭諸如彈撥鋼琴弦之類的技巧,並發展瞭被稱為“音簇”(tonecluster)的東西;西格(RuthCrawford Seeger,1901-1953),他早就使用瞭20世紀後期音樂的一些不協和音調。於20世紀開始之前不久齣生並在20世紀從事創作的其他作麯傢有:莫爾(Douglas Moore,1893-1969),浪漫主義歌劇作麯傢,他的作品包括《魔鬼和韋伯斯特》(The Devil and Daniel Webster);皮斯頓(WalterPiston,1894-1976),教師、音樂理論傢和新古典主義作麯傢;湯姆森(Virgil Thomson,1896-1989),長期擔任《紐約先鋒論壇報》的音樂評論人,他不時地用20世紀的風格進行創作;漢森(Howard Hanson,1896-1981),擔任伊士曼音樂學校校長多年,是美國古典作麯傢中的傑齣人物;塞欣斯(Roger Sessions,1896-1985),無調性作麯傢,有人認為他是當時傑齣的美國作麯傢(但是有位評論傢說,他的作品錶現齣天賦但沒有魅力),他的作品包括9首交響麯、1首小提琴協奏麯、歌劇《濛特》(Montezuma)和清唱劇《丁香還在怒放》;哈裏斯(Roy Hams,1898-1979),創作瞭14首交響麯和其他作品,他說他的作品是為瞭錶現美國“喧鬧的粗俗”、“悲哀”和“熱切的探索”;湯普森(Randall Thompson,1899-1984),主要以帶有明顯的美國樂音的閤唱麯而著稱。
另外5位美國近代作麯傢是人們稱為“新流行音樂”的代錶。凱奇(John Cage)齣生於1912年,他說他“緻力於獨創性原則”。他的一首試驗性作品《4分33秒》體現瞭他的這一觀點,在這首作品中,音樂傢一動不動地在颱上坐瞭4分33秒,然後離去。這是一首在唱片、錄音帶或CD上難以欣賞的作品,但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藝術傢,對其他作麯傢有很大影響。1908年齣生的卡特(Elliott Carter)以新古典主義轉到戲劇藝術試驗。威廉·舒曼(William Schuman,1910-1992)曾擔任硃麗亞音樂學校校長16年,他以協奏麯、閤唱麯和10首交響麯而知名於世;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說舒曼的作品充滿瞭“積極的活力和強勁的推動力”。1916年齣生的巴比特(Milton Babbitt)是一位數學和音樂教授,是勛伯格的追隨者和早期電子音樂的倡導者。剋拉姆(George Crumb) 1929年齣生,早期曾屬於浪漫派。他常常譜寫形成簡單的作品,但也進行過新的樂音和程序的試驗,例如把一麵鑼在盛水的桶內提起和放低,還讓錶演者戴上黑色麵具以形成氣氛。
……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圖書簡介,內容詳盡,重點聚焦於未提及的圖書主題之外的領域,力求自然流暢,避免任何技術痕跡。 --- 《地球深處的秘密:闆塊構造與超級火山的演化史》 一部深入地球內部的史詩級科考之旅 本書並非關於音符與樂章的交響,而是關於億萬年地質變遷的宏大敘事。它帶領讀者潛入我們腳下那片陌生而狂暴的世界——地球的深層結構,追溯地殼運動如何塑造瞭今日大陸的輪廓,以及那些潛藏的、足以撼動文明的能量源頭。 第一部分:岩石的記憶與大陸漂移的證據鏈 本書的開篇,是對地質學革命性突破——闆塊構造理論——的一次詳盡迴顧與深度剖析。我們不再將大陸視為永恒不變的基石,而是將其視為漂浮在粘稠地幔之上,相互擠壓、拉伸、碰撞的巨大拼圖。 我們將詳細審視那些奠定理論基礎的關鍵證據:從韋格納對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綫吻閤度的早期觀察,到二戰後聲呐技術揭示的大洋中脊的驚人發現;從海洋岩石的磁性條帶化,到地震波層析成像技術揭示的地幔對流模式。這不是簡單的知識陳述,而是跟隨科學傢們穿越風暴肆虐的南大洋、深入偏遠的冰川科考站,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地質現象,將拼圖碎片一一拼閤起來的過程。 重點章節將探討俯衝帶的精妙機製。在這些地球上最具活力的邊界,古老的洋殼如何溫柔而又暴力地滑入地幔深處,引發一係列連串的化學反應,最終塑造齣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的壯麗景象。讀者將瞭解到,每一次裏氏八級的地震,背後都是能量在數百萬年積纍後的瞬間釋放。 第二部分:超級火山的誕生與末日景象的模擬 如果闆塊構造是地球的日常心跳,那麼超級火山的噴發就是一次足以改寫物種命運的“心髒驟停”。本書將焦點對準地球上最神秘、最具破壞性的地質現象——超級火山。 我們深入黃石國傢公園(Yellowstone Caldera)的地下熔岩湖,探究其龐大岩漿房的形成機製。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基於高精度地球物理模型對數百萬年地質活動的時間壓縮。我們分析瞭全球已知的幾處超級火山係統——如印尼的多巴湖(Lake Toba)和美國的猛獁山(Mammoth Mountain)——它們的岩漿源、導熱通道以及觸發機製有何異同。 書中詳盡描述瞭“火山鼕季”的科學模型。當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硫和火山灰噴射到平流層時,它們如何在大氣中形成反射層,導緻全球氣溫驟降,農作物歉收,進而引發文明的倒退。通過分析格陵蘭冰芯中記錄的古代火山爆發層,我們得以“親眼目睹”數萬年前人類社會在極端氣候衝擊下的掙紮與適應。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慢地震”(Slow Slip Events)和地幔柱(Mantle Plumes)的理論。地幔柱,那些從地核邊緣升騰而起的巨大熱柱,被認為是夏威夷等“熱點”火山的動力來源。瞭解它們,就是理解地球內部熱力學引擎的運行邏輯。 第三部分:深層地球的化學——生命的源泉與金屬的熔爐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視野投嚮地下數百至數韆公裏的深處,探索地幔和地核的化學構成與物理狀態,這是理解地球磁場和生命起源的關鍵。 讀者將跟隨地球化學傢,研究在極端高壓高溫下,水和揮發性物質如何在礦物晶格中被捕獲和釋放。令人驚奇的是,地幔深處可能儲存著比地錶海洋多齣數倍的水量,這些“深層水”對地錶的火山活動和地幔對流起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 我們還聚焦於地核——一個由液態外核和固態內核構成的巨大金屬球體。外核的鐵鎳流體運動産生瞭地球賴以生存的磁場。本書詳細解釋瞭如何通過監測地磁場的微小波動和極性漂移(Geomagnetic Reversals),來反推地核內部的動力學過程,以及磁場減弱對地錶生命防護罩的影響。 麵嚮未來:地球科學的倫理與挑戰 在對深層地球的探索達到頂峰時,本書也提齣瞭對未來勘探活動的思考。隨著對地熱能的興趣日益增加,人類是否能安全有效地利用這些巨大的地下能量?深層鑽探可能帶來的地質風險又是什麼?地球科學的探索,正如同攀登一座巍峨的山峰,每一步都伴隨著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責任。 《地球深處的秘密》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手法,揭示瞭腳下這顆藍色星球不為人知的、充滿力量的內在結構。它不僅是一部地球物理學的科普讀物,更是一部關於時間尺度、能量轉換與生命韌性的宏大史詩。閱讀它,你將以全新的視角審視腳下的土地,理解你所居住的世界,是如何在岩漿與壓力之下,被無情地鍛造而成。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工作之餘喜歡找一些能夠放鬆身心的活動,一直以來,古典音樂都是我想要嘗試的領域,但總覺得它很高冷,離我的生活太遠。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語言非常生動有趣,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我最喜歡關於莫紮特的那幾章,書中沒有把莫紮特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缺的天纔,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他生活的時代的種種趣事,以及他作品中那種令人驚嘆的靈動和純粹。我從來沒有想到,像《小夜麯》這樣優美的鏇律,背後竟然有如此有趣的故事。讀完後,我立刻去聽瞭《費加羅的婚禮》,發現那些詠嘆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雅藝術,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戲劇性的張力。這本書讓我覺得,古典音樂其實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它能夠錶達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無論是喜悅、憂傷,還是對生活的熱愛。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藝術氣息,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飄逸的五綫譜,隱約可見幾位古典大師的輪廓,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未知古典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對古典音樂心生嚮往,但又不知從何入手,各種巴洛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時期劃分,以及那些拗口的名字,常常讓我望而卻步。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空白,它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遙不可及的作麯傢們拉近瞭距離。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巴赫的部分,作者沒有枯燥地列舉他的作品,而是通過講述他的人生經曆,比如他嚴謹的音樂態度,他對音樂的熱情,以及他如何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讓我對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種對音樂的純粹追求,以及他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哲理,通過文字的描繪,仿佛在我的腦海中構建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讀完這部分,我迫不及待地去尋找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麯》,在聆聽的同時,腦海中浮現齣作者所描繪的那個時代背景,以及巴赫創作時的情景,音樂似乎變得更加有生命力瞭。

評分

我是一名在大學裏學習音樂史的學生,平時接觸的都是比較學術化的書籍,內容嚴謹但有時會顯得枯燥乏味,缺乏一些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入門讀物,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介紹作麯傢,更是在挖掘他們創作背後的故事,以及音樂對當時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我被書中關於貝多芬的敘述深深吸引。作者沒有迴避他晚年失聰的痛苦,反而著重描繪瞭他在這種絕境中,如何將生命的熱情和對自由的渴望傾注到音樂創作中。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他音樂中爆發齣的強大力量,通過文字的感染力,讓我對這位音樂巨匠肅然起敬。尤其是書中提到《第九交響麯》的創作背景,以及“歡樂頌”所代錶的普世價值,讓我感受到瞭音樂超越時代的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古典音樂並非隻是冰冷的音符堆砌,而是承載著人類情感、思想和夢想的載體。它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評分

我是一位資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對各種時期、各種風格的作麯傢都有一定的瞭解。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依然被它所帶來的驚喜所打動。作者在梳理瞭眾多作麯傢之後,所提齣的“排行榜”概念,雖然略帶一些趣味性,但背後卻蘊含著對作麯傢們曆史地位、藝術成就以及影響力的深刻思考。書中對於肖邦的描繪,我尤其贊賞。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對他作品的鏇律之美進行贊美,而是深入探討瞭他如何在鋼琴音樂中融入波蘭民族的血脈,以及他作品中那種憂鬱而又深沉的詩意。他將肖邦的作品比作一首首動人的敘事詩,讓我對那些耳熟能詳的夜麯和瑪祖卡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對我這樣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聽眾來說,提供瞭一種有趣的梳理和迴顧,也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那些我曾經忽略的作麯傢,並對他們的藝術價值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對古典音樂一竅不通,甚至覺得它是一種“陽春白雪”的東西,離我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瞭。直到我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它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極其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那些復雜的音樂概念解釋得淺顯易懂。我尤其喜歡關於柴可夫斯基的介紹。書中沒有過多地分析他的作麯技法,而是著重講述瞭他作品中所蘊含的濃烈情感,以及他如何用音樂描繪齣如《天鵝湖》、《鬍桃夾子》般絢麗多彩的童話世界。當我一邊聽著《1812序麯》,一邊讀著書中關於俄國曆史和民族情緒的描寫時,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那種恢弘壯闊的場麵。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古典音樂也可以如此充滿激情和畫麵感,它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並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它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美妙音樂世界的大門。

評分

彆人推薦買的,很不錯!!!

評分

古典音樂入門必讀,非常高興巴赫大神果然排第一

評分

非常滿意。作者瞭解非專業人員著手瞭解古典音樂時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幫助理清音樂傢之間的時間序列和傳承關係。齣於嚴謹性,作者也深入詮釋瞭在作麯傢選擇編排上的考量依據和思想。

評分

書很好,內容豐富,值得買的一本書

評分

不錯的,看瞭長知識。

評分

很厚很詳細的古典音樂入門介紹,內容編排易讀。

評分

搜羅廣泛詳盡、輕鬆易讀、妙趣橫生是《古典音樂入門:古典作麯傢排行榜》的特色。在本書裏,作者列齣瞭一個50位頂尖作麯傢的排行榜,從巴赫、莫紮特、貝多芬,到亞納切剋、庫普蘭、鮑羅丁,他們是半人半神的作麯傢,是不朽的天纔作麯傢。在這本書裏,作者對這50位超凡人聖的作麯傢的生平和音樂特點作瞭簡要精闢的介紹,為讀者挑選齣每位作麯傢的5首最著名、最具有代錶性的“入門必備”麯目,同時又列齣每位作麯傢約20首“經典收藏”作品,供愛樂者欣賞。50位作麯傢,超過1000部經典的音樂作品,容納在這樣一本書中,不論你是剛剛開始建立一個音樂作品庫,還是想擴大已有的收藏,甚至進一步延伸到未曾接觸過的新作品和作麯傢,你都會發現,本書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音樂指南。

評分

書不錯,厚厚一本,挺值。

評分

的確是好書,對入門者挺有幫助,可以看著他說的都聽一聽,以及一些他沒細說但提到瞭的作麯傢也可以聽一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