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放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31829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430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浙江文史知识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就会使你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么?我们汉族,历史很长,开化较早,人口众多。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 书中将告诉你真正的原因,其实现在被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节日,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都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又比较低下造成的。

目录

钟敬文/序:节日与文化
溯源篇
一、上古岁时观念初探
(一)原始岁时观念的萌发
(二)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性
二、汉魏民众岁时观念与岁时节日体系
(一)汉魏民众岁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
(二)汉魏岁时节日体系的出现
三、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
(一)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民俗节庆
(二)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
(三)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
(四)结论

鸟瞰篇
一、春节与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
二、“闹元宵”
——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
三、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
——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
四、祭墓与踏青
——清明节与中国人的家族情怀
五、“四月八,拜菩萨”
——传统节俗与佛教文化
六、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
——端午节俗形态分析
七、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
八、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
九、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十、菊花酒·茱萸佩·长寿节——重阳节俗漫话
十一、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
十二、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
十三、醉司命——祀灶与民间信仰
十四、腊鼓鸣春草生——腊日民俗的时间意义
余论:古今岁时节日文化的比较与思考

精彩书摘

  溯源篇
  一、上古岁时观念初探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民俗的前期形态经历了史前民俗、上古民俗及上古民俗向中古民俗转变的若干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由于民众生存能力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民众在时间感受、时间认知、时间操作上有着相当强的宗教政治色彩。人们对自然力有初步的认识,民众通过对天文物候的观察,认识时季的变化,不过这种认识往往隐藏在神秘的面具之后。岁时信仰与古代原始宗教意识紧密关联。虽然在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已有了较系统的节令体系,但民众参与的节俗活动很少,如果有的话,也主要体现在自古传承的岁时祭祀活动之中。应该说明的是上古民俗也存在着阶段性民俗差异,夏商周的民俗与春秋战国民俗就有明显的不同。
  (一)原始岁时观念的萌发
  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表述,它起源于中国民众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共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两个部分。“溯源篇”中主要进行历时研究,以纵向的时间顺序为坐标,探讨了汉魏以

评分

本书共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两个部分。“溯源篇”中主要进行历时研究,以纵向的时间顺序为坐标,探讨了汉魏以

评分

书收到了,非常不错。中华书局的,品质有保证。

评分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岁时文献资料的深刻思考,结合田野考察,向读者解释了:在中国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蕴育了中国民众特有的岁时观念,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体系。在历史—现实的时间流程中,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诸多节庆中,我们体味到了中华民族不息的生命意识,感悟到了民众情感的凝聚,历史的传承、社会活力的延续。

评分

岁时 民众大多通过节庆记忆也

评分

念的文化特征”时‘总结为这样三个核心纲要:“岁时的自然性质”、“岁时的原始宗教性质”、“岁时的政治性质”。而在概括

评分

  溯源篇中利用历史文献、考古及民族志资料,对中国传统岁时观念的起源与岁时节日的早期形态进行了辨析,着重探讨了汉魏时期岁时节日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认为汉魏以前的岁时观念除了有较强的自然属性以外,它还有着浓郁的原始宗教性质与王权政治性质;汉魏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融铸的重要时期,民众岁时观念虽然部分地传承了上古的岁时观念,但其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岁时信仰中的世俗性质增强,岁时中的政治性质逐渐转向了社会规范的性质。汉代中期以后岁时节日体系开始形成。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有如下三点表现:第一,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岁时节庆;第二,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第三,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神话传说的兴起及历史化。结论是汉魏以后的岁时节日有着与上古岁时不尽一致的意义,它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调节。

评分

总之,是很受用的一本小书,能够让我们了解很多的不知道的知识。另外,中华书局这套丛书的其他几本也很不错……

评分

书收到了,非常不错。中华书局的,品质有保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