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涂装手册

现代涂装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治良 编
图书标签:
  • 涂装
  • 油漆
  • 喷涂
  • 表面处理
  • 工业涂装
  • 汽车涂装
  • 木器涂装
  • 涂料
  • 工艺
  • 装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6181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875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24
字数:18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手册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岗位培训经验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等编写而成。在介绍涂料基本知识及涂装基本原理基础上,全面介绍涂装前处理、空气喷涂、静电喷涂、高压无气喷涂、喷漆室、电泳涂装、刷涂、刮涂、浸涂、淋涂、转鼓涂、辊涂、帘幕涂、自泳涂装、粉末涂装、塑料与木器上的涂装、涂层修补、多层涂装、重防腐蚀涂装、涂层固化、自动化涂装设备、涂装相关分析测试及三废处理等内容。全书覆盖了涂装方法、工艺与设备的各个方面。
  《现代涂装手册》可供涂装工程技术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及涂装车间工人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涂料性能和选择
1.1 涂料基础
1.1.1 涂料组成
1.1.2 涂料调色
1.2 环氧涂料
1.2.1 环氧树脂
1.2.2 成膜固化
1.2.3 环氧涂料
1.3 硝基涂料
1.3.1 硝基纤维素及树脂
1.3.2 成膜固化
1.3.3 硝基涂料
1.4 醇酸树脂涂料
1.4.1 醇酸树脂
1.4.2 成膜固化
1.4.3 醇酸树脂涂料
1.5 氨基树脂涂料
1.5.1 氨基树脂
1.5.2 成膜固化
1.5.3 氨基树脂涂料
1.6 聚酯树脂涂料
1.6.1 聚酯树脂
1.6.2 成膜固化
1.6.3 聚酯树脂涂料
1.7 丙烯酸树脂涂料
1.7.1 丙烯酸树脂
1.7.2 成膜固化
1.7.3 丙烯酸树脂涂料
1.8 聚氨酯涂料
1.8.1 聚氨酯树脂的种类
1.8.2 成膜固化
1.8.3 聚氨酯涂料
1.9 有机硅及其改性涂料
1.9.1 有机硅树脂
1.9.2 成膜固化
1.9.3 有机硅树脂涂料
1.10 乙烯类树脂涂料
1.10.1 氯乙烯类涂料
1.10.2 乙酸乙烯类涂料
1.11 氟树脂涂料
1.11.1 氟树脂
1.11.2 成膜机理
1.11.3 氟树脂涂料
1.12 特种涂料
1.12.1 导电涂料
1.12.2 示温涂料
1.12.3 耐热涂料
1.12.4 防火涂料
1.12.5 防污涂料
1.12.6 防腐涂料

第2章 涂料应用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2.1 涂料中高聚物的溶解
2.1.1 溶解度参数
2.1.2 涂装应用的溶解力测试方法
2.2 涂料的黏度
2.2.1 黏度及其相关的涂料特性
2.2.2 与黏度有关的名词概念
2.2.3 降低涂料黏度的常用方法
2.3 涂料在基体上的附着
2.4 涂料成膜方式
2.4.1 非转化型涂料
2.4.2 转化型涂料
2.5 热固性涂料的储存稳定性与固化速度问题
2.6 玻璃化温度
2.6.1 涂膜的t(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固化的影响
2.6.2 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多种因素
2.7 聚合物的柔顺性
2.8 成膜物的老化与防老化
2.8.1 老化的各种类型
2.8.2 聚合物的防老化与稳定剂
2.8.3 光稳定剂
2.8.4 金属钝化剂
2.8.5 小分子吸收剂
2.8.6 位阻胺光稳定剂

第3章 涂装前处理
3.1 粗糙表面的整平
3.1.1 磨光
3.1.2 机械抛光
3.1.3 电解抛光与化学抛光
3.1.4 滚光
3.1.5 振动光饰
3.1.6 刷光
3.1.7 喷砂
3.2 脱脂
3.2.1 物理机械法除油
3.2.2 有机溶剂除油
3.2.3 化学除油
3.2.4 电化学除油
3.2.5 擦拭除油和滚筒除油
3.2.6 超声波除油
3.2.7 油水分离装置
3.3 除锈
3.3.1 机械方法除锈
3.3.2 浸蚀法除锈
3.4 去旧漆
3.4.1 打磨用砂纸
3.4.2 旧漆清除工具
3.4.3 加热法去旧漆
3.4.4 化学法去漆
3.5 涂装前磷化
3.5.1 磷化原理及磷化膜结构
3.5.2 磷化的工艺过程
3.5.3 高温及中温磷化
3.5.4 常(低)温磷化
3.5.5 铝件磷化
3.5.6 磷化的一些特殊设备
3.6 铝及铝合金涂装前的氧化处理
3.6.1 涂装对铝材表面的要求
3.6.2 化学氧化
3.6.3 铝化学导电膜氧化
3.6.4 阳极氧化
3.7 镁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及非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
3.7.1 镁合金
3.7.2 铜及其合金
3.7.3 镀铬金属表面的处理
3.7.4 对钢铁裸露金属处理的步骤
3.7.5 锌及其合金涂装前的预处理方法
3.7.6 非金属表面涂装预处理

第4章 空气喷涂
4.1 空气喷涂的原理与特点
4.1.1 空气喷涂的原理
4.1.2 空气喷涂的特点
4.2 空气喷涂设备.-|
4.2.1 空气压缩机
4.2.2 涂料增压罐
4.2.3 喷枪
4.3 压缩空气供应
4.3.1 压缩空气
4.3.2 空气压缩机
4.3.3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4.3.4 维护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注意事项
4.3.5 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4 空气喷涂作业
4.4.1 微粒化特性
4.4.2 喷枪的调整
4.4.3 喷涂作业要点
4.4.4 喷涂作业注意事项、常见缺陷及改进方法
4.5 喷枪的选择与维护
4.5.1 选择喷枪的原则
4.5.2 常用喷枪
4.5.3 喷枪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4.6 手工喷涂
4.6.1 手工喷涂的基本技巧
4.6.2 喷涂典型产品时的技巧

第5章 高压无气喷涂
5.1 喷涂的原理
5.2 喷涂设备
5.2.1 动力源
5.2.2 喷枪
5.2.3 高压泵
5.2.4 蓄压过滤器
5.2.5 高压泵的选择与操作
5.2.6 输漆管道
5.2.7 加压泵输送系统的其他设备
5.3 喷涂效率与喷涂工艺
5.3.1 涂料喷嘴的选择
5.3.2 常用涂料喷嘴
5.3.3 涂料密度与涂料压力对涂料喷出量的影响
5.4 高压无气喷涂的施工
5.4.1 启动
5.4.2 喷涂
5.4.3 停机
5.4.4 施工安全
5.4.5 喷涂设备的压力损失
5.4.6 常用涂料无气喷涂工艺条件
5.5 新型无气喷涂设备
5.5.1 空气辅助无气喷涂设备
5.5.2 富锌涂料无气喷涂设备
5.6 加热喷涂
……
第6章 静电涂装
第7章 喷漆室
第8章 电泳涂装
第9章 自泳涂装
第10章 刮涂
第11章 辊涂、帘幕涂
第12章 刷涂、滚刷涂
第13章 粉末涂装
第14章 浸涂、淋涂、转鼓涂
第15章 木器、塑料、橡胶及皮革涂装工艺
第16章 重防腐涂料与涂装
第17章 多层涂装
第18章 漆层修补
第19章 涂层固化成膜及装置
第20章 自动涂装系统和机械化运输设备
第21章 涂料及涂层性能分析测试
第22章 涂装三废处理
附录 国内涂料、涂装有关标准目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3.2.5 擦拭除油和滚筒除油
  用毛刷或布蘸上一些除油物质如:石灰浆、氧化镁、洗衣粉、肥皂水、去污粉、磷酸钠、碳酸钠、草木灰以及有机溶剂,在零件表面擦拭,除去表面上的油污叫擦拭除油。这种方法效率低,一般只用于大型零件或批量小、形状特别复杂、用其他方法不易处理的零件。在碱液中易变暗的零件也可采用擦拭除油。
  滚筒除油是一种机械化的擦拭除油方法。除油零件可以和木皂角以及弱碱性溶液等一同放人筒内,加盖密封,在60~100r/min的转速下,进行除油。对于形状简单的零件,也可以不加木屑,直接加入除油溶液进行滚动除油。这种除油方法不适用于易变形的薄片零件。有外螺纹的、精密度高的零件,不能采用滚筒除油。黑色金属零件,一般应先用硫酸滚光1~2次后,再用碱液除油。在换碱液前,应采自来水冲洗净硫酸。碱液采用化学除油溶液;由于锌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因而锌及锌合金除油只宜采用较稀的酸和较弱的碱,没有生锈的钢铁零件,可直接采用碱液滚筒除油。
  3.2.6 超声波除油
  在以上介绍的除油方法中,如对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施加超声波振荡,不但能加快除油速度,而且能提高除油质量。
  将黏附油污的制品放在除油液中以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辐照进行除油的过程,叫做超声波除油。超声波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频率一般为30kHz左右,小型工件使用较高的频率,大型工件使用较低的频率。这种频率已超出了人耳的听力。超声波除油的基本原理是空化作用。当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反复交替地产生瞬间负压力和瞬间正压力,在振动产生负压的半周期内,液体中产生真空空穴,液体蒸气或者溶解于溶液中的气体进入空穴中形成气泡,接着在正压力的半周期内,气泡被压缩而破裂,瞬间产生强大压力(可高达上千个大气压),它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对溶液产生强烈的搅拌作用,并形成冲刷工件表面油污的冲击力,使零件表面深凹和孔隙处的油脂也易于除去。超声波除油可应用于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和电化学除油过程中。除油过程中的化学及物理化学的作用主要是靠除油溶液本身的性质,但超声波的引入能大大加强这些过程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除油的效率和能力。
  超声波强化除油对于形状复杂件、多孔隙的铸件、压铸件、小零件以及经抛光附有抛光膏油脂的制件,除油效果远优于一般除油方法。由于超声波直线传播,难以到达被遮蔽部分,应使零件在除油槽内旋转翻动,以使其表面上各个部位都能得到超声波的辐照,而收到良好的除油效果。

前言/序言


军事模型涂装进阶:迷彩的艺术与历史的重现 一本深入探讨军事模型涂装技艺,聚焦于历史还原与特定涂装风格的权威指南。 本书并非聚焦于通用的涂装基础或现代车辆的迷彩图案,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专业、更具历史深度的领域。它旨在为那些已经掌握了模型制作基础,并渴望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历史还原级”的资深模型师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进阶技术蓝图。全书的核心在于“精确性”、“历史考据”和“特殊效果的模拟”,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间,重现二战乃至更早时期军械的原始风貌与战场痕迹。 第一部分:历史迷彩的深度解析与精确复制 本部分专注于那些因时代变迁而逐渐被淘汰,但在模型界却拥有极高研究价值的经典涂装方案。我们不涉及当代数字化迷彩的讨论,而是深入挖掘战时生产的局限性与部队现场修改的随机性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1. 战前与早期迷彩的色彩科学: 德国的“三色泥土”系列(Dunkelgelb Pre-Shade): 详尽分析1943年至1944年初,德军坦克的底色涂装标准、不同批次油漆的色差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手工调配重现那种“略带粉化”的质感。书中会附带针对不同光照环境下,这些颜色表现的研究图表。 苏联“中灰色”与“橄榄绿”的过渡期: 探讨苏军在不同前线(如东欧、远东)对标准涂装的实际执行差异。重点演示如何模拟苏军在工厂出厂后,部队自行使用有限的油漆进行“战场急救式”的野外涂装,包括滚涂和喷涂残留的纹理。 美国 M4 谢尔曼的“橄榄褐色”光谱分析: 区分二战不同阶段(如北非、诺曼底、太平洋)美军使用的橄榄褐色(Olive Drab)的细微色差,特别是关于型号差异(如铸造体与焊接体)对漆面附着力的影响分析。 2. 日系装备的特殊光照适应性涂装: 日本帝国陆军的“黄褐色”与“茶色”的运用: 分析日军在东南亚湿热环境下,其特有的浅色调迷彩如何应对高湿度和强光照射。书中会提供专门的技巧来模拟漆面在热带气候下因老化而产生的“粉化”和“褪色”效果,而非简单的做旧。 海军陆战队与岛屿作战的“斑点”与“条纹”: 针对太平洋战场,介绍如何在模型表面创建由植被或沙土覆盖产生的临时性遮蔽涂装,重点是模拟油漆与底层色之间的自然剥落过渡,而非生硬的边界。 第二部分:涂装工艺的“反向工程”与材料的非标准应用 本章节旨在超越市售的预制旧化产品,鼓励模型师利用更原始、更具实验性的方法来重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涂装效果。 1. 模拟战时简易喷涂设备的局限性: “喷枪纹理”的再现: 战时供应紧张,喷涂工具往往简陋,导致漆面出现明显的“橘皮”或不均匀的颗粒感。本书提供详细的步骤,教你如何利用特定粘度的油漆和略微受损的喷嘴,刻意制造出符合特定年代工业水平的涂装纹理。 手工滚涂的痕迹处理: 针对后勤物资匮乏时期,部队利用滚筒或刷子对装备进行临时补漆的情况,展示如何用平头笔刷或小型海绵,模仿滚涂后留下的明显笔触和厚度不均。 2. 金属表面的“疲劳”与“暴露”技术: 锈蚀的化学模拟(非盐渍法): 专注于模拟湿冷气候下金属暴露后,油漆下层锈蚀物如何渗透到漆面裂缝中,形成深棕色或红褐色的“渗出”效果。这需要对锈蚀的化学反应有基本的了解。 “冷战”时期剥落的油漆层: 研究50年代至70年代,涂装在极端温度变化下,大面积油漆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规则或不规则剥落。内容包括如何使用特定的溶剂精确地“溶解”表层油漆,露出下一层底漆或裸金属。 3. 伪装网与附加设备的整合涂装: 覆盖物的“光照适应性”处理: 当模型上覆盖了麻布、帆布或简易伪装网后,其阴影部分和受光面的颜色是完全不同的。本书提供工具和技术,教你如何针对性地对模型本体和附加的伪装材料进行“环境光适应性”的上色,使整体画面具有高度统一的光影逻辑。 第三部分:历史细节的考证与表现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为历史负责”。涂装不仅仅是颜色,更是对服役环境、维护水平和战场状态的叙述。 1. 编号、标记与符号的“实战化”处理: 早期序列号的“笔涂痕迹”: 探讨二战早期,部队利用简单模板或甚至直接用刷子手绘的车辆编号,如何处理边缘的溢墨和油漆厚度变化。 战场磨损对标记的影响: 介绍如何让部队徽章、警告标识等被“部分掩盖”——例如,被沙土溅射、被泥浆覆盖边缘,或者因频繁擦拭而导致标识边缘模糊。 2. 泥土与环境的“色彩关联性”: “泥土色谱”的地域区分: 细致分析模型服役于不同地理环境(如苏联的黑钙土、北非的石灰岩土、欧洲的黏土)时,附着在履带、悬挂系统和车体底部的泥土和灰尘的颜色差异。这要求模型师掌握基础的土壤学知识,而非简单使用“深褐色泥浆”。 通过以上详尽的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完全掌握超越基础技巧的专业军事模型涂装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提升至博物馆陈列级的历史重现水平。本书着重于“如何做对”,而非“如何做快”。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的模型书很多都是图多字少,或者技术过于陈旧。然而,这本《现代涂装手册》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对空气喷笔(Airbrush)的使用讲解,从最基础的气压调节到复杂的渐变过渡技巧,分步骤图解得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工具时的客观态度,没有偏袒任何一个品牌,而是侧重于工具原理的掌握。例如,在处理大型军舰模型的水线附近油漆的厚度和光泽度时,书中特别强调了不同气压下颜料颗粒的扩散范围,这直接关系到模型海浪飞溅效果的真实性。此外,关于防锈处理和金属暴露效果的表达,书中采用了多种介质(如盐法、蜡笔、油画颜料)的对比演示,让我看到了不同材料组合出来的独特质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大开本的版式保证了每一张细节图都能清晰地展示工艺要点,阅读体验极佳,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仔细研读。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模型制作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宝典,即便我只是个初入坑的新手,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功底和无私分享的精神。首先,对于色彩理论的讲解简直是化繁为简,那些过去让我头疼的色卡对比、光影变化,在这里都有清晰的图例和步骤说明。我记得以前尝试给一架二战时期的战斗机上色,怎么调都调不出那种历经风霜的“褪色感”,试了市面上好几种颜料品牌,效果都不理想。直到我翻开这本手册,书中关于底漆选择、分层喷涂的技巧,尤其是如何通过干扫和湿擦来模拟金属磨损的质感,让我茅塞顿开。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公式,而是深入讲解了每种技术背后的原理,比如为什么在特定光照下使用消光剂而不是亮光清漆能更好地还原真实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旧化(Weathering)那一章,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旧”,更是教你如何“讲故事”——这架飞机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泥土溅到了哪里?雨水又是如何冲刷掉部分油漆的?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模型瞬间拥有了生命力,从一个静态的模型变成了一个有历史沉淀的艺术品。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时间喜欢给各种机械模型上色的爱好者,我最大的痛点就是如何让塑料件看起来像金属,尤其是那些需要展现高光泽和反光的赛车模型或科幻机甲。这本书在处理“金属质感”这一块,绝对是独树一帜。它没有简单地推荐银色或铬色漆,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金属的“脾性”——铝、钢铁、钛合金在自然光下的反射特性是不同的。书中通过大量的对比案例,教导读者如何通过在金属色底漆上叠加透明色层(Glazing)来模拟金属的“色偏”,比如,铝材常带有一丝冷灰,而钢材则可能偏向深蓝。对我这种对光影敏感的玩家来说,这种对物理特性的模拟非常重要。此外,关于蚀刻片(Photo Etched Parts)的涂装指导也极为实用,如何确保蚀刻片上的油漆不会因为太厚而掩盖住精细的纹理,书中给出了精确的稀释比例和喷涂距离建议,这些都是实践中摸索多年才能得出的宝贵经验。

评分

我是一个资深的老玩家了,我的工具箱里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打磨砂纸和进口的特殊油漆,自认为在喷涂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尤其是在处理现代载具和科幻模型方面。那些关于迷彩图案的精确绘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到数字迷彩(Digi-Camo)和复杂条纹图案的遮盖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过去总是在遮盖胶带撕开后发现边缘渗色或者图案变形,浪费了不少时间和材料。书中详尽分析了不同遮盖材料的粘性差异,以及在不同曲面上预先打磨的必要性,这对于追求极致精度的玩家来说,是无价的经验。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触及到了很多我以前忽略的细节处理,比如如何用极细的笔触模拟天线上的漆面剥落,或者如何使用极低粘度的稀释剂进行“油污渗流”效果的制作,这种细致入微的把控,是那些浮于表面的教程无法比拟的。它不是在教你“怎么做”,而是在教你“如何做到完美”。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本简单的“操作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视觉美学和材料科学的综合读物。它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让我从一个“机械师式”的制作者,转变为一个“艺术家式”的涂装者。它教会我如何看待光线、阴影和色彩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单纯地复制参考照片。例如,书中关于“消光度”的研究让我明白,即便是同一架飞机,在晴天和阴雨天的涂装效果也应有所不同,这需要对清漆的配比进行微妙的调整。对于那些热衷于历史还原和科学考据的玩家,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涂装规范的引用和解析,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即便某些特定的军事涂装我可能用不上,但那种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对细节的执着,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今后所有作品的制作流程。总而言之,它为我打开了模型涂装领域更深层次的大门。

评分

现代涂装手册这本书还不错,正版的,快递速度也很好呀。推荐!希望更多的人能从《现代涂装手册》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乐趣。

评分

初入新的行业不就,同事推荐购买了这本书,现在公司同事有什么不懂的都会通过它去了解,大伙觉得蛮实用的。

评分

办公用书,随便买的....

评分

东西很好用,非常温和柔软舒适

评分

很好的参考资料~~~~~~

评分

价格比第三方商家略贵,但胜在书籍齐全,可以省下运费,总的也差不多!

评分

快捷方便 上午下单 下午就到了 佩服京东的速度

评分

是本不错的涂装工具书。涂装的

评分

货到手的时候外敷的塑料包装稍微有点破裂。内容比较丰富,仅供随手翻翻看看。前后内页都是广告。总的来说还行吧,作为工具书不得不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