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健康花草种植一点通
作 者:她品 主编
I S B N :9787533544539
出 版 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4月1日第1次印刷
字 数:180000字
页 数:276页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克
原 价:22.9元
编辑推荐
于居家生活中自己动手种植花花草草,既能享受健康,又趣味盎然。种花植草不仅可以修身养性,也是美化居室的“花”招!采掬大自然的**风情,为室内屋外独创自家格调,这就是家庭绿化和美化的魅力,家庭园艺已成为当今都市的一种时尚。本书介绍95种健康花草种植技术、65个莳养技巧推荐,打造100%纯天然私家氧吧。
目录
第一章 熟悉花草基本习性
1 初步认识健康花卉
2 花卉生长的基础要素
3 花卉种植基本用具
第二章 勤练园艺基本功
1 上盆换盆,给花草安家
2 浇水大有学问
3 修剪可锦上添花
4 花肥,花草的营养品
5 妙制各类花肥
6 叶面施肥,增添营养
7 花卉施肥有讲究
第三章 花卉管理进阶
1 花卉春季管理技巧
2 花卉夏季管理技巧
3 花卉秋季管理技巧
4 室内花卉越冬管理
5 室外花卉越冬管理
6 调控花期妙招
7 花卉有性繁殖
8 花卉无性繁殖
第四章 让花卉远离病虫害
1 防花卉入室叶片泛黄
2 巧治花卉营养缺乏症
3 轻松对付盆土板结
4 除病杀虫技巧
第五章 阳台花卉,演绎沙漠绿洲
◇太阳花
◇月季
◇米兰
◇茉莉
◇雀梅
◇紫薇
◇石榴
◇虎尾兰
◇观赏辣椒
◇花毛茛
◇鸡冠花
◇一品红
◇朱顶红
◇芦荟
◇苏铁
◇杜鹃
◇百合花
◇非洲菊
◇天竺葵
◇沙漠玫瑰
◇仙客来
◇果子蔓
◇卡特兰
◇四季秋海棠
◇瑞香
◇金钱树
◇石斛兰
◇兜兰
◇绿宝石
◇莺歌凤梨
◇大花蕙兰
◇文心兰
◇大岩桐
◇散尾葵
◇袖珍椰子
◇龙船花
◇马蹄莲
◇三色堇
◇矮牵牛
◇菊花
◇牡丹
◇球兰
◇长寿花
◇十二卷
◇豆瓣绿
◇小苍兰
◇倒挂金钟
◇佛手
◇富贵籽
第六章 室内花卉,打造居家氧吧
◇中国兰花
◇巴西铁
◇肾蕨
◇橡皮树
◇文竹
◇铁兰
◇幸福树
◇龟背竹
◇发财树
◇蝴蝶兰
◇火鹤花
◇吊兰
◇绿萝
◇君子兰
◇万年青
◇康乃馨
◇风信子
◇迷迭香
◇荷兰铁
◇报春花
◇常春藤
◇非洲紫罗兰
◇蟹爪兰
◇滴水观音
◇孔雀竹芋
◇鹅掌柴
第七章 庭院花卉,营造私密花园
◇芍药
◇金鱼草
◇珊瑚樱
◇鸢尾
◇铃兰
◇薄荷
◇牵牛花
◇桂花
◇栀子花
◇薰衣草
◇棕竹
◇虎耳草
◇腊梅
◇南天竹
◇丁香花
◇山茶花
◇木槿
◇三角梅
◇向日葵
◇榕树
◇紫藤
◇美人蕉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不同家居环境特点,从花卉挑选、选盆与配土、环境控制、种养技巧、花期调控、繁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重点介绍近百种有益健康的花草,将较新的养花知识全面呈现给读者;介绍实用、便于操作的养护技巧,让爱好者掌握家庭花卉栽培要领,解决种养中的常见疑难。
这本书中关于“植物的四季管理”的章节结构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园艺书那样简单地按春、夏、秋、冬划分,而是根据“植物的生理休眠期”和“活跃生长期”来进行阶段性划分。举个例子,对于一些温带的宿根草本植物,书中详细描述了在进入自然休眠前,需要逐步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的配比,并逐渐减少浇水量的“衰老过渡期”管理方法。这种基于植物生命科学而非日历季节的划分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种植视野。它让我理解到,养花草并非一成不变地浇水施肥,而是需要根据植物自身状态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策略。此外,书中对“换盆时机”的探讨也极为细致,它提供了一系列指标——根系缠绕程度、土壤板结程度、以及不同季节对根系修复能力的评估——来帮助读者判断“何时是最佳的微创手术时机”,而不是简单地建议“春天换盆”。这种深刻的、以植物本体为中心的叙事角度,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在“药用植物”和“食用香草”的介绍部分,笔触异常的谨慎和保守。我本来是冲着“健康花草”这个标题来的,期待能看到一些神奇的偏方,比如某种叶子泡水能治失眠,或者某种根茎能清热解毒。然而,作者在描述每一种植物的功效时,都反复强调“仅供参考”、“请勿盲目内服”、“咨询专业人士”等字样。对于那些被广泛宣传为“神草”的植物,它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其传统用途,然后迅速转向了园艺养护的技术细节——比如它们对土壤pH值的具体要求,以及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最佳浇水频率。这种近乎于“扫兴”的严谨态度,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可能不是一位热衷于推销健康理念的博主,而更像是一位潜心研究植物分类和栽培技术的学者。它几乎是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误解或法律风险的“功效宣传”,而将重心坚定地放在了“如何让这种植物健康地活下来”这一核心任务上。这种对自身定位的清晰把控,虽然少了些许猎奇的乐趣,却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风格相当“复古”,如果用现代审美来看,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字体选择偏小,行距也比较密,而且印刷的清晰度时好时坏,尤其是一些表格和细微的图示,感觉像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业技术手册里直接扫描出来的。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几乎完全没有彩色照片作为参照。当我们面对一株叶子背面布满白色粉末的植物时,如果书里没有一张清晰的白粉病特写,读者很难立刻对症下药。这本书似乎假定读者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或者说,它更倾向于让你通过文字描述去辨认病症,而不是依赖视觉刺激。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花了不少时间对着那些文字描述,对照我阳台上的那盆快要枯萎的香草,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出病变的样子。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意味着阅读过程必须是主动的、带有极大耐心的,它要求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在田间地头学习的老农,而不是一个在咖啡馆里翻看时尚园艺志的都市白领。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关于“耐心”和“系统性思维”的训练。它没有提供任何“七天速成”、“一月见效”之类的诱人承诺。相反,书中关于播种和育苗的部分,用了整整三个章节来探讨不同介质(泥炭土、椰糠、蛭石、珍珠岩)的最佳混合比例,以及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最低“休眠打破”时间。我记得有一次,我急于想看到我的迷迭香种子发芽,就按照自己想象中的“常见方法”去操作了,结果自然是失败了。后来回头翻阅这本书,才发现它详细说明了迷迭香种子发芽需要在相对低温(15-18摄氏度)下经过数周的“冷层积”过程才能激活胚芽。这种需要对照多张表格、精确计算温度和湿度的阅读体验,让我不得不放慢节奏。它教会我的不是快速种植,而是如何尊重植物的生命周期,如何通过细致的记录和定期的观察,去“预测”而非“强迫”植物的生长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图片,看上去就是一本老老实实的工具书。我原本以为它会像市面上那些流行的园艺杂志一样,充斥着色彩斑斓的开花植物照片,教人如何搭配出“网红”阳台。然而,当我翻开内页时,才发现我的期待落空了。它开篇就大篇幅地讲解了土壤的酸碱度和透气性对不同植物根系生长的决定性影响,而不是直接跳到“如何让你的月季开出巨型花朵”。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来解释光合作用的微小机制,甚至还配有几张略显简陋但极其实用的图表,来阐述不同波长的光线对叶绿素合成的作用。坦白说,初看时有些枯燥,我差点就合上了,觉得这更像一本大学基础园艺教材的简化版,而不是一本“入门教程”。不过,坚持读下去后,我意识到这种深度讲解恰恰是它最宝贵的地方——它没有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为什么”的根源。对于真正想弄明白植物习性的人来说,这种扎实的理论基础比一堆快速见效的“小窍门”要实用得多。比如,关于水分管理的那一章节,它不是简单地说“不要浇太多水”,而是根据植物的叶片厚度、气孔密度以及季节变化,提供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判断框架,让我第一次理解了“见干见湿”背后的科学逻辑。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一般
评分这本书比较实用
评分好
评分这本书比较实用
评分嗯,这个价位这个东西算可以了
评分这本书比较实用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嗯,这个价位这个东西算可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