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修订版) 识兰赏兰养兰工具书 兰花图鉴大全 兰花栽培养殖技术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修订版) 识兰赏兰养兰工具书 兰花图鉴大全 兰花栽培养殖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清涌 著
图书标签:
  • 兰花
  • 中国兰花
  • 兰花图鉴
  • 兰花养殖
  • 兰花栽培
  • 园艺
  • 花卉
  • 植物
  • 鉴赏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3551469
商品编码:2038803433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修订版)

定价:98.00元

作者:刘清涌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335514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亮点一 全:全书收录1000余种国兰名品珍品,涵盖了各种类兰花(如春兰、莲瓣兰、春剑等)和各欣赏类型(如瓣形花、素花、色花、奇花等),从中可见国兰古今名品的概貌。
亮点二 新:此次修订注重收录近10年涌现的新品种,如春兰神话、凤冠、晶莹之花,莲瓣兰聚宝荷、黄金海岸出艺等,蕙兰元宵、翠丰、贵妃醉酒,建兰刘扬荷、赤诚、丹霞白素荷等。
亮点三 美:本书不但品种档次较高,而且大多数品种照片较为精美,较好地展示了名品珍品的风采。闲暇时随心翻阅欣赏,愉悦之感油然而生。


内容简介




2006年,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该书收录1300余种兰花名品。每一品种均附有一照片,用星号表示其欣赏价值,并以扼要的文字予以点评。全书以兰花类别(春兰、莲瓣兰、春剑、蕙兰、建兰、墨兰、寒兰)为分类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按瓣形花、色花、蝶花、奇花、叶艺品等归纳编排。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兰友的欢迎,一版再版,被誉为“养兰赏兰必备工具书”“兰花名品金典”。考虑到近10年,兰花新品名品迭出,作者对该书做了深度修订,删去了500余种品种较低的品种,换上500余种高品位的新品珍品,使该书焕然一新。修订后的本书,品种档次提升了,观赏性、时尚性、代表性、实用书更强了,反映了现代兰花品种的概貌和鉴赏潮流。



作者介绍




刘清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赏兰家、兰文化学者。现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曾长期担任《中国兰花》杂志主编,《兰》杂志执行副主编。著有《兰花——一个文化符号》《赏兰实用全书》等10余种图书。长期担任全国性和各地兰展评委,熟知各地兰花品种的概况。刘清涌具有深厚的兰花鉴赏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兰花鉴赏体验,对于兰花鉴赏有独到的见解。




蝶舞幽谷:世界名贵蝴蝶图鉴与生态探秘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全球范围内珍稀、美丽蝴蝶物种的综合性图鉴与生态研究专著。我们聚焦于自然界中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鳞翅目昆虫,旨在为昆虫爱好者、自然摄影师、生态学者以及对生物多样性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一本权威、详尽且充满美感的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蝴蝶的奥秘——形态、分类与进化 本书首先从昆虫学的基本视角出发,深入解析蝴蝶的生命周期、解剖结构以及特有的生态适应性。 1.1 蝴蝶的形色之谜 详细介绍了蝴蝶体表的鳞片结构,这是赋予蝴蝶绚烂色彩的微观基础。我们将运用高倍显微照片,揭示结构色(如蓝闪蝶的结构色原理)和色素色(如凤蝶的黄色和黑色素)的形成机理,阐述这些色彩在求偶、伪装和警戒中的功能。书中会特别辟章节讲解翅膀的脉相结构,这是鉴定不同科属的关键依据。 1.2 全球蝴蝶的宏观分类 基于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研究成果,本书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分类系统,系统梳理了现存蝴蝶的各大超科、科、亚科。内容涵盖了燕尾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蛱蝶科(Nymphalidae)、灰蝶科(Lycaenidae)以及弄蝶科(Hesperiidae)等主要类群的特征、分布及其演化历史。对于那些具有独特生物学意义的“活化石”类群,如某些古老的凤蝶亚科,会进行深入的专题分析。 1.3 从毛虫到蝶——完全变态的奇迹 详细描绘了卵、幼虫(毛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形态变化和生态职能。幼虫期的取食行为、伪装策略,以及蛹期的休眠与变态机制,将以大量实拍图例进行对比展示,强调环境因素对变态过程的影响。 第二部分:世界珍馐——重点物种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收录了全球最具代表性、观赏价值最高或生态地位最重要的蝴蝶物种,按照地理分布和生物学关联进行编排。 2.1 新热带界的瑰宝:色彩与体型的极致 聚焦于南美洲的蝴蝶,特别是亚马逊雨林中的物种。详细介绍了: 光明女神蝶(Morpho)群: 剖析其惊人的结构色(虹彩蓝),并探讨其翅膀微观结构如何实现对环境光的完美反射与散射。附带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开合翅”对比图集。 猫眼蝶属(Caligo): 重点解析其翅膀上巨大的“猫眼”斑纹在防御捕食者(如鸟类)中的震慑作用。 色彩魔术师:凤蝶科巨型物种: 如亚历山大女王蝶(Queen Alexandra’s Birdwing,记录其体型和保护现状)、各种带有尾突的华丽物种,介绍其寄主植物的专一性。 2.2 旧大陆的优雅:亚洲与非洲的特色物种 涵盖了亚洲和非洲地区特有的珍稀蝴蝶,它们往往与特定的热带季风气候和山地环境紧密相关。 大蓝闪蝶(Urania spp.): 介绍这些日行性蛾类(常被误认为蝴蝶)在马达加斯加等地的独特生态位,以及它们对有毒植物的利用。 玳瑁蛱蝶与报春蝶: 分析亚洲高山地区蝴蝶对低温的适应策略,以及它们对季节性迁徙的依赖。 地域特有种: 针对中国、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等地的特有属种,提供更精确的地理分布图和野外识别特征。 2.3 温带地区的坚韧:北美与欧亚大陆的代表 关注温带蝴蝶的适应性,特别是那些具有长距离迁徙能力的物种。 帝王蝶(Danaus plexippus)的史诗级迁徙: 全景式展现其跨越数千公里的生命之旅,分析其导航机制和越冬地的生态敏感性。 白粉蝶与灰蝶的适应策略: 探讨它们如何通过卵的颜色伪装、幼虫期与蚂蚁的共生关系(灰蝶科),来确保在温带环境中的繁衍。 第三部分:蝴蝶的生态角色与保护前沿 本书不仅是物种图鉴,更是对蝴蝶生态价值的深刻解读。 3.1 传粉者与生态指标 阐述蝴蝶作为重要传粉昆虫的生理基础和生态贡献,特别是对某些特定开花植物的专一性授粉作用。同时,强调蝴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评估森林健康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理想“生物指示剂”。书中会展示一些因栖息地破坏而数量锐减的蝴蝶群落案例。 3.2 威胁、保护与野外观察礼仪 系统分析蝴蝶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农药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非法采集。详细介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濒危或极危的蝴蝶物种。 最后,本书提供了详尽的野外观察和摄影指南,强调“只带走照片,只留下脚印”的伦理规范,教授读者如何在不干扰野生种群的前提下,进行安全、高效的蝴蝶观察与记录。 本书特点: 全彩高清摄影: 收录超过1200张由全球顶尖自然摄影师拍摄的、反映蝴蝶自然习性(如求偶、取食、蜕皮)的高清特写照片。 精细化识别图表: 针对易混淆的近缘种,提供细致的形态对比图和地理分布信息。 科学严谨性: 参考文献覆盖近十年来的最新分类学研究成果,确保信息的前沿性与准确性。 目标读者: 昆虫学专业学生、生态学研究人员、自然保护工作者、生物多样性爱好者以及追求高品质自然读物的普通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兰友,我手里头的养兰书籍不少,但大多要么侧重于理论研究,过于晦涩,要么就是只堆砌了图片,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最吸引我的是其在“栽培养殖技术”部分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多浇水”或“少晒太阳”,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温度、湿度、介质的精确需求,甚至提到了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下的微调策略。比如,它对如何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通风策略的论述,就非常具有操作性,这在国内许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我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温室里湿度控制的设备参数,发现植株的整体长势明显优于去年同期。此外,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也参考了最新的园艺研究成果,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供读者选择,体现了修订版的与时俱进。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只看一次就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需要反复研读、随时查阅的“生产力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真的体现了“珍品鉴赏”的定位。首先,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那种略带哑光的铜版纸,既保证了图片的色彩饱和度,又避免了反光对阅读造成干扰。尤其是那些特写镜头,对兰花花型的细微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几乎能感受到花瓣的质感。对于我们这些重视外观呈现的读者来说,一本好的图鉴,其视觉体验是极其重要的。我把它放在茶几上,即便是偶尔翻阅,那种厚重而精致的感觉也让人心旷神怡。而且,修订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比如对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种,新增了现代园艺技术下的培育对比图,这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近些年培育水平的进步。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编者对兰花这份热爱的极致追求。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全面了解”的心态,毕竟“大全”二字吸引了我。这本书的覆盖面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通常见到的传统国兰(如春兰、蕙兰),对于蝴蝶兰、兜兰等洋兰的名品也进行了详尽的收录和介绍。这种跨越不同类别的收录,使得它真正成了一本可以通吃的图鉴。我过去在购买新品种时,常常因为信息分散而犹豫不决,但有了这本书,我可以在一个集中的平台上比较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历史背景乃至市场价值的初步判断依据。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珍品”的鉴赏标准阐述得非常到位,它教会了读者如何用更专业的眼光去评判一株兰花的优劣,比如对“荷之韵”、“梅瓣的弧度”等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描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审美层次。这本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养殖手册”,更像是一本兰花文化的百科全书。

评分

说实话,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工具书”属性和实用性,而不仅仅是那些漂亮的图片。这本书在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上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期。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章节,它没有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方法,而是系统地介绍了一整套涵盖了预防、物理控制、生物防治和必要时化学干预的完整流程。例如,书中对于如何自制低毒的环保型杀菌剂的配方和使用时机都有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追求绿色、可持续养护的兰友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它的“常见问题解答”部分,收集了大量新手在日常管理中容易遇到的‘死循环’问题,并给出了清晰的逻辑诊断树,让我能快速定位问题所在,不再盲目尝试各种方法。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手里握着的是一套经过验证、可靠性极高的养兰操作指南,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经验之谈。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兰花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之前总是对着网上的图片迷迷糊糊,分不清不同的品种,更别提怎么科学地养护了。拿到这本书后,那种“踏实”的感觉立刻就有了。它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专著,而是非常接地气。我尤其欣赏它在品种介绍上的细致入微,每一种名品都有高清的彩图,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连花瓣的纹理、唇瓣的色彩过渡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朋友送了我一盆兰花,我完全搞不清是哪一类,拿来对照这本书,很快就锁定了大概的范畴,然后根据书里提供的“环境适应性”和“常见病害防治”章节,我赶紧调整了摆放位置和浇水频率,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色彩搭配很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很多关键的技术要点都被单独拎出来加粗或用小标题标注,方便快速查阅。这种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工具书,放在案头随时翻阅,感觉自己养兰的信心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