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花卉(草本)

观赏花卉(草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自然博物馆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观赏花卉
  • 草本花卉
  • 园艺
  • 花卉栽培
  • 植物学
  • 园林
  • 花卉品种
  • 植物图鉴
  • 花卉知识
  • 阳台花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32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06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2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第1套大型自然珍藏图鉴图书——《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生动地介绍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诸多生命,那些植物、动物——花草、树木、游鱼、飞鸟、昆虫……从而激发读者的爱国豪情,自觉地热爱和保护自然母亲。书中同时涉猎世界著名的动植物,如美洲蜂鸟、非洲猴面包树、瑞士雪绒花等,帮助读者开阔眼界。
  全套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理想读物。
  ·专家阵容打造;
  ·以生动、有趣、实用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以精美的图片触动读者;
  ·以值得收藏的形式来装帧图书,全彩、铜版纸印刷;
  ·当代著名艺术家杨佴旻欣然创作藏书票,并赞誉本丛书为“书架上的自然博物馆”

内容简介

  全书总计收录常见草本花卉195种,配有高清晰彩色摄影图片,便于识别特征,正确鉴别。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草本花卉的名称、别名和产地,还对各种草本花卉的花果期、形态、习性和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帮助你满载而归。

作者简介

《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丛书编委会,由数十位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致力于把本丛书打造成一套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好书。其中,领衔专家为:
任传军 高级农艺师、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崔蕴杰 内蒙古减灾研究所所长
吕志通 园林规划设计专家,永一格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副总裁
陈 阳 福建三明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
宋纬文 福建三明市中医药学会顾问,福建三明医学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谢永富 福建省菌类专家
张晓屏 福建省农林、水产专家
著名艺术家、美学博士、杨佴旻教授为本套丛书创作藏书票





内页插图

目录

认识草本花卉…………018
草本花卉的园林应用…024
草本花卉的栽培管理…026
草本花卉的繁殖………028
PART 1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翠菊……………………032
孔雀草…………………033
小天蓝绣球……………034
万寿菊…………………035
麦秆菊…………………036
矢车菊…………………037
鸡冠花…………………038
千日红…………………039
凤仙花…………………040
大花马齿苋……………041
百日草…………………042
曼陀罗…………………043
一串红…………………044
波斯菊…………………045
醉蝶花…………………046
报春花…………………047
天人菊…………………048
大蔓樱草………………049
金盏花…………………050
熊耳草…………………051
虞美人…………………052
紫茉莉…………………053
水飞蓟…………………054
夏堇……………………055
月见草…………………056
高雪轮…………………057
勿忘我…………………058
羽扇豆…………………059
毛蕊花…………………060
麦仙翁…………………061
青葙……………………062
尾穗苋…………………063
蜀葵……………………064
藿香蓟…………………065
风铃草…………………066
二月蓝…………………067
PART 2 多年生草本花卉
六倍利…………………070
金莲花…………………071
三色堇…………………072
雏菊……………………073
毛地黄…………………074
锦葵……………………075
紫罗兰…………………076
石竹……………………077
含羞草…………………078
金鱼草…………………079
长春花…………………080
黄水仙…………………081
龙头花…………………082
桔梗……………………083
天竺葵…………………084
花烟草…………………085
飞燕草…………………086
仙客来…………………087
晚香玉…………………088
非洲紫罗兰……………089
朱顶红…………………090
文殊兰…………………091
康乃馨…………………092
满天星…………………093
香雪球…………………094
玉簪……………………095
紫菀……………………096
荷包牡丹………………097
鸢尾……………………098
红花酢浆草……………099
火炬花…………………100
姜花……………………101
火炬姜…………………102
翠雀……………………103
雄黄兰…………………104
百合……………………105
网球花…………………106
石蒜……………………107
萱草……………………108
葱莲……………………109
耧斗菜…………………110
瓜叶菊…………………111
六出花…………………112
芙蓉葵…………………113
大花金鸡菊……………114
郁金香…………………115
菊花……………………116
非洲菊…………………117
松果菊…………………118
秋海棠…………………119
芍药……………………120
大丽花…………………121
番红花…………………122
百子莲…………………123
落新妇…………………124
蛇鞭菊…………………125
洋凤仙…………………126
秋水仙…………………127
葡萄风信子……………128
雪滴花…………………129
花毛茛…………………130
铃兰……………………131
玉竹……………………132
香雪兰…………………133
大岩桐…………………134
唐菖蒲…………………135
花菱草…………………136
银莲花…………………137
球花报春………………138
红车轴草………………139
美人蕉…………………140
嘉兰……………………141
虎皮花…………………142
毛百合…………………143
马蹄莲…………………144
金光菊…………………145
雪光花…………………146
香水草…………………147
紫玉簪…………………148
观音兰…………………149
大花葱…………………150
花格贝母………………151
马利筋…………………152
薰衣草…………………153
欧蓍……………………154
艳山姜…………………155
君子兰…………………156
鹤望兰…………………157
PART 3 水生花卉
荷花……………………160
睡莲……………………161
白睡莲…………………162
王莲……………………163
黄菖蒲…………………164
香蒲……………………165
凤眼莲…………………166
雨久花…………………167
芙蓉莲…………………168
花蔺……………………169
水仙……………………170
花菖蒲…………………171
PART 4 兰科花卉
竹叶兰…………………174
春剑……………………175
蝴蝶兰…………………176
卡特兰…………………177
独蒜兰…………………178
石斛兰…………………179
血叶兰…………………180
墨兰……………………181
文心兰…………………182
大花蕙兰………………183
卷萼兜兰………………184
飘带兜兰………………185
PART 5 蔓生花卉
香豌豆…………………188
茑萝……………………189
牵牛花…………………190
吊兰……………………191
球兰……………………192
绿萝……………………193
小蔓长春花……………194
旱金莲…………………195
蝶豆……………………196
西番莲…………………197
五爪金龙………………198
铁线莲…………………199
马兜铃…………………200
吊灯花…………………201
打碗花…………………202
口红花…………………203
PART 6 多浆植物
长寿花…………………206
宝石花…………………207
红景天…………………208
堪察加景天……………209
蟹爪兰…………………210
芦荟……………………211
龙舌兰…………………212
豆瓣绿…………………213
PART 7 观叶植物
彩叶草…………………216
叶牡丹…………………217
花叶冷水花……………218
虎尾兰…………………219
海芋……………………220
伞草……………………221
鸭跖草…………………222
巢蕨……………………223
铁线蕨…………………224
肾蕨……………………225
铜钱草…………………226
猪笼草…………………227
万年青…………………228
虎耳草…………………229
文竹……………………230
水塔花…………………231
虎眼万年青……………232
金钱树…………………233
一叶兰…………………234
翠云草…………………235
欧海芋…………………236
香蜂花…………………237
PART 8 观果植物
观赏番茄………………240
观赏辣椒………………241
观赏蓖麻………………242
薄柱草…………………243
黄金果…………………244
唐棉……………………245
索引
中文名称索引…………246
英文名称索引…………248
拉丁名称索引…………251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针对一本名为《观赏花卉(草本)》的书籍,撰写的一份不包含其内容的、详细的图书简介: 《宏伟的工程奇迹:跨越世纪的结构与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索了人类历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成就,它们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智慧与毅力、对自然力量的理解与驯服的生动见证。我们聚焦于那些突破已知界限、耗费数代心血建造的巨型结构,旨在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建造的艰辛历程,以及它们对社会和地理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古代的巨擘——奠基与传承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古代文明留下的不朽丰碑。我们不会讨论任何植物或园艺主题,而是专注于结构工程的起源。 金字塔的几何学与物流挑战: 详细分析吉萨大金字塔群的精确对齐、石材的开采与运输技术。探讨古埃及人如何在没有现代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将数百万块重达数吨的巨石提升至高处,并精准定位。我们将深入研究其内部结构——如国王和王后墓室的设计,以及通风道的空气动力学意义,侧重于结构稳定性的数学模型。 罗马水道与混凝土的革命: 罗马帝国的水利工程是其统治的命脉。本章将剖析引水渠(Aqueducts)如何利用微小的坡度差实现数百公里的精确引水。重点解析罗马人对火山灰和石灰混合物——火山灰混凝土(Pozzolana cement)的掌握。这种材料的耐久性远超许多后世的早期水泥配方,我们分析其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它在万神殿穹顶(Pantheon Dome)结构中起到的关键支撑作用,穹顶的无筋混凝土结构至今仍是建筑界的奇迹。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与地基处理(理论探讨): 虽然空中花园的实际存在仍有争议,但本章将基于历史文献,推演若要实现这种多层灌溉结构,所需解决的地基承重与防水技术。这涉及到对古代水文管理和结构静力学的理论性重建。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飞跃——高耸与跨越 中世纪的工程学标志着人类对垂直高度和跨度的不懈追求,尤其体现在哥特式大教堂和早期桥梁设计中。 哥特式大教堂的骨骼结构: 摒弃对宗教艺术的描绘,我们专注于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的结构力学分析。飞扶壁如何将拱顶的侧向推力精确导向地面,使得墙体可以被拆解,允许引入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我们将运用现代有限元分析(FEA)的简化模型,来理解这种结构体系的受力平衡点,以及肋拱(Rib Vaults)如何分配重量。 早期跨海与河流桥梁: 探讨如古罗马的图拉真桥(Trajan's Bridge)等木结构桥梁的设计理念,即便它们大多已不存,其设计思想仍影响深远。重点分析中世纪早期石拱桥的建造技巧,特别是关于模板(Centering)的搭建与拆除过程,这是决定拱形结构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第三部分:工业革命的爆发——钢铁与机械的力量 蒸汽机和新材料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工程学的面貌,使得前所未有的规模成为可能。 水晶宫与预制装配技术的先声: 1851年的水晶宫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次革命性的模块化装配实验。我们分析其数万根铸铁柱和玻璃板如何在极短时间内被精确制造、运输和现场安装。这涉及标准化部件设计和高效的现场物流管理,是现代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鼻祖。 跨越天堑的铁路时代: 铁路的扩张要求工程技术必须克服地理上的巨大障碍。详细考察如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设计的索尔特肖桥(Saltash Bridge)——一座巨大的铁结构悬臂桥,以及早期隧道挖掘工程中通风、出渣和支撑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鸟笼式”盾构机的早期原型如何应对复杂的地下水文条件。 铸铁与钢结构的崛起: 从英国的铁桥(Iron Bridge)到埃菲尔铁塔,本书探讨了冶金技术进步如何直接转化为工程承载力的飞跃。分析埃菲尔铁塔在设计中如何巧妙地平衡风荷载与自身重力,确保在当时的最高结构面前依然保持稳定。 第四部分:现代巨构——高度、深度与跨度的新纪元 进入20世纪,工程学的目标转向极致的性能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超高层建筑的抗震与风洞试验: 探讨摩天大楼如何通过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Megaframe)和阻尼系统(如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来抵抗地震力与强风。我们将分析世界最高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结构响应模拟。 隧道工程的深层突破: 深入研究如英吉利海峡隧道(Channel Tunnel)这类跨国界、深埋于海床之下的工程。重点描述了现代大型隧道钻挖机(TBM)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精确控制掘进方向,并处理地质中的突涌水体。 现代悬索桥的张力艺术: 分析现代悬索桥(如金门大桥或伦敦塔桥)中主缆的受力分析、锚碇结构的设计,以及吊索的均匀受力分布。这部分将详细解释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以提高其疲劳寿命和承载能力。 结语:面向未来的挑战 本书最后展望了未来工程领域将面临的挑战,包括可持续性材料的研发、极端气候下的基础设施韧性设计,以及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在复杂结构管理中的应用。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大、严谨且极具历史深度的工程技术全景图,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不断重塑我们所生活的物理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上,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逻辑性和易读性。我希望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是循序渐进的,从基础认知到进阶养护,过渡自然流畅。如果能加入一些“常见错误诊断表”,就像医疗手册那样,列出“叶片发黄怎么办”、“花蕾萎缩的原因”等问题,并提供快速判断和解决方案,那将极大地方便日常查询。对我来说,阅读园艺书籍就像在学习一门需要即时反馈的课程,所以,清晰的索引和术语解释至关重要。我尤其讨厌那种将所有知识点堆砌在一起,没有重点的叙述方式。如果这本书能够采用模块化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可以针对性地只阅读自己感兴趣或遇到的问题部分,将会非常高效。希望它在文字的亲和力上做得足够好,既有专业性又不失温度。

评分

我是一位资深花友,对市面上大部分的入门级指南已经感到乏味,我更关注的是那些“隐藏的秘密”和“专业级的疑难解答”。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更偏向于实践者,但我的疑问是,它能否触及到一些更专业的领域,比如: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温室内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来刺激某些特定草本花卉的提前开花?或者,关于花卉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的入门介绍,是否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普通爱好者?我希望它能提供更深入的植物生理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特定条件下,植物会表现出某种生长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怎么做”的指令。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科学期刊的普及版一样,提供一些关于新引进草本花卉品种的遗传学背景和育种方向的讨论,那对我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期待它能填补我在技术细节上的知识盲区。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似乎相当扎实,但真正让我好奇的是它在园艺美学层面的探讨。观赏花卉不光是植物学上的研究对象,更是美化生活空间的重要元素。我期望书中能有专门的章节,教导如何根据花卉的色彩饱和度、株高和花期错落感来进行组合盆栽的设计。比如,如何利用冷色调的花卉来营造宁静的氛围,或者如何通过强烈的对比色来制造视觉焦点。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超越基础种植技巧,提供更高阶审美指导的读物。如果它能配有大量高质量的实景案例照片,展示不同季节、不同主题的花卉景观布局,那价值就更大了。我希望它能启发我跳出“种一盆花”的思维定式,转向“构建一个花卉场景”的艺术实践。仅仅知道如何浇水施肥是不够的,如何让这些草本植物在我的小花园里和谐共处,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和乐趣所在。

评分

我对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型的园艺方法越来越感兴趣。这本书,作为一本关于观赏花卉的专著,是否触及到了现代园艺中越来越重要的环保主题?我期待看到关于如何制作天然肥料、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来替代化学农药的详细介绍。例如,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吸引益虫(如瓢虫、草蛉)到花园中,形成一个微生态平衡系统的具体操作指南?观赏花卉的种植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希望作者能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种植哲学,推荐那些适合本地气候、抗病性强的本土草本品种,而不是一味推崇需要大量人工干预的进口品种。这本书如果能体现出对生态责任的关注,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绿色种植方案,那它就超越了一本普通的园艺指南,成为了一本具有前瞻性的生活指导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以及清晰的字体排版,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质感。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它对“观赏花卉”这一主题的整体把握。从目录上看,内容似乎涵盖了从播种、日常养护到病虫害防治的方方面面,而且特别强调了“草本”这个细分类别,这对我这种刚开始尝试在阳台种植一年生花卉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指南。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不同光照需求和土壤配比的详细图表,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提供大量实用的“操作手册”式的指导。毕竟,书本再精美,最终还是要看它能否真正帮助我把那些娇嫩的花苗养得生机勃勃。我希望它能深入讲解一些特定品种的习性,比如矮牵牛的修剪技巧,或者香豌豆的攀援方法,而非泛泛而谈。从翻阅的初步印象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并存的,让人有信心把它当作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

喜欢,非常好

评分

下次一定买全,很好的书

评分

喜欢,非常好

评分

cipsvl观赏花卉(草本)

评分

这个系列的图书可以收藏~挺不错

评分

好书,很不错,以后慢慢看

评分

纸张不错,花画的也不错

评分

可以、、、、、、、、、、

评分

图片很清晰也很漂亮,纸质很好,唯一遗憾的就是不是线装的,不过整体还是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