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书名: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12本 | 作者: | 定价:1128.4 |
| ISBN: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9月 |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 重量: | 字数:1 | 平装:精装 |
|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或封面显旧,敬请谅解!(以实物为准) | ||
|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 ||||
| 序号 | ISBN | 书名 | 单价(元) | 作者 |
| 1 | 9787117005029 | 医部全录 第一册 | 81.30 | 作者 |
| 2 | 9787117005036 | 医部全录 第二册 | 51.40 | 作者 |
| 3 | 9787117005043 | 医部全录 第三册 | 57.00 | 作者 |
| 4 | 9787117006385 | 医部全录 第四册 | 133.40 | 作者 |
| 5 | 9787117006392 | 医部全录 第五册 | 126.50 | 作者 |
| 6 | 9787117006408 | 医部全录 第六册 | 142.70 | 作者 |
| 7 | 9787117002752 | 医部全录 第七册 | 153.90 | 作者 |
| 8 | 9787117003872 | 医部全录 第八册 | 56.70 | 作者 |
| 9 | 9787117002806 | 医部全录 第九册 | 59.20 | 作者 |
| 10 | 9787117005456 | 医部全录 第十册 | 127.10 | 作者 |
| 11 | 9787117007436 | 医部全录 第十一册 | 87.80 | 作者 |
| 12 | 9787117009157 | 医部全录 第十二册 | 51.40 | 作者 |
| 内容简介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七册 诸疾 下 卷二八八-卷三五八),ISBN:9787117002752,作者:(清)陈梦雷等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1)(第3版)》是1996年第2版后的修订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组织全国中医药科研院所、院校的中药专家历时3年修订编写。此次修订主要包括增加部分新的中草药品种,订正、增补各项内容,增加药材性状、到地与产区、饮片性状、用药警戒等项。但注意把握内容的深浅度,使其适合基层专业人员的需求。做到内容科学、先进、实用。 |
终于等到这套《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了!一直以来,这套书在我心中都有着神圣的地位,能够拥有如此精良的点校版本,简直是梦寐以求。拿到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套书的体例宏大,内容详实,涵盖了古代医学的方方面面。点校本的价值在于它对原文的严谨考证和精细注释,这使得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读和曲解。书中关于一些古代医术的记载,例如针灸、推拿等,都写得非常详细,配合着清晰的点校和注释,即便我不是专业的针灸师,也能大致理解其原理和操作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的深入探讨,这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刻。我常常会被书中的某些医案所吸引,那些古人如何通过辨证施治,化解病痛的故事,读来令人心生敬佩。这套书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集合,更是一种治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评分捧着这厚重的十二册《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古代医学智慧的宝库。刚开始翻阅,就被其宏大的体例和严谨的考证所震撼。点校本的出现,无疑是医学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一大福音。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将古籍影印呈现,而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校勘、注释,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得以清晰呈现。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药物的性味归经、方剂的组方原理,都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虽然我并非专业医者,但仅仅是阅读这些文字,便能感受到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道的执着。点校的精细体现在每一个字的斟酌、每一个注脚的引证上。有时会因为一个字的点校差异而联想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同学派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学习过程。不得不说,这套书不仅是医学的集大成者,更是一部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沉浸在其中,感受古老智慧的魅力。
评分这是一套让我既敬畏又感到亲切的医书。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古籍难读,诸多版本质量参差不齐。当《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简直欣喜若狂。这套书的装帧典雅,纸张舒适,触感温润,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点校本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学术价值。原书庞杂,历代辗转流传,难免讹误。点校者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校勘,纠正了不少错误,并附有详尽的注释,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我可以更专注于理解医理本身,而不是被繁琐的字词句所困扰。书中内容包罗万象,从基础的生理病理,到各种疑难杂症的论治,再到药物的辨识和应用,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亮点,新的思考。感觉自己像个寻宝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索,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
评分这套《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痴迷于中医古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过去翻阅旧版本,常常为字词的讹误、句读的不清而苦恼,而点校本的出现,则像拨开迷雾,让我得以窥见古籍原本的风貌。十二册的篇幅,看似庞大,但经过点校者精心梳理,内容条理清晰,易于检索。我最看重的是其学术严谨性。书中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推敲,并附有详尽的参考资料,这大大增强了其可信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药性理论的阐述,以及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协同作用,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中药的精妙之处至关重要。通过点校本,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古人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他们如何根据这些认识来制定治疗方案。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心和热爱。
评分这套《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点校本》是我近来最得意的收藏之一。作为一个对中医理论情有独钟的人,我深知古籍整理的艰难,也深知点校本的意义非凡。这十二册书,我每天都会翻阅几页,仿佛与古人一同在书斋中切磋医理。我并非医学科班出身,但通过点校本的清晰梳理和注释,许多过去觉得难以理解的概念,如今都豁然开朗。例如,书中关于“气血津液”理论的阐述,在点校本的梳理下,其内在逻辑和不同学派的观点对比,都变得异常清晰。我也特别喜欢书中对经典方剂的讲解,不仅列出了药材和用法,更深入剖析了方剂的君臣佐使,以及其针对不同病症的灵活变通。这让我认识到,中医的精髓并非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融会贯通、灵活应变的智慧。点校者们的工作,就像是为我们这些后来者铺设了一条平坦大道,让我们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