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云传(套装共4册)
原价:136.00元
作者:金冲及,陈群,曹应旺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7343113
字数:
页码:1867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陈云同志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在70余年的革命活动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陈云传(套装共4册)》较为丰富地道出了陈云一生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与革命情怀。反映了陈云同志的革命智慧与高尚情操,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与崇高思想。
内容提要
《陈云传(套装共4册)》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以及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
目录
一、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
二、投人工农运动
三、在江苏省委
四、中央特科书记和全总党团书记
五、在中央苏区和长征路上
六、向共产国际汇报和在新疆
七、中央组织部部长(上)
八、中央组织部部长(下)
九、主持边区财经工作
十、建立北满根据地
十一、坚持在南满
十二、主持东北财经工作与接管沈阳
十三、进北平,赴上海
十四、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十五、调整工商业
十六、抗美援朝中的财经工作
十七、准备大规模经济建设
十八、在“三反”、“五反”中
十九、出访苏联
二十、粮油棉统购统销
二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出台
二十二、两下江南
二十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十四、中共中央副主席
二十五、兼任商业部部长
二十六、改进经济管理体制
二十七、检讨反冒进
二十八、面对“大跃进”
二十九、面对庐山会议后的继续“大跃进”
三十、解决农业困难与粮食紧张问题
三十一、农村调查与煤炭冶金工业调查
三十二、担任新设立的中央财经小组组长
三十三、听评弹
三十四、受“文革”冲击,在江西“蹲点”
三十五、协助周恩来抓外贸
三十六、粉碎“四人帮”以后
三十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三十八、在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的日子里
三十九、重新主持中央财经工作
四十、倡导和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四十一、推动干部年轻化和执政党党风建设
四十二、重视宣传文化教育事业
四十三、晚年岁月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陈云传(套装共4册)》:
那时,贻善小学有学生三十多人,年龄有大有小,文化程度高低各异,老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年级。根据当时已达到的文化程度,陈云被分在三年级。
聪明好学的陈云仿佛走进一个新天地。对这所新式学校开设的语文、数学、手工、体育等课程,他都感到新奇,很喜欢学。他听课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成绩一直不错。据他幼年时的伙伴回忆,性格好静的陈云总是在看书、写字,自制力很强,有伙伴们叫他玩耍,他也只出来玩十多分钟,而且多数是站在一边看,然后赶紧回去写作业,读课文。由于舅父家生意忙碌,他还要在课余帮舅父母做些家务,为小酒店打打杂。他每天起得很早,点起油灯,便在店堂里读书、写大字,邻家的小朋友还在睡梦中时,就能听见他琅琅的读书声。舅父母看了也十分欣慰。
陈云在贻善小学读了两年。一九一六年,十一岁的陈云初小毕业。这时,表弟廖霓云刚刚降生,舅母的风湿病日益严重,家境困难,舅父没有能力供陈云继续升学。陈云只好在家帮助舅父母照看表弟,帮助料理酒店生意,充当小伙计。看着邻家的小伙伴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有时干杂活、有时抱小孩的陈云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这一切,廖文光都看在眼里。半年后,廖文光考虑让陈云外出学点技艺,以便日后谋生。在舅母一位亲戚的资助下,陈云又踏上了继续求学的路。
一九一七年夏,陈云乘一叶扁舟,沿河北上,到达青浦县城,来到青浦县乙种商业学校学习珠算和记账。舅父母的意思是希望他学点技术,将来能在商店里做账房,或者做点生意。这是陈云次离开家乡小镇来到县城,周围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眼界也开阔多了。
青浦县乙种商业学校的前身是县立乙种实业学校,创建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它的校址在青浦县城魁星阁(今城中南路三三七号青浦第二中学校园内)。开始时只设农科,后来增设商科,陈云入校前,学校已取消农科,改名为县立乙种商业学校,学制三年。因为县城离练塘镇远,舅父让陈云寄住在学校东边码头街八号“裕丰客栈”楼上的职工宿舍内。这是一幢不高的二层小楼,房子低矮狭小,条件很艰苦,但离学校近,还算方便。
在乙种商校里,陈云学习十分刻苦。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学苦练,做事专心致志,他在很短时间里就基本掌握了珠算,还初步学会写账。可惜仅仅一个多月后,陈云又因经济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继续在自家店里当小伙计。但这一个多月的学习,却对陈云此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少方便。
在舅父的小酒店里,陈云不声不响地做些杂务,从酒店客人们的闲谈中听到一些外界的事情。闲暇时,他喜欢的,就是跟着舅父到距家只有三十多米的长春园书场听评弹。
陈云舅父家东边、混堂浜西侧,本来有个开设于清朝末年的畅园书场。也许是座位少、容纳不了太多听众的缘故,民国初年,在畅园书场的旁边又造了一个新书场,取名“长春园”,有一百来个座位。为了招徕听众,书场经营者每天上午派个伙计,肩上扛个木牌,上面写着当天书目及艺人姓名,在镇上沿街走一圈,等于为书场做广告。每当这时,一群孩子跟在伙计的后头,跑着跳着。在这群孩子中间,时常就有陈云。
在长春园书场,如果买不起票,可以站在墙边上免费听书。开始是舅父带他去,后来陈云有空时常一个人去。时间长了,书中讲的故事,他基本上都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讲给人家听,从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许多知识。由此,也培养了他终生对评弹的爱好。
由于商业发达,船只往来便利,小小的练塘镇上不但有了新式学校、电灯泡厂,还有寺庙道观和天主教堂;有巨商大贾,也有贫苦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
少年陈云环视着周围的一切。他有一个常去的地方,就是舅父家隔河对岸的隐真道院。吸引他的不是别的,而是那里时常传出的阵阵悠扬、动听的音乐。那时,道院的住持叫万隆泰。他出身贫苦,小时候是被三十块银元卖给这座道院做道士的。他见陈云聪颖好学,很是喜欢,还教陈云吹笛子、拉胡琴,两人很快成为朋友。
在来舅父家酒店的常客中,有一位中年人叫杜枢(字衡伯),曾肄业于松江府中学堂,在当地已算是大知识分子。一九一二年“章练塘公立颜安国民小学校”成立时,他被请来担任任校长。因为常来这家小酒店,时间长了,他看到瘦弱的陈云蹲在灶前烧火,做些酒店杂务,便跟他攀谈起来。交谈中,他发现陈云聪明好学,谈吐流利,记忆力强,便跟廖文光商量,免费保荐陈云人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这样,陈云又获得重新上学的机会。这是一九一七年深秋的事情,陈云刚满十二岁。
……
序言
第四段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我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年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书中关于他如何处理国内外复杂局势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一个领导者如何在高压之下做出艰难的抉择,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如何在变革中寻求发展。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它让我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评分第二段 合上书卷,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套书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伟人的丰功伟绩,更是关于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精神的传承。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他身上的那种朴实无华、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品质,如同明灯一样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书中关于他处理复杂经济问题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那种深邃的战略眼光,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都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经济管理者的非凡才华。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制定策略,如何在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这种学习并非纸上谈兵,而是通过生动的事例,让我看到了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宏大的国家战略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它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和治国方略的百科全书。
评分第一段 刚翻开这套书,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书中的文字朴实而有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人心。我被深深吸引,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的种种艰难困苦,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坚定与希望。每一页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从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到人民生活的点滴变化,都描绘得细致入微。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一个人的生平,更是走进了一个时代,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奋斗与选择,去体会那些历史洪流中的人物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它让我看到了一个领导者是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用他的智慧和远见为国家的发展指明方向。这种深入骨髓的历史感,以及其中蕴含的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是市面上许多轻松读物所无法比拟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新颖,论述清晰,让人豁然开朗,对许多过去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第五段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套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作者以一种非常客观、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一生娓娓道来。没有夸张的渲染,也没有刻意的拔高,而是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人物细节,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主人公的伟大。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也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事实,更是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从中不仅了解了主人公的个人经历,更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伟人的成长,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塑造,也离不开他自身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在聆听他的人生智慧和治国之道。
评分第三段 读完这套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立体,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看到了一个领导者,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决策者,更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普通人。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家人的朴实关爱,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真实与温暖。书中对于他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人物背后,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生活追求。这种真实,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也让我更容易产生共鸣。我从中体会到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需要超凡的智慧和能力,更需要一颗真挚而深沉的人民之心。这种对人民的赤诚,是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他能够获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
评分书面有压痕
评分很喜欢的书
评分书面有压痕
评分很喜欢的书
评分书面有压痕
评分好书
评分垃圾京东骗子公司
评分包装还好,只是配送的比较慢,四天才到
评分垃圾京东骗子公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