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读本》以儒家类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其中书篇近百种,对照现今传世者不到十种。这封先秦文化、思想、书法艺术的研究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1994年春,香港古玩市场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竹简,5月起,便陆续运到上海博物馆。经科学测定与文字识读,断代定域为战国时代的楚国竹简,因而定名为“楚竹书”。“楚竹书”简数共约1200余支,简上文字总数高达35000余字,内容涵括哲学、文学、历史、宗教、军事、教育、政论、音乐、文字学等。
目录
自序
凡例
(孔子诗论)译释
孔子诗论全文
孔子诗论分章译释
壹 总论之部
第一章 总论诗乐文
第二章 总论颂雅风之德,及风雅颂之用心
贰 分论之部
第三章 分论周颂
第四章 分论大雅
第五章 分论小雅
第六章 分论国风
参合论之部合论颂雅风之诗篇
第七章 合论风雅
第八章 合论风雅颂
(缁衣)译释
(缁衣)全文
(缁衣)分章译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一章
第二二章
第二三章
(性情论)译释
(性情论)全文
(性情论)分章浑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参考书目及简称
(孔子诗论)隶定及摹字
(缁衣)隶定及摹字
(性情论)隶定及摹字
精彩书摘
《郭店》“歪”字,陈伟先生以为“亟”之讹字,读“恤”,有“禁止”、“禁忌”义。(《郭店楚简别释》页68)刘信芳先生则以为“歪”是“亘”的繁形。《说文》从“亘”之“枢”训作“竟(境)”,因而刘先生以为今本“禁”可能是“亘”或“竟”之音讹(《郭店楚简<缁衣>解诂》页175)。
浚智案:《郭店》“歪”字的确读作“亘(恒)”。王力波《缁校》引《文选》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绿水。”李善注:“亘,引也。”据此,则简文“亘以行”意即“(君子)用行为来引导人民”,《郭店》本章重在“导民”,而非禁民,依“亘”解之即可。
旭升案:“亘(见纽蒸部)”、“禁(见纽侵部)”,声纽相同,韵为蒸侵对转(参陈新雄师《古音学发微》页1078),可以通假。疑字本作“亘”,意为“引导”(浚智说)、“规范”(《说文》训“亘”为“竟”,通“境”,引伸可以有“规范”义),释义较佳。今本音变为“禁”,释义不如《郭店》本。旨丌所彷:即“稽其所蔽”。《郭店》本作“馆丌所币”,今本作“稽其所蔽”。旭升案:《郭店》“诣”左旁从“食”省、从“口”为饰符,隶定可作“熊”,字从“旨”声,与《上博一》“旨”均应读为“稽”,《说文》以为“稽”从“旨”声。“蒂”,读为“蔽”,原考释径作“蔽”。员穆=文王于几义敬止:即“《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郭店》本作“《寺》员:穆:文王,于佴回敬岩”,今本作“《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大雅》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上博》本脱“敬”字,今依《郭店》本及今本补。
“于”,发语词。“几”字下部讹近“我”形,仍应释“几”。
旭升案:“几(见纽微部)义(疑纽歌部)”,对照《郭店》本与今本《礼记。缁衣》、《毛诗。文王》,当读为“缉(清纽缉部)熙(晓纽之部)”,“缉熙”、“几义”二词之声韵虽稍有距离,但均当视为联绵词,应该可以允许有较大的音辔幅度。
前言/序言
1994年春,香港古玩市场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竹简,5月起,便陆续运到上海博物馆。经科学测定与文字识读,断代定域为战国时代的楚国竹简,因而定名为“楚竹书”。“楚竹书”简数共约1200余支,简上文字总数高达35000余字,内容涵括哲学、文学、历史、宗教、军事、教育、政论、音乐、文字学等。以儒家类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其中书篇近百种,对照现今传世者不到十种。这封先秦文化、思想、书法艺术的研究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2001年11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册出版,首先发表的是该批文献中字数与竹简保存质量皆高的《孔子诗论》、《性情论》及《缁衣》3篇。《孔子诗论》内容有不少是今本《诗经》旧说所未见的;而《性情论》及《缁衣》2篇,与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缁衣》记载相仿,但某些文字又有不同,造成学界不小的轰动。
《上博一》之《孔子诗论》虽非《诗经》全貌,然出自战国人亲笔书写,其时代早于《毛诗》、《鲁诗》、《韩诗》、《齐诗》、《阜阳诗》,可以考见先秦《诗经》学之真实面貌,价值不言可喻,本书经过重新排序,全文理路更为清晰。《缁衣》与《郭店·缁衣》及今本《礼记·缁衣》,《性情论》与《郭店·性自命出》内容人部分相同,但文句、文字又有部分不同,其不同处,恰好可以作为探讨文字、文义之重要参考,且有可以纠正旧说者,其价值亦不言可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1997年,上博完成了全部竹简的脱水和去除污色工整。同年夏,上博召开所藏竹简文字内容整理和注释分工的会议,邀请简牍文字专家参加。参与楚竹书整理注释的专家人员分别来自上海、杭州、北京、香港等地,分别为马承源、濮茅左、陈佩芬、张光裕、李零、李朝远和曹锦炎。
评分
☆☆☆☆☆
《陳公治兵》由陳佩芬先生釋文考釋,共二十簡,其中完簡九枚,共存五百十九字。篇題據文意擬補。全篇記述了楚平王初年陳公受命整飭軍旅之事。文中主要人物陳公未見史籍記載。本篇句末右下角多設句讀符,僅存簡就達二十餘處,在出土簡文中不多見。
评分
☆☆☆☆☆
评分
☆☆☆☆☆
还好。。。。。。。。。!
评分
☆☆☆☆☆
《史蒥問於夫子》由濮茅左先生釋文考釋,存十二簡,缺損較多,無完簡,計二百三十六字。本篇不見篇題,全文記載史蒥與孔子的問答,故以《史蒥問於夫子》為題。本篇佚文的發現,使我們第一次看到孔子對“敬”的直接注說、對“強”的疏解,也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孔子思想中教與治的辯證關係。
评分
☆☆☆☆☆
《靈王遂申》由陳佩芬先生釋文考釋,共五簡,均為完簡,計一百六十七字。篇題據文意擬補。全篇完整記述了楚靈王欲滅申成公之事,文意清晰,語言精練。文中申成公及其子虛均未見史籍。
评分
☆☆☆☆☆
熊月之、翁闿运、章培恒、谢维扬、李玲璞、傅杰、严耀中、陈佩芬等先生也先后作了发言。先秦史专家谢维扬教授认为这批资料对于学术史意义巨大,并且提醒大家注意这批资料的性质的认定。
评分
☆☆☆☆☆
《邦人不稱》由濮茅左先生釋文考釋,存十三簡,其中完簡六枚,共三百五十八字。本篇原無篇題,借貫穿全文的伯貞謙辭“邦人不稱”為題。本篇為楚史佚文,五個排比貫穿全文,敘述了一代老臣伯貞敢於為楚國昭、惠王間的兩次國禍承擔責任,具有亂則救國、勝則辭賞、護國愛民、不為名利、為國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本篇的發現,為研究楚國昭、惠王時期的兩次國難,提供了新的史實。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