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木本观叶植物

常绿木本观叶植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池凌靖 著,李立 编
图书标签:
  • 观叶植物
  • 常绿木本
  • 园艺
  • 植物学
  • 园林绿化
  • 室内植物
  • 植物栽培
  • 花卉
  • 园艺技术
  • 植物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36411
版次:1
商品编码:1017078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百花盆栽图说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字数: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家庭中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常见品种,从品种简介、日常栽培与管理,繁殖方法,病虫害防治对策、家庭无土栽培、四季管理、组合盆栽中的应用、各品种栽培管理要点及其他用途做等方面进行论述,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种常绿木本观叶植物在家庭栽培管理的要点窍门。本书可供相关专业及广大花卉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池凌靖,1973年生,园林工程师。1990—1994年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专业。1994年8月至今,在福建省花卉盆景公司鲜切花场,福建省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省花卉盆景公司任职。现从事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1999年编写《月季》一书,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同年参与编写《现代花卉栽培实用新技术》一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花卉盆栽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传承。我国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花卉种质资源(不论名花良种还是野生花卉)极为丰富。现代社会人们对花卉的鉴赏水平越来越高,盆栽消费也一派繁荣。
  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居室中栽培自己所钟爱的花卉。社会礼仪交往中,也有很多人已将盆花作为礼物相互赠送。随着人们对环境美的时尚追求,许多人已从单纯用花卉点缀居室、闲暇修身养性,发展为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追求花文化的深刻内涵。有些人或欣赏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傲骨、铁树的坚韧,或陶醉于蝴蝶兰的争奇斗妍、牡丹的国色天香、仙人掌的

目录


前言
1 概述
2 品种简介
2.1 ‘鹅掌柴’
2.2 ‘澳洲鹅掌柴’
2.3 ‘孔雀木’
2.4 ‘八角金盘’
2.5 ‘福禄桐’
2.6 ‘十大功劳’
2.7 ‘变叶木’
2.8 ‘马拉巴栗’
2.9 ‘栗豆树’
2.10 ‘异叶南洋杉’
2.11 ‘金心正木’
2.12 ‘星点桃叶珊瑚’
2.13 ‘肉桂’
3 日常栽培与管理
3.1 盆栽用土配制
3.2 盆盎选择
3.3 上盆
3.4 换盆
3.5 温度调控
3.6 光线要求
3.7 湿度调节
3.8 通风要求
3.9 施肥要点
3.10

精彩书摘

  换盆一般是将植株移植到大一号的盆里。但如果盆的大小与植株的体量相适宜,也可以栽植在与原先的花盆里,换土不换盆。如果将植株种植到太大的盆里。盆土于得慢,土壤过湿反面不利植株的生长。
  3.4.4换盆后的管理
  栽后1一2周内,将盆栽放在风小、阴凉的地方。盆土的表面如干燥,可充分浇水,但不要过度浇水,否则会抑制根系的生长。为了防止萎蔫,可经常给叶面喷水。2周后,新根和新叶开始出现,此时可根据各品种的特性,将其移到合适的场所,并可按常規方法进行管理。
  3.5 温度调控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前言/序言


《草木人间》 《草木人间》是一部聚焦于生命韧性与顽强生长主题的散文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在严酷环境中依然绽放生机的植物,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关于生存、适应与超越的深刻哲理。本书并非植物图鉴,也不侧重于园艺栽培技巧,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引导读者去体会自然界中生命的张力与美丽。 书中开篇,作者描绘了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的胡杨,它们历经风沙侵蚀,却依然挺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金黄的叶片点燃生命的绚烂。这并非是对胡杨形态的详尽描述,而是对其生命态度的解读,是其不屈不挠精神的赞歌。随后,笔锋一转,又转向了山涧岩石缝隙中悄然绽放的野花。它们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阳光,却以纤弱的身姿,顽强地向外舒展,以最朴素的方式展现生命的活力。作者在这里,将视线从宏大转移到微小,从坚韧不拔的巨木转向了不起眼的野花,意在说明,无论生命的形式如何,其内在的生命力同样值得我们尊重与惊叹。 《草木人间》的重点在于“观察”与“感悟”。作者并非一位严谨的植物学家,她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平凡的植物,从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例如,书中有一章节,描写了墙角边默默滋长的苔藓。苔藓看似不起眼,却是湿润环境的忠实伴侣,它们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覆盖冰冷的墙壁,为城市角落增添一抹生机。作者没有去深入研究苔藓的细胞结构或繁殖方式,而是通过描写它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引申出关于“默默奉献”、“积少成多”的人生智慧。 再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雨后竹林苏醒的描写。当雨水洗刷掉尘埃,竹子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更显翠绿。作者并没有详细介绍竹子的品种,或者它的生长速度有多快,而是通过描绘竹叶上晶莹的水珠,竹竿上掠过的微风,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清新气息,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她借此来表达一种“雨过天晴”、“洗尽铅华”的心境,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本书的叙事方式是流畅且富于变化的。作者时而沉浸于对某个生命细节的细致描摹,时而又将视角拉远,与广阔的自然融为一体。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植物的生长状态与人生百态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描写一棵经历过风雪侵蚀的古树时,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树皮龟裂、枝干弯曲的视觉描述,而是通过古树的沧桑感,联想到人生中经历的磨难与沉淀,暗示着岁月在生命中留下的痕迹,以及这些痕迹所蕴含的厚重与智慧。 《草木人间》并非一本关于“永恒”的书,它更关注的是“过程”。作者关注的是植物如何经历四季的轮回,如何应对自然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尽情地舒展自己的姿态。她笔下的植物,没有刻意追求不朽,而是坦然地接受生命的短暂,并在短暂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比如,书中对落叶的描写,并非带着伤感,而是将落叶视为一种生命的告别,一种回归泥土的循环,一种孕育新生的前奏。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作者个人的生活片段,这些片段往往与她对植物的观察紧密相连。例如,她可能会在某个失意的时刻,偶然看到一株野草在石缝中顽强生长,从而获得慰藉和启示。又或者,在某个宁静的午后,她在自家窗台边观察盆栽植物的微小变化,从中感悟到生活中的细微之美。这些个人化的叙述,使得整本书的情感更为饱满,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而言之,《草木人间》是一本旨在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状态,来引发读者对生命、对生活、对世界进行深度思考的散文集。它不是一本指导性的读物,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温柔探寻。本书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生命的脉搏在悄然跳动。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由草木构成的、充满生命哲思的奇妙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他不仅仅在介绍植物本身,更是在讲述它们与人类生活的故事。我了解到,许多常绿木本植物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比如长寿、吉祥、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将植物学知识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我不再是将它们视为单纯的“绿色植物”,而是开始关注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让我对这些常绿的生命有了更深的敬意,也更加珍惜拥有它们所带来的独特价值。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能够拥有并打理好室内绿植,是一件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事情。这本书对于“低维护”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介绍,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它详细地介绍了那些对养护要求不高,但依然能够展现出绝佳观赏效果的植物品种。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却依然能拥有一个充满绿意的家。书中关于“懒人养护”的技巧,例如如何选择耐旱的植物,如何利用自动浇水装置,以及如何创造适合植物自我生长的环境,都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些章节,我对于打理绿植的顾虑大大减少,也更有信心将它们引入我的生活空间,享受它们带来的绿色慰藉。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在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持生机的植物充满了敬意,而这本书恰好聚焦于这一类“常绿”的生命。它所介绍的常绿木本观叶植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生命顽强力的歌颂。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植物如何在严寒中保持叶片翠绿,如何在室内环境中适应各种变化。我喜欢书中关于这些植物“越冬”的技巧,比如如何调整浇水频率,如何避免强烈的冷风直吹,如何选择合适的越冬场所。这些细节的讲解,对于生活在气候多变的地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因为不了解而让一些心爱的植物在冬天里受损,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呵护它们,让它们能够安然度过寒冷的季节,并在春天到来时,焕发出新的生机。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它教会我如何从常绿木本观叶植物身上发现美,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书中对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乃至生命力的描绘,都充满了艺术感。我读到关于常春藤如何攀爬生长,在墙面上勾勒出自然的画卷;读到关于琴叶榕宽大而富有光泽的叶片,如何为空间注入一丝现代感;还读到关于金钱树那圆润饱满的叶片,如何带来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这些文字不仅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这些绿色的生命,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宁静与诗意。书中的许多插图也非常精美,它们真实地展现了植物的形态美,让我即使身处室内,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评分

坦白说,我曾经觉得常绿木本观叶植物,不就是一种绿色的摆设吗?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详实的内容和生动的笔触,向我展示了这些植物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我了解到,许多常绿木本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备净化空气、调节湿度、甚至能够影响人的情绪的功效。书中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比如绿萝能够吸收甲醛,而白掌则能吸收空气中的氨气。这让我意识到,在享受它们带来的视觉美感的同时,我还能收获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这种“一举多得”的实用性,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植物介绍。我开始重新审视家中的每一株绿植,它们不再仅仅是装饰品,而是我生活空间里,沉默而勤劳的“空气净化器”和“情绪调节师”。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书,虽然我之前对这类植物的了解并不算深入,但自从翻开这本书,我便被其内容深深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绿意的奇妙世界。书中所描绘的那些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姿态的木本植物,不仅仅是简单的绿植,更是家中、办公室,乃至公共空间里,那抹永不褪色的生命色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植物的细致描绘,它们独特的叶形、纹理、甚至是细微的颜色变化,都被作者用文字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植物在阳光下舒展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动感。书中不仅介绍了常见的品种,还挖掘了一些相对小众却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木本植物,这些介绍让我大开眼界,也激起了我想要将它们引入我生活空间的强烈愿望。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清晰,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它将常绿木本观叶植物按照不同的生长习性、叶片形态或者功能进行了分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方式,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例如,我想要了解耐阴的植物,可以直接翻到“室内低光照环境适宜植物”的章节;我想要寻找容易打理的品种,也有专门的“新手入门级”推荐。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介绍,还配有大量高质量的图片,这些图片真实地展现了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对于我这样视觉型学习者来说,帮助巨大。我常常会对着图片,想象它们摆放在我家的样子,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激发我的购买欲和养护热情。

评分

作为一名初涉园艺的爱好者,我时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在选择植物时,总是被琳琅满目的品种弄得眼花缭乱。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大师,耐心地引导我认识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魅力。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为我一一剖析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观赏价值。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空间搭配”的章节,作者根据不同植物的体型、叶片形态以及整体风格,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高大的品种来营造空间层次感,如何用小巧玲珑的植物点缀桌面或角落,甚至是如何根据不同装修风格来挑选最合适的常绿观叶植物。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对室内绿植的搭配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打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环境。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百科全书,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拥抱自然、提升生活品质的行动指南。它用生动而详实的语言,向我展示了常绿木本观叶植物的无穷魅力,从它们独特的形态之美,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再到它们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积极影响。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将这份绿色生命融入我的日常生活,让我的家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开始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感受它们带给我的宁静与喜悦。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心灵的滋养,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植物,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评分

我一直认为,室内绿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考坐标。它没有流于表面地罗列图鉴,而是深入探讨了常绿木本观叶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心的养护,让它们展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我曾为家里的绿植总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差”而苦恼,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养护观念。它详细讲解了土壤的选择、浇水的频率与技巧、施肥的种类与时机,甚至连病虫害的防治都做了详尽的说明。读到关于不同植物对水分需求的差异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养护方法有多么“一刀切”。现在,我能根据书中提供的建议,为每一株植物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照料方案,看着它们一天天茁壮成长,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