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19.1-2016 十字槽沉头螺钉 第1部分:4.8级

GB/T 819.1-2016 十字槽沉头螺钉 第1部分:4.8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T 819
  • 1-2016
  • 螺钉
  • 十字槽沉头螺钉
  • 4
  • 8级
  • 机械紧固件
  • 标准
  • 技术标准
  • 工业标准
  • 材料
  • 五金
  • 制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商品信息
 
标准中文名称:  GB/T 819.1-2016 十字槽沉头螺钉 第1部分:4.8级
标准英文名称:  Countersunk flat head screws with cross recess—Part 1: Property class 4.8
ISBN:  GB/T 819.1-2016
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总页数字:
 8/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00年1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定价:  14.00

标准中文名称:   十字槽沉头螺钉 第1部分:4.8级
标准英文名称:   Countersunk flat head screws with cross recess—Part 1: Property class 4.8
ICS号:   21.060.10
中标分类号:   J13
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总页数:   8
发布日期:   2016-02-24
实施日期:   2016-06-01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商品编号:204046  定价:¥14.00  一口价:¥11.90  折扣:85%折  立即节省:¥2.10

精选工程标准文献集:涵盖机械连接与材料科学核心规范(不含 GB/T 819.1-2016) 本卷《精选工程标准文献集》汇集了一系列在现代机械制造、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以及质量控制领域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文献。其编纂目的在于为工程师、技术人员、质量检测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完整、内容权威的技术参考平台,以确保设计、生产和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可靠性和互换性。 本选集的设计逻辑聚焦于基础紧固件、通用机械零件、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基础测量技术等多个核心维度,旨在全面覆盖工程实践中对标准化数据的需求,但明确排除了关于特定十字槽沉头螺钉(如 GB/T 819.1-2016 所涉及的 4.8 级标准)的具体技术细节。 --- 第一部分:通用紧固件及连接技术规范(非特定螺钉标准) 本部分重点收录了与螺纹连接件的通用设计、材料选择和性能测试相关的标准,为理解和应用各类紧固件提供了宏观的框架和基础要求。 1. 螺纹基础标准与互换性 (Representative Standards Focus) 公制螺纹基础规范: 涵盖了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尺寸系列、极限偏差和配合的确定原则。重点阐述了螺纹的基本理论参数,如螺距、中径、顶径和底径的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公差带下的选择原则,确保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螺纹件能够有效配合。 螺纹紧固件的通用标记方法: 详细说明了除特定等级和槽型外的通用标记系统,包括材料代号、尺寸规格、长度和表面处理的组合表示法,便于进行工程图纸的标准化阅读和订购。 螺纹副的防松动技术规范: 收集了非自锁或非特定防松结构的通用防松原理和应用指导,例如使用止动垫圈、双螺母锁紧或结构配合(如销钉、槽键)的原理性描述和应用场景分析。 2. 机械连接件的强度等级与性能要求(通用原则) 强度等级体系的概述: 解释了国际和国内通用的螺栓、螺母等连接件强度等级的划分依据(如基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表示方法),但不涉及特定 4.8 级的具体数值。重点在于体系的理解和跨等级的性能对比。 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模型: 提供了螺栓连接中预紧力(轴向力)与施加扭矩之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如 $T = K F d$),以及影响扭矩系数 $K$ 的主要因素(如螺纹和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这是所有螺栓连接设计的基础。 --- 第二部分:机械基础零件与公差配合 本部分聚焦于保证机械设备精度和可靠性的基础零件标准,特别是与尺寸精度和几何公差相关的规范。 1.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基础规范 滚动轴承的代号和命名体系: 详细解析了滚动轴承(如球轴承、滚子轴承)的通用分类、结构代号以及尺寸系列标准的选取逻辑。 轴承游隙与预紧力的选择原则: 阐述了根据轴承工作转速、温度和精度等级来确定轴承内部游隙(径向游隙)的基本要求,这是轴系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滑动轴承的材料与制造公差: 涉及滑动轴承衬套的材料选择(如巴氏合金、铜基合金)以及对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通用要求。 2. 几何量公差与配合系统(不含特定零件) 尺寸公差基础理论: 讲解了基本尺寸、偏差、公差带的定义,以及 ISO 等级体系的理解,为零件加工提供精度基准。 形位公差(GD&T)的图示方法: 详细介绍了几何公差符号、基准的选取与注法,这是现代精密制造中确保装配关系的关键。例如,对方位度、同轴度、轮廓度等符号的规范应用进行解析。 轴与孔的配合选择原则: 提供了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的通用图表和计算方法,指导工程师根据功能需求(如活动性、固定性)选择合适的公差配合。 --- 第三部分:工程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本部分提供了对机械结构件常用金属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的标准方法,是质量控制和材料选型不可或缺的参考。 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通用规程: 详述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试样制备、试验设备要求、加载速率控制以及硬度、强度、塑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率的测定)。 冲击韧性试验(夏比 V 型缺口): 规范了冲击试样的制备(特别是缺口形状与位置)、试验温度控制以及韧性功的测定流程,用于评估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硬度测试系列方法概述: 详细介绍了洛氏硬度(HRC, HRB)、布氏硬度(HBW)和维氏硬度(HV)的测试原理、适用的材料范围以及相互间的近似换算关系,但不涉及特定螺钉材料的硬度验收标准。 2. 金属热处理工艺基础 通用热处理工艺流程: 概述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的目的和效果。重点在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选择对最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表面处理工艺基础: 涵盖了电镀(如镀锌、镀镍)和化学转化膜(如磷化)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基材的预处理和后处理规范,旨在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或耐磨性。 --- 第四部分:计量与检验基础 本部分内容侧重于对制造出的机械零件进行尺寸和质量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方法。 1. 通用量具与测量技术 游标卡尺、千分尺、塞尺的使用与校准: 详细说明了这些常用精密量具的结构、读数方法、精度等级划分以及定期的校准与检定要求。 螺纹检验工具的使用: 介绍了用于检测螺纹有效尺寸的通用工具,如螺纹规(通端和止端)的使用规则,以及用于测量螺距和牙型角度的通用光学仪器操作指南。 2. 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 表面轮廓参数的定义: 解释了评定长度、轮廓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最大高度(Rz)等参数的物理含义。 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 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工程图纸上使用现代标准符号来指定所需的加工表面特征,包括去除材料和不去除材料的符号区分。 本选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坚实的标准知识基础,所有内容均围绕机械工程的通用原理和基础规范展开,不涉及 GB/T 819.1-2016 十字槽沉头螺钉的任何具体技术细节、尺寸表或性能指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在于其“沉头”设计的细节处理。沉头螺钉的核心在于其头部必须能完全嵌入被连接件的沉孔中,实现表面平整。书中花了不少篇幅来定义沉头角度和槽形,这本该是至关重要的。但我发现,它对于“沉孔的配合性”这一关键因素几乎没有涉及。比如,被连接件的材料硬度(是铝合金还是钢材)对沉头螺钉的拧入力矩和最终锁定效果有显著影响,但这本书似乎假设所有被连接件的材料都是理想且一致的。此外,对螺钉头下方的应力集中区域的几何形状优化,也就是过渡圆角半径的规范,虽然有给出数值范围,但缺乏对这个数值范围选择的敏感性分析。如果圆角半径稍有不慎超出范围,理论上可能会成为疲劳裂纹的起点。我期待看到的是一个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的指导,说明在不同负载下,这些微小几何尺寸的变动如何影响整个连接的可靠性。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静态的几何尺寸清单,对于理解动态受力环境下的结构完整性,帮助非常有限。

评分

从材料科学的角度来看,4.8级螺钉通常是通过冷镦成型后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来实现的,这个热处理过程——淬火和回火的温度曲线和介质选择——直接决定了其最终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我热切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一下,对于GB/T 819.1-2016所涵盖的常用碳钢材料(比如10B21或类似的),在达到4.8级强度后,其内部晶体结构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微观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如何影响其抗脆断能力。如果能附带一些显微组织照片作为对比,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虽然提到了材料等级,但对热处理过程的描述极其简略,仿佛这部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常识”,无需赘述。这种对核心制造环节的轻描淡写,使得我们无法理解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同等级螺钉在隐性质量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一个好的标准解读应当能帮助我们理解标准背后的工程学原理,从而在面对非标情况时能做出有依据的判断,但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罗列结果,而不去追溯原因,使得我对这个“4.8级”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评分

拿到这本《GB/T 819.1-2016 十字槽沉头螺钉 第1部分:4.8级》后,我本来是抱着极高的期望,希望能快速找到关于如何选择和使用这种特定螺钉的详尽指导,特别是关于4.8级这个强度等级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力学性能解析。然而,阅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不在我预期的应用层面。它更像是一份纯粹的技术标准解读,充斥着大量的尺寸公差、几何特征描述以及材料的硬度要求。对于一个实际操作工程师来说,我更关心的是在不同载荷环境下,这款螺钉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或者在特定温度波动下其预紧力的保持能力。书中对这些动态性能的探讨几乎是空白的,更多的篇幅被用来定义“什么是合格的十字槽深度”以及“螺纹的最小有效长度”。我甚至花了好大力气才从那些拗口的术语中分辨出,它仅仅是规定了螺钉的基本物理规格,对于如何基于这些规格去设计一个可靠的连接系统,这本书似乎没有提供任何桥梁。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比如在汽车底盘连接、或者精密仪器装配中,为什么选择4.8级而不是更高强度的螺钉,以及这种选择带来的成本效益和安全裕度是如何平衡的。但这些“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在这本标准的解读中都没有得到解答,留下的只有一堆冰冷的、纯粹的规范数字。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作为我进行采购筛选时的最终检验工具。我的供应链部门经常需要面对大量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螺钉样品,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是否符合GB/T 819.1-2016的要求,是我的核心需求。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套图文并茂的快速检测流程,比如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如塞尺、光学投影仪)来验证十字槽的几何形状是否在公差范围内,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破坏性测试来初步判断4.8级的硬度是否达标。然而,这本书的重点显然放在了“应是什么样”的理论规范上,而非“如何验证其是否符合”的实践操作上。它告诉你螺钉的头部直径应该是多少个毫米,公差是多少微米,但它没有教我如何用手持的千分尺去精确地测量它,更没有给出在生产线上进行抽检时的统计抽样方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鸿沟,使得这本书在实际的质量控制环节中,只能作为参考文件束之高阁,而不能成为一线操作人员手中的“圣经”。它更像是一份给标准起草者看的文档,而不是给使用者准备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让我感觉像是在阅读一份上个世纪的工程手册,那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叙述方式,对于习惯了现代技术文档清晰逻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我尝试去理解其中关于表面处理和防腐性能的部分,希望能从中挖掘出一些关于不同使用环境的建议,比如在潮湿空气中应选用何种镀层并解释其失效模式。但正文的表述方式非常晦涩,似乎预设了读者已经对标准的制定背景了如指掌。很多关键的连接概念,比如螺纹的啮合系数或者拧紧力矩的计算公式,都没有被单独拎出来进行清晰的推导或解释,它们只是作为附件或者脚注被轻轻带过。我本以为这本标准指南会包含一个“常见问题解答(FAQ)”或者一个附录来对比不同标准(比如与国际ISO标准的差异),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国家标准在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中的定位。遗憾的是,全书像一座密不透风的堡垒,只对内部人士开放,对于像我这样试图将其应用于实际跨国项目中的工程师来说,它的实用价值被这种过度的“纯粹性”大大削弱了。阅读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项解密工作,而不是获取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