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实训
原价:26.00元
作者:王成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115224804
字数:349000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主线,采取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对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地介绍电子产品整机的装配过程。
本书共包含6个项目: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具和检测仪器、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工艺文件的识读、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图的识读、电子产品整机的装配、电子产品整机的检验和包装及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训练。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工程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材,对从事电子产品整机生产的工厂技术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项目1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具和检测仪器
项目要求
项目相关知识
知识1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具和紧固零件
知识2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需要使用的检测仪器
知识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毫伏表的综合使用
项目实施
课后练习
项目2 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工艺文件的识读
项目要求
项目相关知识
知识1 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工艺文件的种类和内容
知识2 实际电子产品整机工艺文件的编写
项目实施
课后练习
项目3 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图的识读
项目要求
项目相关知识
知识1 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图的基本知识
知识2 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图的读图步骤和查找元器件资料的途径
知识3 实际电子产品整机电路图的分析
项目实施
课后练习
项目4 电子产品整机的装配
项目要求
项目相关知识
知识1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过程
知识2 元器件的装配
知识3 压接、绕接、胶结和螺纹连接
知识4 整机装配的生产环节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知识5 整机装配中的表面装配工艺
项目实施
课后练习
项目5 电子产品整机的检验和包装
项目要求
项目相关知识
知识1 电子产品整机的检验
知识2 电子产品整机的包装
项目实施
课后练习
项目6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训练
训练1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2 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3 充电器和稳压电源两用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4 集成电路扩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5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6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7 摩托车防盗报警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8 声光两控延时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9 双音频电话机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0 太阳能手机电池充电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1 无线对讲机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2 无线遥控开关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3 无线音乐门铃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4 黑白电视机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5 数字万用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6 路竞赛抢答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7 数字电子钟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8 LCD数显温度计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19 彩灯控制器的装配与调试
训练20 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设计手册,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应该具备引导和启发作用。这本《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技术探讨,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我常常会主动去阅读手册中一些我不太熟悉的章节,比如关于特殊供水系统(如纯净水、超纯水系统)的设计,或者关于智能化给排水系统的应用。这些章节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思考。书中对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让我能够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并不断学习和进步。这本手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伴随我职业生涯成长的“良师益友”。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入职不久的给排水新人,我常常感到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设计问题时,更是感到力不从心。当我拿到这本《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时,我感觉就像找到了我的“宝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内容详实,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 我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手册中关于给水系统设计的章节,从水源选择、水压计算到管材选择、阀门布置,每一个环节都讲得非常透彻。手册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例和表格,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设计原理,并能快速地查找所需的数据。我特别喜欢手册中提供的各种计算示例,这些示例不仅详细列出了计算步骤,还解释了每一步的原理,让我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各种计算方法。此外,手册中还对一些常见的设计误区进行了提醒和纠正,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
评分在一次项目的设计评审会上,我们提出的排水系统方案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受到了质疑,现场气氛一度有些紧张。当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翻阅一下《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凭借着对这本书内容的熟悉,我快速找到了与我们项目情况相似的案例,并且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和计算依据,让我能够从容地解答评审专家的疑问,并提出了更优化的设计建议。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理论知识,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手册中对于各种排水形式,如重力排水、压力排水、真空排水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适用范围和设计要点。我尤其欣赏手册中对于复杂管网水力计算的处理,提供了多种计算工具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这使得我们在处理复杂排水系统时,能够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评分最近在处理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涉及到的排水系统改造是个大难题,原有的设计已经严重不符合现行规范,而且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给排水的优化和升级迫在眉睫。我反复查阅了手头的一些旧规范和资料,总觉得不够系统和全面。当我拿到这本《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有关排水系统设计的章节。让我惊喜的是,手册中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种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还针对一些常见的老旧小区改造难题,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参考。特别是其中关于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提供了多种计算模型和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能够更精确地评估现有管道的过水能力,并给出最优的改造方案。 我尤其欣赏手册中对于特殊工况下的排水设计处理,比如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以及一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结合的复杂项目。手册中对于水泵选型、管材选择、管道布置优化等方面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并附有大量的参数表和图示,使得复杂的设计问题变得清晰明了。我曾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某些特殊设计的理论基础,现在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系统性的阐述和实用的操作指南,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让我对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更有信心。
评分我在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担任给排水工程师,项目规模巨大,功能复杂,对给排水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消防给水系统和特种用水系统(如中水回用)的设计上。我之前使用的参考资料,在这些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零散,难以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而这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我仔细研究了手册中关于消防给水系统的章节,它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消防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还对消防水泵、水箱、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手册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和不同的消防要求,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许多实用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此外,手册中关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中水处理工艺、水质要求、管网布置以及系统运行管理等内容,为我们在项目中实施中水回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给排水顾问,经常需要为不同的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我深知,在瞬息万变的建筑行业中,一本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内容权威可靠的参考书是多么重要。我接触过市面上不少同类书籍,但《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章节,手册中对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污废水处理等技术的介绍,不仅详细,而且结合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实践,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例如,在处理一个节能住宅项目时,手册中关于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内容,为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计算公式和设备选型建议,帮助我设计了一个高效且经济的雨水收集系统,为项目赢得了额外的绿色建筑认证分数。
评分有时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突发的设计变更或技术难题,这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本“应急手册”,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提供及时的帮助。我曾在一个赶工期的项目中,因为原有的地下水位变化,需要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重大调整。当时时间紧迫,我急需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来重新计算排水能力。 我立刻翻阅了《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中关于地下排水和集水井设计的章节。手册中提供了一系列快速评估和调整排水方案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工具和案例。通过参考手册中的内容,我能够迅速地进行重新计算和方案优化,并在短时间内拿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避免了项目的延误。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在我看来是它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评分最近,我参与了一个涉及到特殊建筑类型(如实验室、医院等)的给排水设计项目。这些项目对给排水系统的要求非常严苛,涉及到的专业性极强,我以往的经验在这方面稍显不足。当我拿到这本《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后,我立刻翻阅了与这些特殊建筑相关的章节。 让我惊喜的是,手册中对这些特殊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例如,在医院给排水设计部分,它不仅涵盖了常规的医疗用水、污水排放,还特别强调了感染控制、防回流、消毒等方面的重要设计细节,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案例。我以往对这些细节的理解相对模糊,而手册中的内容让我豁然开朗,为我提供了清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指导。同样,在实验室给排水设计方面,手册中对各类化学物质的排放处理、特殊气体排放管道的设计等都有深入的讲解,这对于确保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许多在建筑给水排水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本人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如今的BIM建模,技术更新的速度让人应接不暇,尤其是给水排水这块,法规、标准、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要想紧跟步伐,一本权威、全面的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我之前也用过一些类似的手册,但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要么是内容更新不及时,要么是案例分析不够深入,要么就是图表数据不够详实。直到我拿到这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得心应手”。 拿到这本厚实的“砖头”后,我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里面涵盖的章节内容之详尽,让我眼前一亮。从最基础的给水系统设计,到复杂的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热水供应,再到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污废水处理等新兴领域,可以说应有尽有。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节能降耗和绿色建筑的部分,这在本手册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阐述,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介绍,更有不少实际的案例和计算方法,这对于我目前正在负责的一个绿色建筑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的图文并茂,特别是那些规范的图例和详细的计算表格,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负担,让我能够更专注于设计的创新和优化,而不是纠结于基础的计算和查找。
评分作为一名甲方工程师,我需要对乙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在给排水设计领域,我尤其看重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规性。我曾多次因设计方案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而与乙方进行深入的讨论,而在这类讨论中,《建筑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版下册)》常常成为我引用的重要依据。 这本书的内容严谨、数据翔实,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我常常会利用手册中的各种图表和计算公式,来核算乙方提交的方案是否合理。例如,在审查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时,我会仔细核对消防用水量的计算依据,以及消防水池、水箱的容积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手册中提供的详细计算方法和参考数值,让我能够快速判断方案的优劣。此外,手册中关于节能降耗的指导,也帮助我引导乙方采用更环保、更经济的设计方案,从而降低项目的长期运行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