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惯用语是描述性的习用俗语,用以描述事物的形象、性质和状态。它以通俗形象、简明生动的特色在汉语语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对惯用语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首先,惯用语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如:背黑锅、碰钉子、出风头、吃大锅饭等。它的修辞转义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等方法而获得,即通常所讲的有两个意义:字面意义和比喻、借代、夸张意义。如:“回老家”的比喻意义是“死亡”,字面意义是“回到故乡”;“把死人说活”形容能说会道(夸张);“发洋财”原指与外国人做买卖的活动中赚了大量钱财,借指获得意外财物。但多数惯用语的意义是其比喻意义。
第二,惯用语语义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并非真的是去敲边鼓。这些词语格式大都比较固定,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且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被统称为“惯用语”。
第三,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练准确。在使用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如:“磨洋工”和“泡蘑菇”,两者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第四,惯用语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多种多样。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首字拼音检字表
正文
词目笔画索引
前言/序言
惯用语是描述性的习用俗语,用以描述事物的形象、性质和状态。它以通俗形象、简明生动的特色在汉语语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对惯用语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惯用语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如:背黑锅、碰钉子、出风头、吃大锅饭等。它的修辞转义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等方法而获得,即通常所讲的有两个意义:字面意义和比喻、借代、夸张意义。如:“回老家”的比喻意义是“死亡”,字面意义是“回到故乡”;“把死人说活”形容能说会道(夸张);“发洋财”原指与外国人做买卖的活动中赚了大量钱财,借指获得意外财物。但多数惯用语的意义是其比喻意义。
第二,惯用语语义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个集体中的骨干。“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并非真的是去敲边鼓。这些词语格式大都比较固定,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且具有强烈的修辞色彩,被统称为“惯用语”。
第三,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练准确。在使用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如:“磨洋工”和“泡蘑菇”,两者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实用惯用语词典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