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围棋教育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在围棋教育的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的老师的教学法和学生对教材理解程度留有很多有待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虽在韩国棋院或协、围棋学科等进行讨论研究,由于研究人员缺乏等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围棋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出版了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目录 1.连接1.连接
2.断
3.征
4.罩
5.对杀
  5—1.基本对杀
  5—2.先收外气
  5—3.先收连着的棋子的气
  5—4.选择对杀的棋
6.倒扑
7.假眼
8.死活
  8—1.4目死活
  8—2.提子后的死活
9.活形和死形
10. 送吃(扑)
  10—1.送吃后的接不归
  10—2.送吃后成假眼
  10一3.送吃后成对杀
11.吃重要的棋子(棋筋等)
  11—1.先吃能逃的子
  11—2.先吃互断的子
12.见合
  12—1.连的见合
  12—2.死活的见合
13. 厚薄与强弱
14.好形和坏形
围棋小常识
15.先手和后手
16.可救之子和应弃之子
17.地(目)
18.大小
19.收官
20.数空
实力测验
  回
  第二回
  第三回
坦白说,我买过好几本号称是“零基础入门”的围棋书,结果大多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把官方规则搬过来,然后直接跳到复杂的定式和死活题,搞得我每次翻开都像在背诵天书。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没有急于教会我“如何赢棋”,而是先耐心地告诉我“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它从棋盘的结构、子力的呼吸、眼位的概念这些最基础的哲学层面入手,让学习过程充满了顿悟感。举个例子,书中解释“气”的概念时,用的比喻非常形象,不像其他书那样枯燥地给出定义。我感觉这更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而不是一个游戏规则。而且,它的训练编排非常巧妙,不是一上来就考你大局观,而是先让你在小范围内体会局部战斗的得失。这种“搭积木”式的学习方法,让我的大脑可以轻松地消化吸收,不会因为信息量过载而产生畏难情绪。对于那种追求速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或许节奏慢了点,但对于真正想把基础扎实打牢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宝藏。我甚至开始期待后续的进阶内容了,因为我相信作者的教学体系是有深度的。
评分这本书在装帧和排版上的用心程度,也让我感到非常愉悦。在这个电子屏幕主导的时代,能看到一本印刷质量如此精良的纸质书,实属难得。纸张的质感很适合长时间阅读,不会反光刺眼,长时间盯着棋盘图也不会感到疲惫。最让我赞赏的是它的版式设计——留白恰到好处,文字与图示的穿插布局非常和谐,重点内容用加粗或醒目的颜色做了区分,让阅读节奏张弛有度。我特别喜欢它在每课结束时设置的“自我检验”小环节,它不是那种惩罚性的测试,而更像是一个鼓励你回顾和巩固的温和提醒。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沉稳”和“可靠”。它没有追求花哨的封面设计或者夸张的宣传语,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内容的打磨和阅读体验的优化上。它让我觉得,买这本书不是买了一本教程,而是买了一份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它愿意陪伴我从零开始,稳扎稳打地建立起我的围棋知识体系,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把我推向那些我暂时还无法理解的复杂领域。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这个对围棋一窍不通的“小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一直觉得围棋这玩意儿太玄乎了,那些黑白子在棋盘上布阵,看起来像某种高深的哲学,别说理解了,光是记住规则都觉得费劲。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简直让人惊喜。它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教你”的架子,反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围棋世界的大门一点点推开。尤其是那些图解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以往看一些网络教程,文字堆砌,看得人眼花缭乱,结果下了几盘就忘得一干二净。但这书不一样,它把每一步的逻辑、每一种手筋的奥秘,都用清晰的图形和简短的文字标注得明明白白。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编写的时候,是多么细心地站在一个完全零基础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哪里容易混淆,哪里需要反复强调。读完第一章,我居然能自己摆出几个简单的“劫争”雏形了,虽然水平还很菜,但那种“我好像有点懂了”的成就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给予的实体书的魅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围棋并非遥不可及,它只是需要一个好的向导来引领入门。
评分作为一名陪孩子一起学习的家长,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亲子互动”方面的巨大潜力。市面上的少儿围棋读物,要么过于卡通化,内容深度不足以支撑家长的参与;要么就是成人读物给孩子硬塞,孩子看了两页就想逃跑。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既不失专业性,又充满了鼓励和引导,非常适合作为亲子共学的材料。我发现,当我用书中的图解来向孩子解释“占角的好处”时,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样只会生硬地说“这是定式,要记住”。书中的一些小技巧和口诀,特别适合儿童记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训练”环节,不是那种冷冰冰的题目,而是设计成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对弈场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了学习的乐趣和好奇心。自从我们开始用这本书学习后,孩子对围棋的兴趣明显提升了,我们俩甚至会因为一个棋形的解读而产生有趣的讨论。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人下棋,更是在教人如何沟通和思考。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极其注重“实用性”的人,对于那些只谈理论不给实操的教材一向嗤之以鼻。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体。它没有过分纠结于那些深奥的“宇宙流”或者复杂的“官子技巧”,而是聚焦于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和最关键的局部处理。比如,它对“打吃”和“提子”的区分讲解得非常到位,这一点上,很多进阶教材都会一带而过,但在入门阶段,这却是致命的。书中的案例都是精心挑选的、最能体现基础原则的对局片段。看完一个章节,我能立刻拿出一副棋盘进行复盘和模仿,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机制,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我不再是单纯地“看”书,而是真正地在“使用”这本书。它就像一个全天候的私人教练,在你迷茫的时候,总能提供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告诉你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应该关注棋盘的哪个角落。这种实战导向的设计,让我感觉自己的棋力是在稳步、可量化的提升中。
评分挺好的,经济实惠!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应该是正版,不错的印刷.
评分孩子喜欢
评分书本不错,使用了附送的软件,很好。
评分棒
评分很实惠, 不知买过多少次了
评分是正版,字体也清晰,小孩很喜欢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