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原价:69元
作者:[美]马克·艾伦·维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1528395
字数:471000
页码: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出版者的话
前言
第1章 引论1
1.1 本书讨论的内容1
1.2 数学知识复习2
1.2.1 指数2
1.2.2 对数2
1.2.3 级数2
1.2.4 模运算4
1.2.5 证明的方法4
1.3 递归简论5
1.4 实现泛型构件pre-Java 57
1.4.1 使用Object表示泛型8
1.4.2 基本类型的装9
1.4.3 使用接口类型表示泛型9
1.4.4 数组类型的兼容性10
1.5 利用Java 5泛型特性实现泛型构件11
1.5.1 简单的泛型类和接口11
1.5.2 自动装箱/拆箱11
1.5.3 菱形运算符12
1.5.4 带有限制的通配符12
1.5.5 泛型static方法14
1.5.6 类型限界14
1.5.7 类型擦除15
1.5.8 对于泛型的限制15
1.6 函数对象16
小结18
练习18
参考文献19
第2章 算法分析20
2.1 数学基础20
2.2 模型22
2.3 要分析的问题22
2.4 运行时间计算24
2.4.1 一个简单的例子24
2.4.2 一般法则24
2.4.3 子序列和问题的求解26
2.4.4 运行时间中的对数31
2.4.5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3
小结33
练习34
参考文献37
第3章 表、栈和队列39
3.1 抽象数据类型39
3.2 表ADT39
3.2.1 表的简单数组实现40
3.2.2 简单链表40
3.3 Java Collections API中的表41
3.3.1 Collection接口41
3.3.2 Iterator接口42
3.3.3 List接口、ArrayList类和LinkedList类43
3.3.4 例子:remove方法对LinkedList类的使用44
3.3.5 关于ListIterator接口46
3.4 ArrayList类的实现46
3.4.1 基本类46
3.4.2 迭代器、Java嵌套类和内部类49
3.5 LinkedList类的实现52
3.6 栈ADT58
3.6.1 栈模型58
3.6.2 栈的实现59
3.6.3 应用59
3.7 队列ADT65
3.7.1 队列模型65
3.7.2 队列的数组实现65
3.7.3 队列的应用66
小结67
练习67
第4章 树71
4.1 预备知识71
4.1.1 树的实现72
4.1.2 树的遍历及应用72
4.2 二叉树75
4.2.1 实现76
4.2.2 例子:表达式树76
4.3 查找树ADT——二叉查找树78
4.3.1 contains方法79
4.3.2 findMin方法和findMax方法80
4.3.3 insert方法80
4.3.4 remove方法82
4.3.5 平均情况分析83
4.4 AVL树86
4.4.1 单旋转87
4.4.2 双旋转89
4.5 伸展树94
4.5.1 一个简单的想法(不能直接使用)95
4.5.2 展开96
4.6 再探树的遍历100
4.7 B树101
4.8 标准库中的集合与映射105
4.8.1 关于Set接口105
4.8.2 关于Map接口105
4.8.3 TreeSet类和TreeMap类的实现106
4.8.4 使用多个映射的实例106
小结111
练习111
参考文献115
第5章 散列117
5.1 一般想法117
5.2 散列函数117
5.3 分离链接法119
5.4 不用链表的散列表123
5.4.1 线性探测法123
5.4.2 平方探测法124
5.4.3 双散列129
5.5 再散列130
5.6 标准库中的散列表132
5.7 坏情形下O(1)访问的散列表 133
5.7.1 完美散列133
5.7.2 布谷鸟散列135
5.7.3 跳房子散列143
5.8 通用散列法146
5.9 可扩散列148
小结149
练习150
参考文献153
第6章 优先队列(堆)156
6.1 模型156
6.2 一些简单的实现156
6.3 二叉堆157
6.3.1 结构性质157
6.3.2 堆序性质157
6.3.3 基本的堆操作158
6.3.4 其他的堆操作162
6.4 优先队列的应用164
6.4.1 选择问题164
6.4.2 事件模拟165
6.5 d-堆166
6.6 左式堆167
6.6.1 左式堆性质167
6.6.2 左式堆操作168
6.7 斜堆172
6.8 二项队列173
6.8.1 二项队列结构174
6.8.2 二项队列操作174
6.8.3 二项队列的实现176
6.9 标准库中的优先队列180
小结180
练习181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排序186
7.1 预备知识186
7.2 插入排序186
7.2.1 算法186
7.2.2 插入排序的分析187
7.3 一些简单排序算法的下界187
7.4 希尔排序188
7.5 堆排序191
7.6 归并排序193
7.7 快速排序198
7.7.1 选取枢纽元199
7.7.2 分割策略200
7.7.3 小数组202
7.7.4 实际的快速排序例程202
7.7.5 快速排序的分析203
7.7.6 选择问题的线性期望时间算法206
7.8 排序算法的一般下界207
7.9 选择问题的决策树下界209
7.10 对手下界210
7.11 线性时间的排序:桶排序和基数排序212
7.12 外部排序216
7.12.1 为什么需要一些新的算法217
7.12.2 外部排序模型217
7.12.3 简单算法217
7.12.4 多路合并218
7.12.5 多相合并219
7.12.6 替换选择219
小结220
练习221
参考文献225
第8章 不相交集类227
8.1 等价关系227
8.2 动态等价性问题227
8.3 基本数据结构229
8.4 灵巧求并算法231
8.5 路径压缩233
8.6 路径压缩和按秩求并的坏情形234
8.6.1 缓慢增长的函数235
8.6.2 利用递归分解的分析235
8.6.3 O(M log*N)界240
8.6.4 O(Mα(M,N))界240
8.7 一个应用241
小结243
练习243
参考文献244
第9章 图论算法246
9.1 若干定义246
9.2 拓扑排序248
9.3 短路径算法250
9.3.1 无权短路径251
9.3.2 Dijkstra算法254
9.3.3 具有负边值的图258
9.3.4 无圈图259
9.3.5 所有点对短路径261
9.3.6 短路径的例子261
9.4 网络流问题262
9.5 小生成树267
9.5.1 Prim算法267
9.5.2 Kruskal算法269
9.6 深度优先搜索的应用270
9.6.1 无向图270
9.6.2 双连通性271
9.6.3 欧拉回路273
9.6.4 有向图275
9.6.5 查找强分支276
9.7 NP-完全性介绍277
9.7.1 难与易278
9.7.2 NP类278
9.7.3 NP-完全问题279
小结280
练习280
参考文献284
第10章 算法设计技巧288
10.1 贪婪算法288
10.1.1 一个简单的调度问题288
10.1.2 哈夫曼编码290
10.1.3 近似装箱问题293
10.2 分治算法298
10.2.1 分治算法的运行时间298
10.2.2 近点问题300
10.2.3 选择问题302
10.2.4 一些算术问题的理论改进304
10.3 动态规划307
10.3.1 用一个表代替递归307
10.3.2 矩阵乘法的顺序安排309
10.3.3 优二叉查找树311
10.3.4 所有点对短路径312
10.4 随机化算法314
10.4.1 随机数发生器315
10.4.2 跳跃表319
10.4.3 素性测试320
10.5 回溯算法322
10.5.1 收费公路重建问题323
10.5.2 博弈326
小结331
练习331
参考文献336
第11章 摊还分析340
11.1 一个无关的智力问题340
11.2 二项队列340
11.3 斜堆344
11.4 斐波那契堆345
11.4.1 切除左式堆中的节点346
11.4.2 二项队列的懒惰合并347
11.4.3 斐波那契堆操作349
11.4.4 时间界的证明350
11.5 伸展树351
小结354
练习354
参考文献355
第12章 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实现356
12.1 自顶向下伸展树356
12.2 红黑树362
12.2.1 自底向上的插入362
12.2.2 自顶向下红黑树363
12.2.3 自顶向下的删除367
12.3 treap树368
12.4 后缀数组与后缀树370
12.4.1 后缀数组371
12.4.2 后缀树373
12.4.3 线性时间的后缀数组和后缀树的构建375
12.5 k-d树385
12.6 配对堆387
小结392
练习393
参考文献396
索引399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外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方面的经典教材,使用的Java编程语言作为实现工具讨论了数据结构(组织大量数据的方法)和算法分析(对算法运行时间的估计)。本书把算法分析与的Java程序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每种算法,内容全面、缜密严格,并细致讲解精心构造程序的方法。
作者介绍
马克·艾伦·维斯(MarkAllenWeiss)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本科教育主任和研究生教育主任。他于198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BobSedgewick。他曾经担任全美AP(AdvancedPlacement)考试计算机学科委员会的主席(2000-2004)。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数据结构、算法和教育学。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胆怯,它看上去太“硬核”了。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严谨而又清晰的逻辑所吸引。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晦涩的概念,而是用最直接、最本质的方式来剖析问题。对于每一个数据结构和算法,作者都会从其定义、原理、实现方式,到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再到与其他相关算法的比较,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甚至是图算法,都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的比较,并且深入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摊还分析”的讲解,之前对这个概念一直模棱两可,看了书上的讲解,配上具体的例子,才算真正明白了它的精髓。虽然读这本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它给我带来的知识深度和思维训练,是任何一本“速成”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下了很大功夫去读,也算是对得起它的分量了。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被厚度和里面密密麻麻的图示给震慑住了,感觉自己要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尤其是一些涉及到递归和分治的章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还对着书上的例子自己手绘了流程图,才勉强有点眉目。感觉作者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你一步步去思考,有时候甚至会故意留下一些小小的“陷阱”,让你在尝试错误中领悟。虽然过程有点痛苦,但不得不说,这种学习方式真的把我的思维模式给“重塑”了。以前看一些比较轻松的教材,看完觉得懂了,但过不了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本书不一样,它强迫我去理解背后的原理,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书后面附带的那些练习题,简直是“要命”,很多题目都需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去思考和调试,但每次攻克一个难题,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严厉但经验丰富的老师,不给你留情面,但能让你真正学到东西,而且学得很扎实。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硬仗”。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科班出身,所以一开始面对书中的很多术语和数学推导,都感到非常吃力。但是,作者似乎预料到了这一点,在讲解每个新概念之前,都会有相对充分的铺垫,并且通过大量的图示来辅助理解。我经常会对照着图,然后在脑海中模拟算法的执行过程,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尤其是关于动态规划的那几章,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这两个核心概念,并且尝试着将它们应用到一些实际问题中。书中的一些示例代码,我也会自己动手敲一遍,然后进行修改和测试,看看不同的参数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虽然过程很慢,但每次能够成功地理解一个算法的设计思路,都像是解开了一个谜题,让我感到非常满足。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不仅仅是学习代码,更是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对效率和优雅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爬一座高山,过程是艰辛的,但登顶的风景是壮丽的。一开始,我对书中的一些数据结构的实现细节感到非常困惑,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指针和内存管理的章节,总觉得有点“云里雾里”。我尝试着把书中的代码一个字不落地敲进IDE里,然后一步步地调试,观察变量的变化,试图理解每一行代码的作用。这个过程非常耗时,而且经常会因为一个微小的错误而卡住很久。但是,当我最终理解了某个复杂算法的运作机制,或者成功地将一个抽象的数据结构可视化在脑海里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并没有回避算法的复杂性,而是直面它,并且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和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思考题”,它们不像单纯的练习题,更像是在抛砖引玉,引导你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思考算法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这种“被激发”的学习方式,让我对数据结构和算法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编程问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实现,而是开始关注效率和优化。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学习。它不像那些短跑式的教材,读完一两章就能掌握一两个小技巧。这本书需要你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啃。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数据结构和算法时,都会先从它的“应用场景”入手,让你明白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被发明出来,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学习的动力更足了,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比如,在讲解哈希表的时候,作者就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字典、电话簿,让你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核心思想。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关于“B树”和“B+树”的详细介绍,之前对这些概念只是一知半解,看了这本书,才真正明白了它们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优化查找效率的。虽然有时会因为一些复杂的数学证明而感到头疼,但我会坚持多看几遍,有时候还会去网上找一些其他的资料来辅助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提升,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计算机科学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