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研究(1859-1949)
定价:26.00元
作者:徐海燕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2476042
字数:300000
页码:3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出近现代专利制度得以建立的4个标志性特征,并依据上述特征,概括出专利制度在我国近现代的3个发展阶段,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利制度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将我国近现代专利制度与英、美、日三国进行纵、横两个向度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近现代专利制度完善的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当时专利较为完善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从对专利制度功能的认识、完善专利制度本身和制度运行环境以及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当代专利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启示。
读者对象:专利研究和实务工作者。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专利制度史研究
二、关于版权史和商标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产生的逻辑背景
节 西方专利制度的起源
一、早期的专利
二、威尼斯1474年《专利法》及英国1623年《垄断法》
第二节 西方专利制度的建立
一、专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二、专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第三节 专利制度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萌芽时期(1859~1911)
节 专利制度萌芽的背景分析
一、清末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二、从“重农抑商”到“惠商劝工”政策的变化
三、清末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
四、传统文化中义利观的变化在法制中的体现
五、外国要求中国保护其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一、洪仁玕早提出建立专利制度的主张
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专利制度畸形发展
三、“百日维新”时期中国个有关专利的法规颁布
四、新政时期管理专利机构成立及其核准的专利
五、清末有关专利制度的争论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建立时期(1912~1927)
节 专利制度建立时期的背景分析
一、经济背景
二、技术的进步
三、企业家群体的出现
四、法律背景
第二节 专利制度建立时期管理专利的机构
第三节 专利制度建立时期颁布的法规
一、1912年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
二、1923年对专利法规的修订以及颁布施行细则
三、北伐战争时期各地的专利政策
第四节 有关外国人专利呈请挂号的问题
一、外国人呈请专利挂号的经过
二、外国人呈请专利挂号的具体情况
……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发展时期(1928-1949)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或许会让人产生一些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它所探讨的内容远比表面上要深刻得多。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玩弄感情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和内在力量的探索之旅。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的价值,去发掘自身独特的魅力。她并非鼓励被动等待,而是强调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成长。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意义的内容。这些看似与“被人追”无关的方面,实则构成了一个人最核心的吸引力。当你真正爱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活出自己的精彩,你的存在本身就会散发出一种自然的光芒,而这种光芒,才是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它不是让你去“套路”别人,而是让你去“成为”一个值得被欣赏和爱的人。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带着一丝窥探的欲望。然而,这本书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并没有直接提供“秘籍”式的技巧,而是更侧重于探讨“为何”以及“如何”。作者很巧妙地将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些概念融入其中,但语言却十分通俗易懂,没有丝毫的说教感。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价值感”的部分。书中并没有鼓励你去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得认可,而是让你看到,真正的价值感来源于你对自己的肯定,来源于你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种从内而外的自信,是无法伪装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它让你明白,与其去迎合别人的期待,不如去成为最好的自己。当你真正爱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你的生活会自然而然变得丰富多彩,而这份充实和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它不是让你去“装”,而是让你去“成为”。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才是让“被追”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而非一场刻意的表演。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吸引力”的书。我曾经以为,“被人追”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策略才能达成的目标,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提供速成的“窍门”,而是深入剖析了女性内在的力量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作者用细腻而充满智慧的笔触,引导读者去关注自身的成长,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她强调的是,真正的“被追”,源于你自身散发出的自信和魅力,这种魅力并非来自于刻意的讨好或迎合,而是来自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的肯定,以及与周围世界真诚的互动。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建议,这些内容都非常务实且充满启发性。它让你明白,与其焦虑地去“求得”关注,不如专注于让自己变得更好,当你的生命足够精彩,自然会有欣赏你的人靠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一直觉得,“被追求”似乎是一件需要费尽心机去操控的事情,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它更像是在告诉你,如何让你自身散发出一种自然的、难以抗拒的光芒。作者并非在鼓吹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在强调一种积极的自我塑造。她让你看到,真正的魅力,并非外表的靓丽,而是内心的丰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与世界真诚连接的姿态。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提升自我修养,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内容,这些都为你的“吸引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不是教你如何去“表演”,而是教你如何去“绽放”。当你内心强大,生活充实,你自然会吸引到欣赏你、认同你的人。这种“被追”,是一种对你生命状态的认可,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吸引,而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游戏”。
评分这本书,乍一看书名,或许会觉得有些轻飘飘,甚至带着点小女生的不切实际。然而,当我深入翻阅,却惊喜地发现,它绝非那种浅尝辄止的“恋爱宝典”。它更像是一位温柔而睿智的朋友,在你迷茫、困惑,或是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时,悄悄递过来的一盏灯。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强调。她并不是在教你如何去“钓”男人,而是引导你去发掘自身的光芒,去建立健康而自信的自我认知。这种“被人追”并非被动等待,而是源于你内在的吸引力,是你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活得精彩,从而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魅力。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提升个人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与人建立真诚连接的建议,这些内容都非常实用,而且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情感模式。它教会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趣、有内涵、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这份底气,才是吸引一切美好事物最根本的原因。读这本书,你会感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不再是焦虑地想要抓住什么,而是开始享受自己成长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