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传》是《中华名人传》系列之一,是由诸葛忆兵所著。 本书是范仲淹的传记,由**教授诸葛忆兵撰写。本书主要依据史料对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政治背景、个人官宦生涯、范仲淹的思想学说等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并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度挖掘。
《范仲淹传》是《中华名人传》系列之一,是由诸葛忆兵所著。
《范仲淹传》内容简介:中国社会发展演变到宋代,出现了重大转型。
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范仲淹则成为这一转 型期新型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人物。
古人评价历史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三者居其一 ,足以名垂后世,而本书传主范仲淹,则在三个方面皆有卓越成绩。即使放 眼中国数千年之历史,亦实属罕见。
他出将入相,功在当代;立言立德,彪炳千秋。他提出以天下为己任, “先忧后乐”,这是他一生言行的*精炼总结,*是宋代知识分子新精神风 貌的*凝练概括与表达。
诸葛忆兵,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史,主要著作有《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宋代文史考论》等。
《中华名人传丛书》出版说明/1
引子/1
早年成长环境:随母改嫁,曾姓朱/1
北宋政治环境:与士大夫治天下/10
初人仕途:下层官员范仲淹/21
丁忧居丧:应天府书院与《上执政书》/28
再人仕途:只做了一年半的京官/35
任职言官:仁宗亲政,先用后贬/39
贬知睦州:神仙境激发创作热情/45
徙知苏州:作了家乡父母官/52
三任京官:仁宗始终不能忘记范仲淹/57
贬谪饶州:三度被贬,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63
移守润州:五十岁仍然自我勉励/70
徙知越州:频繁调职一“迁客”/75
西夏崛起:宋朝西北告急/80
主持郫延路:范仲淹初涉军权/84
范韩攻守异同:范仲淹的军事思想/92
主持环庆路:身在西北边陲,心怀**大事/99
宋夏议和:燕然未勒归无计/107
任职二府:回京任参知政事/113
答手诏条陈:系统的政改意见/118
庆历新政:政改全面开花/127
新政流产:“人治”社会制度下,无法改变“人冶”问题/137
新政以外:知人善任与其他/145
朋党之说:君子难敌“小人”进攻/154
和而不同:对“朋党”谬论的有力反击/159
再赴边塞:一次不知归路的远行/168
范仲淹罢政:一件小事引发的政治清算运动/176
退居邓州: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184
优游百花洲:退居养病,赋诗抒情/189
《岳阳楼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高写照/196
徙知杭州:远离中央权力中心/203
设立义庄:创立八百年的慈善事业/210
徙知青州:留得夕阳无限时/216
手书《伯夷颂》:知识分子的楷模/221
因病去世:终老徐州/226
引用参考书目/231
翻开《范仲淹传》,如同走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范仲淹的一生,不仅仅是官场的起伏,更是他内心深处家国情怀的不断升华。他的童年经历,虽为贫困所困,却磨砺了他坚毅的性格和远大的志向。那种“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贯穿他一生行动的准则。在北宋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以一介文人,却敢于挑战积弊已久的政治体制,力推“庆历新政”,虽然这场改革最终未能成功,但他敢于直面阻力,坚持改革初衷的勇气,足以彪炳史册。书中的许多细节,如他对边疆将士的关怀,对百姓疾苦的体恤,对人才的提拔,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仁爱之心。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教育家,他兴办的义学,为无数贫寒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读完此书,你会发现,范仲淹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传奇,是担当与仁爱并存的典范。
评分《范仲淹传》是一部让我对“先忧后乐”这四个字有了全新体悟的作品。范仲淹的人生,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奋斗史。他出身贫寒,却从小立下宏图大志,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书中对他早年读书的艰辛,以及成年后在官场上的闯荡,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他并非那种一帆风顺的传奇人物,而是经历了多次挫折、贬谪,但每一次跌倒,他都能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重新站起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边疆将士的关心,以及在遭受非议时,依然坚持自己政治理想的风骨。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格:面对困境不屈服,心怀天下不自私。他的政治改革虽然未能完全成功,但他敢于革新、勇于担当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读完此书,我深刻感受到,真正的伟大,在于其内心的坚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评分最近读完《范仲淹传》,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人生真是一场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悲壮史诗。自幼家境贫寒,却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这句名言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一生践行的信条。读到他屡试不第,却依然坚持研读,甚至在贫困潦倒之时,以粥为食,仍苦读古籍,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仿佛能穿透纸张,激励人心。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多次被贬谪,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反而更加勤恳地治理地方,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改善民生。尤其是他在庆历年间推行的“庆历新政”,虽然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敢于直面改革的艰难,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勇气和担当,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肃然起敬。他并非完美的圣人,也曾有过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遗憾,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感和经历,让这个人物更加立体丰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更像是一堂关于家国情怀、人生抱负、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生动教材。
评分这本《范仲淹传》读来,最大的震撼来自于他那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在逆境中从未妥协的坚韧。范仲淹的一生,可谓坎坷与辉煌交织。他年少时的贫寒经历,并没有打垮他,反而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胸怀天下的抱负。书中详尽地描绘了他如何从一个普通读书人,一步步成长为能够影响朝政的重臣。特别是在他推行“庆历新政”的那段时期,书中对当时的政治斗争、权力博弈的刻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之路的艰难与险阻。尽管新政最终失败,范仲淹也因此遭受贬谪,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治理地方,他提出的“安贫乐道”的理念,以及在教育、兴修水利等方面的贡献,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真正政治家的胸怀和远见。读这本书,仿佛能看到一位伟大的灵魂,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如何在挑战中坚持理想,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
评分《范仲淹传》这部作品,着实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范仲淹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不断求索、不断奉献的宏大叙事。他出身寒门,却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远志向,他没有被物质的匮乏所限制,反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问和抱负的实现中。阅读过程中,我尤其被他身上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所打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北宋朝廷,他试图推行革新,虽最终受挫,但他从未因此放弃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书中对范仲淹在地方为官时的描写,更是生动细致。他无论是治理水患,还是兴办教育,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长远眼光。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民生,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经验。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更是在展现一种超越时代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