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隆美尔全传 |
| 作者: | 林葳 |
| 定价: | 38.0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 |
| 出版日期: | 2013-09-01 |
| ISBN: | 9787560991375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隆美尔的一生充满矛盾与危险,他那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指挥艺术,并不能让他得到善终。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属于助纣为虐性质,即使空有本领也必将走向失败的悲剧一生。 |
| 目录 | |
| 章文弱书生的选择 1?工程师之梦 2?书生从军 第二章锋芒初露的中尉 1?初战立功 2?难得的勋章 第三章巧获机遇的教官 1?战后任教 2?重获机遇 3?追随元首 第四章来了,“魔鬼之师” 1?第7装甲师 2?阿拉斯血战 3?哦,敦刻尔克 4?奔向塞纳河 5?瑟堡受降 第五章席卷沙漠的狐狸 1?驰援意军 2?横扫昔兰尼加 3?挺进托卜鲁克 第六章棋逢对手的较量 1?英军发难 2?对抗“战斧” 3?转折点上 4?新的对手 5?“十字军”战役 第七章沙漠狐卷土重来 1?打破僵局 2?反戈一击 3?攻占托卜鲁克 第八章伤心之地阿拉曼 1?强弩之末 2?生死一搏 3?决战阿拉曼 第九章别了,我的非洲 1?千里大撤退 2?告别之战 第九章困守西线的狮子 1?临危受命 2?巩固西线 3?败局已定 第十章一代枭雄的末路 1?战和之争 2?暗事件 3?后的抉择 附录隆美尔年表 |
| 摘要 | |
| 2?反戈一击 德军此次从昔兰尼加沙漠撤出的部队只剩下1?4万人,但毕竟已经逃出死亡之地,隆美尔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眺望大海,他感觉到“猛烈的沙暴似乎过去了,出现了蔚蓝色的天空”。 隆美尔何以在这种境况下仍能保持乐观饱满的精神?因为有个人给了他力量,这个人就是希特勒。为了挽救隆美尔的非洲装甲兵团,希特勒再次不惜血本支援他。希特勒很清楚,在北非,如果掌握不了制空权与制海权,便无法保障陆地战场上的后勤补给。正如英国陆军元帅迈克尔?卡弗在《名将》一书中指出的,“沙漠战略的关键是后勤”。而隆美尔没有充分的后勤补给,强大的骑士也会不战自败。 丘吉尔重视非洲战场,不断向那里增兵,而这正是希特勒所希望的。如果隆美尔能够与英军在那个贫瘠之地生死相搏,就能牵制住大量的英军,使之无法东顾。若隆美尔败得太快,使英军腾出手来增援东线,轴心国的处境就很艰难了。隆美尔之败是必然的,希特勒只是希望他尽量支撑得久一点。 到1942年初,第二次大战蔓延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苏、美、英、中等众多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为一方(称同盟国)和德、意、日3个轴心国为另一方的阵线更加分明。此时,法西斯国家在战前将经济纳入战时轨道的做法仍发挥着重大作用,因而在一段时期内仍控制着战争的主动权。 12月11日,希特勒在一次重要演说中还提到了隆美尔的名字。因美国有可能出兵进入非洲参战,希特勒提隆美尔的名字是希望所有将领能像他那样坚持战斗,只是隆美尔还完全没有美国将出兵的预感。 新年初,希特勒又给隆美尔送去了一封私人贺信,表达他对装甲兵团的敬意:“我知道,在新的一年里,我同样可以信赖我的装甲兵团。”随后,希特勒把他精锐的空军部队——凯塞林元帅麾下的第2航空队从东线调到了地中海,更加猛烈轰炸英军在地中海地区的海、空军基地马耳他岛。德国空军渐渐掌握了北非和地中海的制空权,并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对隆美尔的地面作战进行空中配合。同时,德国海军也出动一批海狼——的潜艇,在地中海积极打击英国海军及其护航运输队,这样,由意大利驶往的黎波里的运输船就可以畅通无阻地驶过地中海了。希特勒还暗示已经撤销了使用秘密武器的禁令,将批准德军在战场上使用“红头”炮弹(反坦克导弹的雏形)。 希特勒的决心给隆美尔带来了信心,希望之火又在他心中燃烧起来。他写信给露西说:“不要忧虑,我感觉很好,并希望幸运之神不会离我而去。”此时的隆美尔像一头战败的野兽,在舔着自己伤口的同时随时寻找机会,准备卷土重来。 1942年1月4日,凯塞林元帅不惜放下身价,拜访了隆美尔,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月5日,在4艘意军舰艇的护航下,9艘商船抵达的黎波里港,给隆美尔送来了希特勒的新年礼物——50辆坦克和2000吨航空汽油。隆美尔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多辆,而且新增加的坦克都是马克3型。 隆美尔像一架战争机器又快速运转起来。在一个多星期里,他每天巡视沿布雷加港一线挖壕固守的部队,然后将自己紧闭在室内着手制定反攻计划。不久,希特勒邀请高斯将军到地堡司令部吃午饭,很兴奋地对这位参谋长说,有了这些准备,“那英国人可就得当心了!”几分钟后,高斯对希特勒说:“得知日本参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宽慰。”当时希特勒对德国也同时在与美国作战这一点并未感到丝毫的不安,他回道:“是的,是一种宽慰。但也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整个印度大陆。” 隆美尔继续不知疲倦地巡视他的部队,完全是为了给士兵们鼓气。1月15日,隆美尔由阿尔布鲁斯特陪同,乘坐他的斯托奇侦察机在前线上空飞来飞去。他告诉威斯特法尔上校,这里的地形使他感 |
评价二 手捧《隆美尔全传》,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那些经典战役,尤其是北非战场,抱有浓厚的兴趣。隆美尔的出现,无疑是那个战场上最耀眼的一抹亮色。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详细描绘他在北非沙漠中的每一次精彩突袭,每一次险象环生的撤退?那些经典的战术动作,例如闪电战的运用,是否会被细致地讲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了解,这位以其高超的军事素养闻名于世的指挥官,他的战略眼光究竟有多么超凡?他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对敌方意图的洞察,是否真的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战役细节,或者提供一些不同于以往史料的解读?我渴望从这本书中,找到理解他军事天才的钥匙,理解他如何在劣势下屡次创造奇迹,又如何在最终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那份顽强的斗志。
评分评价四 拿到《隆美尔全传》时,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精心设计的内页所吸引。封面上的隆美尔形象,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与智慧,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读者对话。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性格特质,造就了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书中是否会细致地描绘他童年时代的经历,他的家庭教育,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他日后的性格?我特别想了解,他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他作为丈夫、父亲的角色,是否会在书中有所体现?战争之外,他的人生是否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成长、关于一个人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展现其独特魅力的生动写照。那些关于他私人生活、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思考方式的片段,将是构成这个人物立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最期待在书中发现的。
评分评价三 《隆美尔全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客观的叙事风格。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深知传记类书籍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物真实经历的还原,而非一味地拔高或贬低。隆美尔,作为二战中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一生充满了复杂性。我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他与希特勒政权的关系,他是否真的对纳粹的罪行有所了解,以及他对战争的道德层面是如何看待的?书中是否会涉及他参与的那些敏感事件,例如暗杀希特勒的事件,他对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有清晰的阐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平衡的视角,既肯定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也不回避他在政治和道德上的灰色地带。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的书,而不是简单地歌颂或批判,它应该带领读者去审视历史,去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身处权力漩涡中的个体,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评分评价一 初次翻阅《隆美尔全传》,便被其宏大的叙事和精良的制作所吸引。纸张的触感温润,封面设计沉静而富有力量,预示着一段不凡的旅程即将展开。我并非军事史的狂热者,但隆美尔这个名字,即使在非专业人士中,也早已是如雷贯耳的传奇。这位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将领,其战术才能和指挥艺术,即便在战败的阴影下,也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我对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元帅,如何在高层权力斗争中斡旋,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战争、荣誉和国家的复杂情感,充满了期待。这本书,是否能将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从单一的军事天才,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困惑的个体?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让我们窥见这位传奇人物生命中更多的细节,理解他做出每一个重要决定的背后逻辑,以及他如何在那波诡云谲的时代洪流中,书写了自己的命运。
评分评价五 《隆美尔全传》的装帧设计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让人心生敬意。我对这位“沙漠之狐”的军事生涯一直充满好奇,但更想深入了解他作为一个人,是如何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职业操守。书中是否会展现他与部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如何激励士兵,又如何承担责任?我尤其关注他作为一名军人,在面对命令与良知时的内心挣扎,他是否曾有过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关于他的战争哲学,他对于胜利与失败的理解,以及他如何看待作为一名指挥官所肩负的重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军事战术讲解,深入挖掘隆美尔的内心世界,呈现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怀的个体,在历史大潮中的浮沉。这样的传记,才能真正触动人心,引发长久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