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10th Edition]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10th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莉萨·M.斯卡波 著
图书标签:
  • 工程力学
  • 静力学
  • 力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大学
  • 物理
  • 工程
  • 第10版
  • 影印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40095
版次:10
商品编码:1040462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10th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8
字数: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是典型的美式教材,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叙述简明、准确、便于掌握, 强调理论应用,配有大量例题和习题,多来自实际问题,有利于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详尽介绍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技巧,便于自学。

目录

1 General Principles
Chapter Objectives
1.1 Mechanics
1.2 Fundamental Concepts
1.3 Units of Measurement
1.4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1.5 Numerical Calculations

2 Force Vectors
Chapter Objectives
2.1 Scalars and Vectors
2.2 Vector Operations
2.3 Vector Addition of Forces
2.4 Addition of a System of Coplanar Forces
2.5 Cartesian Vectors
2.6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Cartesian Vectors
2.7 Position Vectors
2.8 Force Vector Directed Along a Line
2.9 Dot Product

3 [ Equilibrium of a ParticleChapter Objectives
3.1 Condition for the Equilibrium of a Particle
3.2 The Free-Body Diagram
3.3 Coplanar Force Systems
3.4 Three-Dimensional Force Systems

4 Force System Resultants
Chapter Objectives
4.1 Moment of a Force--Scalar Formulation
4.2 Cross Product
4.3 Moment of a Force--Vector Formulation
4.4 Principle of Moments
4.5 Moment of a Force About a Specified Axis
4.6 Moment of a Couple
4.7 Equivalent System
4.8 Resultants of a Force and Couple System
4.9 Further Reduction of a Force and Couple System
4.10 Reduction of a Simple Distributed Loading

5 Equilibrium of a Rigid Body
Chapter Objectives
5.1 Conditions for Rigid-Body Equilibrium
5.1 Equilibrium in Two Dimensions
5.2 Free-Body Diagrams
5.3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5.4 Two- and Three-Force Members
5.4 Equilibrium in Three Dimensions
5.5 Free-Body Diagrams
5.6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5.7 Constraints for a Rigid Body

6 Structural Analysis
Chapter Objectives
6.1 Simple Trusses
6.2 The Method of Joints
6.3 Zero-Force Members
6.4 The Method of Sections
6.5 Space Trusses
6.6 Frames and Machines

7 Internal Forces
Chapter Objectives
7.1 Internal Forces Developed in Structural Members
7.2 Shear and Moment Equations and Diagrams
7.3 Relations Between Distributed Load,Shear, and Moment
7.4 Cables

8 Friction
Chapter Objectives
8.1 Characteristics of Dry Friction
8.2 Problems Involving Dry Friction
8.3 Wedges
8.4 Frictional Forces on Screws
8.5 Frictional Forces on Flat Belts
8.6 Frictional Forces on Collar Bearings, Pivot Bearings, and Disks
8.7 Frictional Forces on Journal Bearings
8.8 Rolling Resistance

9 Center of Gravity and Centroid
Chapter Objectives
9.1 Center of Gravity and Center of Mass for a System of Particles
9.2 Center of Gravity, Center of Mass and Centroid for a Body
9.3 Composite Bodies
9.4 Theorems of Pappus and Guldinus
9.5 Resultant of a General Distributed Loading
9.6 Fluid Pressure

10 Moments of Inertia
Chapter Objectives
10.1 Definition of Moments of Inertia for Areas
10.2 Parallel-Axis Theorem for an Area
10.3 Radius of Gyration of an Area
10.4 Moments of Inertia for an Area by Integration
10.5 Moments of Inertia for Composite Areas
10.6 Product of Inertia for an Area
10.7 Moments of Inertia for an Area About Inclined Axes
10.8 Mohr's Circle for Moments of Inertia
10.9 Mass Moment of Inertia

11 Virtual Work
Chapter Objectives
11.1 Definition of Work and Virtual Work
11.2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for a Particle and a Rigid Body
11.3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for a System of Connected Rigid Bodies
11.4 Conservative Forces
11.5 Potential Energy
11.6 Potential-Energy Criterion for Equilibrium
11.7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
Appendices
A.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B. Numerical and Computer Analysis
C. Review for the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Examination
Answers to Selected Problems
Index
好的,以下是一份不包含《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他工程力学或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 --- 《材料力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深入解析结构稳定性的基石 本书致力于为工程和物理科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材料力学(Strength of Materials,或称固体力学)基础。不同于纯粹的静力学分析,本书聚焦于物体在载荷作用下内部应力、应变、变形及最终失效的机理,这是进行任何实际结构设计与分析的先决条件。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旨在培养读者从微观的材料行为到宏观的结构响应进行系统性思考的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与应力分析 本书的开篇部分奠定了整个学科的理论框架。我们首先回顾了平衡与变形的几何关系,强调了应力与应变是描述物体内部状态的两个核心物理量。通过对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详细讨论,读者将掌握如何通过自由体图和平衡方程来确定构件内部的力学状态。 一个关键章节专门探讨了应力转换理论。我们深入剖析了莫尔圆(Mohr's Circle)在二维应力状态下的应用,它不仅是图形化的工具,更是理解主应力方向和最大剪应力幅值的关键。随后,本书拓展至三维应力状态的分析,介绍了柯西应力张量(Cauchy Stress Tensor)的概念及其在复杂载荷环境下的适用性,为后续分析更复杂的结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应变分析方面,本书详细阐述了应变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引入了广义胡克定律,这是连接应力与应变的桥梁。对于各向异性的材料,我们也探讨了材料本构关系的一般形式,使读者对材料的本构特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杆件的轴向与扭转变形 在建立起应力分析的基础后,本书进入了对常见工程构件的详细分析。轴向加载杆件的分析是本部分的核心。我们不仅讨论了均匀杆件的拉伸和压缩,还详细分析了温度应力、超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对于超静定问题,本书强调了“力的平衡”和“几何相容性”这两个独立条件的结合运用,这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思维模式。 扭转分析部分,本书侧重于圆形截面轴。从最基础的剪应力与扭矩的关系出发,推导出扭转角度的计算公式。更进一步,我们探讨了非圆形截面在扭转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引入了挠曲理论(Warping theory)的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结构动力学和疲劳分析做准备。 第三部分:梁的弯曲理论 梁是结构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其弯曲分析是材料力学的核心内容。本部分内容极为详实: 1. 剪力与弯矩图:系统介绍了如何根据载荷分布绘制剪力图(V Diagram)和弯矩图(M Diagram),这是进行梁的强度和刚度设计的基础。 2. 弯曲应力分析:导出了梁的应力公式 ($sigma = My/I$),并详细解释了截面惯性矩 $I$ 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对称截面和非对称截面,应力分布的差异被清晰地展示。 3. 横向剪切应力:与纯弯曲不同,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剪应力。本书详细推导了剪应力公式 ($ au = VQ/It$),并讨论了空心截面和工字梁中的剪应力集中现象。 4. 梁的挠度:刚度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标准。我们引入了弯曲挠度的计算方法,涵盖了双重积分法、面积矩法(Conjugate Beam Method),以及更通用的虚功法(Virtual Work Method)在计算挠度中的应用。这些方法能够精确预测梁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变形情况。 第四部分:连接与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在结构分析的最后阶段,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更宏观的稳定性问题。 连接件分析:铆钉、焊缝和螺栓连接是实际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详细分析了连接件在承受剪切、拉伸以及组合载荷下的工作状态和失效模式,并根据许用应力进行安全设计。 压杆的稳定性(欧拉理论):长细的受压杆件可能在应力未达到材料屈服强度之前就发生失稳(Buckling)。本书引入了欧拉(Euler)的临界屈曲载荷理论,解释了有效长度系数的概念,强调了边界条件对压杆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这部分内容为土木和机械工程师提供了预防结构灾难性失稳的基础工具。 本书特色与教学优势: 本书的编排紧密结合了工程实践,所有理论推导都辅以丰富的实例解析。每个章节末尾精心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习题,从基础计算到复杂的工程应用问题,确保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将不仅掌握计算应力、应变和变形的数学工具,更能建立起对材料在受力下行为的直观物理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与这本《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的缘分,始于我对物理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这本书以其经典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工程领域的大门。尽管是影印版,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上或许与原版有所差异,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核心内容的价值。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力、力矩、平衡等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讲解了平面力系、空间力系、虚功原理等更复杂的静力学问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概念的详细阐述,以及贯穿始终的清晰的数学推导过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引导我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逻辑。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对话,从他的讲解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那些书中精选的例题,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它们涵盖了从简单的杠杆平衡到复杂的桁架分析,每一个都值得反复推敲。即使在今天,当我遇到类似的工程问题时,我仍会翻开这本书,寻找灵感和解决方案。它是我工程知识体系中一块坚实的地基。

评分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训练我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武功秘籍”。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记忆公式和定理,更是在学习如何“看”和“想”。书中的插图,简直就是我的“眼睛”,它们把那些无形的力、力矩,以及复杂的结构,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道关于悬臂梁受力分析的题目难住了,我看了很久的图,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后来,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教授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分解问题,并结合书中一个类似但更简单的例子,突然就豁然开朗了。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学习过程中最美妙的时刻之一。这本书的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显得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它教会我如何从整体到局部,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如何用数学工具去量化和分析物理现象。虽然是影印版,排版上可能有些地方不是最现代化,但其核心的知识体系,绝对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这本书让我明白,工程力学并非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对物理世界精妙规律的洞察。

评分

这本《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在我大学的力学启蒙阶段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例,仿佛是一道道等待解开的数学谜题,充满了挑战又带着一丝神秘。我的教授是一位严谨而富有激情的老师,他总是强调静力学作为工程学基础的重要性,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从最初的力系平衡,到截面法和虚功原理,每一章都像是为理解下一章打下坚实的地基。书中那些经典的例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复杂结构分析的部分,我反复琢磨,不厌其烦地演算,直到真正领会其精髓。虽然是影印版,纸张和印刷质量虽不如最新版本,但其内容本身所蕴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足以让我沉浸其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物理概念的清晰阐述,以及图示与文字的高度契合,这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对抽象力学概念的畏惧。每一次成功解答书中的习题,都带给我巨大的成就感,也让我对未来的工程学习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它更像是我工程之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在我心中种下了对严谨逻辑和物理思维的敬畏。

评分

说实话,当初拿到这本《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时,我对它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担忧的心情。期待的是它作为经典教材的声誉,担忧的是影印版在阅读体验上的可能不足。然而,实际使用下来,我发现我的顾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多余的。虽然纸张的确稍显粗糙,但其内容的经典性和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本书在概念的引入上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力的定义、力的分解与合成,到复杂的刚体平衡分析,都做得相当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抽象概念时所使用的直观图示,那些清晰的受力图和力矩示意图,极大地帮助我理解那些在脑海中难以具象化的力学关系。书中大量的例题,涵盖了各种典型的工程场景,从桥梁结构到机械部件,都让我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我曾经为了理解一个关于轴承受力的习题,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反复推导,最终茅塞顿开的喜悦,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的习题量也相当可观,而且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既有巩固基础的题目,也有挑战思维的难题,这对于扎实掌握静力学知识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影印版的静力学教材,虽然在形式上略有不足,但在内容深度和教学价值上,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在使用这本《工程力学:静力学(第10版)(影印版)》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对于培养严谨的工程思维的贡献。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注重细节和逻辑的连贯性,从力的基本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静力学问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受力分析”这一关键步骤的强调,书中反复出现的受力图绘制过程,以及对每个力的来源和作用的详细说明,都让我深刻理解了“分析”的真正含义。即使是影印版,纸张和印刷的些许不便,也无法掩盖其内容本身的价值。许多次,当我面对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或者结构时,都会下意识地回忆书中那些经典的受力分析图,并尝试着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也十分巧妙,它不仅仅是为了考核知识点,更是为了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那些看似简单的习题,并在反复尝试和思考中,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套路”。它教会我如何将一个宏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可计算的小问题。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静力学的工具,更是我工程学习生涯中一次重要的思维训练。

评分

不错 好东西 机械专业必读的 关键是你英语要比较好

评分

内容很多 比国内的教材好多了

评分

英文的讲的透彻,样题很好

评分

没有时间看啊,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

评分

英文的讲的透彻,样题很好

评分

挺不错的。

评分

不错 好东西 机械专业必读的 关键是你英语要比较好

评分

美国R.C.Hibbeler编著的《工程力学》的《动力学》分册共11章,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力和加速度、质点动力学——功和能、质点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的平面运动学、刚体的平面动力学——力和加速度、刚体的平面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空间运动学、刚体空间动力学、振动。动力学和静力学都买了,一起看。。

评分

挺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