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书籍 数控车工自学用书 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

全新正版 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书籍 数控车工自学用书 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数控车工
  • 数控车床
  • 编程
  • 操作
  • 入门
  • 提高
  • 自学
  • 技能鉴定
  • 机械加工
  • 工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杰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暂无
ISBN:9787122121769
商品编码:1046605501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

定价:29.00元

作者:李兴贵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122121769

字数:226000

页码:2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目录

第1章 数控车床基本结构和加工过程
1.1 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
1.1.1 数控车床的结构
1.1.2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1.1.3 数控车床机械部分的特点
1.1.4 数控车床的分类
1.2 数控车床加工过程
1.2.1 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
1.2.2 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

第2章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基础
2.1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概述
2.1.1 影响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因素
2.1.2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
2.1.3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第1章 数控车床基本结构和加工过程
1.1 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
1.1.1 数控车床的结构
1.1.2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1.1.3 数控车床机械部分的特点
1.1.4 数控车床的分类
1.2 数控车床加工过程
1.2.1 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
1.2.2 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

第2章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基础
2.1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概述
2.1.1 影响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因素
2.1.2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
2.1.3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2.1.4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2.1.5 编制车削工序卡
2.2 工序的划分原则和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2.2.1 工序的划分原则
2.2.2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2.3 零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六点定位原理
2.3.1 基准的分类
2.3.2 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2.3.3 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2.3.4 欠定位与过定位
2.3.5 定位基准的选择
2.4 编程尺寸的确定和尺寸链的计算
2.4.1 确定编程坐标系,选择编程原点
2.4.2 基点坐标的计算
2.4.3 公制普通螺纹的内外径计算
2.4.4 编程尺寸的直接计算——求平均值计算
2.4.5 编程尺寸的尺寸链计算
2.5 金属切削三要素的选择原则
2.5.1 金属切削三要素的概念
2.5.2 金属切削三要素的影响因素
2.5.3 数控切削用量推荐表
2.5.4 金属切削三要素的选择原则
2.6 机床夹具的选择与使用
2.6.1 车床夹具的分类
2.6.2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6.3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2.7 刀具的选用原则
2.7.1 刀具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7.2 数控车床用刀具的特点
2.7.3 选用刀具的步骤

第3章 数控车床编程入门
3.1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3.1.1 数控车床功能代码
3.1.2 指令格式
3.1.3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
3.1.4 机床坐标系和机床零点
3.1.5 工件坐标系、程序原点和对刀点
3.1.6 零件程序的结构
3.1.7 子程序
3.2 车台阶圆
3.2.1 工作步骤
3.2.2 例题3.1
3.3 车锥圆
3.3.1 例题3.2
3.3.2 例题3.3
3.4 车圆弧
3.4.1 例题3.4
3.4.2 例题3.5
3.4.3 例题3.6
3.4.4 例题3.7
3.4.5 例题3.8
3.5 车螺纹
3.5.1 等螺距螺纹切削指令:G32
3.5.2 计算
3.5.3 例题3.9
3.6 精车及粗车分步
3.6.1 例题3.10
3.6.2 例题3.11
3.7 切断(切槽)
3.7.1 例题3.12
3.7.2 切断要点提示
3.8 组合车削
3.8.1 圆弧、锥圆、台阶圆组合
3.8.2 螺纹、锥圆、台阶圆组合
3.8.3 圆球、圆锥组合
3.9 A类宏程序简介
3.9.1 宏程序编程的适用范围
3.9.2 宏变量
3.9.3 运算命令和转移命令G65
3.9.4 宏指令编程示例

第4章 基本操作
4.1 广州数控980TD系统操作概要
4.1.1 程序的录入
4.1.2 机械回零对刀(以工件右端面中心点为坐标系的0点为例)
4.1.3 试切对刀
4.1.4 刀偏值的修改
4.1.5 程序的校验
4.1.6 其他操作
4.2 广州数控928TE系统操作概要
4.2.1 程序编辑
4.2.2 手动方式
4.2.3 设置工件坐标系(一般用1号刀)
4.2.4 试切对刀(校刀)(其他刀)
4.2.5 自动方式
4.2.6 刀偏值的输入
4.2.7 图形显示切换
4.2.8 图形显示数据的输入和液晶显示亮度的调整
4.3 华中数控HNC.21T系统操作概要
4.3.1 操作面板
4.3.2 程序编辑
4.3.3 数据设置
4.3.4 MDI运行
4.3.5 程序运行
4.3.6 手动运行(篇幅所限,未作详细介绍)
4.3.7 超程解除
4.3.8 显示(篇幅所限,未作详细介绍)
4.4 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5章 固定循环编程
5.1 轴向切削循环G90(长径比较大)
5.1.1 指令格式
5.1.2 指令说明
5.1.3 车台阶圆
5.1.4 车锥圆及相对坐标编程
5.2 径向切削循环G94(长径比较小)
5.2.1 指令格式
5.2.2 指令说明
5.2.3 车台阶圆
5.2.4 车锥圆

第6章 多重循环编程
6.1 轴向粗车循环G71
6.1.1 指令格式
6.1.2 指令说明
6.1.3 例题6.1
6.2 径向粗车循环G72
6.2.1 指令格式
6.2.2 指令说明
6.2.3 例题6.2
6.3 封闭切削循环G73
6.3.1 指令格式
6.3.2 指令说明
6.3.3 例题6.3
6.4 精加工循环G70
6.4.1 指令格式
6.4.2 指令说明

第7章 螺纹切削循环
7.1 直螺纹切削循环编程
7.1.1 指令格式
7.1.2 指令说明
7.1.3 例题7.1
7.2 锥螺纹切削循环编程
7.2.1 指令格式
7.2.2 指令说明
7.2.3 例题7.2
7.3 多重螺纹切削循环编程
7.3.1 多重螺纹切削循环(切直螺纹)
7.3.2 多重螺纹切削循环(切锥螺纹)

第8章 子程序应用
8.1 工作步骤
8.2 要点提示

第9章 刀尖半径补偿
9.1 刀尖半径补偿指令
9.1.1 刀尖半径补偿概念
9.1.2 刀尖半径补偿的规定
9.2 举例说明
9.2.1 工作步骤
9.2.2 要点提示

第10章 外圆、台阶和普通直螺纹的加工
10.1 切削台阶轴和普通直螺纹的相关知识
10.1.1 切削台阶轴的相关知识
10.1.2 切削普通直螺纹的相关知识
10.2 实例1
10.2.1 工作步骤
10.2.2 要点提示
10.3 实例2
10.3.1 工作步骤
10.3.2 要点提示

第11章 外锥形面(含倒锥)的加工
11.1 切削外锥形面(含倒锥)的相关知识
11.1.1 外锥形面(含倒锥)的概念
11.1.2 常用加工方法
11.2 实例
11.2.1 工作步骤
11.2.2 要点提示

第12章 外成形面的加工
12.1 切削外成形面的相关知识
12.1.1 外成形面的概念
12.1.2 常用加工方法
12.2 实例
12.2.1 工作步骤
12.2.2 要点提示

第13章 内锥孔的加工
13.1 切削内锥孔的相关知识
13.1.1 内锥孔的概念
13.1.2 常用加工方法
13.2 实例
13.2.1 工作步骤
13.2.2 要点提示

第14章 梯形螺纹、模数螺纹的加工
14.1 切削梯形螺纹、模数螺纹的相关知识
14.1.1 梯形螺纹、模数螺纹的概念
14.1.2 常用加工方法
14.2 实例
14.2.1 工作步骤
14.2.2 要点提示

第15章 外形轮廓综合加工
15.1 切削外形轮廓的相关知识
15.1.1 外形轮廓的概念
15.1.2 常用加工方法
15.2 实例1
15.2.1 工作步骤
15.2.2 要点提示
15.3 实例2
15.3.1 工作步骤
15.3.2 要点提示

第16章 内孔的综合加工
16.1 切削内孔的相关知识
16.1.1 切削内孔的概念
16.1.2 常用加工方法
16.2 实例
16.2.1 工作步骤
16.2.2 要点提示

第17章 内孔及外形轮廓集一体的综合加工
17.1 切削内孔及外形轮廓集一体的零件的相关知识
17.1.1 切削内孔的概念
17.1.2 常用加工方法
17.2 实例
17.2.1 工作步骤
17.2.2 要点提示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分为入门篇和提高篇两部分。入门篇从简单的零件台阶圆、锥圆、圆弧、螺纹、切断等加工编程开始,由浅入深,把掌握数控车工技术的难点即加工零件的编程不但在书的开头就介入,而且根据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技术难点容易化,方便初学者掌握技术难点。在编程方面介绍了国产广数GSK980TD、GSK928TC,武汉华中HNC21T及日本FANUC0i系统常见零件的编程指令;把A类宏指令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加工椭圆实例,使学生可掌握变量编程。在操作方面简单介绍了GSK980TD、GSK928TC、HNC21T的常用操作方法,在工艺方面,简单介绍了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和刀具的选用等。提高篇以典型零件的加工为例,综合入门篇所学知识,对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和制订工艺,力求经过典型零件的加工,使阅读《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的数控车工,达到中级至高级的操作和编程水平。
学习《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的文化基础是初中水平。《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可作为数控车工,普通车工转为数控车工的自学用书及短训班教材,也可作为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大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


精通机床心法,解锁制造未来:一本为现代工匠量身打造的全面技能指南 在瞬息万变的工业浪潮中,机械制造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数控技术,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不仅彻底重塑了生产模式,更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提出了全新且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机械加工的粗犷年代,到如今高度精密、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对一名合格的数控车工而言,掌握核心的编程语言、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深刻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已是不可或缺的立身之本。本书正是应时代之需而生,旨在为渴望在数控车工领域深耕细作的您,提供一条清晰、系统且极具实践性的成长之路。 告别纸上谈兵,直击实操痛点: 本书不同于那些陈旧过时、理论堆砌的教材,我们深知,数控车工的技艺,最终体现在机床的每一次精准切割,每一个光滑的工件表面。因此,本书的编写,始终围绕“实操”二字展开。我们避免了空泛的概念解释,而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并通过大量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案例,引导您逐步掌握。从基础的数控车床结构认知,到关键的刀具选择与参数设置,再到核心的G代码、M代码指令详解,乃至复杂的曲面加工编程,本书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从入门到精通,量身定制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入门篇:奠定坚实基础 认识您的“伙伴”——数控车床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数控车床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轴系统、进给系统、控制系统、刀塔等,让您对这台精密机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是安全、高效操作的前提。 数控编程的“秘密语言”——G代码与M代码:本书将带领您一步步揭开G代码和M代码的神秘面纱。我们将详细解析最常用、最核心的G代码(如G00、G01、G02/G03、G90/G91、G40/G41/G42等)和M代码(如M03/M04/M05、M08/M09、M30等)的含义、用法和应用场景,并辅以大量实例,让您能够轻松读懂并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 刀具的“十八般武艺”——刀具基础与选择:刀具是数控加工的“灵魂”。我们将系统介绍各种常用数控刀具的类型、结构、材料,以及它们的几何参数。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教会您如何根据工件材料、加工工艺和精度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刀具,并正确安装和调整。 加工参数的“黄金法则”——切削用量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切深等切削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本书将提供科学的切削用量计算方法和参考范围,并结合实际经验,指导您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提高篇:攀登技能高峰 程序编写的“艺术”——指令详解与技巧:在掌握基础指令后,本书将深入讲解更复杂的编程指令,如子程序、宏程序、刀具补偿、工件坐标系设置等。您将学会如何编写高效、简洁、灵活的程序,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任务。 图形化编程与CAM软件入门: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化编程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将介绍主流的CAM软件在数控车床编程中的应用,帮助您了解如何通过图形界面生成刀具路径,提高编程效率和准确性。 复杂零件的加工策略:本书将剖析多种常见复杂零件的加工难点,并提供系统性的加工策略。从外圆、内孔、端面到螺纹、锥度、圆弧,再到复杂的曲面加工,您将学会如何分解任务,合理安排工序,优化刀具路径,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刀具路径优化与后处理:如何让您的程序运行得更流畅、更高效?本书将探讨刀具路径的优化技巧,例如考虑刀具干涉、减少空运行时间、优化切削方向等。同时,您也将了解后处理器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 实战篇:能力全面提升 故障诊断与排除:任何精密设备都可能出现故障。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份实用的数控车床常见故障分析指南,帮助您快速定位问题,并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 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评要点解析:如果您正为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试做准备,本书将是您的得力助手。我们将详细解读考试大纲,梳理考点,提供模拟试题和解题思路,帮助您有针对性地复习,自信迎考。 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本书将系统阐述数控车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设备检查、操作环境等,确保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工作。 本书的独特优势: 1. 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每一项技术讲解,都配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图片、图表和程序代码示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2. 语言通俗,易于理解:我们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最专业的技术,即使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3. 强调实践,注重能力培养:本书不仅教授“是什么”,更注重教授“怎么做”,旨在培养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紧跟行业前沿:内容涵盖了目前数控车工领域最常用、最核心的技术和知识点,确保您所学与时俱进。 目标读者: 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控车工的在校学生。 希望提升自身技能、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 初次接触数控车床,需要系统性学习的零基础爱好者。 准备参加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试的考生。 机械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师。 拥抱数控技术,就是拥抱制造业的未来。本书将是您在这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助您从菜鸟蜕变为技艺精湛的数控工匠,在现代工业的广阔舞台上,挥洒您的智慧与汗水,创造属于您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实际的数控车床操作过程中,机床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非常贴心和实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数控车床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各个方面,从机床的清洁、润滑,到易损件的检查和更换,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机床润滑系统的讲解,它不仅介绍了不同部位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还强调了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这对于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至关重要。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机床电气系统的日常检查,例如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指示灯是否正常,以及如何排除一些常见的电气故障。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进行刀库的清洁和维护,以及如何检查刀库的定位精度和换刀的可靠性。这对于确保换刀的准确性和效率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机床定期检查和保养的计划,以及如何根据机床的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保养方案。这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机床的维护保养,避免遗漏重要的环节。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机床维护保养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实用的指导,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数控车床,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评分

数控加工中的尺寸控制,可以说是整个加工流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环。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做得非常到位,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影响尺寸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掌握提高尺寸精度的有效方法。书中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床的刚性、热变形、刀具的磨损、工件的夹紧力、切削参数的选择等等。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这些因素,而是深入地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影响加工尺寸的,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操作来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热变形补偿的部分,它解释了机床在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热变形补偿方法,例如预热机床、调整加工顺序、使用温度补偿功能等。这对于高精度零件的加工来说,尤为重要。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千分尺、卡尺、量块、三坐标测量机等,并且强调了如何正确地读取测量结果,以及如何根据测量结果来调整加工参数,以达到预期的尺寸精度。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进行首件加工检验,并给出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判断标准,这对于确保批量生产的质量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高级的尺寸控制技术,例如在线测量、闭环反馈控制等,这些内容让我对数控加工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尺寸控制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深入的讲解,能够帮助我全面地掌握提高加工精度的各种技巧。

评分

这本书在数控编程的部分,我觉得处理得非常细致,特别是对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几乎涵盖了所有常用的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刀具补偿的章节,书中不仅解释了G40、G41、G42这些代码的含义,还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了如何在实际加工中应用它们。比如,在加工一个带有圆弧过渡的内腔时,书中一步一步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来精确控制加工轮廓,避免出现尺寸偏差。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进步,以前我总是手动计算刀尖轨迹,非常容易出错,现在有了刀具补偿,编程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升。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刀具路径的优化,比如如何通过合理的刀具选择和进给方向,来减少刀具的磨损,延长刀具寿命。它不仅仅是教你写代码,更是教你如何写出更高效、更经济的代码。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循环指令的讲解,像G81、G83这样的钻孔循环,以及G71、G72这样的外圆/内槽粗加工循环,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编程模板和修改技巧。这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这些常用指令的应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加工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编程技巧,比如子程序的使用、宏程序编程等,这些内容虽然对我目前的水平来说还有些难度,但已经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学习前景,知道未来可以朝哪个方向深入。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编程部分的指导非常具有实践性,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数控编程的核心技能,并且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评分

数控加工中的安全问题,绝对是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强调,让我觉得非常负责任。书中不仅列出了数控车工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风险,例如刀具飞溅、工件脱落、机械碰撞、触电等,还针对这些风险,提供了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个人防护用品(PPE)的讲解,它详细地介绍了在数控车床操作中需要佩戴的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以及如何正确地佩戴和使用它们。书中还强调了在机床运行时,严禁将手伸入加工区域,以及如何避免在换刀或调整工件时发生意外。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进行机床的安全检查,例如在开机前,需要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位是否有异常,是否有松动的部件,以及工作区域是否干净整洁。这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地按下急停按钮,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这些知识,虽然在平时可能用不上,但一旦发生意外,就能起到救命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安全操作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指导,能够帮助我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评分

操作部分是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操作步骤,而是非常注重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机床安全操作的讲解,它详细列出了在开机、关机、换刀、装夹工件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且配有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规范。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至关重要,安全第一嘛!书中对于数控车床的各部件功能和操作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主轴的启动、停止、变速,刀塔的换刀指令,以及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正确地装夹工件,并给出了不同类型工件(例如,短轴类、盘类、长轴类)的装夹方法和技巧,还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装夹方式更适合某些类型的工件,以及如何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松动或变形。这部分的讲解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避免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机床的对刀操作,包括刀尖点、刀尖高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如何将测量值输入到机床上。这一点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书中提供了几种常用的对刀方法,并且解释了它们的优缺点,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进行首件加工检验的部分也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在批量生产前,必须对第一件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步骤和标准。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报废率非常有帮助。

评分

在数控加工中,了解不同材料的切削特性,并据此调整切削参数,是保证加工顺利进行和获得良好加工效果的基础。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非常具有实践价值。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如普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铝合金、铜合金等)的切削性能,以及它们在切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材料的硬度和屈服强度,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塑性、脆性等特性如何影响切削过程,例如为什么某些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为什么某些材料切削时容易产生崩刃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材料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推荐范围,并且还解释了这些推荐值背后的逻辑。它还强调了在切削不同材料时,刀具材料的选择和几何角度的调整的重要性。例如,在切削不锈钢时,由于其塑性大、导热性差,容易产生积屑瘤,因此推荐使用具有较大前角和断屑槽的刀具,并适当降低切削速度。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切削难题的技巧,例如如何避免在切削高塑性材料时产生积屑瘤,如何防止在切削脆性材料时产生崩刃等。这对于我在实际加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材料切削特性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入和实用的讲解,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材料的切削行为,并作出更明智的加工决策。

评分

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我目前见过的最详细、最实用的。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类型数控刀具(如车刀、钻头、铣刀等)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还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等)和加工工艺(如粗加工、精加工、钻孔、攻丝等),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刀具选择建议。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来选择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前角、后角,以及如何根据加工表面的要求来选择刀具的刃口形状和涂层。它还解释了为什么在加工某些材料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刀具材料,例如在加工硬质合金时,为什么推荐使用CBN刀具,以及CBN刀具相对于硬质合金刀具的优势。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刀具磨损的诊断和处理的部分,它详细地列出了不同类型的刀具磨损(如崩刃、塌角、积屑瘤等)的特征,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这让我能够在加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刀具的异常磨损,避免对工件造成更大的损害。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刀具寿命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切削参数和润滑来延长刀具的有效使用寿命。这些内容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刀具选择和管理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刀具,并最大化其性能。

评分

对于技能鉴定考的部分,这本书真的做到了“有的放矢”。它不仅仅是列出一些考试大纲,而是深入分析了历年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根据这些分析,设计了非常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我之前参加过一些培训,感觉很多资料都是泛泛而谈,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中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点都有详细的解读,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考试的侧重点,避免“海底捞针”式的复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拟考试环节的设计,它模拟了真实的考试场景,让我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压力。每一次模拟考试后,书中都会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并且会针对我做错的题目,给出相应的知识点回顾和练习建议。这种“诊断式”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够精准地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我记得书中还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应对考试中的一些“陷阱题”,比如那些看似简单但容易出错的题目,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答题。这些技巧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在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备考技巧,例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提高答题效率,以及如何在考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非技术性的指导,同样对我的备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技能鉴定考的准备方面,给我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有信心迎接考试。

评分

拿到这本《全新正版 数控车工入门与提高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书籍 数控车工自学用书 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之后,我首先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所吸引。书中对于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从刀具的几何角度到切削力学的基本概念,都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刀具材料在不同切削条件下的性能分析,这让我对刀具的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凭感觉随便拿一把刀就上机。例如,在加工高硬度材料时,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需要使用硬质合金刀具,以及不同牌号的硬质合金在耐磨性、韧性上的差异,甚至还列举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说明了不同刀具材料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的后果,比如刀具过早磨损、加工表面粗糙度不达标等。这部分内容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能够帮助我少走很多弯路。此外,书中对于切削参数的优化也给出了系统性的指导,比如进给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的选择,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它不像一些过于简化的教程,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两个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参数背后的逻辑,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仅仅“怎么做”。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切削过程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赞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切削颤振的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以及切削液的作用和选择原则。这些内容虽然初看起来有些晦涩,但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配合清晰的文字说明,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总而言之,这部分的理论知识,是我认为本书最宝贵的部分之一,它为我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让我不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评分

数控车床编程时,路径规划是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讲解,我认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写出更优化的加工程序。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数控车床的加工路径规划方法,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螺旋插补等,并且解释了它们在不同加工场景下的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进行刀具路径的优化设计的部分,它不仅教会我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选择最佳的进给方向,还强调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刀具路径规划,来减少刀具的空行程,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路径规划的策略,例如在粗加工时,可以使用较大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而在精加工时,则需要更精细的进给和更小的切削深度,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如何进行复杂轮廓的编程,并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编程思路和技巧,例如如何使用子程序来简化重复的加工操作,如何利用刀具补偿来处理刀尖半径的影响等等。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能够解决我在编程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曲面加工的路径规划方法,虽然这些内容相对更深入一些,但已经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加工路径规划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实用的指导,能够帮助我写出更高效、更优化的数控加工程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