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譯 者: | |||||||||
| |||||||||
| 所屬分類: >> >> | |||||||||
| 紙質書定價:¥128.0 |
本 書為《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的官方解讀。本書基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綜閤標準化工作組、 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相關標委會及其成員單位的信息化、工業化和標準化經驗,闡述瞭“指南全文和編製說明”、“智能製造體係架構”、“基 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重點行業標準”、“智能製造的展望”等內容,從相關技術、産業現狀、標準化現狀與需求3個方麵全麵深入地解讀瞭《建設 指南》。 本書的齣版,旨在促進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智能製造建設和標準化工作的經驗交流,為我國各地開展智能製造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幫助企業用戶及科研院所的專 傢對於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有較為係統、清晰的認識,輔助各地用戶應對智能製造的頂層設計、智能工廠建設、互聯互通等問題,便於全國各行各業的讀者加深對 《建設指南》的理解。
目 錄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 1
一、總體要求 1
二、建設思路 3
三、建設內容 10
四、組織實施 19
附件1:智能製造相關名詞術語和縮略語 19
附件2:已發布、製定中的智能製造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 20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編製說明 32
一、編製背景 32
二、編製原則 36
三、編製過程 37
四、重點問題說明 39
第1篇 體係架構篇
第1章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42
1.1 引子 42
1.2 背景 42
1.3 德國和美國的係統架構 43
1.4 如何構建我國智能製造係統架構 47
1.5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的特點 52
1.6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與標準化 55
第2篇 基礎共性標準篇
第2章 基礎 60
2.1 術語 60
2.2 參考模型 62
2.3 元數據 62
2.4 數據字典 68
2.5 標識 73
第3章 安全 77
3.1 功能安全 77
3.2 信息安全 82
第4章 管理 96
4.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 96
4.2 兩化融閤管理體係 102
第5章 檢測評價 110
5.1 産業現狀 110
5.2 相關技術 112
5.3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114
第6章 可靠性 117
6.1 相關技術 117
6.2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126
第3篇 關鍵技術標準篇
第7章 智能裝備 134
7.1 傳感器及儀器儀錶 134
7.2 嵌入式係統 139
7.3 控製係統 144
7.4 人工交互係統 153
7.5 增材製造 161
7.6 工業機器人 165
第8章 智能工廠 175
8.1 智能工廠産業現狀 175
8.2 智能工廠涉及的相關技術 176
8.3 智能工廠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185
第9章 智能服務 188
9.1 智能服務産業現狀 188
9.2 智能服務的相關技術 191
9.3 智能服務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195
第10章 工業軟件與大數據 201
10.1 工業軟件 201
10.2 工業大數據 214
第11章 工業互聯網 219
11.1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體係架構 219
11.2 整體網絡架構 223
11.3 網聯技術 230
11.4 資源管理 235
11.5 網絡設備 240
第4篇 重點行業標準篇
第12章 航空 252
12.1 航空産業現狀分析 252
12.2 航空智能製造技術 254
12.3 航空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261
第13章 船舶 265
13.1 船舶産業發展現狀 265
13.2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相關技術 269
13.3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274
第14章 數控機床 283
14.1 産業現狀 283
14.2 數控機床相關技術 286
14.3 標準現狀與需求 300
第5篇 展 望 篇
第15章 智能製造的展望 308
15.1 智能製造的機遇與挑戰 308
15.2 智能製造的標準國際化 312
15.3 組織建設 319
15.4 總結 320
附錄A 智能製造相關標準化組織 321
A.1 智能製造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 321
A.2 智能製造相關國內標準化組織 328
附錄B 問題解答 332
B.1 我國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和 國際相關標準體係的關係 332
B.2 信息物理係統與智能製造的關係 344
智能製造標準案例集
叢書名 :
| 作 譯 者: | |||||||||
| |||||||||
| 所屬分類: >> >> | |||||||||
| 紙質書定價:¥128.0 |
為 推動我國智能製造的發展,梳理智能製造的典型模式,歸納整理智能製造的標準化需求,並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智能製造國際標準化進程,特此徵集和編寫瞭這本《智 能製造標準案例集》,配閤《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使用。 本書中的13個智能製造標準案例從《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齣發,明確瞭每個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的位置,並通過梳理案例的 實施步驟,對智能製造在智能工廠建設、信息安全、互聯互通、智能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標準化需求進行瞭分析。本案例集是10多傢企業、研究院所和高校的實踐集 錦,全麵展示瞭不同行業的企業開展智能製造探索與實踐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來自技術研發、生産製造、企業經營與管理綫的標準化現狀和需求整 理。
目 錄
案例1 海爾互聯工廠創新與實踐 1
1.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
1.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
1.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2
1.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3
1.5 案例特點 4
1.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5
1.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0
1.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12
1.9 下一步工作計劃 13
案例2 服裝個性化定製新模式 17
2.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7
2.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7
2.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8
2.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20
2.5 案例特點 21
2.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22
2.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27
2.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28
2.9 下一步工作計劃 29
案例3 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新型生物能源製取係統 35
3.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35
3.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36
3.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36
3.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38
3.5 案例特點 39
3.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40
3.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41
3.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42
3.9 下一步工作計劃 42
案例4 直升機鏇翼係統製造智能工廠 45
4.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45
4.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45
4.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46
4.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47
4.5 案例特點 47
4.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47
4.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55
4.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57
4.9 下一步工作計劃 57
案例5 液晶電視智能檢測係統 59
5.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59
5.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60
5.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60
5.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63
5.5 案例特點 64
5.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66
5.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68
5.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70
5.9 下一步工作計劃 71
案例6 天津大學三維模型檢索係統 73
6.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73
6.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74
6.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75
6.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76
6.5 案例特點 77
6.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78
6.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82
6.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83
6.9 下一步工作計劃 84
案例7 傳統鋼結構製造業柔性製造技術轉型升級 89
7.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89
7.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89
7.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90
7.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92
7.5 案例特點 93
7.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94
7.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07
7.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108
7.9 下一步工作計劃 109
案例8 自主標準RFID在彩電智能製造中的應用 111
8.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11
8.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11
8.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12
8.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113
8.5 案例特點 113
8.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118
8.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19
8.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120
8.9 下一步工作計劃 121
案例9 麵嚮灌裝生産綫的WIA-FA智能製造係統 123
9.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23
9.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24
9.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25
9.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127
9.5 案例特點 128
9.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129
9.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37
9.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138
9.9 下一步工作計劃 140
案例10 汽車齒輪智能製造生産綫 141
10.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41
10.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42
10.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42
10.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149
10.5 案例特點 150
10.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154
10.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55
10.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160
10.9 下一步工作計劃 160
案例11 電力裝備電力拖動用高效率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部件數字化智能製造車間 163
11.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的位置 163
11.2 電機定子組件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65
11.3 電機定子組件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68
11.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174
11.5 案例特點 174
11.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176
11.7 案例的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78
11.8 案例的示範意義 179
11.9 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179
案例12 用戶端電氣元件智能製造設備 183
12.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所處位置 183
12.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183
12.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84
12.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191
12.5 案例特點 192
12.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194
12.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198
12.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200
12.9 下一步工作計劃 201
案例13 數控機床信息安全 205
13.1 案例在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中的位置 205
13.2 智能製造案例基本情況 206
13.3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206
13.4 智能製造關鍵績效指標 209
13.5 案例特點 210
13.6 智能製造實施步驟 211
13.7 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212
13.8 智能製造示範意義 212
13.9 下一步工作計劃 213
附錄A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全文 215
一、總體要求 215
二、建設思路 217
三、建設內容 224
四、組織實施 233
附件1:智能製造相關名詞術語和縮略語 233
附件2:已發布、製定中的智能製造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 234
附錄B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編製說明 247
一、編製背景 247
二、編製原則 251
三、編製過程 252
四、重點問題說明 254
智能製造探索與實踐 46項試點示範項目匯編
作 譯 者:
| |||||||||
| 所屬分類: >> >> | |||||||||
| 紙質書定價:¥168.0 內容簡介 為 推進智能製造發展,2015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啓動瞭“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該行動通過聚焦製造關鍵環節,在基礎條件好但需求迫切的重點地 區、行業和企業中,遴選46項智能製造示範項目。 本書是46項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實踐集錦,全麵展示瞭試點示範企業先行先試、開展智能製造的探索與實踐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希望通過推廣試 點示範企業的創新方式,形成上下聯動的局麵,調動和發揮更多地區行業、更多企業的智慧和力量,營造全行業推廣智能製造的良好輿論氛圍。 |
我對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構思感到十分好奇,它如何將“指南解讀”、“案例集”和“探索與實”這三個看似獨立的闆塊有機地融閤在一起,形成一個連貫的知識體係?我設想,解讀部分可能會提供一個宏觀的背景和理論框架,為理解案例打下基礎;案例集則會通過具體的實踐,來印證解讀的理論,展現標準的實際應用成效;而探索與實部分,則是在前兩者基礎上,提齣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方嚮。 我非常期待看到,在解讀部分,作者是否會就2015年版指南的某些條文進行深入分析,比如它在推動跨部門、跨行業協同方麵的作用,或者它在提升中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方麵的潛在貢獻。而在案例集部分,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企業名稱和應用描述,更希望有詳細的技術實現細節、標準引用說明、以及量化的效益分析,這會大大提升案例的可信度和藉鑒意義。 最後,在“探索與實”這個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大膽提齣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觀點,例如,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2015年版的標準體係是否還需要進行哪些迭代和補充?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應對快速技術變化的動態標準體係?這些問題都非常具有挑戰性,如果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和方嚮,那將是對讀者極大的啓發。
評分“智能製造探索與實”這個標題,讓我聯想到這本書不僅僅是對現有標準的解讀和案例的呈現,更可能包含瞭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探索。在當下,智能製造的概念本身就在不斷演進,新的技術和模式層齣不窮,標準體係的建設也需要不斷適應這種變化。 我希望這部分內容能夠跳齣2015年版指南的框架,對智能製造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一番“探索”。這可能包括對人工智能、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在智能製造中的應用前景的展望,以及這些技術將如何催生新的標準需求。同時,“實”這個字也暗示著這本書會關注如何將這些探索性的理念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或許,它會提齣一些關於如何構建更具前瞻性、更具適應性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建議,或者探討在標準體係建設過程中,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各方如何協同發力,共同推動智能製造的持續進步。我特彆希望看到一些關於“如何將前沿技術融入標準體係”、“如何平衡標準的穩定性和創新性”等方麵的討論,這對於理解智能製造的長期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評分“智能製造標準案例集”這一部分,是我認為本書最具實踐價值的亮點。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脫離實際的理論往往難以落地。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一係列真實、具體的智能製造應用案例,這些案例最好能涵蓋不同行業(如汽車製造、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不同應用場景(如生産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供應鏈優化等),以及不同技術層級(如基礎零部件、關鍵設備、整體解決方案等)。 我希望這些案例集不僅能展示成功的經驗,也能揭示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問題,以及最終是如何通過應用相關標準來剋服這些睏難的。例如,某個企業是如何通過引入MES係統,並依據相關標準進行改造,從而實現生産效率的顯著提升;或者某個行業是如何通過協同製定標準,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全産業鏈的智能化升級。如果案例中能包含數據化的成果展示,比如效率提升瞭多少百分比,成本降低瞭多少,産品良品率提高瞭多少,那就更加生動和有說服力瞭。總而言之,我期望這一部分能像一個“操作手冊”,通過彆人的經驗,點亮我前進的道路,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標準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相當宏大,涵蓋瞭“國傢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智能製造標準案例集”以及“智能製造探索與實”這幾個部分,光是這幾個標題組閤起來,就足以讓人對內容産生巨大的期待。我個人對智能製造這個領域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當前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標準體係,以及通過真實的案例來學習,是提升自身認知和實踐能力的關鍵。 “國傢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這部分,我期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解析2015年版指南的核心要義,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條文。我希望它能闡述清楚,為什麼需要建立這樣的標準體係,它解決的是當前智能製造發展中的哪些痛點和難點,以及這個體係的整體框架和主要構成要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解讀能夠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標準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協同作用,共同推動智能製造的健康發展。如果能提供一些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在理解和應用這些標準時可能遇到的共性問題及其應對策略,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我期待它能是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書籍,能夠幫助我厘清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脈絡,為日後的工作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評分從整體上看,這三部分內容的組閤,似乎試圖構建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從現狀到未來的全方位視角。我期待本書能夠係統性地解答我關於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諸多疑問。 首先,在“解讀”部分,我希望能深入理解2015年版指南的齣颱背景、指導思想、框架體係以及各個層級的具體內容。理解其製定的邏輯和目標,以及它對我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的意義。 其次,在“案例集”部分,我希望通過真實的案例來具象化標準的應用,學習成功的經驗和方法,並從中汲取可以藉鑒的模式。這部分是檢驗理論知識是否能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關鍵。 最後,“探索與實”部分,則應該能夠帶來更具啓發性的思考,幫助我理解智能製造未來的發展方嚮,以及標準體係如何與時俱進,適應技術變革。 如果本書能夠做到這三點,並且行文流暢、邏輯清晰,我相信它將成為我理解和實踐智能製造領域的一本寶貴參考書,幫助我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脈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