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地域文化通覽 吉林捲(精裝)
:160.00元
作者:袁行霈,陳進玉,榖長春 本捲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01088762
字數:520000
頁碼:54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221kg
編輯推薦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編撰的一部大型叢書,以文為主,適當配圖,是在大量可信資料的基礎上加以論述的一部學術著作。它是**部我國全版圖的分省文化地圖,是**部按照行政區劃梳理地域文化脈絡和亮點、學術性和性兼備的大型叢書,也是為建設中華文化傳承體係所做的有益探索。《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是其中分捲,圖文並茂地反映瞭吉林的發展曆史、文化發展過程以及語言、文化、民俗、藝術等方麵的曆史文化演變,係統地展示瞭吉林地域文化的特點、屬性及文化藝術方麵的成果。本書由榖長春主編。
內容提要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是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各地文史研究館和館外專傢用6年時間撰寫的 學術著作,共34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颱均有1捲。各捲上編縱嚮地描述當地文化的 發展史,下編重點描述當地文化的特點和亮點。上起於遠占時代,下迄於1911年辛亥革命,可視為各地的 “文化地圖”。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以學術性、現實性、可讀性三者的統一為目標,可供學者參考,也可 供乾部培訓及廣大讀者研習之用。尤其希望本書能對當前各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藉鑒作用。本書由榖長 春主編。
目錄
總緒論/袁行霈
緒論
節 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
雄偉的長白山 富饒的江河湖泊 多彩的西部草原
第二節 多民族交融共進的發展史
以羈縻建置統轄時期的多民族交融
以州縣製建置為主時期民族關係的演進
第三節 吉林地域文化的形成及特色
影響吉林地域文化形成的諸因素 吉林地域文化的特色
上編
章 吉林的遠古文明
節 舊石器時代吉林的人類遺跡
樺甸仙人洞遺址——早期人類的足跡 榆樹人與榆樹周傢油坊遺址
安圖人與安圖洞穴遺址 舊石器加工技術的改進與傳播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吉林的文化麵貌
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 之宇紋與華夏文明 獨具特色的細石器文化
第三節 青銅時代及早期鐵器時代豐富多彩的吉林文化
燦若繁星的青銅文化遺址 滅族與西團山文化
貊人與紅衣陶器 燕秦的遼東外徼
第二章 漢魏時期的夫餘文化
節 夫餘國概況
卵生神話與夫餘國的建立 以“六畜為官”的統治機構
與中央王朝及周邊民族的關係
第二節 古樸敦厚的吉林民俗
以“圓柵為城”的城郭建築 崇尚厚葬的玉石文化
“迎鼓大會”與祭天禮 禮讓不爭的民風 農牧文化的形成及影響
第三節 夫餘文化遺存
東團山南城 龍潭山山城 農安古城址 大坡老河深墓群
第三章 漢魏至唐的高句麗文化
節 高句麗國概況
硃濛神話傳說與建國 高句麗國的政治軍事
第二節 高句麗文化
“好祠鬼神”與儒、佛、道信仰 建築與墓葬 漢語言與文學藝術
“高句麗樂”與“高麗伎” 節食、飲酒、厚葬習俗 壁畫瑰寶
第三節 高句麗文化遺存
國內城 丸都山城 韆裏長城 將軍墳
太王陵 好太王碑 毋丘儉紀功碑
第四章 唐朝時期的渤海文化
節 渤海國概況
粟末秣揭與白山靺鞨 渤海舊國與後期曆史 仿唐的政治製度
第二節 絢麗多姿的文化
文治武功的建築風格 漢字的通用與文學 民俗樂舞與新樂舞
儒學與佛教 冶鐵技術及影響
第三節 渤海文化遺存
……
第五章 遼文化與遼統治下的吉林
第六章 “金源內地'吉林與金文化
第七章 元明時期的女真文化
第八章 清代吉林的多民族文化
第九章 清代吉林的文化發展與文化遺存
下編
章 采集與伐木
第二章 人參文化
第三章 山河漁獵
第四章 闖關東與民問百業
第五章 薩滿文化
第六章 美術工藝
第七章 麯藝戲麯
第八章 音樂舞蹈
第九章 民間風情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最近入手瞭不少關於中國地域文化的書籍,但《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在眾多選擇中脫穎而齣,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從它精美的封麵設計到內頁的排版,都能感受到齣版方中華書局的用心。我個人一直對曆史和民俗文化有著莫名的情結,總覺得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獨特的靈魂,而地域文化正是這種靈魂最直接的體現。《吉林捲》這個標題本身就足夠吸引人,我一直覺得吉林不僅僅有令人神往的冰雪風光,更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這本書的作者團隊,比如袁行霈先生,他的學術聲望在文學研究領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對他帶領的團隊編撰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展現吉林地區獨特的曆史進程,從古代的民族遷徙到近代的發展變遷,再到現代的文化融閤,希望能夠看到清晰的脈絡。同時,我也非常期待能瞭解到吉林地區的民俗風情,包括但不限於飲食習慣、節日慶典、民間藝術、服飾特色等等,這些都是構成一個地域文化魅力的重要元素。
評分這本《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但僅僅是初步接觸,便被其厚重的分量和嚴謹的編排所吸引。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它承載著的是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文化傳承的決心。我一直對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東北地區那粗獷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文化底蘊格外好奇。吉林,作為東北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獨特的曆史演變、民族融閤以及由此産生的豐富多樣的文化現象,一直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封麵上“袁行霈、陳進玉、榖長春”的名字,本身就代錶瞭學術界的權威,讓人對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有瞭極大的信心。精裝的裝幀也顯得十分典雅,非常適閤作為案頭書,隨時翻閱,也方便收藏。我想,這本書定不會辜負我對它的期待,定會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吉林深厚文化土壤的大門,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係統、更加深入的方式去認識和理解這片土地。
評分這本《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作為一個對中國各地文化充滿好奇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地、深入地介紹各個地域文化特點的讀物。吉林,在我腦海裏,總是一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它有著壯闊的自然風光,但更讓我感興趣的是那裏所孕育齣的獨特人文風情。這本書的作者陣容,袁行霈先生的名字自不必說,在文化學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讓我對內容的專業性和深度充滿瞭信心。我設想著,這本書會像一本精心繪製的地圖,帶領我一步步探索吉林的山川河流,從地理環境的介紹開始,然後深入到曆史的縱深,瞭解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那些故事,不同民族在這裏的融閤與發展。我尤其期待它能詳細介紹吉林地區特有的民俗習慣,比如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飲食文化、傳統節日,還有那些世代相傳的民間技藝和藝術形式。我想,這本書定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吉林文化的新窗口,讓我對這片土地有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購買《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對未知的好奇和對文化根源的追尋。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充滿故事和想象的地方。我渴望瞭解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獨特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在一代代人手中傳承和發展的。我設想這本書會從地理環境入手,分析自然條件如何影響瞭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性、思維方式,進而塑造齣獨特的文化特質。隨後,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吉林地區復雜的曆史演變,比如與周邊民族的關係,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如何對當地文化産生深遠影響。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涵蓋吉林地區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比如那些口口相傳的歌謠、精湛的手工藝,甚至是地方戲麯的唱腔。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能獲得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仿佛與那片土地上的祖先對話,感受到他們留下的精神財富。
評分當我看到《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吉林捲》這本書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探究欲望。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介紹中國各地風貌的讀物,而《地域文化通覽》這個係列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宏大的敘事感和權威性。吉林,這個名字對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在地理上的位置,以及它所代錶的壯麗風光,陌生的是其背後蘊含的豐富而復雜的文化肌理。我想象著這本書會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探尋那片土地上古老的傳說,去感受不同民族在這片土地上交織融閤的痕跡,去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藝術錶達。對於陳進玉、榖長春這樣的學者名字,雖然我可能不像袁行霈先生那樣熟悉,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是該領域的專傢,為這本書的內容貢獻瞭他們的智慧和心血。我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能通過生動的描述、翔實的史料,將吉林的地域文化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去體會那份獨特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