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 中國哲學 心靈修養 教人之道 處世哲學語錄 國學經典文白對照國學經典

菜根譚 中國哲學 心靈修養 教人之道 處世哲學語錄 國學經典文白對照國學經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菜根譚
  • 國學經典
  • 心靈修養
  • 處世哲學
  • 人生智慧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文白對照
  • 教人處世
  • 經典語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雅世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43361
商品編碼:10526049129
齣版時間:2016-04-01

具體描述




書名: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處世謀略必讀本·菜根譚

定價:12.00元

作者:洪應明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7月1日

ISBN:9787550243361

字數:

頁碼:160

版次:di1版

裝幀:裝

開本:32





宋人汪信民說:“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硃熹雲:“某觀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眾矣。”
這是一部教誨世人“去妄存真”的寶典。人心漸漸“失真”,便為“榮利所纏縛”,追逐著吞噬純真心性的物欲,積澱起掩蔽純真心性的“塵埃”,真心也就變成瞭“妄心”。這還是一部教誨世人“行止在我”的寶典。“行止在我”,即是讓人“進退有方”,“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迴得頭早”。
一部《菜根譚》,不教你做窮凶極惡的“狼”,也不教你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教你做一個率真自在的“人”。




洪應明,(約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後在世)字自誠,號還初道人,裏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明代思想傢、學者、道士,約明神宗萬曆中前後在世。有《仙蹤》四捲,《四庫總目》多記老佛二傢故事,由此得知他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則歸隱山林,洗心禮老佛。




di一章
高處立,低處行——修身篇
潔身自好 棲守道德………9
與其練達 不若老實………9
心地光明 纔華韞藏………10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10
潔自汙齣 明從晦生………11
正氣清白 留於乾坤………11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12
有木石心 具雲水趣………12
富貴名譽 來自道德………13
至善無痕 施之不求………13
花鋪好色 人行好事………14
捨勿處疑 恩不圖報………14
立名者貪 用術者拙………15
天機zui神 智巧無益………15
人活一世 晚節更重………16
種德施惠 無關地位………16
君子改節 無異小人………17
人品極處 本心使然……17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17
權衡利弊 扶公卻私………18
甘於苦寂 磨煉本領………18
以德禦纔 恃纔敗德………19
德隨量進 量由識長………19
不能養德 終歸末技………19
功名易逝 氣節長存………20
勿昧所有 勿誇所有………20
為人以誠 待人以信………21
善事奉行 惡事莫作………21
君子立德 小人圖利………21
慈悲心腸 繁衍生息………22
一念慈祥 寸心潔白………22
心體瑩然 本來不失………22
學會感恩 切戒刻薄………23
機心不用 質樸顯誠………23
堅守良知 保全清白………24
破除癡迷 性定動正………24
不昧己心 造福他人………25
過儉者吝 過謙者卑………25
心如止水 濁中悟道………25
事起害生 無事為福………26
幻中求真 雅中求俗………26
di二章
自省剋己——慎獨篇
秉持原則 汙泥不染………27
聞逆耳言 懷拂心事………27
靜坐觀心 真妄畢現………28
自我審視 再現真心………28
降伏內心 控製浮躁………29
謹於細微 不現過錯………29
多心為禍 少事為福………29
心體光明 暗室青天………30
惡中有善 引人嚮善………30
多病未羞 無病是憂………31
潭中月影 身外之身………31
持身勿輕 用意勿重………32
氣度高曠 自省慎獨………32
自知自戒 勝私製欲 ………32
喜怒不愆 好惡有則………33
戒疏於慮 警傷於察………33
惡隱禍深 善顯功小………34
冷眼觀物 慎動剛腸………34
外觀桎梏 內查機械………35
律己要嚴 待人宜寬………35
不作意尚奇
不絕俗求清………………35
不聽讒言 不掩己過………36
末路晚年 精神百倍………36
喜憂安危 勿介於心………36
冷靜處事 逍遙而遊………37
長不欺短 富不淩貧………37
責人情平 責己德進………38
閑時吃緊 忙時悠閑………38
常思常想 靈活變通………38
忙不亂性 死不動心………39
不必逃世 無需灰心………39
富貴知貧 少壯念老………40
鬧中取靜 冷處熱心………40
少時思老 榮時思枯………40
一念不生 真境自現………41
放下我執 少些煩惱………41
捨得捨得 有捨有得…… …41
人生福禍 皆因念生………42
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42
觀心增障 齊物剖同………43
寜默毋躁 寜拙毋巧………43
瞭心悟性 方得淨土………44


《靜觀塵事:人生況味與智慧拾遺》 在這快節奏、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時常感到迷失,被瑣事纏身,忽略瞭內心的聲音。是什麼讓生活變得如此紛繁復雜?我們又該如何在這洪流中找準自己的方嚮,保持內心的寜靜與澄明?《靜觀塵事》是一本深入探索人生況味、擷取生活智慧的隨筆集,它不提供僵化的教條,不推崇虛無的飄渺,而是從尋常巷陌、細微之處,挖掘人生的真諦,引導讀者迴歸內心,審視自我,從而以更從容、更豁達的心態麵對世間萬象。 本書的齣發點,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好奇與敬畏。作者並非循規蹈矩的學者,也非勵誌的導師,他更像是一位熱愛觀察生活、體味人生的智者,用細膩而樸實的筆觸,記錄下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那些引發深刻思考的片刻。他並非宣揚某種特定的哲學體係,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普遍存在於人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以及人們在其中所展現齣的種種智慧與掙紮。 一、 對“我”的追問:認識內心,安頓靈魂 《靜觀塵事》首先引導我們認識那個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我”。在日常奔波中,我們習慣於扮演各種社會角色,被外界的評價所定義,卻很少有機會停下來,真正地審視自己的內心。本書通過一係列充滿哲思的片段,幫助讀者撥開層層迷霧,直麵真實的自我。 書中探討瞭“欲望的邊界”。我們被各種物質和精神的欲望所驅動,但往往不自知其度。作者並非一味地否定欲望,而是強調“知止”的重要性。他通過對古今人物的觀察,以及對日常生活的細緻描摹,展現瞭過度追求物質的空虛,以及適度滿足帶來的安寜。他提示讀者,真正的富足並非物質的堆砌,而是心靈的豐盈。 “情緒的潮汐”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靜觀塵事》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瞭情緒的起伏,如同大海的潮汐,有漲有落,有平靜也有洶湧。作者不迴避負麵情緒,如憤怒、焦慮、悲傷,而是引導讀者去理解它們産生的根源,學會與之和平共處,而非被它們吞噬。他提齣,認識情緒,接納情緒,是走嚮內心平靜的第一步。他或許會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比如“情緒是一陣風,吹過便會留下痕跡,但不必讓它成為阻礙前行的巨石”。 “獨處的價值”在喧囂的世界裏顯得尤為珍貴。許多人害怕獨處,將其視為孤獨和無聊。然而,《靜觀塵事》則強調獨處的深度意義。作者認為,獨處是與自我對話的絕佳時機,是沉澱思緒、反思人生的重要環節。他或許會描繪一個獨自品茶、靜觀窗外落葉的場景,暗示在靜默中,心靈纔能獲得真正的滋養和成長。他鼓勵讀者,在獨處中發現自己的熱愛,傾聽內心的召喚。 二、 對“他”的體察:理解他人,化解隔閡 人生並非孤島,我們與他人共處,相互影響,也相互塑造。《靜觀塵事》同樣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人性的復雜與多樣。 “溝通的藝術”是維係良好關係的關鍵。《靜觀塵事》並不提供刻闆的溝通技巧,而是強調“同理心”和“傾聽”。作者或許會講述一個因為誤會而産生的裂痕,以及如何通過真誠的溝通和換位思考來彌閤的故事。他提示讀者,有效的溝通並非僅僅是語言的交換,更是心靈的連接。理解對方的感受,即使不能完全認同,也是一種重要的尊重。 “人際的度量”是人際交往中的智慧。《靜觀塵事》探討瞭在不同關係中如何把握分寸。對於親近的人,如何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避免過度乾涉;對於疏遠的人,如何保持禮貌和尊重,不越界。作者或許會用“尺子”來比喻人際關係的度量,提醒讀者,過度的親近會帶來窒息,過度的疏遠會産生冷漠,而恰到好處的距離,則能讓關係保持健康而舒適。 “人性的善惡”是亙古不變的討論。《靜觀塵事》並非簡單地將人劃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深入剖析人性的多麵性。作者可能會分享一些觀察,展現那些看似平凡的人身上閃耀的善良,也揭示那些高高在上者內心的脆弱與陰暗。他鼓勵讀者,保持一份審慎的判斷,但更要擁有一份寬容和理解,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在特定的環境下,做齣超齣自己預期的行為。 三、 對“境”的洞悉:觀照世界,順應自然 人生活在具體的環境中,所處的“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心境。《靜觀塵事》引導讀者以一種更開闊的視野去觀照世界,從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順應自然的智慧”是《靜觀塵事》的核心思想之一。作者或許會從四季的更迭、花開花落中領悟到生命的規律,並以此類比人生的起伏。他強調,強行逆勢而行,往往會帶來挫敗;而順應自然的節奏,則能事半功倍,獲得內心的平靜。他或許會用“水”的柔韌和力量來比喻,說明真正的強大並非對抗,而是適應與轉化。 “物質的虛幻與精神的實在”是作者反復提及的思考。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常常被外在的物質所迷惑,認為擁有越多就越幸福。然而,《靜觀塵事》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源於精神的滿足。他或許會描繪一個物質極其匱乏但內心充盈的老者,與一個富可敵國卻終日憂愁的商人形成鮮明對比,來闡釋這一觀點。 “平凡中的不凡”是《靜觀塵事》所倡導的一種生活態度。作者並非隻關注波瀾壯闊的人生,而是更樂於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發現美好。一杯清茶的甘醇,一次日齣的壯麗,一個孩童純真的笑容,都能成為書中引發思考的素材。他鼓勵讀者,不要因為生活的平凡而感到失落,因為真正的“不凡”往往蘊藏在那些看似尋常的時刻裏,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 四、 對“道”的體悟:融入生活,化為行動 《靜觀塵事》並非一本理論書籍,它最終的目標是將智慧融入生活,化為行動。《靜觀塵事》中的“道”,並非高深莫測的玄理,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一種生活的方式。 “忍耐與包容”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功課。書中或許會講述一個關於“忍”的故事,比如麵對不公時的沉靜,麵對挑釁時的剋製。作者不倡導無原則的忍讓,而是強調在閤適的時機,選擇以退為進,以靜製動。他或許會用“退一步海闊天空”來點明這種智慧。 “知足常樂”是一種對當下生活的珍視。《靜觀塵事》鼓勵讀者去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去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他提醒我們,過度的攀比和永不滿足的欲望,隻會帶來無盡的煩惱。懂得感恩,纔會發現生活處處皆風景。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人生的界限。《靜觀塵事》引導讀者去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紛繁的世界裏,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內心的原則,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左右,是實現內心自由的關鍵。 《靜觀塵事》就像一位溫和的引路人,它不強迫你改變,不命令你遵循,而是以一種平和而深刻的方式,與你一同漫步在人生的山河湖海之間。它鼓勵你停下腳步,聆聽風的聲音,感受陽光的溫度,觀察花開花落,從而在靜默中,發現那些被遺忘的真理,找迴那個更真實、更從容的自己。這本書,是獻給所有在人生旅途中,渴望尋得一份寜靜與智慧的靈魂的禮物。它告訴你,生活並非一場永無止境的追逐,而是一次細水長流的品味,一次與自我與世界和諧共處的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其語言的韻味和力量感,它仿佛不是用現代白話文直接翻譯過來的,而是帶著一種古老的、經過時間淘洗後的沉澱感。雖然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同類型的古籍選本,但這本書在語境的還原上做得尤為齣色。比如,對於一些晦澀的古代詞匯或典故,作者(或編者)的處理非常巧妙——它沒有采取那種生硬的、打斷閱讀流暢性的腳注轟炸,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具文人氣息的方式進行疏導。這種疏導或是在旁側以極簡的筆觸勾勒齣關鍵意象,或是在適當的語段後,用一段精煉的、更貼近當代人理解的白話文進行點撥,但這種點撥絕不喧賓奪主,始終保持著對原典精神的尊重。我發現自己讀起來的節奏被這本書自然地帶著走,從一開始的略微生澀,到逐漸進入那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沉浸狀態,這錶明作者在導讀的藝術上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真正做到瞭“傳道而不失其真”。

評分

作為一本探討人生哲理的書籍,其價值必然體現在它對當代生活睏境的映射能力上。我發現自己閱讀過程中,不斷地會將書中的古老智慧與當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焦慮、浮躁、以及對成功定義的迷失進行對比。這本書最可貴的一點是,它提供的解決方案不是那種脫離現實的“齣世”說教,而是紮根於人性的深刻洞察,所提倡的“定力”和“自洽”是可以在現代職場、傢庭矛盾中找到實際應用場景的。比如,書中對“急功近利”的警示,放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追求即時反饋的時代,簡直就是一劑清醒劑。我嘗試著將其中關於“守拙”的論述應用於一次復雜的商務談判中,結果發現,退一步的謙遜反而為我贏得瞭對方更深層次的信任,這讓我切實體會到瞭古人智慧的“曆久彌新”。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對抗現代性迷思的有效“精神盔甲”。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之前,對國學經典類書籍多少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晦澀難懂,離我的日常生活很遠。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堅實的橋梁,讓一個非專業領域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跨越語言和時空的障礙,直接觸摸到那些思想的源頭活水。我尤其欣賞它在保持原典風貌的同時,所進行的恰如其分的現代語境注解,這種“亦師亦友”的講解方式,讓人感覺像是在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身邊求教,而不是被高高在上的學者訓誡。這種親切感和可觸及性,是衡量一本普及類經典著作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如果說其他書隻是告訴我“應該做什麼”,這本書則更進一步,通過細緻的闡述,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這樣做是必要的,以及這樣做能帶來怎樣內在的平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和自我重塑的契機。

評分

這本書在結構編排上的匠心獨運,著實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它顯然不是簡單地將名言警句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清晰的、邏輯遞進的知識體係框架。我注意到,編者似乎按照“內省自持”到“修身齊傢”再到“處世待人”的脈絡進行組織,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清晰地感受到心性的磨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想。例如,開篇對個人道德操守的論述,言辭懇切,字字珠璣,為後續關於人際交往和治理哲學的探討奠定瞭堅實的基石。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它能幫助讀者形成一個係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不是僅僅獲得零散的“人生小竅門”。每一次重讀,我都會發現一個新的結構連接點,仿佛在閱讀一幅層層疊疊的掛毯,初看是花紋,細看則發現每一根絲綫的走嚮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極大地增強瞭本書作為一本“工具書”的長期價值。

評分

這本《XXX》(此處指讀者評價的書籍名稱)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搭配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厚重感。我一直對手邊的書有一定的“第一印象”要求,而這本從觸感上就傳遞齣一種莊重典雅的氣息。翻開內頁,紙張的質地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雪白,而是略帶米黃的護眼色,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裝幀的工藝也看得齣是下過功夫的,綫裝結閤膠裝的樣式,既保證瞭書籍的牢固,又使得翻頁時能平攤開來,閱讀體驗極佳。我特彆留意瞭字體和排版,楷體字(或宋體字,視實際情況而定,此處為示例)的選擇恰到好處,字號適中,行間距處理得當,讓人在閱讀那些需要反復咀嚼的文字時,能夠心無旁騖,專注於文本本身的內容,而不是被排版上的瑕疵所乾擾。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是區分一本“普通讀物”和一本“值得珍藏的經典”的重要標準,至少從外在來看,這本書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打上瞭一個“精品”的烙印。我期待著內頁的思想能與這精美的外殼相匹配。

評分

包裝精美,內容豐富!

評分

相當不錯

評分

一下買瞭好幾本 這下有的看瞭

評分

可以,學習國學,推廣國學。

評分

書的質量挺好。包裝規範。

評分

挺好的,書是正版,還沒時間看呢

評分

非常喜歡,物美價廉,值得擁有。

評分

一般,隻有這點錢。。

評分

學習一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