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李鸿章传
定价:29.80元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ISBN:9787214162649
字数:296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的著作,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zui后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梁先生还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并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启超凭借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正地对李鸿章做出了zui中肯的评价。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各种社会运动,更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还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思,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
1.民国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纪传体写作**人梁启超扛鼎之作。
2.开创纪传体文学写作的一代新风,自司马迁以来史家从未企及的高度!
3.因应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改革家,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他手中起步。更多精彩名家传记请点击这里:曾国藩传梁启超传朱元璋传武则天传张居正大传苏东坡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且不得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
——章立凡
李鸿章传(白文) / 001
002 / 序 例
004 / di一章 绪论
008 / di二章李鸿章之位置
014 / di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019 / di四章兵家之李鸿章 (上)
037 / di五章兵家之李鸿章(下)
044 / di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054 / di七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066 / di八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075 / di九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086 / di十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102 / di十一章李鸿章之末路
李鸿章传(白文) / 001
002 / 序 例
004 / di一章 绪论
008 / di二章李鸿章之位置
014 / di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019 / di四章兵家之李鸿章 (上)
037 / di五章兵家之李鸿章(下)
044 / di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054 / di七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066 / di八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075 / di九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086 / di十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102 / di十一章李鸿章之末路
115 / di十二章结论
李鸿章传(译文) / 129
130 / 序例
132 / di一章绪论
138 / di二章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146 / di三章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152 / di四章军事家李鸿章(上)
176 / di五章军事家李鸿章(下)
186 / di六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198 / di七章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215 / di八章外交家李鸿章(上)
226 / di九章外交家李鸿章(下)
240 / di十章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262 / di十一章李鸿章的末路
275 / di十二章结论
读完《李鸿章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对晚清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充满了好奇,而李鸿章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核心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尝试跳出简单的“卖国贼”或“中兴名臣”的二元对立,而是将李鸿章置于那个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地展现了他的政治生涯、外交手腕,以及他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作者在史料的考据上显然下了很大功夫,从他早年的军功,到淮军的建立,再到与西方列强的周旋,每一步都叙述得有条有理,逻辑清晰。尤其是在处理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关键事件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责任推卸给李鸿章一个人,而是深入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整体状况,以及他个人在其中所面临的无奈和局限。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被时代裹挟的官员,他有他的过错,也有他的不易,他试图在风雨飘摇的王朝中寻找一丝生机,即使最终的努力未能挽救大厦将倾,但其背后的考量与努力,却是值得深入体味的。这本书并非为李鸿章“翻案”,而是以一种更加宏观、更加人性化的视角,去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李鸿章传》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极具启发性的。我一直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最关键的是要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李鸿章传》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回避李鸿章一生中的重大争议,比如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但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当时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分裂,以及外国列强的步步紧逼,这些都是李鸿章在对外谈判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书中对于洋务运动的梳理,让我看到了李鸿章在学习西方技术、兴办实业方面的努力,尽管这些努力在整体的衰败趋势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开创性的意义不容忽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李鸿章作为一位“凡人”的描写,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也会犯错误,但同时他也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政治抱负。通过这本书,我不再将李鸿章简单地标签化,而是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在历史洪流中挣扎前行的复杂人物。
评分这本《李鸿章传》带给我的冲击,远比我想象的要来得更为深刻,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我一直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最忌讳的就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行为。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李鸿章在对外谈判中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同时也详细地阐述了当时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局面,以及李鸿章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如何试图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书中对洋务运动的描写,让我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看到了李鸿章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努力和贡献,尽管这些努力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李鸿章个人情感和性格的刻画,他并非一个冷冰冰的政治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个体。他的忧虑,他的雄心,甚至他的疲惫,都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畏感中,增添了一份人性的关怀。
评分阅读《李鸿章传》的过程,就像是在参加一场跨越百年的深度对话。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并非一味地歌颂或鞭挞,而是力求一种客观公正的呈现。我尤其被书中对李鸿章外交活动中的细节描写所吸引。从他与西方列强的谈判桌上,字斟句酌的每一次交锋,到他回国后如何应对国内的舆论压力,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条约描述为“卖国”,而是试图去还原当时谈判的背景,李鸿章所能采取的有限选择,以及他在这些选择中试图平衡的国家利益。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某一个人。书中对于李鸿章在军事上的贡献,以及他对于清朝统治的忠诚,也都有着详细的描述。我能感受到,李鸿章确实是一位在那个动荡年代,竭力想要维护国家完整和尊严的政治家,尽管他的手段和结果,在今天看来充满了争议。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位晚清重臣。
评分我一直对晚清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而《李鸿章传》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李鸿章的窗口。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其叙事上的客观与公允。它没有刻意拔高李鸿章的功绩,也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卖国贼”,而是试图以一种更加中肯的视角,去剖析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书中对李鸿章政治生涯的梳理,从他发迹于太平天国运动,到他成为晚清的重臣,再到他在面对列强的威逼利诱时的每一次抉择,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李鸿章与西方列强的多次交锋,从海防建设到外交谈判,作者都力求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并分析李鸿章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虽然书中也提到了他的一些失误和争议,但更多的是呈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为了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努力与妥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李鸿章,而非教科书上简单化的符号。
评分质量不错,就是字体是真心有点小。
评分慢………………………………
评分慢………………………………
评分慢………………………………
评分质量不错,就是字体是真心有点小。
评分书很便宜
评分质量不错,就是字体是真心有点小。
评分质量不错,就是字体是真心有点小。
评分书很便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