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电磁现象的研究·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2. 场的描述
3. 电磁场学科与电磁场工程
4. 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考虑
第1章 电磁场的数学物理基础
1.1 电磁场物理模型的构成
1.1.1 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源量和场量
1.1.2 电磁场中的媒质及其电磁性能参数
1.2 矢量分析
1.2.1 矢量代数
1.2.2 坐标系统
1.2.3 矢量积分
1.2.4 标量场的梯度
1.2.5 矢量场的散度
1.2.6 矢量场的旋度
1.3 场论基础
1.3.1 散度定理
1.3.2 斯托克斯定理
1.3.3 无散场与无旋场
1.3.4 亥姆霍兹定理
1.4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
1.4.1 电磁感应定律
1.4.2 全电流定律
1.4.3 麦克斯韦方程组
习题
提要
第2章 静态电磁场I:静电场
2.1 基本方程与场的特性
2.1.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2.1.2 真空中的高斯定理·静电场的有散性
2.1.3 静电场的无旋性
2.2 自由空间中的电场
2.2.1 自由空间中的E和ф
2.2.2 场分布:基于场量E的分析
2.2.3 场分布:基于位函数ф的分析
2.2.4 电场线和等位面(线)
2.3 导体和电介质
2.3.1 静电场中的导体
2.3.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电介质的极化
2.4 电介质中的电场
2.4.1 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2.4.2 介电常数·击穿场强
2.4.3 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2.5 边值问题
2.5.1 数学模型——边值问题
2.5.2 直接积分法
2.5.3 分离变量法
2.5.4 静电场解的唯一性
2.6 镜像法
2.6.1 点电荷与无限大接地导电平面系统的电场
2.6.2 电轴与无限大接地导电平面系统的电场
2.6.3 电轴法
2.6.4 点电荷与无限大介质平面系统的电场
2.6.5 点电荷与导体球系统的电场
2.7 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差分法
2.7.1 引言
2.7.2 差分与差商
2.7.3 有限差分法(FDM)
2.8 电容·部分电容
2.8.1 两导体系统的电容
2.8.2 多导体系统的电荷与电位·部分电容
2.8.3 静电屏蔽
2.9 静电场能量
2.9.1 带电体系统中的静电场能量
2.9.2 静电能量的分布及其分布密度
2.1 0电场力
习题
提要
第3章 静态电磁场Ⅱ: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
3.1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与场的特性
3.1.1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无散、无旋场
3.1.2 电功率?电动势
3.1.3 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3.2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接地系统
3.2.1 静电比拟
3.2.2 接地电阻
3.2.3 跨步电压
3.3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与场的特性
3.3.1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
3.3.2 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律·恒定磁场的有旋性
3.3.3 磁通连续性原理·恒定磁场的无散性
3.3.4 毕奥一萨伐尔定律
3.4 自由空间中的磁场
3.4.1 场分布:基于场量B的分析
3.4.2 场分布:基于矢量磁位A的分析
3.4.3 场分布:基于标量磁位ф的分析
3.4.4 磁场线
3.5 媒质中的磁场
3.5.1 媒质磁化
3.5.2 磁场强度日·一般形式的安培环路定律
3.5.3 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3.5.4 场分布:基于场量H的分析;边值问题;镜像法
36电感
3.6.1 自感
3.6.2 互感
3.6.3 线形回路的电感
3.7 磁场能量
3.7.1 载流回路系统中的磁场能量
3.7.2 磁场能量的分布及其分布密度
3.8 磁场力
习题
提要
第4章 动态电磁场I:基本理论与准静态电磁场
4.1 动态电磁场的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4.1.1 动态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4.1.2 动态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4.2 时谐电磁场
4.2.1 时谐电磁场的复数表示
4.2.2 有损媒质的复数表示
4.3 电磁场能量·坡印廷定理
4.4 电磁位
4.4.1 电磁位·洛伦兹规范
4.4.2 非齐次波动方程
4.4.3 电磁位的积分解
4.5 准静态电磁场
4.5.1 电准静态场与磁准静态场
4.5.2 导电媒质中自由电荷的弛豫过程
4.5.3 导电媒质中的磁扩散·磁屏蔽
4.5.4 集肤效应·涡流
习题
提要
第5章 动态电磁场Ⅱ: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5.1 电磁辐射
5.1.1 电偶极子的电磁场
5.1.2 近场与远场
5.1.3 方向图
5.1.4 线天线与天线阵
……
第6章 工程电磁应用专题
附录
习题答案
索引
参考书目
在我深入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的过程中,对电磁场理论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我对许多核心技术的理解。因此,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电磁场原理(第2版)》这个书名,以其“工程”和“原理”的定位,成功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从最基本的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讲起,逐步过渡到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在各种时变电磁现象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高频电路和无线通信系统时,对电磁波传播特性、阻抗匹配、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等问题的深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主题的清晰阐述,并附带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应用这些原理的案例分析。
评分作为一个对工程领域充满好奇的研究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系统讲解电磁场理论的权威教材。在寻找过程中,《工程电磁场原理(第2版)》这个书名映入眼帘,它所承诺的“原理”二字,以及“工程”的定位,都深深吸引了我。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的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让我不仅理解理论推导的过程,更能清晰地看到这些理论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强大作用。特别是在学习电磁兼容(EMC)、天线设计、微波工程等领域时,对基础电磁场理论的扎实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深刻解读,以及它如何贯穿于各种电磁现象的分析之中。同时,对于诸如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散射等经典问题,我也期待有详尽的阐述,并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设计各种电磁器件。当然,一本优秀的教材不应止步于理论,它更应该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挑战。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啃读一本关于电磁场的著作,希望能为我未来在通信系统设计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翻阅了市面上不少书籍后,我被《工程电磁场原理(第2版)》这个标题所吸引。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工程”导向,这意味着它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数学公式堆砌,而是要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电磁现象,例如电磁波是如何在复杂的介质中传播,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控制其行为。对于像射频电路、PCB布局等实际工程问题,其背后的电磁原理是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解释诸如集肤效应、近场与远场、电磁辐射的形成机理等概念,并提供相应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常用的电磁仿真软件的使用指导,那将更是锦上添花了,毕竟在现代工程实践中,仿真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与电磁场理论相关的书籍,因为我明白这对于理解现代电子工程的许多方面都至关重要。当我看到《工程电磁场原理(第2版)》这本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工程》的定位意味着它应该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应该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原理》的字眼则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和系统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包括高斯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能清晰地展示这些定律如何解释各种电磁现象。特别是在设计诸如天线、滤波器、传输线等射频和微波器件时,对这些原理的扎实掌握是不可或缺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工程实例,帮助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指导我如何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设计。
评分我最近正在寻求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电磁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书籍,而《工程电磁场原理(第2版)》这个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作为一个对电子工程领域充满热情的学生,我深知电磁场理论是许多高级课程和研究方向的基石,例如微波工程、天线理论以及信号完整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基本概念,如静电学、静磁学、时变电磁场以及电磁波传播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期待这本书不仅能提供严谨的数学推导,更能通过生动的图示和贴近工程实际的例子,帮助我理解这些抽象理论的物理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电磁屏蔽方案,或者如何优化传输线的阻抗匹配,以确保信号的完整传输。
评分内容不错,但是不像正版的。。纸质好差呀。。
评分《重温微积分》根据作者多年来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及讨论班上报告的内容整理而成。第一章对极限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以下六章分别讨论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傅里叶分析、实分析与点集拓扑学基础以及微分流形理论。每一章都强调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历史的背景,其与物理科学的内在联系,其现代的发展与陈述方式特别是它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同时对一些数学和物理学中重要的而学生常常不了解的问题作了阐述。因此,它涉及了除微积分以外的许多数学分支:主要有实和复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变分法和拓扑学的某些部分。同样对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和电磁学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做准备。
评分很深,可能本人的底子不是很好,如果很介绍得详细的点更好!!
评分没有缺页倒页,但是包装我实在不敢恭维,也没用塑料袋包起来,直接把书放在纸盒里,到手的气候书皮上有一层薄薄的土,封皮也有点破损了
评分《重温微积分》根据作者多年来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及讨论班上报告的内容整理而成。第一章对极限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以下六章分别讨论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傅里叶分析、实分析与点集拓扑学基础以及微分流形理论。每一章都强调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历史的背景,其与物理科学的内在联系,其现代的发展与陈述方式特别是它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同时对一些数学和物理学中重要的而学生常常不了解的问题作了阐述。因此,它涉及了除微积分以外的许多数学分支:主要有实和复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变分法和拓扑学的某些部分。同样对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和电磁学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做准备。
评分《重温微积分》根据作者多年来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及讨论班上报告的内容整理而成。第一章对极限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以下六章分别讨论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傅里叶分析、实分析与点集拓扑学基础以及微分流形理论。每一章都强调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历史的背景,其与物理科学的内在联系,其现代的发展与陈述方式特别是它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同时对一些数学和物理学中重要的而学生常常不了解的问题作了阐述。因此,它涉及了除微积分以外的许多数学分支:主要有实和复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变分法和拓扑学的某些部分。同样对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和电磁学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做准备。
评分good
评分很深,可能本人的底子不是很好,如果很介绍得详细的点更好!!
评分《重温微积分》根据作者多年来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及讨论班上报告的内容整理而成。第一章对极限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以下六章分别讨论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傅里叶分析、实分析与点集拓扑学基础以及微分流形理论。每一章都强调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历史的背景,其与物理科学的内在联系,其现代的发展与陈述方式特别是它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同时对一些数学和物理学中重要的而学生常常不了解的问题作了阐述。因此,它涉及了除微积分以外的许多数学分支:主要有实和复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变分法和拓扑学的某些部分。同样对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和电磁学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去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为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做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